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绪言本文以“含硫化合物的生物分解”为题,除叙述无机化学物质硫氰、有机物异硫氰酸盐的生物分解外,还对人们比较关心的LAS(直链状烷基苯磺酸盐)的生物分解进行详细的论述。 1、硫氰的生物分解 1.1 硫氰与工厂废水含硫化合物广泛分布于无机及有机化学物质中,涉及到很多方面。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叙述杂环含硫化合物噻吩、苯并噻吩、硫芴等在好气以及厌气条件下的生物分解状况。 1、杂环含硫化合物与环境污染 1.1 含硫化合物与大气污染人类环境正受着种种化学物质的污染,其中量比较大的物质之一是杂环含硫化合物。这种化合物主要来自石油、煤炭、天然气等燃料。当这些燃料燃烧时,其本身含有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物理化学原理讨论了有关生物浓缩的三个层次中的问题,即生物膜的透过机理,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浓缩机理,以及生物浓缩的模型和模型组合。作者认为生物浓缩这一复杂过程同时受热力学和动力学因素制约,化合物的热力学分配系数是影响生物膜透过和生物浓缩过程的重要因子,而反映化合牧生物浓缩程度的生物浓缩系数是热力学分配系数与动力学速度常数组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利用自行研发的气体扩散系数测试装置,测定了烷烃、环烷烃、芳香烃、含氧化合物(酯类、醇类、酮类等)等21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在空气中的分子扩散系数。测定结果表明:互为同系物的有机化合物在相同温度下,分子扩散系数随着分子链的增长而减小,与其沸点呈负相关;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机化合物在相同温度下,有支链的分子扩散系数比没有支链的要大。另外,将实验实测值与FSG方程计算值以及文献值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比较实测值与计算值,认为大部分分子结构全部为单键并且不含环状结构的有机化合物的实测值与计算值吻合度比较高,但分子结构中含苯环、碳环和烷烃支链的有机化合物,实测值与计算值吻合度不是很高。建议FSG方程进一步考虑分子结构差异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随着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合成了天然不存在的许多有机化合物。一般说来,天然不存在的化合物都具有生物难以分解的倾向。尤其是DDT、BHC、PCB及ABS等很难分解,成为环境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6.
从系统分析、标准分析方法和有机污染物分析等方面出发,描述了气相色谱/质谱联机系统在饮用水、地表水、底质和地下水等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例如,可测定氯苯类,卤代烃,苯系物等挥发性化合物,酚类,多环芳烃和硝基多环芳烃等有机污染物。  相似文献   

7.
由于非平衡等离子体化学过程在增强氧化能力、促进分子离解以及加速化学反应等方面具有很高的效率 ,因此 ,近年来利用非平衡等离子技术对气体污染物的破坏分解研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简述了非平衡等离子体技术对气体污染物的降解原理 ,综述了国内外利用这一技术破坏各种气体污染物的最新进展 ,讨论了放电功率、停留时间、催化剂、化合物结构等因素对放电反应效率的影响 ,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采用超声和生物活性炭处理复杂染料废水,探讨超声对生物活性炭降解复杂染料废水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超声/生物活性炭处理效果优于生物活性炭,运行10d,COD降低较快,达到20.5mg/L,低于生物活性炭处理的39.8mg/L;色度为136倍,远低于用生物活性炭处理的217倍;BOD5最终降为2.57mg/L。紫外光谱和气相色谱分析表明,复杂染料废水中含有烷类、酚类、醛类、脂类、苯类等有机物,超声/生物活性炭处理可使这些有机物种类明显减少,仍存在的有机物浓度也大幅减少,而且部分有机物的分子结构由复杂转化为简单。这表明,超声处理可以促进染料废水中复杂有机物分子结构向简单转化,增强生物活性炭对复杂有机物的降解能力,从而大幅降低复杂废水的BOD5、COD和色度。  相似文献   

9.
挥发性有机物和臭味的生物过滤处理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生物过滤法是一种较新的空气污染控制方法,它利用微生物降解或/转化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以信硫化氢、氨等恶臭物质。本文主要介绍生物过滤法处理废气的基本原理,讨论填料种类、湿度、pH、温度等影响生物过滤法性能参数。同是综述了生物过滤法的应用范围以及对生物过滤法的改进。  相似文献   

10.
生物过滤法是一种较新的空气污染控制方法 ,它利用微生物降解或 /转化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以及硫化氢、氨等恶臭物质。本文主要介绍生物过滤法处理废气的基本原理 ,讨论填料种类、湿度、pH、温度等影响生物过滤法性能参数。同时综述了生物过滤法的应用范围以及对生物过滤法的改进。  相似文献   

11.
前言 目前对各类工厂废水多采用生物氧化、化学氧化等方法进行处理.活性污泥法等生物氧化处理法处理设施占地多,生成的污泥也很难处理.采用氯气等的化学氧化法则存在处理液中残存微量处理试剂以及分解反应生成的化合物的二次污染等问题.此外,尚  相似文献   

12.
1.芳香族化合物和生物分解 1.1 芳香族化合物及其性质芳香族化合物的基础是苯,苯上的一个氢被羟基取代后生成苯酚(石炭酸)。原先,苯酚是从煤焦油中发现的。现在,工业上是用苯磺酸碱熔融,氯苯水解等方法生产。也可用丙烯来生产。苯酚是无色的结晶,具有特殊的臭味,有毒,接触苯酚会引起皮肤发炎。工业上,它是极重要的原料,大量用于制造水杨酸、苦味酸,水杨酸苯酸,各种染料和各种树脂等。因此,苯酚就随着各种废物大量排入  相似文献   

13.
1、胺类的生物分解1.1、脂肪族胺与芳香族胺用烷基(R-)置换氨的氢原子后的化合物是脂肪族胺。根据其结合形式,可分为四种:在这几种物质中包括三甲胺这样的非常臭的物质  相似文献   

14.
从污水处理厂曝气池的活性污泥筛选出1株苯的高效降解真菌HD-3,经形态特征、ITS基因序列系统学分析,确定HD-3为杂色曲霉Aspergillus versicolor,该菌株8 d内对初始浓度439.3 mg/L和4 393 mg/L的苯的降解率分别为78.56%和33.96%。当苯的初始浓度为439.3 mg/L,HD-3降解苯的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为4.5。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采用不同填料生物过滤塔处理苯废气的工艺,并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1)随着苯的浓度提高,苯的降解率逐渐降低。当苯的浓度为200 mg/m3时,煤质柱状活性炭生物过滤塔、生物陶粒生物过滤塔、竹材生物过滤塔的苯平均去除率(REave)分别为93.63%、93.16%和82.38%;当苯的进口浓度增加到3 000 mg/m3时,3种生物过滤塔的苯平均去除率(REave)分别为78.89%、68.43%和51.87%。(2)不同填料对苯的去除能力不同,煤质柱状活性炭>生物陶粒>竹材。  相似文献   

15.
前言 用接触辉光放电电解法(CGDE)处理有机废水是一种有前途的废水处理法,目前,国外已有少数报导.该法与通常的生物氧化、化学氧化法比较有以下的优越性:工艺简单、管理方便、没有污泥问题,氧化速度快、处理完全.作者等已在第Ⅰ报中报导了苯酚水溶液放电分解的情况,本文将讨论甲醇水溶液的放电分解.  相似文献   

16.
非平衡等离子体技术对有害气体污染物的降解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非平衡等离子体化学过程在增强氧化能力,促进分子离解以及加速化学反应等方面具有很高的效率,因此,近年来利用非平衡等离子技术对气体污染物的破坏分解研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简述了非平衡等离子体技术对气体污染物的降解原理,综述了国内外利用这一技术破坏各种气体污染物的最新进展,讨论了放电功率,停留时间,催化剂,化合物结构等因素对放电反应效率的影响,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富碳沉积物对多环芳烃的截存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沉积物是多环芳烃(PAHs)等憎水性有机污染物的蓄积库,同时它也是该类污染物的源,沉积物中污染物的吸附/解吸,控制着污染物在水环境中的行为和生态毒性.然而,沉积物并不均一,沉积物中的异质组分表现出对PAHs差异显著的吸附/解吸性能.研究表明,富碳沉积物对PAHs存在截存效应,控制着污染物的吸附/解吸过程,表现为吸附/解吸滞后、缓慢解吸和受限的生物有效性.最后,在综述沉积物中的富碳物质及截存效应机制的基础上,讨论了截存效应所带来的环境意义和启示.  相似文献   

18.
防除杂草所使用的除草剂散布到土壤以后,在土壤的物质变化过程中,进行了种种的代谢分解,随着时间的变化,最终除草剂失去它原有的特性,而变成简单的化合物或者变为自然界物质合成的材料。但是,在这些变化过程中,由于除草剂的种类和土壤环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综述了生物絮凝剂产生和培养条件,化学组成和结构及分子生物学等内容,同时也讨论了生物絮凝剂对水中悬浮物质和溶解性有色物质的絮凝反应条件和反应机理以及生物絮凝剂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吸烟对健康的影响已为人们所公认.动物实验证明香烟烟气冷凝物(C.S.C)诱发肿瘤的活性部分主要集中在中性馏份.该组份含有五百种以上多环芳烃类化合物(PAHs),作为具有高致癌活性的代表化合物苯并(a)芘(BaP)是最常用的指标.由于它在CSC中的含量很低,要从众多的PAHs化合物中完全分离是很困难的.用现代高效的毛细管气相色谱虽然能得到较好的分离,但因其色谱峰很少,又很易受苯并(e)芘的干扰,给定量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