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汤泉 《灾害学》1994,9(4):35-39
本文收集了我国近期数十次地震灾害所造成经济损失的资料,得出了震灾经济损失在我国不同地区随震级的变化特征。通过引入地震灾害损失率的概念,对震害评估指标体系作了讨论,并由此得出一种简捷的震害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2.
包头西6.4级地震震害及经济损失评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介绍了1996年包头西6.4级地震震害并对地震经济损失作出了评估;根据包头市的震害评估经验,提出了大工业城市震害评估和工业设备、仪器仪表地震经济损失评定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此外,对大工业城市震害评估中有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基于RS与GIS功能互补性的震害评估方法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震害评估是震后对建筑物和生命线工程等易损性,以及对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进行统计评估,实时有效的震灾评估是减少震灾损失的有力途径,意义重大。随着空间遥感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震害评估越来越得到广泛应用。在对RS和GIS技术的介绍的基础上,探讨了二者在震灾评估功能上的互补性,并以特定的方式相结合,建立了由四模块组成的基于RS和GIS的建筑物震害评估系统,得出基于震害提取的损失评估方法。基于震害指数的粗略评估和基于RS图像分类的精细评估方法结合运用,可以实时地、较准确地对建筑物震害损失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4.
震害评估软件EDEP—93及其在普洱地震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介绍震害评估软件EDEP-93的功能及其使用方法,并以普洱地震灾害评估为例,对震害调查、输入数据文件建立和经济损失计算等震害评估的全过程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5.
准确评估地震的直接经济损失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主要介绍了用以有形资产为基础统计指标的经济统计学方法来评估地震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包括两种评估模型,即灾区法人单位比重法和综合震害系数法.这些方法在汶川地震损失评估中得到了验证,是目前比较科学合理的经济学方法,提高了灾害损失评估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在合肥市防震减灾示范区工作成果上,研制合肥市震害预测及震害快速评估系统,可用于地震经济损失,人员伤亡预测及震害评估,为合肥市震后早期趋势判定及防震减灾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四川汶川8.0级地震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方法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该地区经济总量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灾区内各评估子区震害程度、企业服务业恢复生产营业时间以及地震对企业服务业生产营业影响时间与地震间接经济损失有直接的关系.在研究了国内外有关地震间接经济损失评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现场灾害调查结果,结合灾区实际,提出利用灾区各市(县)国内生产总值GDP(第二、三产业)数据、各评估子区震害系数、企业服务业生产营业恢复时间以及地震对企业服务业生产营业影响时间,进行地震灾害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8.
《灾害学》2020,(1)
地震灾害经济损失的科学评估对减少突发地震灾害损失和实现震后快速救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易损性分类清单法提出考虑主体结构损失、建筑物装修损失及室内财产损失的地震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评估模型,并确定其主要参数取值;根据国内生产总值、各评估区震害程度及各生产部门直接经济损失占比,计算各生产部门停减产损失,进而采用投入产出法建立考虑停减产损失和产业关联损失的地震灾害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模型。最后将所提出的直接经济损失评估模型以1556年华县地震为例在西安市灞桥区进行应用示范,将所建立的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模型以2008年汶川地震为例在四川省进行应用计算。结果表明,灞桥区在华县地震下的直接经济损失为176.51亿元,与中国地震局评估结果相差约6.54%;四川省在汶川地震下的间接经济损失为11 209.29亿元,与实际震害数据相差约8.83%,上述对比结果验证了模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王晓青 《灾害学》2011,(4):103-105
2008年四川汶川8.0级地震造成了惨重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在震后灾害监测、应急指挥与抢险救援、灾害调查、损失评估、灾民安置、恢复重建以及地震科学研究等工作中,遥感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汶川地震建筑物震害遥感解译图集》根据地震后地震现场建筑物震害遥感比对科学考察资料和震害遥感资料分析处理结果,按照科学性、知识性和资料性的编制原则编制而成。主要包括汶川大地震发生的地震地质、地势和社会环境,灾区遥感影像获取、建筑物震害影像特点与实际震害表现、震害遥感定量评估方法、汶川大地震灾区(Ⅷ度及以上地区)震害遥感定量评估模型,以及主要城市和乡镇震害遥感影像和震害评估结果等。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列出了1995年中国发生的M5.0级以上各次地震,并在各省(自治区)地震局提交的震害评估报告的基础上,统计了1995年中国大陆地震灾害主要数据,并对1995年地震灾害及其特点作了述评。  相似文献   

11.
以江苏省常熟-太仓5.1级地震现场震害评估和经济损失分析工作为基础,结合江苏省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震灾快速预测,讨论准确快速科学评估地震灾害及其损失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考虑时间因素的地震灾害经济损失预测的数学模型。在建立区域震害动态预测数据库的基础上,利用本模型可预测未来不同年份发生地震时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为政府部门制定抗震防灾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地震人员伤亡指数与人员伤亡状态函数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定义了地震人员伤亡指数和初始人员伤亡指数,构筑了人员伤亡状态函数,并进行了参数分析。  相似文献   

14.
摘要地震是一种对人类生存威胁极大的自然灾害,长期以来人类一直在探寻抗御地震灾害的有效途径。无疑,对地震造成的损失予以及时、充分的经济补偿,不失为一项重要的对策,其中,推进地震保险,通过社会经济杠杆原理,可以实现这种经济补偿。本文就推进地震保险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其实施方法和步骤,论述了作者的认识。作者认为,推进并普及地震保险,是目前增强社会防震减灾和实现自救、互救能力的最有效方法。但实现地震保险,需要政府的支持、社会的广泛参与和地震部门的密切配合。  相似文献   

15.
液化地区房屋震害预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研究与液化区房屋震害预测有关的四个问题.对液化区房屋震害资料和经验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测定土壤震陷特性的标准试验方法,获得了各种土壤的震陷参数.提出了估计房屋震陷的简化分析方法.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预测液化区房屋震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系统地震易损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本文分析了地震对经济系统功能的破坏。在现有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经济模型,用于定量分析地震对经济的破坏。并进一步提出了一个动态区域经济模型的原理和基本结构,当数据条件具备即可建立模型。这样一个动态模型可确切地描述地震对经济系统的破坏及破坏后的恢复过程。  相似文献   

17.
韩新民  晏凤桐 《灾害学》1997,12(2):32-38
对1996年2月3日云南丽江7.0级地震进行了震害调查和损失评估,此次地震造成了重大灾害,死亡309人,重伤4070人,轻伤12987人。房屋破坏、室内财产和生命线工程的直接经济损失总计为30.49亿元。  相似文献   

18.
作者于2月12日至28日间赴震区,对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社会反响、政府和社会组织功能、交通、通讯、金融保险、社会控制、社会心理等14个基本问题进行了逐一调查。结果表明,与同等级的地震相比,其影响较为广泛且偏大。本文还对造成这次地震社会经济影响较大的因素作了分析,并对今后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农村建筑多属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建筑结构不复杂,其地震破坏与所用建筑材料、建筑构造和施工质量有关,本文概述了我省农村建筑的类型,并通过其地震震害经验总结得出:只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抗震措施,是可以提高农村建筑抗震能力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