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汤旺河是贯穿伊春市的主要河流,由北而南流经鸟伊岭、汤旺河、新青、红星、五营、上甘岭、友好、伊春、美溪、西林、金山屯、南岔、浩良河等区镇至汤原县新发春北2公里处汇入松花江,在伊春境内流长443公里,流域总面积20838平方公里,是伊春市的母亲河,汤旺河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伊春人民生产、生活及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保护汤旺河对伊春乃至全省的生态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依据南充市小流域荆溪河近3a监测数据及调研资料,研究了该河流4个监测断面水质主要污染指标月测值、春季均值和年均值变化。从单因子评价来看,荆溪河水体污染较严重,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常规指标在4个监测断面中均为污染高风险指标,尤其在春季平水期浓度几乎达到峰值,多扶镇断面水质为Ⅴ类或劣Ⅴ类。从河流监测断面水质看,王河湾电站、泥巴桥、恒大绿洲西侧、多扶镇监测断面水质依次较差,恒大绿洲和多扶镇断面水质逐年好转,超标指标数量减少,水质类别提升。分析了水质污染原因,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好地对延河污染进行控制,增加延河水资源的利用率,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延河5个监测断面的水质指标进行评价,最后确定延河水质的主要污染物、污染物类型及主要污染断面。结果表明,延河水主要污染物为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以及氨氮,延河水质三氮类、有机类污染为中度污染,重金属类和细菌类污染为轻度污染,总体延河水质属有机类污染,延河主要污染断面为石窑村断面。  相似文献   

4.
依据2014—2021年水质监测资料,选取资料齐全的13个断面,对云南境内南盘江流域水质现状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显示,监测断面水体类别以《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Ⅰ~Ⅲ类水质为主,其中龚家坝断面全年污染最严重,狗街断面在2020—2021年污染以Ⅴ类和劣Ⅴ类水质为主。花山水库入口断面2015—2017年水质类别为Ⅱ类,未达到目标水质,其余断面水质类别均达到目标水质标准。总磷为该流域主要超标项目,氨氮次之,生活污水和农业生产污染是造成南盘江流域水质污染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在松花江吉林市段布设了14个监测断面,对各监测断面BOD5、CODMn、氨氮、总磷及溶解氧等水质因子进行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的水质监测,运用单项指数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价。单项指数评价结果表明枯水期水质为Ⅳ类,BOD5、CODMn为主要污染因子;平水期为Ⅴ类,BOD5为首要污染因子;丰水期水质Ⅳ类,首要污染物为BOD5、CODMn。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枯水期仅有F、I、L三个监测断面水质超过Ⅲ类水标准,且均隶属于Ⅳ类;平水期出现I、L两个隶属于Ⅳ类水的监测断面和一个隶属于Ⅴ类水的监测断面J;丰水期水质均达到Ⅲ类以上水质标准。对比两种评价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更适于松花江吉林市段的水质评价。  相似文献   

6.
三峡库区巴东段水质状况及其变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对2002年和2004年长江三峡库区巴东段的七个监测断面的水质监测结果,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P值法)对各监测断面、城区江段以及其总体水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巴东段2002年水质状况属于中度污染,2004年水质状况属于轻度污染,主要污染区域为长江干流巴东段和神农溪;主要污染物是粪大肠菌群、氨氮、总氮、总磷和石油类。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了武宜运河沿线4个例行监测断面2011年至2013年水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武宜运河水质污染情况逐年减轻.在武宜运河流域布设了42个监测断面,其中武宜运河沿程布设14个监测断面,相关河流布设28个监测断面.监测结果表明,武宜运河全线水质属于Ⅴ类~劣Ⅴ类,水质总体上表现为宜兴段稍好于武进段.相关河道水质基本属于Ⅲ类~劣Ⅴ类.目前该区域水质污染以总氮污染为主,且总氮超标最为严重.掌握了武宜运河小流域河网地区的水环境质量现状,从工业、生活、农业面源、船舶污染等方面提出了改善水环境质量的建议对策,为开展综合整治奠定了基础,对改善流域水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结合SPSS分析软件,对金沙江流域攀枝花段各监测断面(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及出境断面)在非讯水期和讯水期水体中的TN、TP、DO、CODCr、CODMn、NH3-N、BOD5等7项监测指标进行分析,对金沙江攀枝花段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金沙江攀枝花段水体主要受有机污染,且NH3-N、BOD5、CODCr为主要特征污染物;2不同水期,各断面水体主要污染物不同;3各监测断面在讯水期的水质污染情况比在非讯水期的水质污染程度大,且倮果(控制断面)水质污染程度较其他断面水质污染程度大;4与综合污染指数法相比,主成分分析法是一种较可靠且较实际的水质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保护京杭运河徐州市市区段水质,全面了解和掌握该段水质污染状况、污染水平及污染来源,选取了徐州市市区几个有代表性的监测断面为监测调查点,并提出保障饮用水安全的科学依据及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用灰色聚类关联分析法对水环境质量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将灰色聚类关联分析法应用于水环境质量评价中,介绍评价方法和步骤。并用该方法对渭河咸阳段兴平、南营、铁路桥、中隆4个监测断面2005年的水质监测结果进行评价。根据关联度判断出4个监测断面水质皆为Ⅴ类水质,水质优劣次序为:南营>兴平>中隆>铁路桥。根据关联系数分析出每个断面污染较严重的因子。对渭河咸阳段4个监测断面水质的评价结果,可为渭河咸阳段水污染治理和水环境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陕西省渭河流域水质变化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陕西省渭河流域水质变化问题,采集该流域内2010年-2016年7个监测断面的水质数据,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水质主要污染指标化学需氧量、氨氮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选取的各断面6年间综合污染指数值总体呈下降趋势,最少的下降56.7%,最多的甚至下降90.6%,且渭河陕西干流断面水质明显优于支流断面水质.说明陕西省渭河流域水质逐年好转.最后根据水质监测与分析结果,给出水质污染状况变化的可能原因,并提出了一些水污染治理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三峡库区城市江段总体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根据对1999年长江三峡库区10个主要城市江段的12个监测断面(不考虑大肠菌群时为16个断面)的水质监测结果,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P值法)对各监测断面、城市江段以及库区总体水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库区水质主体上是属于轻度污染,少数水域属于中度污染,个别情况下有重污染;主要污染区域为重庆主城区、长寿、涪陵和万州;主要污染物是大肠菌群、TP、非离子氨和石油类.  相似文献   

13.
本文引入断面控制面积、径流量、污染负荷三个参数对水质监测断面代表性进行定量化探讨,并用南通市入海河口水质监测断面的实例进行分析计算,证明目前监测断面的设置比较合理。并为今后增设断面提供优先次序。  相似文献   

14.
2006年,全国地表水总体水质属中度污染.在国家环境监测网(简称国控网)实际监测的745个地表水监测断面中(其中,河流断面593个,湖库点位152个),Ⅰ~Ⅲ类,Ⅳ、Ⅴ类,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40%、32%和28%.主要污染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和石油类等.与上年相比,全国地表水总体水质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5.
滦河锡林郭勒盟段水质状况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水质指数法对滦河锡林郭勒盟段水质状况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显示:(1)滦河锡林郭勒段2005-2007年主要污染因子为: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铁、生物需氧量、锰、总磷等;(2)2005-2007年间,上都河监测断面水质状况整体呈变好趋势,但地方经济增长带来的化学需氧量异常升高不容忽视,大河口断面不同水期水质状况变化不同;(3)2005-2007年,滦河锡林郭勒段化学需氧量与溶解氧超标污染加重明显、高锰酸盐指数超标污染逐渐减轻;三年内,上游水质均优于下游水质,两个监测断面水质均为丰水期水质〈平水期水质〈枯水期水质。  相似文献   

16.
武水河水质时空分布特征及污染成因的解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2013—2015年武水河流域7个监测断面的11个水质指标数据进行分析,揭示武水河水质时空分布差异性,辨识主要污染因子,解析污染成因.2013—2015年,流域水质整体较好,尚存在不达标断面.长河水库和黄岑水库出现NH_3-N超标现象,岑水桥和芙安河老桥断面出现重金属As超标现象,但NH_3-N和As浓度趋于降低.武水河流域监测断面水质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水库断面支流断面干流断面.2013年,流域主要污染因子为NH_3-N、TN和As,主要源自农业面源污染和工业污染;2014年,流域主要污染因子为COD_(Mn)、NH_3-N、TP,主要源于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染;2015年,流域主要污染因子为BOD_5、粪大肠杆菌、pH,主要来源生活污水和畜禽养殖.因此,流域内工业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对水质的影响逐年降低,生活污水和畜禽养殖对水质的影响逐年增大.流域内通过建设污水处理厂,实施重金属综合治理等项目,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流域水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7.
在河流的水环境综合整治中,水质评价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它既是水环境整治的起始环节,又是水环境整治的末端环节。文章简要介绍了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原理和步骤,应用单因子评价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对黄河上游的最大的支流洮河2014年的3个监测断面和16个污染因子进行了水质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采用单因子评价法评价洮河干流水质,调研的3个取样断面中,九甸峡水质监测站和李家村水质监测站断面所属水域年综合水质类别为Ⅴ类,红旗水质监测站断面所属水域年综合水质类别为劣Ⅴ类。通过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洮河干流水质进行评价,洮河干流九甸峡水库水质监测站、李家村水质监测站和红旗水质监测站3个监测断面所属综合水质类别均为Ⅰ类水,这3个断面所属水域的综合水质类别均达到3个断面既定水环境功能区目标限定的目标类别Ⅲ、Ⅱ、Ⅲ类。与单因子评价法相比,模糊综合评判法考虑了各个水质监测值的程度和污染因子的权重,能更全面、合理地反映水质污染程度的真实情况,进一步解决了水质评价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问题。指出洮河干流水质改善过程中,总氮污染应是未来一段时间洮河流域水环境保护治理的重点。除此之外,为防止洮河干流水环境质量状况恶化,应提高沿岸截污力度和点源排放达标率,不断发展环境友好的农业、牧业生产技术,通过技术层面与政策层面的结合,削减入河污染排放量。  相似文献   

18.
灰色聚类法在福建晋江水系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除了常用的综合污染指数、模糊综合评价法外,灰色系统理论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灰色聚类分析法、灰色局势决策法已被成功地运用于环境质量评价中。根据泉州市2003年晋江水系的水质监测资料,运用了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聚类法评价了晋江水系各水段的水质状况。结果表明该江段的水质状况为大部分监测断面水尚清洁,部分监测断面水质状况差,污染偏重。  相似文献   

19.
大汶河水质状况评价和污染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流水质评价和污染源分析对河流污染治理和有效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2019年6月(枯水期)和8月(丰水期)大汶河干流和主要支流21个监测断面16项水质指标的检测数据,综合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和因子分析法对大汶河流域水质状况和污染来源进行了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大汶河流域水体整体水质较差,以Ⅴ类水为主,21个断面枯水期Ⅴ类水质断面占比为66.7%,丰水期Ⅴ类水质断面占比为81%;枯水期大汶河水质明显优于丰水期,且从大汶河上游至下游其水质污染程度逐渐加重;大汶河流域水体中主要污染物为TN、NH~+_4-N、Hg和Se等,属有机污染和重金属污染类型,污染物主要来源于流域耕地面源性污染和冶金、化工、纺织等工业企业工业废水的排放。该研究结果可为大汶河流域水体污染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基于集对分析法的河流监测断面设置合理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基于集对分析法的河流监测断面水质判别方法,对陕西省三原县清峪河2006~2008年的3个断面水质状况进行了计算和判别,并根据河流监测断面设置的相关要求,以及案例区域的实际情况,对3个监测断面设置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水质污染状况不断加重,以及周边环境已发生较大变化,陕柴西监测断面已不能满足环境监测等多方面要求,需要在实际调查和相关要求之下进行调整和优化;清峪河大桥断面和王店断面由于在3年间水质污染状况变化不大,并且,周边环境未发生较大变化,所以现阶段监测断面的设置是基本合理的,不需要进行调整,但是随着三原县污染源特征及位置的不断变化,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这两处监测断面的位置仍需进一步的调整和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