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2019年12月11日,欧盟委员会发布了新的增长战略文件《欧洲绿色新政》(European Green Deal,以下简称"新政")。新政提出,通过向清洁能源和循环经济转型,使欧洲到2050年成为全球首个碳中和大陆,以阻止气候变化、促进欧洲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这是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履新以来的首个施政纲领,也是欧委会应对气候和环境挑战的新承诺,被  相似文献   

2.
欧洲是全球绿色发展的领先者,也是环境友好型政策的主要发源地。201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期间,欧盟发布了欧洲绿色协议,提出到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目标,并在发展策略上提出了一系列绿色新政,给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发展战略带来重大影响,也对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绿色治理体系、中欧贸易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系统梳理了全球绿色新政和绿色发展进程,择要阐述了欧洲绿色协议及其行动路线图,研判出值得我国密切关注的相关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正>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各国政府在积极探索和寻求新的发展方式。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08年10月提出全球"绿色新政"的倡议,2009年4月公布了《全球绿色新政政策概要》,启动"全球绿色新政及绿色经济计划"。中央领导多次提出,要抓住应对金融危机的机遇,大力推进"绿色新政",发展绿色经济。如何理解绿色新政?为什么要  相似文献   

4.
<正>2015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1次缔约方大会上196个缔约方(195个国家+欧盟)签署了《巴黎协定》,正式对2020年后全球气候治理进行了制度性安排,这是继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京都议定书》之后,人类历史上应对气候变化第三个里程碑式的国际法律文本,形成了2020年后的全球气候治理格局。《巴黎协定》的签署,传递出全球实现绿色低碳、气候适应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强有力积极信号,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正>应对气候变化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绿色低碳转型是全球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与潮流。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将始终坚持多边主义、坚定地维护《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和《巴黎协定》明确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原则和框架,积极兑现承诺、加强合作,与各国一道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挑战。气候投融资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低碳转型发展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当前,气候投融资正处在重要的发展机遇期和窗口期。为持续有序推进气候投融资工作,我国需加快构建气候投融资政策标准体系,助力"一带一路"绿色低  相似文献   

6.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各国政府在积极探索和寻求新的发展方式。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08年10月提出全球“绿色新政”的倡议,2009年4月公布了《全球绿色新政政策概要》,启动了“全球绿色新政及绿色经济计划”。中央领导多次提出,要抓住应对金融危机的机遇,大力推进“绿色新政”,发展绿色经济。如何理解绿色新政?为什么要在应对金融危机的关键时期提出绿色新政?绿色新政与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是什么关系?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的绿色新政,推进科学发展,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这些都是当前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7.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各国政府在积极探索和寻求新的发展方式。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2008年10月提出全球“绿色新政”的倡议,2009年4 月公布了《全球绿色新政政策概要》,启动了“全球绿色新政及绿色经济计划”。中央领导多次提出,要抓住应对金融危机的机遇,大力推进“绿色新政”,发展绿色经济。如何理解绿色新政? 为什么要在应对金融危机的关键时期提出绿色新政? 绿色新政与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是什么关系? 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的绿色新政,推进科学发展,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 这些都是当前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8.
正去年底刚闭幕的巴黎气候大会通过《巴黎协定》,确立了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制度框架,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的又一新起点,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一、《巴黎协定》确立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新机制《巴黎协定》是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根据公约的目标,并遵循其原则,由《公约》缔约方大会一致通过的适用于所有国家并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定,对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合作行动做出了  相似文献   

9.
2018年12月,联合国卡托维兹气候大会完成了《巴黎协定》实施细则的谈判,开启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新时代。会议期间,煤炭转型问题广受关注。长远来看,减少煤炭使用,促进全球绿色低碳转型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要求,部分国家"弃煤"经验值得借鉴。中国作为煤炭大国,尽管短期内还不具备全面"弃煤"的条件,但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已经取得积极进展,未来煤炭行业转型依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0.
声音     
《环境》2016,(5)
正"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蓝图和愿景,是人类气候治理史上的里程碑。今天,我们共同签署这一协定,就是要进一步展示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将蓝图化为行动,将愿景变为现实。"——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在出席《巴黎协定》高级别签署仪式上表示。"环境监测数据是环保工作的眼睛和耳朵,是进行环境管理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必须建立更加完善的  相似文献   

11.
正01/中国承诺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02/中国明确2035年发展蓝图擘画生态环境保护愿景03/科学研究新成果发布,提升对生态环境安全风险和生态红线认知04/首个"国际清洁空气蓝天日"庆祝活动在韩国举办05/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污水"入海方案引发抗议06/气候变化影响加剧,全球气象灾害频发07/欧盟实施《欧洲绿色协议》《欧洲气候法》,为绿色低碳目标护航08/中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获关注09/拜登做出重返《巴黎协定》承诺10/世界各国须确保化石燃料的产量每年降低6%,方能扭转灾难性气候危机  相似文献   

12.
正2015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21次缔约方大会在巴黎胜利闭幕,历经四年艰苦的磋商和谈判,各方最终达成了关于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新协议。巴黎气候大会成果丰硕,而熟悉这一进程的人更觉其来之不易,《巴黎协定》不仅凝聚了各方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积极意愿和决心,更是涉及各方切身利益的艰难博弈。《巴黎协定》的成功既得益于对"协商一致"原则的尊重,更依靠多边主义下的大国推动,特别是中  相似文献   

13.
《巴黎协定》生效后,落实《巴黎协定》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任务。本文多角度观察波恩气候变化大会的最新发展动态,针对欧盟、美国、"基础四国"等国际气候谈判的主要利益集团,分析了国际气候治理面临的新形势。文章认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毋庸置疑,美国宣布退出《巴黎协定》的负面影响有限且可控,未来全球低碳领导力主要来自"基础四国"、欧盟、非国家行为体和民间力量。基于上述分析,文章提出了中国积极利用各种平台,整合积极的政治力量,坚定推动落实《巴黎协定》,重塑全球低碳领导力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欧洲节能与绿色建筑的发展并行不悖、融为一体。在当前全球应对气候变暖的行动中,这些发达国家从各个方面推进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的工作。在书店里有专门开设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专柜等。交流中可以感受到这些发达国家应对环境和气候变化是非常认真而且非常努力的。  相似文献   

15.
气候金融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与发展低碳经济所出现的金融解决方案,是现代金融业发展的一个相当重要的趋势。文中主要就气候金融相关问题进行了回顾与展望。研究指出,从全球来看,气候金融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产生而形成,也必将伴随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事业的深入而发展。气候变化减缓化、适应化和气候友好技术市场化将是气候金融支持的三大领域。未来10年是中国气候金融业务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内,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并投入大量资金支持。"十三五"期间碳强度减排的投融资需求肯定超过"十二五"期间投融资规模;如果考虑到气候变化适应化的投融资需要,资金规模将会更大。这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目标,也是气候金融发展的良好机遇。总而言之气候金融日益发展和壮大是经济全球化和环境全球化过程中的大趋势。相关金融机构和综合决策部门需要顺应这一大趋势,开拓金融可持续发展思路,创新金融政策和工具,服务发展绿色经济,服务建设环境友好、气候友好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6.
为积极应对2021年欧盟公布的《欧盟关于建立碳边境调节机制的立法提案》(以下简称《提案》),本文跟踪《提案》发展历程与主要内容,分析其对全球及中国贸易、减排路径、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的实施将对全球贸易及产业链竞争格局产生影响,也将冲击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基本框架,进一步侵蚀发展中国家权益。中国应继续推进产业与贸易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碳排放核算体系建设,探索制定碳税制度,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积极争取国际气候规则话语权,以维护中国绿色低碳发展权益。  相似文献   

17.
《欧洲气候法》:以“气候中和”引领全球行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兰莹  秦天宝 《环境保护》2020,48(9):61-67
2020年3月4日,欧盟委员会向欧洲议会及理事会提交《欧洲气候法》提案,该法作为欧洲绿色转型战略必不可少的法律杠杆,将碎片化的欧洲气候法律政策统一安置在欧盟的监督评估之下,完成了欧盟从分散立法模式向分散立法与专门立法并存模式的转变。在2050年达成气候中和的法定目标指引下,欧盟除了发挥模范领导力,还将加深全球气候行动格局分化、升级国际经济贸易绿色壁垒。尽管存在执行困境,《欧洲气候法》释放的施压信号仍值得警惕。在全球气候容量资源日益紧缺的情况下,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应尽早实现气候谈判重心从"发展权"向"气候正义"的转移,国内立法从分散到集中的调整。  相似文献   

18.
《环境保护》2007,(6A):20-26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先后签署和批准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并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为了充分考虑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可能带来的对我国的重大不利影响、支撑我国参与全球气候变化国际事务、有效地履行气候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义务,科学技术部、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气候变化持续影响着生态系统、社会经济系统,并带来了严峻的风险挑战。我国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较高,气候变化的影响整体表现为弊大于利,而进一步增暖促使气候风险加剧。为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风险,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中国保险行业聚焦极端气候事件及重点绿色产业,通过开拓和探索多种绿色保险产品为相关行业和产业发展提供风险保障,从而推动气候变化保险应对创新发展。本文基于中国气候变化风险的态势及绿色保险服务的发展阶段,从极端气候灾害风险应对、重点区域防灾减灾示范技术、绿色低碳新技术赋能、绿色保险支撑等方面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1个多月前,备受全球广泛关注的巴黎气候变化大会达成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巴黎气候协定》,提出了将全球气温升高控制在2℃以内的目标,明确了"自下而上"的以国家自主贡献为基础的减排机制,标志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与行动重回正轨。然而,在国人看来,气候变化与其生活的关联度犹如北京到巴黎的距离那样还十分的遥远。国际著名智库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2015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