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为了合理利用和积极保护水资源,必须正确和及时地掌握水质污染的程度,了解水质污染分布变化规律,作出水质污染的综合评价。评价某一水域水质污染情况,或者对不同水域水质污染情况加以比较,常常是分别将调查测得的水中各种污染物质的含量,对照其地面水最高允许浓度,进行叙述说明。这样做往往不能评价出水质总的污染情况,不便进行对比。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正在探索一种能综合各种污染物质,有代表性地从整体上评价水质受到污染的程度,反映水质质量的指标或方法。也就是说,水质监测获得的各种水质参数是一  相似文献   

2.
从新的水质评价中选取4种主要污染指标,又根据当地水质现状功能需求,确定了水质污染基础水类标准,同时采用隶属度计算法及表示水质污染程度,对主要污染指标进行了水质类别,水质污染程度及其污染指标本身明空变化的分析研究,从而揭示了太子河水南污染规律。  相似文献   

3.
为了治理重度污染区域中的河流,需要对重度污染区域中的河流水质进行检测,当前河流水质检测方法对重度污染区域中的河流水质进行检测时,与实际结果不符,检测结果不准确。提出一种基于随机微分方程的重度污染区域河流水质检测方法。在重度污染区域的河流中设置检测点,确定水质检测的指标,采用随机微分方程计算重度污染区域中河流水质的初始输入值、水力参数、水质参数,通过统计矩对随机微分方程进行求解,完成重度污染区域中河流水质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准确的对重度污染区域中的河流水质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4.
以神定河口2009—2015年的水质监测数据为基础,采用水质综合污染指数法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对神定河口水质状况及污染物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通过计算各污染物的污染分担率来确定研究断面水质污染特征。结果表明:在研究期间神定河口水质处于中等及以上污染状态,断面主要污染物为NH_3-N、TP和石油类;TP和COD_(Mn)浓度呈显著下降趋势,石油类浓度呈不显著上升趋势,NH_3-N、CODCr浓度和水质综合污染指数呈不显著下降趋势;但从2012年起,NH_3-N、TP、石油类等水质污染指标的浓度和水质综合污染指数下降较快,污染程度降低,水质有好转趋势。  相似文献   

5.
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了六磊塘2005~2012年间在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和全年的水质达标情况,计算了主要污染物的污染负荷,得到了水质的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5—2012年,六磊塘水质呈现改善趋势,水质整体呈现轻到中度污染;枯水期水质污染最重,丰水期和平水期水质污染相对较轻;各主要污染物中,氨氮的污染负荷最大,五日生化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的污染负荷最小。研究结果为六磊塘的地表水质监测和污染防治等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联合应用流域水文非点源AnnAGNPS模型和水库水质CE-QUAL-W2模型,AnnAGNPS模型输出黑河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将其转化为金盆水库入库浓度作为CE-QUAL-W2模型的输入,对黑河金盆水质进行预测,研究非点源污染对陕西金盆水库水质影响.结果表明,在对水库水质进行预测时,应对洪水期和非洪水期的非点源污染区别对待.非点源污染在洪水期时对金盆水库水质有较大影响,而在非洪水期时非点源污染对水库水质影响不显著.非点源污染对水库纵向和垂向水质影响存在差异性.林地对流域非点源污染削减起到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7.
泸州市龙溪河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资料收集、现场踏勘、实地取样分析等手段,对龙溪河水域流向、水质状况和污染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龙溪河干流常年为Ⅳ类水质,水质受到轻度污染,而支流水质污染严重;工业污染源是影响龙溪河水质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农药化肥和散养型畜禽养殖业等农村污染。针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水质污染成因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办法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采用改进的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对岷江眉山段水质进行评价,分析水质状况及水质变化趋势,并提出水质污染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9.
程钟  孙祥 《环境科技》1996,(1):15-18
为了解洪泽湖水质的污染状况及时空变化规律,通过1990-1993年监测资料的分析,得出港洪泽湖水质现为国家地面水的四类水质,属营养型污染和有机性化学污染的复合型污染。,污染程度随时间呈周期性变化,且间隔时间不等,整体水质有污染加重的趋势,并据此讨论了洪泽湖水源的保护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黄河兰州市区段2007年水质进行监测,评价分析了黄河兰州段水体的污染现状、污染变化及其特征,结果表明黄河兰州市区段水质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污染。对造成水质污染的原因、污染危害及防治对策进行了讨论,提出了相应的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1.
通过云南省水环境监测中心2005~2009年的水质监测资料,分析评价螳螂川水质现状,并进行各监测断面以及沿程水质变化趋势分析,就螳螂川水质污染的实际状况及河流污染特性提出相应的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2.
依据2016年神定河流域20个采样点的水质调查数据,应用综合污染指数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神定河流域水质空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采用判别分析对神定河流域水质空间差异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将神定河流域各采样点进行水质空间聚类分析,可分为A、B、C、D 4类,其中A类为水质污染程度严重的1类污染区,B类为水质污染程度较重的2类污染区,C类为水质污染程度一般的3类污染区,D类为水质污染程度较轻的4类污染区;水质综合污染指数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基本吻合;水质空间差异性判别分析检验结果显示,仅用氨氮、石油类污染物和高锰酸盐指数3个水质指标就能较为完整地反映神定河流域水质的空间差异性特征。  相似文献   

13.
针对区域地表水污染特征,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了淀浦河中上游段2005年-2014年间水质达标情况,计算了主要污染物的污染负荷,运用季节性肯达尔趋势检验分析了淀浦河中上游段水质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十年来淀浦河中上游段水质均未达到规划水质要求,但总体水质呈改善趋势,水质以轻度污染为主,各主要污染物中,氨氮的污染负荷最大,总磷次之,呈现以氨氮和总磷为主的富营养化污染特征,研究结果为淀浦河的水质改善和水环境的污染防治等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珠江广州河段水体污染的遥感监测应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由于城市工业废水和居民生活污水大量的排放,珠江水质受到严重污染,尤其有机污染更加严重。各项水质指标均严重超标。本文将运用遥感技术对珠江广州河段水环境质量中的水质污染进行监测应用研究。并建立了水质污染预测遥感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遥感资料能有效地监测珠江水质污染状况,在监测水环境质量中遥感技术是一种快速,全面,有效的技术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好地对延河污染进行控制,增加延河水资源的利用率,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延河5个监测断面的水质指标进行评价,最后确定延河水质的主要污染物、污染物类型及主要污染断面。结果表明,延河水主要污染物为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以及氨氮,延河水质三氮类、有机类污染为中度污染,重金属类和细菌类污染为轻度污染,总体延河水质属有机类污染,延河主要污染断面为石窑村断面。  相似文献   

16.
对"十一五"江苏省地面水域水质状况及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十一五"期间,江苏省地表水水质总体处于轻度污染状态,河流水质呈现较为明显的有机污染特征,影响水质的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等;主要湖库氮、磷污染较为突出,湖库富营养化问题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水质污染总体表现为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受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地表水质呈现一定的区域流域差异,经济较发达地区水质污染也相对较重。总体来看,"十一五"期间由于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与污染防治力度,江苏省地面水域水质污染状况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7.
东江惠州段水质污染特征分析及其防治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质综合标识指数法对东江惠州段2011年全年水质污染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东江干流惠州段各断面水质基本达标,支流西枝江以及淡水河污染严重;空间分布上东江干流惠州段水质从上游到下游呈下降趋势,时间分布上干流水质丰水期比枯水期污染严重,而支流在枯水期污染严重;NH4+-N是东江惠州段的主要特征污染物,点源是主要污染来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污染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十年来汾河沿程21个断面的常规水质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筛选出5项主要污染指标,采用综合水质指数法分析汾河及上、中、下游各河段水质变化趋势,运用沿程水质变化和几个重要水质指标的比值变化分析汾河水质状况和污染特征,总结主要污染指标的变化趋势,结合汾河流域实际排污情况探讨水质污染和改善原因,并对进一步改善汾河水环境质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石门水库水质污染特征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石门水库多年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基本掌握了石门水库水质的污染状况及变化趋势。分析认为:石门水库2005年属Ⅲ类水质,近几年水库水质呈逐年转好趋势。水质主要污染因子为总磷、总氮。  相似文献   

20.
为评价黄河干流中卫新墩断面近年水质状况及水质变化趋势,文章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新墩断面2004年以来的水质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新墩断面水质达到功能区水质要求,受到轻微污染,水质一般。在此基础上,文章利用GM(1,1)模型,借助Matlab软件,拟合了新墩断面未来水质污染变化方程,得出了新墩断面未来水质将进一步好转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