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介绍了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的LNG接收站的安全评价方法,根据LNG接收站工艺、环境等特点,建立LNG接收站安全评价指标,根据评价指标间的关系构造指标的判断矩阵,求出对应指标系统的权重,对指标进行评价。根据对国内某接收站的安全评价,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2.
3.
液化天然气气化站风险评价实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拟建液化天然气气化站项目为例,对环境风险评价的要点进行了分析.根据风险导则要求及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对液化天然气气化站的重大风险源进行了识别,给出了最大可信事故及源强的确定方法,采用多烟团模式及蒸气云爆炸模式对确定的最大可信事故后果进行预测,并阐述了风险计算和评价结论及风险管理等内容. 相似文献
4.
5.
针对当前液化天然气(LNG)点供站建设和现场管理没有标准规范,LNG点供站安全管理存在隐患的现状,通过对LNG点供站运营过程中的风险点进行辨识,提出针对性的风险预控措施和管理建议,促进LNG点供站的健康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6.
为了对液化天然气(LNG)气化站全作业周期内天然气泄漏的动态风险概率进行评估,基于贝叶斯网络及模糊集理论,提出了LNG气化站全作业周期内天然气泄漏的动态风险概率评估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分析,得到了某气化站天然气泄漏的动态概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无人为干预的情况下,气化站在运行过程中LNG泄漏的概率处于中等和偏低之间,应急阶段LNG泄漏的概率较大,储存阶段LNG泄漏的概率较小;通过贝叶斯网络的逆向推理功能,闪蒸气加热器质量、储罐质量、其他气化设备质量、储罐区管线质量、闪蒸气输送管线质量是导致应急阶段天然气泄漏的主要因素。该方法可以克服传统静态分析方法的不足,预测LNG气化站全作业周期内天然气泄漏风险概率的动态演化过程。可为LNG气化站的风险控制和安全管理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我国生物质气化发电行业的现状,总结诸多风险的影响因素,建立了我国生物质气化发电行业综合风险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主要包括5个一级风险影响因素:市场风险、技术风险、安全风险、管理风险、环境风险,每个一级影响因素包括4个二级风险影响因素。由层次分析法获得各个一级影响因素和二级影响因素的权重值,根据所构建的评价集和评分标准,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我国生物质气化发电行业现状的综合风险等级做定量定性分析。综合风险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生物质气化发电行业处于"较高"的风险等级,与实际情况相符。综合风险评价体系的构建合理,所建立的评价方法以及相应对策分析可为决策者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包伟红 《安全.健康和环境》2007,7(10):34-37
针对目前关键装置要害部位的安全技术报告中只进行定性评估的不足,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催化裂化装置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对改进关键装置要害部位安全管理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10.
改进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的耦合模型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传统的层次分析法进行了改进,利用0.1~0.9五标度建立互补型的模糊判断矩阵,并把和行归一法或方根法与特征向量法结合使用,提出了改进的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的耦合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吴淞江(苏州段)水环境质量评价中.对评价结果的最大隶属度原则进行了改进,采用加权平均原则对评价结果综合评判与排序. 相似文献
11.
刘卫国 《安全.健康和环境》2012,12(2):39-42
利用危险及可操作性分析(HAZOP)技术对液化天然气(LNG)汽车加气站卸车、调压和加液流程进行系统的危险分析和探讨,并提出建议措施。应用实例表明,HAZOP技术可有效地辨识LNG汽车加气站的风险,可作为LNG加气站风险管理的有效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规范对山东LNG接收站及码头防火设计和消防系统配置进行了系统研究,对消防水系统、高倍数泡沫灭火系统、干粉灭火系统和消防站等关键消防设施进行了重点论述。 相似文献
16.
17.
以风险因素的权重计算为重点,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风险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并尝试将此模型应用于海上油气钻井工程的整体安全性评价中,实际工程运用表明:该模型评价过程简洁、直观,评价结果实用、有效,可为类似工程的安全性评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针对联合站生产过程复杂、安全影响因素多的特点,提出了二级模糊综合安全评价方法。以港东联合站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在系统分析联合站危险因素的基础上,选取储罐、管道、监控系统、其他系统4个因素作为联合站安全评价的主要关联因子,构建了针对港东联合站安全的二级综合模糊评估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不同层次和因素的重要度,以加权法为运算准则,确定了联合站的安全等级。评估结果表明:该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提高了联合站安全现状评价的客观性,评估过程易于实现,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合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