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除油率和油珠粒径分散度是检验石化含油废水处理效果的两个重要指标。通过测定废水粗粒化处理前后分光光度值和油珠粒径的分布,较为精确地计算出含油废水处理后出水的除油率和油珠粒径分散度。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油量,显徽镜计数法测定油珠粒径分布,方法简单可靠。  相似文献   

2.
采用水平波纹板组处理含油废水。通过正交小试,筛选出最佳波纹板,并对不同板间距、流速、原水温度以及油种作了除油效率影响试验。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水平波纹板除油装置的放大并用于实际含油废水处理的试验。结果表明.该除油技术可用于非乳化的含油废水处理。与目前国内其它重力分离技术相比,具有除油效率高(95%以上)和能去除20μm以下的微小油珠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以纳米聚丙烯(nano-polypropylene,PP)为基体,丙烯酸丁酯为单体,采用紫外辐射方法制备高吸油性复合材料(butyl acrylate grafted nano-polypropylene,BAPP)。试验确定的最佳制备条件为:辐照时间1 h,单体浓度33.3%,光敏剂浓度0.2%,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改性前后样品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丙烯酸丁酯被成功接枝到纳米聚丙烯纤维上。考察了接枝率、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和pH值等对改性纳米聚丙烯材料吸油性能的影响,改性纳米聚丙烯对机油的吸附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实验数据显示,常温下纳米聚丙烯和改性材料对原油的吸油量分别为35.5 g/g和28.5 g/g,改性后的材料吸油性能明显改善。温度对改性纳米聚丙烯纤维的吸油率有明显影响,与油品种类及粘度有关系,随着pH值的升高,改性纳米聚丙烯纤维对机油的吸油率迅速增加。  相似文献   

4.
聚结除油材料即通常所称“吸油毡”,是一种亲油疏水材料,常用的是丙纶毡。该文研究了破乳处理含油废水的一种新材料(尼龙毡)和预处理方法,探讨了聚结破乳的机理,测定了不同条件下对含油废水破乳除油的影响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该材料和方法可作为处理含油废水的一种有效的初级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几种吸附材料在含油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含油废水的来源广泛、成分复杂且对环境危害严重,吸附法是处理含油废水常用的方法,吸附剂性能的优劣对处理含油废水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介绍几种典型的吸附材料包括活性炭、高吸油树脂、粉煤灰和膨润土;活性炭是处理含油废水最常用的吸附材料,高吸油树脂则是新型的有机吸附剂,粉煤灰来源广且价格低廉,膨润土资源丰富;几种吸附材料各有优点缺点,其特性、吸附机理、在含油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也不尽相同,通过比较分析,提出了未来用于含油废水处理吸附材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聚丙烯酰胺对聚合物驱含油污水中油珠沉降分离的影响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7  
研究发现阴离子聚丙烯酰胺(HPAM)对聚合物驱含油污水处理有正反2方面影响.聚合物能增加污水粘度,降低油珠上浮速度,而且聚合物能增加油水界面水膜强度,延缓油珠聚并时间,这是聚合物对油珠沉降分离的不利影响;同时,聚丙烯酰胺具有絮凝性,能将水中油珠连接到一起,有利于油珠聚并.当聚丙烯酰胺相对分子质量为2.72×106,浓度小于800mg/L时,絮凝作用大于粘度作用,有利于油珠的沉降分离.初始油珠粒径小是聚合物驱含油污水难处理的主要原因.横向流除油器可以加速油珠聚并,缩短沉降时间,适合处理聚合物驱含油污水.  相似文献   

7.
国外动态     
·含油废水处理工艺的新发展·含油废水一般来自大型企业和石化企业,污染的范围广泛。除油有多种方法。采用何种方法主要取决于处理水的成份和要求的剩油含量。这里,介绍粗细分散系统处理含油废水的方法。所谓粗分散系统,主要处理含油量高的选矿、石油加工和石油化工废水。该系统采用重力分离处理方法。在容量为300M~3的横向流水泥池中进行油的分  相似文献   

8.
粗粒化除油工艺,就是用一种具有亲油、耐油、疏水性质的被叶做粗粒化剂的材料来处理含油污水。在处理过程中,水中的细微油滴在粗粒化剂的表面上附着、变形而形成油膜,油膜增厚到一定程度之后,它所受到的浮力大于它与粗粒化剂间的附着力时,便以较大的油珠从粗粒化剂的表面脱落下来.然后利用油、水比重差以重力方法将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改性聚丙烯腈纤维、玻璃纤维和不锈钢纤维3种不同材料滤芯对含油污水处理效果,以出水含油量为主要考察的技术指标,实验研究了不同流量、不同入口含油量、不同油品以及添加乳化剂时3种滤芯的聚结处理效果。研究发现:在流量为600 L/h、未添加乳化剂时,不锈钢纤维滤芯、玻璃纤维滤芯和改性聚丙烯腈纤维滤芯的一级出水口出水中含油量由初始时的800 mg/L分别降低到3,4,6 mg/L。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石油类二级标准10 mg/L。  相似文献   

10.
含油废水对生态系、植物及自然环境的污染甚为严重,而目前处理含油废水的方法较少,特别是乳浊液废水,使用机械作用和加热处理都不能对乳化油产生反乳效果,因为它们对油珠的动电势无显著的作用,加热仅增加了油珠热运功的能量,机械方法也只对破乳后的油——水分离起作用。本文就乳浊液废水处理情况作一论述。一、乳浊液的破坏乳浊液的破坏可采用物理化学处理法和电处理法二种。物化处理法有吸附、超声波及电解质凝聚;电处理法有高压静电场和电  相似文献   

11.
粗粒化法处理乳化食用油脂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W型和H型改性聚丙烯纤维作为粗粒化材料,能有效处理乳化食用油脂废水,某些指标显示H型比W型具有更好的除油性能。废水流速和粗粒化材料填充量,是影响粗粒化除油效果的两个重要工艺操作参数,在最佳流速和适当填充量下,能使粗粒化取得最佳最经济的效果。超过一定浓度的表面活性剂存在,会影响粗粒化除油的效果;废水的温度对粗粒化除油的效果影响不大。实际处理餐饮废水的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粗粒化技术能有效降低餐饮废水中的含油量,并能大幅降低COD的浓度,有利于后续的生化处理。  相似文献   

12.
PHBV表面疏水改性用作吸油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多种表面改性剂对生物可降解材料PHBV进行了表面改性实验研究,测定了不同改性剂改性后PHBV的吸油率以及温度对其吸油效果的影响,并探讨了改性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改性剂对PHBV的改性效果有所差异,从疏水和吸油的共同效果来看,最佳疏水改性剂为添加量5%时的硅油,温度对未改性PHBV和改性PHBV的吸油率及吸油速度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固定化混合菌处理高盐含油废水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固定化微生物的除油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甘蔗渣和海绵为载体的固定化微生物的除油效果比游离状态的微生物除油效果好。甘蔗渣的最佳投加量为20 g/L(干重),最佳固定化条件为:固定化时间为36 h、pH为6、温度为40℃,在最佳固定化条件下菌种接入废水24 h后,除油率达62%;海绵的最佳投加量为5 g/L(干重),最佳固定化条件为:固定化时间48 h、pH为7、温度为35℃,在最佳固定化条件下菌种接入废水24 h后,除油率达75.8%;以甘蔗渣为载体的固定化微生物在处理时间为108 h时,除油率达最高为84.5%,以海绵为载体的固定化微生物在处理时间为96h时,除油率达82.4%。  相似文献   

14.
用电凝聚法处理轧制乳化废水,探讨了影响破乳的各种因素,确定了最佳处理条件。研究结果表明:该法处理轧制乳化废水的效果很好,浊度去除率可达99.6%,COD去除率达99.5%。此外,还发现电凝聚法的处理效果优于药剂絮凝法。  相似文献   

15.
山梨醇型凝油剂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山梨醇型凝油剂的制备方法,以及其胶凝轻质渍及类油物质的性质。结果表明,此类凝油剂对汽油,柴油,机油以及基苯及苯系有机溶剂等的去除率达90%以上。经生物毒性试验表明,不会对水中鱼类产生毒性效应,凝油后油凝体硬度可达3.9×10^4-9.8×10^4Pa。可用于各种轻质油及类油物质泄漏等突发性事故的应急处理。  相似文献   

16.
MeizhouBayisinthemiddleofthewesterncoastofTaiwanstraits.Theseaareaisabout546km2.Itis,withdeepwaterandsmoothsea,anaturalgoodha...  相似文献   

17.
冀忠伦  周立辉  张海玲  任建科  赵敏 《环境工程》2012,(Z2):446-448,480
试油废液具有黏度高、COD高、色度深、气味恶臭等特点,常规技术工艺复杂、处理时间长、成本高。微波技术具有加热、诱导催化、辅助絮凝等优势,能产生物理、化学和生物效应。微波应用于试油废液处理可大大提高处理效率,实验表明:应用微波处理试油废液絮凝剂加量减少25%,处理时间仅为常规工艺的1/3,微波作用使COD去除率由常规Fenton氧化的50%提高到80%,反应时间由30min缩短到10min,pH值在3~6之间、FeSO4.·7H2O加量0.15g、活性炭加量2g、H2O2加量2g,COD值可降至100mg/L以下。  相似文献   

18.
对壳聚糖改性粘土用于城市湖泊中藻类的絮凝去除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粘土经过壳聚糖改性后,对高藻水中藻细胞的去除效能得到很大的提高。相比单独投加壳聚糖,粘土的加入增加了絮体密实度,减少了絮体体积,并使絮体分布更均匀。在壳聚糖与粘土配比为1∶20时,叶绿素的去除率和浊度的去除率均为最佳。粘土的种类对除藻效果有一定影响,其中以高粘凹凸棒石为最佳,在最佳投加量28 mg.L-1时,对叶绿素的去除率达到96.2%;粘土的粒径对絮凝效果基本没有影响,在粒径为60μm与300μm之间改性粘土对藻细胞的凝聚效果是一致的。经壳聚糖改性的粘土在酸性条件下絮凝效果较好,当pH值大于7时,其絮凝能力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19.
用凹凸棒石处理高浓含油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凹凸棒石吸附剂(包括其回收再生品)对废水中各种状态油的去除,结果表明,1%凹凸棒石原土与1mg/LPAM组合,可使含油约500mg/L的废水获得90%以上的除油率;若组合使用2.00%凹凸棒石和800mg/L硫酸铝,则易使含油126000mg/L的废乳化液破乳除油,除油率均达98%左右,COD_(Cr)去除率89%:如采用多级连续处理,则可有效地净化水质;油的去除效果是凹凸棒石投加量或初始油浓度的幂函数,且在剩余油量与投加量之间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整个吸附过程具有不同特征的几个阶段,并随着时间的推延,逐渐呈现一级反应动力学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