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根据东江河源段水质现状,分析了东江河源段常年保持良好水质的原因及目前在水质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进一步加强东江水质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黄慧诚  喻彬  钟奇振 《环境》2002,(1):18-20
东江,珠江三大水系之一,发源于江西省寻邬县,自东北向西南流经我省河源、惠州、东莞市,经虎门入珠江口汇入大海.干流全长562公里,流域面积35340平方公里,全程90%以上在我省境内.除供流域内广大居民生活与生产用水外,通过东深供水工程东江还肩负着向深圳和香港的供水任务.清清的东江水,凝聚着两岸四地人民的深深环保情.  相似文献   

3.
《环境》2021,(2)
正在河源市东源县义合镇,有一个历史悠久、风景秀丽、民风淳朴的小村落,它北靠蜿蜒起伏的群山,南临滚滚而来的东江,是南粤水上古驿道(河源粤赣古驿道)东江段为数不多的客家古村落之一,东江国家湿地公园、"东江画廊"风景区横穿村境。明末时期,  相似文献   

4.
邓伟忠 《环境》2012,(Z1):58-59
2001年至2010年的10年间,在社会经济发展得到了飞快发展的同时,以"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为发展理念,河源市严把环保关,将社会经济发展对东江河源段的环境影响控制在最小的程度,东江河源段各断面的水质一直保持在国家Ⅱ类标准。  相似文献   

5.
作为位于东江中上游的广东省河源市,水质保护任务非常艰巨。经过长期不懈努力,东江河源段水质一直保持在良好水平,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优良的饮用水源,而且为发展经济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6.
发源于江西省寻乌县桠髻钵山的东江全长562千米,连接赣粤港三地,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及广东省河源、惠州、东莞、深圳、广州等城市居民的主要饮用水水源,东江流域的“健康”关系着流域内地区和珠三角地区以及香港的繁荣稳定.  相似文献   

7.
东江,珠江三大水系之一,发源于江西省寻邬县,自东北向西南流经我省河源、惠州、东莞市,经虎门入珠江口汇入大海。干流全长562公里,流域面积35340平方公里,全程90%以上在我省境内。除供流域内广大居民生活与生产用水外,通过东深供水工程东江还肩负着向深圳和香港的供水任务。清清的东江水,凝聚着两岸四地人民的深深环保情。  相似文献   

8.
石头 《环境》2002,(3):10-11
“3月26日,东江干流水质河源段Ⅰ级、惠州段Ⅱ级、东莞段Ⅱ级”,“今天湛江空气污染指数46,空气质量Ⅰ级,空气质量状况优,明天空气质量良”……你想知道全省各地的环境质量吗,环境自动监测系统告诉你。水质报告话你知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就是在一个水系或一个地区设置若干个有连续自动监测仪器的监测站,由一个中心站控制若干  相似文献   

9.
《环境》2009,(10):45-46
记者从9月23日广东省政府东江水质保护工作会议获悉,东江水质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流域联合治污机制进一步健全,东江水质总体保持稳定,东江水质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截至今年8月底,东江流域6个市共建成污水处理厂61座,日处理能力487万吨。2006至2008年,深圳、东莞、惠州市化学需氧量连续三年保持下降,累计削减3.9万吨。广东省政府副省长林木声强调切实加强东江支流整治力度,削减东江污染负荷。  相似文献   

10.
南粤绿讯     
《环境》2014,(5):42-43
正扎实做好东江水质保护工作4月23日,省政府召开2014年东江水质保护工作现场会。副省长许瑞生表示,东江流域是我省重要的饮用水源。目前,东江全流域水质稳中趋好,供港水质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水环境管理机制体制不断完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东江流域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找准着力点全方位推进,要始终围绕保持东江水质安全的目标,要增强治污的系统性,针对问题分门别类采取针对性措施,严格按  相似文献   

11.
钟奇振  王振武 《环境》2003,(9):16-18
1964年,随着周恩来总理一声令下,东深供水工程以奇迹般的速度建成。近40年源源不断地给饱受水荒的香港送去潺潺东江碧水,干渴的东方之珠由此重焕光芒。近40年来,人们赞叹东深供水决策的英明,惊叹工程的宏伟,慨叹东江水的清澈,然而,却很少人知道,在碧水由东江到香港的沿途,还活跃着一支兢兢业业地保护它免遭污染的生力军——深圳市东深水源保护办公室。  相似文献   

12.
走进东江源     
袁淑文 《环境》2009,(1):40-45
我住东江源,君居东江尾;碧水流不尽,赣港情相连。 东江是珠江的一大支流,流经广东龙川、河源、东莞、深圳,最后注入香港,是下游众多城市特别是香港地区的“生命之水”。一江碧水连粤港,东江源牵动了饮水人的心。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东江水库建库3年后的水质变化,结果表明水质属中性偏碱,抗酸化能力弱的类型,符合<<地面II级水标准>>,水体中绝大部分重金属元素,有机污染物都有不同程度的超标,As,Hg,Cu,Pb,酚和总磷的高含量是造成水体严重污染的最关键因素,重金属元素有较大的季节变化,并且在不同采样点之间分布很不均匀,预示着金属元素在水体中传播有一定的困难,相比之下,有机污染物在全库区分布较均匀。  相似文献   

14.
河源     
《环境》2014,(7)
正6月1日,河源市环保局在河源市区茶山公园举办了"向污染宣战,建美丽河源"为主题的世界环境日环保嘉年华活动。活动现场设有美化东江飞行棋、净化槎城竿钓、环保超人掷沙包、环保大灌篮垃圾分类投篮等活动,用贴近群众、寓教于乐的形式向公众宣传环境保护知识。  相似文献   

15.
东江惠州段水质污染特征分析及其防治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质综合标识指数法对东江惠州段2011年全年水质污染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东江干流惠州段各断面水质基本达标,支流西枝江以及淡水河污染严重;空间分布上东江干流惠州段水质从上游到下游呈下降趋势,时间分布上干流水质丰水期比枯水期污染严重,而支流在枯水期污染严重;NH4+-N是东江惠州段的主要特征污染物,点源是主要污染来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污染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6.
谢春森 《环境》2005,(7):52-53
河源,素有东江之畔的“绿色明珠”之称。市内空气清新,污染度低,是全国13个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的城市之一,也是广东省环境保护教育基地,被誉为珠江三角洲和香港的“后花园”。河源自然资源丰富,环境容量大,近几年总体环境质量一直位居全省前茅,优质的天然净水、纯朴的民风,无不令前来的海内外各界人士赞叹不已,这一切又带动了绿色生态旅游的迅速发展。我们相信,随着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推进和绿色河源的建设,未来的河源一定会成为环境优美的绿色之都。  相似文献   

17.
《环境》2005,(7)
河源,素有东江之畔的“绿色明珠”之称。市内空气清新,污染度低,是全国13个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的城市之一,也是广东省环境保护教育基地,被誉为珠江三角洲和香港的“后花园”。河源自然资源丰富,环境容量大,近几年总体环境质量一直位居全省前茅,优质的天然净水、纯朴的民风,无不令前来的海内外各界人士赞叹不已,这一切又带动了绿色生态旅游的迅速发展。我们相信:随着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推进和绿色河源的建设,未来的河源一定会成为环境优美的绿色之都。  相似文献   

18.
过去20年东江水质演变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饮用水源河流水质演变是流域水污染防治与水资源管理的重要研究内容。分析了过去20年东江水质变化趋势。结果表明:①过去20年东江干流水质总体良好,但近年来变差趋势较明显;东江千流由上而下表现出较明显水质变差趋势。②2003~2010年东江干流各段水质基本在Ⅱ~Ⅲ类;其中上游河段基本维持在Ⅱ类,中下游部分指标达到Ⅲ类。  相似文献   

19.
《环境》2010,(Z2)
本文根据东江河源段原有水环境监测断面布设情况,分析了存在的不足,对优化后水环境监测断面布设方案进行分析与探讨,提出进一步加强水环境监测能力建设的思路和要求。  相似文献   

20.
东江干流东莞段水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东江是珠江水系的主要干流之一,是广东东部至关重要的水系,文中详细分析了东江东莞段90年代中后期的水质状况,在此基础上研究和探讨了东江东莞段水质的季节变化规律及其水质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