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调查,50%以上的锅炉事故是由缺水造成的。锅炉高低水位警报器(以下简称水位警报器),是防止锅炉发生缺水、满水事故.保证锅炉安全运行的重要安全装置。近几年各级劳动部门和企业主管部门加强了对锅炉的安全管理工作,水位警报器的安装率已接近100%。但由于结垢、腐蚀及电气部分的故障等原因,相当一部分已经损坏或失灵,而检查、检修又不及时。这样一旦操作失控,可能导致缺水事故。据我市锅炉定期检验统计资料表明.近几年发生的几起锅炉严重缺水事故,虽然原因各异,却都离不开安装的水位警报器在制造、安装、调试、运行管理及检修等方面存在问…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宏观检查、金相检验、硬度检测、安全附件模拟试验、破口温度与破口能量计算等手段,对1台锅炉锅筒的撕裂事故进行分析,发现锅炉缺水是导致该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并分析出锅炉缺水是由锅炉的水位报警装置和低水位联锁装置失灵以及人员管理不到位造成的.根据分析结果,提出规范水位联锁保护装置功能试验工作、将低水位联锁与自动上水信...  相似文献   

3.
我厂四台BG—921(SZP—10/13)型锅炉,1978年以来,由于安装了锅炉给水自动调节器和电动、汽动两套高、低水位报警装置,水位变化稳定地控制在水位±50毫米以内。在运行中,仍发生过锅炉缺水、上汽包胀泄事故。最先缺水和经常缺水的部位靠近正常水位的对流管胀口,且多集中在锅筒正常水位下面第一、二、三、四排对流管束的胀口处。泄漏以第二、三排对流管束胀口最严重。为了弄清事故原因,我们对最近三号炉发生上汽包胀口泄漏事故进行了分析(见图1)。注:1.图中标注的尺寸,为实际测量尺寸。 2.上汽包中心线与水位计中心在同一平面上。 3.第一排对…  相似文献   

4.
周芸竹  刘辉 《安全》2011,32(9):8-10
本文将帕累托原理引入企业安全管理中,旨在用有限的资金与精力实现安全生产的最佳状态。以2007年美国动力锅炉事故统计为例,利用Minitab软件绘制帕累托图,对296起锅炉事故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80%的动力锅炉事故来自低水位工况与部分操作失误或维护不良等20%的事故隐患,是导致动力锅炉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胡金堂 《劳动保护》1993,(10):37-37
不少地区每年都发生锅炉缺水事故,轻者烧坏部分受热面,重者引起锅炉爆炸。 为减少和杜绝这类事故。国家劳动部1987年修订的《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中增加了对2吨/小时以上锅炉加装低水位联锁保护装置的要求。但是对小于2吨/小时的锅炉未提出要求,根据实际情况,似应以补充。 笔者通过几年的实践,研究出一种简易的低水位联锁保护装置,经多家使用,效果较好,而且所需费用很少,这个装置是由一只带有传感电极的水位表和一只小型继电器组成,其工作原理和电路图如下图所示,它的工作过程是这样的: 1.正常水位时,电极通过锅水导通继电器KA的线…  相似文献   

6.
为减少事故损失,必须对矿热炉安装施工危险源进行分析。基于此,对矿热炉安装工序中最重要工序炉壳安装应用作业危险性分析进行分析。将炉壳安装作业分成3大部分,用鱼刺图分析方法进行分析,总结出矿热炉炉壳安装中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对策措施,以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塔机事故是施工现场事故中最严重的事故之一,顶升过程是塔机的重要安装步骤,也是在安装中危险性较大的工作,在安装过程中出现事故比例较高。本文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塔机顶升过程倒塌事故树,采用排除法逐一分析事故原因,最终确定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为分析同类事故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方法。同时提出了预防事故发生的安全与管理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一起升降作业平台坠落死人事故的现场勘查,研究分析事故升降作业平台基本结构组成及机构动作原理,综合分析得出事故升降作业平台的坠落原因和卡阻原因;并深入阐述了该类型设备从制造、安装及使用等方面应加强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一起氧气管道补偿器燃爆事故。通过对事故现场勘察分析、查阅管道安装技术资料、对管道材质取样进行化学分析、断口分析、理化分析及力学性能试验,找出了事故直接原因是管道安装质量存在问题,吹扫打靶不彻底留下安全隐患;间接原因是管道中的氧气流速瞬时增大,带动管内残留的杂质颗粒流动,与氧气管道补偿器内壁发生摩擦产生的火花燃爆了补偿器。建议在以后的氧气管道安装中加强关键节点的质量控制,并优化炼钢用氧的操作工艺,避免同类事故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安装过程旁站监测和光谱分析检测,安装监督检验人员发现一起超超临界电站锅炉管道焊材错用事故。安装单位和检验人员根据该焊口结构、规格和材质提出了具体的返修措施和充氩工艺。为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本文对今后高参数特种设备安装提出了应进一步加强管理体系执行,落实技术交底工作和增加资料核查、加强现场监督和提高符合性验证比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叉车事故是铁路装卸作业的惯性事故,本文研究了安装月合防护栏防止叉车事故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实践表明,这种安技措施对减少叉车事故有十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介绍一起有机热载体系统压力管道爆燃事故,对造成事故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并从安装质量控制、导热油劣化预防和运行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此类事故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县安装工业锅炉六台,尽管是由不同的安装单位安装的,但对烟囱的需电保护均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有的虽然装了避雷针,但防雷装置不完整或不合技术要求;有的干脆不装防雷设施;有的则认为金属烟囱没有安装防雷装置的必要,等等。我县位于鄱湖之滨,烟囱雷击事故曾有二次发  相似文献   

14.
<正>生产、安装、维保、监管,在层层把关下的电梯为何屡屡出现事故?生产企业质量不过关,安装、维保企业恶意低价竞争,监管部门漏洞频出,在电梯事故的背后,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暴露在社会面前。2015年7月26日,湖北省荆州市发生自动扶梯"卷人"事故造成一人死亡;7月28日,河南省信阳市4名少年在电梯内打斗,撞开电梯门,导致一名少年坠入电梯井死亡;7月30日,浙江省杭州市一社区内发生电梯事故,一名女子被夹在16层、17层中间,经抢救无效死亡……连续发生的电梯事故引  相似文献   

15.
美国环境保护总署(EPA)和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OSHA)在对炼油、化工、化学品运输及其他行业发生的事故进行调查后发现,这些行业中事故重发的原因主要包括:工艺危险分析不充分;使用存在设计缺陷或不适当的设备;工艺条件显示不明等。此外,有多起重大事故都是因安装了排放设备或污染控制设备引起。这些事故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相似文献   

16.
我国污水处理厂事故统计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统计了我国污水处理厂发生的47起典型事故案例,从事故发生时间、伤亡人数、事故等级、以及事故发生的位置、类型等方面,分析了污水处理厂的事故特点,研究了事故发生规律,得出了污水处理厂事故的结论:事故的发生具有季节性规律;最主要的事故类型是中毒窒息;最主要的事故原因是个人防护用品;最主要的事故位置是检查井、污水池、管网。并提出了减少污水处理厂事故、保障污水处理厂安全运行的对策措施:加强安全教育;加强个人防护装备的检查、学习安全器材的使用;合理安装通风装置,按规定使用气体监测仪等。  相似文献   

17.
隋鹏程安全原理讲座2-4——物流安全原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职业安全》2006,(5):96-98
机械事故的原因和本质安全一、机械事故的原因机械都是人设计、制造、安装的,在使用中是由人操作、维护和管理的,因此造成机械事故最根本的原因可以追溯到人。造成机械事故的原因可分为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1.直接原因①机械的不安全状态,如防护、保险、信号装置缺乏或有缺陷;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生产场地环境(包括照明、通风)不良或  相似文献   

18.
1988年 4月22日上午 9时,浙江海宁模具厂铸工车间女职工沈利芬正在一台自制的砂轮机上进行铸件清砂作业。突然,高速旋转的砂轮破裂飞出,碎片击中沈利芬的头部,当场气绝身亡。 事故发生后,有关部门和乡工业公司组织专业人员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认定这一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自制砂轮机不符合安全要求造成的。 这台自制砂轮机没有安装防护罩,操作者的人身安全没有可靠的保证;砂轮转速设计过高,外国线速度达 45米/秒,超过允许值35米/秒的 28.6%,致使砂轮离心力过大;砂轮的安装不符合技术要求,压紧法兰与砂轮接触面未车成环形,两者间未…  相似文献   

19.
某矿主井深720米,安装一台 JKD4×6型多绳摩擦轮式提升机,采用单箕斗提升方式。1985年9月投产,1986年9月发生一起重大过卷事故,经济损失50余万元,停产40余天。为了吸取教训,本文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希望兄弟矿山引以为鉴,防止类似事故发生,提高提升运输的安全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20.
塔吊在高层建筑的施工现场较为常见,为了探索塔吊事故的影响因素,对塔吊事故可能发生阶段进行预测,建立了塔吊事故的人为因素分析分类系统(HFACS)模型框架,明确了塔吊事故的影响因素;利用卡方检验对事故致因进行特征选择及量化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随机森林预测模型(RF-PSO)。结果表明:RF-PSO模型的预测是可靠的,训练后的RF-PSO模型可以预测塔吊事故可能发生的阶段,影响因素塔吊安装不符合设计要求、缺乏沟通和个人防护设备缺失发生的概率越大,塔吊事故分别在安拆阶段、吊装阶段和攀爬阶段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越大。研究结果可为塔吊施工现场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