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入5 9902182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张水龙…(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少生态学杂志/中国生态学会一1998,17(6)一51~55 环信Q一28 介绍了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研究现状:农业非点源污染的产生、迁移与转化机理;农业非点源污染对水环境的影响,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模型化研究以及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控制与管理。分析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下:1.多学科联合,完善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研究理论.2.加强模型化研究,促进农业非点源污染的定量化。3.各种新技术新方法的运用,加强对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监测。4.制定各种控制管理措施,完善各项法规政策,最…  相似文献   

2.
农业非点源污染环境影响及防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非点源污染也称面源污染,因其污染的时空范围广,不确定性大,污染严重,对其治理及管理的难度也较大.由于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农业非点源已成为中国水环境的主要污染源.文章中对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特点、来源和危害进行了系统论述,并提出防治农业非点源污染的具体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点源污染控制水平的提高,农业非点源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受到了日益广泛的关注.本文对农业非点源污染来源及危害进行了概述,并从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措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化肥和农药控制技术、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处置技术等方面介绍了目前国内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措施的进展情况,以期为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措施的研究提供相应的指导.  相似文献   

4.
涪江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空间分布及污染源识别   总被引:18,自引:7,他引:11  
丁晓雯  沈珍瑶 《环境科学》2012,33(11):4025-4032
采用输出系数模型,借助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涪江流域的农业非点源污染进行了模拟,分析了流域非点源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对主要污染源进行了辨识,以期为流域非点源污染控制与管理提供决策支持.研究表明,2010年研究区农业非点源总氮污染负荷为9.11×104t,全区平均负荷强度为3.10 t.km-2;农业非点源总氮负荷总量最主要分布在旱地、绵阳市和缓坡区,农业非点源总氮负荷强度的高负荷区为旱地、德阳市和缓坡区;农业用地的化肥流失是污染的首要污染源,贡献率为62.12%,其中旱地的化肥流失是最主要来源,贡献率为50.49%.可见,改进粗放的农业耕作方式、积极推进"退耕还林"、合理处理养殖废水、集中收集农村生活污水等是研究区非点源污染有效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5.
基于GIS和模型的流域非点源污染控制区划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3  
采用GIS技术和USLE,SCS-CN,污染物流失经验模型及AnnAGNPS机理模型相结合,对农业集约化程度较高的南方中等尺度流域进行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区划.结果表明:利用GIS和经验模型回答了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氮磷来源与贡献,标识了农业非点源污染氮磷等污染物的关键源区,发挥了经验模型所需模型参数少、研究尺度较大、效率较高的优点,通过GIS的栅格数据空间分析功能,实现了流域非点源污染的分布式模拟,识别了NPS的关键源区.借助AnnAGNPS机理模型,在模型得以校验的前提下,模拟了非点源污染管理措施方案.以模型和GIS的定量结果为依据,对九龙江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进行了区划,共划分了水土流失控制区、生猪养殖+水土流失控制区、化肥施用+生猪养殖控制区、水土流失+化肥施用控制区及化肥施用+水土流失控制区5类控制单元.   相似文献   

6.
农业非点源污染是导致流域水质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依据农业污染源主要污染物空间排放特征和排放强度分析,划分农业非点源污染空间管理分区,并研究设计分区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是提高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成效的重要途径之一.以湖北省四湖流域为研究案例区,系统开展了流域尺度的农业非点源污染空间排放特征识别与总量控制研究.结果表明,四湖流域水环境COD、总氮、总磷、氨氮负荷主要来自于农业非点源污染,4类非点源污染物分别占到流域污染物排放总量的67.6%、 82.2%、 84.7%和50.9%.对四湖流域非点源污染物空间排放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水产和畜禽养殖业发达的洪湖、监利、潜江、沙洋地区是流域非点源污染物的主要贡献源区.根据污染物在流域空间上的排放特征和源强评价结果,将四湖流域划分为3个农业非点源污染管理分区,即长湖上游水产和畜禽养殖污染重点控制区、四湖干渠农村非点源污染综合控制区和洪湖水产养殖污染重点控制区,针对不同管理分区分别提出了污染控制措施.基于水质改善和水体纳污能力综合考虑,设计了针对3个非点源污染管理分区的总量控制方案,分阶段实现监测断面全指标达标和满足水体纳污能力要求.主要污染物中,COD主要削减区域为四湖干渠区和洪湖区,分别占到流域COD削减量的43%和42%;氨氮主要削减区域为四湖干渠区,占到氨氮总削减量的66%;总氮主要削减区域为四湖干渠区和洪湖区,分别占到流域总氮削减量的42%和31%;总磷主要削减区域为四湖干渠区,占到流域总磷削减量的53%.  相似文献   

7.
城市化对水体非点源污染的影响   总被引:59,自引:16,他引:43  
非点源污染现已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水体污染的重大污染源.长期以来,农业非点源污染受到高度重视,城市非点源污染的研究相对较少.而城市化是当今土地利用变化影响水质、流域的水文和其他物理特性以及发生潜在非点源污染的突出形式.城市化对水体非点源污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使非点源污染的"源"、"过程"和"汇"发生了变化.本文从描述-预测评价-应用的角度总结了国际上城市化对城市水体非点源污染影响的研究.目前主要侧重于用模型来描述城市化对城市非点源污染过程的影响,模拟预测非点源污染物的负荷等.从景观生态学格局与过程的角度,探讨城市化和城市非点源污染之间的关系.城市化带来的城市景观格局的时空变化对城市非点源污染的综合影响研究是今后发展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8.
近三十年中国非点源污染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非点源污染是我国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其影响范围广,污染不易控制,因此受到研究者和管理者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非点源污染研究呈起步晚、速度快、范围广的发展特点,近十年来相关论文发表已达到一定数量,但是现有研究多是针对非点源污染体系中某些方面进行探究,缺少从全国尺度和长时间序列角度对我国非点源污染研究现状的梳理和总结.本文从全球主要文献库中检索了1988—2018年我国非点源污染的相关文章,挑选出1354篇文章进行统计分析,对于年发文数量、研究区所属省份、研究区所属流域、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分别进行统计展示.对我国近三十年非点源污染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其中农业非点源污染需要继续深入探究其机理,城市非点源污染研究深度不足,研究地区有较大差异,研究方法存在复杂性与实用性的矛盾.未来中国非点源污染研究仍会以农业和农村非点源为主要研究对象;城市非点源将得到进一步发展;非点源污染物的防治与利用将成为重要的研究目标和研究方向;在国家实施的长江大保护战略及黄河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战略中,非点源污染也是关键研究问题;全球变化对非点源污染的影响也将是未来研究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对近三十年中国非点源污染研究规律进行了总结,探究发展变化原因,并提出未来发展方向,为污染源控制以及污染管理提供科学建议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9.
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点源污染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尤以农业非点源污染为重。该文在对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来源、特征介绍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模拟模型进行了梳理,根据国内学者对入河系数、农田种植、畜禽养殖和农村生活等方面的研究做了概述,并在流域监测、3S技术、污染源区识别以及多领域结合等方面对整个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的研究进行了建议和展望,最后对该文所述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0.
农业活动非点源污染与水环境恶化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唐莲  白丹 《环境保护》2003,(3):18-20
农业活动造成的非点源污染与水环境恶化的关系十分密切。污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污染途径也各有不同,本文在详细分析由农业非点源污染造成水环境恶化的污染原因与污染途径的基础上,提出了农业非点源污染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