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刘文宁 《环境》2004,(9):47
食品安全的“底线”在哪里?是不是只要“不吃死人‘就算’安全”?  相似文献   

2.
近闻 ,某供电局领导在安全工作总结会上说 :“去年底 ,有一单位在施工中发生一起倒杆伤人事故 ,政治上经济上损失不少。我们接到事故通报后 ,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学习讨论 ,并对照检查 ,吸取教训 ,采取了防护措施 ,我们单位至今未发生类似事故。所以 ,今年应该总结的经验首要一条就是将别人的‘失’、变成自己的‘得’”。一番话说得与会者频频点头。将别人的“失”变成自己的“得” ,可谓是该单位在实践中得出的一条成功的经验 ,可喜可贺。然而 ,令人遗憾的是 ,有些单位并非如此。出了事故 ,明明是自己的“失” ,却不能认真地分析“失”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一位自称"艺高胆大",经常不系安全带作业的"老"电工从脚手架上"失足"而亡,有人感叹:"‘瓦罐不离井上破’,习惯违章,出事故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4.
周四下午,中国石化济南炼化公司质量中心控分班长室。“以前开班组安全会。都是讲讲案例、安全规定等,这次不讲这些了。这次班组安全活动以深化开展‘我要安全’为主题,每人讲述一个自己在工作中或生活中发生的事故,大家互相学习借鉴。”控分三班班长韩淑梅来了个开场白。  相似文献   

5.
叶志容 《环境》2002,(1):24-25
“按‘十五’发展计划,我省每年经济将以9%的增长率快速发展,到2010年,要再次实现经济总量的翻一番,意味着工业企业和排污量将大幅增加,新建项目的审批工作量也随着大幅增加”,“上项目一定要绷紧‘环保弦’”,广东省环保局袁征局长在全省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作会议上反复强调。“九五”期间,我省各级环保部门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法律、法规,不仅对现有的污染项目加强  相似文献   

6.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今年两会记者招待会上说:“‘十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标大多超额完成,但环境保护的主要指标没有完成。主要是两个指标:一个是二氧化硫排放量;一个是化学需氧量。”  相似文献   

7.
黄慧诚 《环境》2020,(4):54-55
正"政府大力推进企业复工复产,但绝不姑息无牌无证、偷排直排违法行为,不能让‘老实人’吃亏!""对违法排污的严惩就是对我们守法经营的保护、支持和鼓励!"异曲同工。上述东莞市虎门镇领导和电镀企业老板说出的话,从不同侧面展示了东莞坚决依法治污、推动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决心。日前,记者再次来到去年4月全国人大执法检查时发现问题的东莞市虎门镇电镀印染专业基地,看到整改后的基地内部环境整洁,工厂生产秩序井然,企业复工复产良好。  相似文献   

8.
正"‘的油必改然水趋’势已,是在行未业来发的展环保政策影响下,使用油性漆的综合成本将不断增加,而使用水性漆不仅综合成本低,还能享受国家技改政策补贴。""设计是家居消费中一直存在的需求,而绿色设计则是家居消费的终极目标,是对低碳生活最有效的支持。"3月21日,东莞市第二场"灯塔行动计划"企业系统培训在广  相似文献   

9.
黄慧诚 《环境》2003,(4):34-35
“从1984年就开始教语文,可是这几年却喜欢上环境科普教育,老师们都叫我‘绿色校长’了……”一见面,王校长笑着告诉记者。  相似文献   

10.
牧果 《安全.健康和环境》2010,10(5):I0001-I0001
举世瞩目的“3.28”王家岭矿事故抢险救援,以成功营救出115位矿工的成效,创造了矿难救援史上的奇迹。但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骆琳日前在国务院华晋焦煤公司王家岭矿“3.28”特别重大透水事故调查组第一次会议上指出:“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救援投入了那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做出了艰苦的努力;更重要的是,事故给上百个家庭带来影响一生的灾难和不幸。这样的事故完全可以避免,这样的‘奇迹’我们宁可不要。”  相似文献   

11.
高岚河不同降雨径流类型磷素输出特征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通过对三峡水库次级支流高岚河流域不同强降水过程中水量、水质变化过程的同步监测,系统分析了产流过程中不同形态磷素浓度及通量变化的规律,解析场次降雨事件点源和非点源磷素入库负荷.结果表明,"矮胖型"降雨径流变化过程表现出迟滞性,而"尖瘦型"降雨径流为快涨快退;强降雨冲刷产生的泥沙携带大量颗粒态磷进入水体,使得总磷含量迅速增加,溶解性总磷和正磷酸磷浓度略微升高;相对于"矮胖型"降雨,"尖瘦型"强降雨产生的总磷浓度及通量极大值均高于"矮胖型"降雨,泥沙侵蚀效果更为明显;不同雨型下,磷通量与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和流量的变化过程具有大体一致性;各磷素在强降雨过程中流失非点源污染占90%左右,由于"矮胖型"降雨径流历时较长,非点源总磷负荷贡献率大于"尖瘦型".  相似文献   

12.
雨洪适应性体现了海绵城市建设的底线约束与生态优先原则,是海绵城市规划中重要的评价标准。采用INVEST模型与GIS技术,进行了研究区的雨洪适应性评价、雨洪适应性的功能分区及安全水平分区。研究表明:(1)从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和水质净化三个方面进行雨洪适应性评价,并融合雨洪汇流路径与适应性等级,划分雨洪适应性功能分区,体现了雨洪适应系统的源间廊道与基本骨架视角。(2)雨洪安全格局是海绵设施空间形态上的表现,重构不同安全水平雨洪适应性空间,实现了“源—汇”平衡,形成城市雨洪安全系统。(3)雨洪适应性通过水文过程与空间格局耦合,体现了雨洪管控中从微观到宏观层面的协调,对提升城市应对不确定性冲击的自组织能力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我国西双版纳夜雨资源的农业气候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西双版纳地区夜雨及雾雨的天气气候特征及时空分布规律,分析了夜雨、雾雨的形成机制及其农业气候意义。结果表明,本区降水呈夜雨与昼雨相均衡的状况,夜雨率达545%~577%,尤其是雾季和干热季可分别达714%、706%。夜雨形成多是山风环流造成的地形雨,雨强小,雨时长,因而对作物的有效性高。夜间雾雨则在作物生态环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部分缓解干旱季节作物需水的不足。因此,深入探讨夜雨和雾雨资源是制定有效防御干旱对策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2008年酸雨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湖北省1999~2008年酸雨监测资料及相关气象环境资料,采用数理统计和对比分析等方法,对湖北省2008年酸雨特征、历史变化趋势及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将有助于掌握湖北省酸雨发展形势及防治工作的开展。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2008年大部为强酸雨区,年均降水pH值为4.17,年酸雨发生频率为78.9%,年强酸雨发生频率为42.1%,年均降水K值为50.9μs/cm,并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以武汉和宜昌为代表站的酸雨历史比较发现,自1999年以来,酸雨强度和发生频率均有大幅上升。结合相关气象环境要素进行成因分析,发现大气SO2浓度与酸雨强度相关性较大,降水强度为中雨时酸雨强度和发生频率较大,降水前出现逆温有利于酸雨强度及发生频率的升高,850hPa风向对酸雨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湖北省酸雨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湖北省酸雨2006-2010年五年的监测结果,文章分析了"十一五"湖北省酸雨现状变化特征,根据地理环境分析,并结合当地环境统计中成酸污染物排放情况,讨论了湖北省酸雨的变化特点及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6.
浙江西北山区酸雨成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临安市为例分析了浙江西北山区的酸雨污染现状,并用线性回归分析的灰色关联分析等就其成因作了探索性研究。  相似文献   

17.
18.
近50 a来广西各级降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1961-2012 年广西80 个地面气象观测站的降水资料,分析广西各级降水的气候趋势特征,结果得到:春季大雨和中雨降水占总雨量百分率最大;夏季暴雨百分率最大,其次为大雨和中雨,最小为小雨;秋季中雨百分率最大,其次为小雨和大雨,最小为暴雨;冬季小雨百分率最大,其次为中雨和大雨,最小为暴雨。小雨雨量占总雨量的百分率在春夏季广西大部地区呈减小趋势;中雨雨量百分率在春夏季有减小的变化趋势,秋冬季变化趋势不明显;大雨雨量百分率在春夏秋季变化趋势不明显,冬季有增大的趋势;广西大部分地区暴雨雨量百分率在一年四季里均有增多的趋势,尤其在夏季增多趋势最明显。总的来看,广西的降水结构有向极端强降水转移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酸雨严重损害农业和森林,利用气候倾向率及相关系数方法统计分析佳木斯站酸雨形成以及风向、风速、降水对酸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酸雨月平均H值与电导率呈明显正相关,为0.707;当SW为主导风向时,酸雨发生频率最大为17%;不同等级降水酸雨发生频率差异大,在降水量510 mm时,酸雨发生的频率最大,超过22%;月平均H最小值出现在8月,为6.13,酸雨发生的频率在8月也最高,为17.61%,酸雨发生次数占降水总数在10月最高,为23.01%,降水酸性在夏季最强,夏季和秋季酸雨发生频率最高;酸雨年平均H值具有明显的升高趋势,升幅为0.311℃/10 a,佳木斯酸雨整体呈下降趋势,受污染程度较轻。  相似文献   

20.
模拟酸雨对水稻叶片荧光光谱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通过水稻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pH值的模拟酸雨对水稻叶片荧光光谱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酸度的酸雨对450nm处的峰强以及685nm和740nm处的峰强比值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且该影响随水稻生育期而变化,这揭示出利用激光诱导荧光技术监测酸雨影响作物生长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