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医学科学的日益昌明.人类对早期癌症的诊断能力越来越强.所能发现的体内肿瘸越来越小。这种医学上的进步对早期癌症患者来说理应是件好事,然而最近美国一些医学专家对这种科学进步所带来的临床效益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2.
时尚科技     
研究称每日服用阿司匹林可抗癌 英国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刊登牛津大学的一项研究称,每日服用阿司匹林片可有效降低多种癌症的发病率,并对癌症有一定治疗作用.该研究显示,阿司匹林能够阻止癌细胞与血小板结合,进而阻断癌细胞传播,目前在治疗肠癌、乳腺癌等常见癌症上都起到一定效果.研究团队对超过7万名随机抽取的对象进行了51组试验,发现每日服用阿司匹林的癌症患者比不服用的患者癌细胞扩散的几率要低1/3,而已被诊断出癌细胞将大幅扩散的患者,在服用阿司匹林后癌细胞扩散幅度只有预计的一半.  相似文献   

3.
欧阳军 《民防苑》2009,(2):35-36
癌症的病因虽然至今仍众说纷纭,但是起码有两点各国的科学家们的认识是一致的,那就是:1.80%以上的痛症是由外环境因素引起的。2.癌症是由多种因素长期综合作用而引起的,绝非单一因素所致。在这多种因素之中,心理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来自复旦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UCSD)、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鹍远基因(上海)等团队的研究人员报告:一种非侵入性的血检作为一种潜在的工具,或能在常规诊断前4年对5种常见的癌症做出早期检测。论文中提到的5种常见为癌症胃癌、食道癌、结直肠癌、肺癌和肝癌。美国每年死于这5种癌症的患者有261530人,中国  相似文献   

5.
癌症及其发生的水土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业成 《灾害学》1992,7(2):91-93
本文从环境学角度分析了癌症高发区的水土环境。表明癌症高发区除水土严重污染,许多常量成份出现异常外,一些微量元素还明显缺少或严重超量。  相似文献   

6.
生活中的“风险”,随处都有。 头号“风险”,当数癌症。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我国,每年有160万人患癌,每年有130万人死于癌症,并且每年癌症患者以3%的速度在递增。在上海,目前癌症发病率约占全市人口的千分之二至三。据统计,上海男性每年死亡人数中近三分之一死于恶性肿瘤;女性每年死亡人数中近四分之一死于恶性肿瘤。按这两个数据计算,100对死亡夫妻中,可能有5对夫妻同时患  相似文献   

7.
《防灾博览》2011,(6):83-83
据报道,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的药剂师们在从青蛙和蟾蜍的皮肤中提取的蛋白质中,发现有两种蛋白质可以切断癌细胞生长和扩散所需要的血液,同时可以阻止肿瘤内血管的生长。大部分恶性肿瘤生长到一定大小、通常是3毫米之后,就需要有血管向肿瘤内生长。以提供必需的氧气和营养,所以遏制血管的生长也就阻止了肿瘤的扩散.最终导致肿瘤被扼杀。  相似文献   

8.
《防灾博览》2015,(2):88
在全球科技大会上谷歌X实验室生命科学小组透露,谷歌正在设计一种纳米磁性粒子,这种粒子可以进入人体循环系统,进行癌症和其他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被人们称作"纳米机器人"。这种纳米操作机器人,其本身体积可能超过了纳米级别。但其所能操控的物体属于纳米尺度。谷歌X实验室研发的纳米机器人,则是指自身体积在纳米级别内的机器人。  相似文献   

9.
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今年世界癌症日主题是:癌症同样可以预防。有关统计显示,每年全球1200万人被确诊为癌症,760万人死于癌症。如果不采取行动,预计2030年全世界将有2600万新增病例,死亡人数达到1700万人,世界卫生组织预测,21世纪癌症将成为人类的第一杀手。癌症是人类共同的敌人,到目前为止,癌症仍然是医学界尚待攻克的一道难题。  相似文献   

10.
宵西 《防灾博览》2007,(5):39-39
据报道,挪威环保组织Bellona警告,俄罗斯存放在邻近挪威科拉半岛的核废料库,因遭海水侵蚀,随时可能引发爆炸。有专家称,一旦这种情况发生,爆炸产生的放射性物质将扩散到整个北欧乃至英国,造成的环境灾难将超过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  相似文献   

11.
过敏体质者美国科学家调查了近4万人,凡是有哮喘、药物性或化学试剂等过敏的人,比无过敏史者更易患癌。比如有过敏史的女性罹患乳腺癌的机会比正常人高30%,有过敏史的男性罹患前列腺癌的危险比正常人高41%。  相似文献   

12.
时尚科技     
嘉仪 《防灾博览》2009,(6):88-89
无扇叶转轮风扇 据英国媒体报道,英国发明家詹姆士·戴森最近推出了一款新发明的无叶片风扇,这种新型电扇叫戴森空气增加器,它能产生神奇的凉风,由于没有叶片,不会覆盖尘土,或者伤到好奇儿童的手指。  相似文献   

13.
英国是一个具有历史积淀的国家,繁华或者优雅都无法概括出他的魅力,这种美丽不同于美国,人文的积累是日不落帝国最大的魅力,这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散发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让我一心向往!对于冬季出游英国朋友们很是不解,英国冬天下午3点之后天色开始黯淡,4点半后就天黑黑了。但我认为比起夏日,冬日的阳光会让你更加慵懒放松。冬天去英国,可以感受到夏天所没有的那份情趣和惬意,风景冷艳迷人,城市热闹欢庆!  相似文献   

14.
《防灾博览》2014,(5):89-89
近日,捷克奥洛莫茨市帕拉茨基大学公布了一项发明,该大学医学院血液病专家和数学系专家合作研制了一种测算仪,可以较准确地计算出恶性淋巴肿瘤的扩散时间,从而得到患者的剩余生命时间,医生可据此制定、修改治疗方案以提高淋巴肿瘤的治疗效果。依据积累长达15年的庞大数据库研制出的这种新型测算仪,在输入患者各项指标后,能够比目前普遍利用的“线上测算系统”更迅速和准确地计算出相应的数据,并根据肿瘤对生命的威胁程度将病人分类,从而让医生更有针对性地建立、实施治疗措施。“有质量的预测对选择治疗方式和步骤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有的人希望打一、二次篮球就能治好自己的腰腿痛或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这可以说是痴人说梦。因为,即使某些运动对一些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也是在长期、经常地坚持运动后才能取得的。经常参加体育活动,锻炼的效果才明显、持久,所以体育锻炼要经常化,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虽然短时间的锻炼也能对身体机能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一旦停止体育锻炼后,这种良好的影响作用会很快消失。一次性体育活动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机能,增强人体抗疾病能力,但这种作用在体育锻炼后的第二天或第三天就消失了。所以要想保持身体旺盛体力和精力,就必须坚持参加  相似文献   

16.
《民防苑》2009,(4)
一种号称"绿色节能"的路面减速装置将出现在英国的行车道路上,在车辆行驶过减速路障时便可以达到发电的效果。这种高科技的"夜间交警"在帮助车辆减速的同时还能为路灯、红绿灯以及交通标示起到供能的作用。据悉,这种新技术将在伦敦试行,并且有望在全国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7.
我们人类有视觉、嗅觉、听觉、味觉、触觉等五种感觉器官,能够感知自然界存在的五种信息。有人认为,除了这五种感觉器官之外,还有第六种感知外界信息的感觉器官,它可能是存在于人体内部的某种器官,它能感知视、嗅、听、味、触觉之外的信息。人类是否真有这种第六感觉功能呢?英国心理学家舍夫茨别利认为有!那就是存在于人类内心中的审美感觉,一种辨别真伪、美丑、善恶的能力。这是舍夫茨别利在18世纪提出的观点。今天有些生物学家认为,与其把审美  相似文献   

18.
英国在除夕的深夜,人们带上糕点和酒出去拜访亲友;英国人同样有“守岁”的习惯,除夕之夜举家围坐,直至教堂鸣钟时才集体前往祈祷。 加拿大 视白雪为祥瑞。在新年时,往往把雪堆在住宅周围,筑成一道道雪墙。  相似文献   

19.
<正>据英国媒体报道,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的科学家们研发出了新型柔韧有机电池,可以取代医用植入设备(如起搏器)的刚性电池,是一大突破。参与此项研究的博士称,该电池不易燃,且没有泄漏问题。她说该"柔韧的超级电容器"可用于为身体传感器(如起搏器)提供动力。博士还称:"在诸如起搏器和除颤器等医疗设备中,有两种植入物,一种安装在心脏中,另一种则植入金属基刚性电池,这种植入物被植入于皮肤下。皮肤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俄罗斯眼科医师协会主席、医学博士伊戈尔·阿兹纳乌里扬领导的科研小组,开发出可使不同类别的眼疾患者恢复立体视觉的"电子眼镜"。更重要的是这种"电子眼镜"能够帮助有先天缺陷的儿童恢复立体视力。据伊戈尔·阿兹纳乌里扬的估计,在俄罗斯,有5%的儿童患有眼球运动障碍,他们患有立体视觉疾病,也就是说,他们看到的世界是平面的,就像是图片。如果这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