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仁泽 《山东环境》2000,(7):186-187
目前我国白色污染形势严峻,交通干线、旅游景点的白色污染泛滥成灾,城市的白色污染屡禁不止,农村的白色污染日趋严重,影响了自然景观,破坏了生态环境。国家和地方为此出台了一些政策,但效果不理想,白色污染的防治对策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白色污染"的危害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白色污染,,已成为破坏城市生态环境和影响市容观瞻的一大公害.本文指出了"白色污染"的主要危害,分析了国内外治理"白色污染"的现状,提出了治理"白色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白色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白色污染”的现状及其危害和国内外防治“白色污染”的一般做法及防治“白色污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辽宁省“白色污染”的现状及变化趋势,对废塑料处理方法进行了介绍,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和措施,阐述了“白色污染”对环境的影响,以及解决“白色污染”的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5.
白色污染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发展,塑料的使用量增多,所造成的白色污染越来越严重。本文阐述了白色污染及其危害性。提出了预防是关键,并通过多种途径来治理白色污染。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白色污染形势严峻 ,交通干线、旅游景点的白色污染泛滥成灾 ,城市的白色污染屡禁不止 ,农村的白色污染日趋严重 ,影响了自然景观 ,破坏了生态环境。国家和地方为此出台了一些政策 ,但效果不理想 ,白色污染的防治对策有待进一步研究。1以减量化资源化为原则 ,实行过程控制包括白色污染的生活垃圾问题不同于水污染、大气污染 ,前者属于生活污染的范畴 ,排污行为主体是公民 ,污染源多而散 ,不容易管理 ;后者更多属于工业污染范畴 ,排污行为主体是单位 ,污染源少而集中 ,相对容易管理。由于生活垃圾问题具有这些特点 ,20世纪70年代…  相似文献   

7.
袁光钰 《环境》2001,(12):21-22
“白色污染”的概念需要统一作为形象化的概括,我国在上个世纪90年代提出城市“白色污染”问题,但并未给它一个精确定义。一般居民对“白色污染”的理解模糊倒无碍大局;但对环保人员,则其理解的严格和一致就十分必要了。正由于对于“白色污染”  相似文献   

8.
“白色污染”是中国城市特有的环境污染。在各种公共场所到处都能看见大量废弃的塑料制品,他们从自然界而来,由人类制造,但是这些废弃的塑料制品最终归于大自然时却不易被自然所消纳,从而严重影响了大自然的生态环境。首先介绍了“白色污染”的概念及其危害;然后对吉林市塑料方便袋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并以此反映吉林市“白色污染”的概况;最后针对中国当前“白色污染”治理过程中的不足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以期达到能够有效缓解或根治“白色污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张仁泽  于恒霞 《山东环境》2000,(6):57-57,55
目前我国白色污染形势严峻,特别是铁路两旁、旅游景区景点和城市,白色污染泛滥成灾,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严重破环。白色污染是一个复杂的环境问题,以往的防治思路主要集中在控制使用和加强废物回收上,忽视了生产与销售环节中的防治。这是掘源断流、彻底解决白色污染的防治之道。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塑料包装引起的白色污染及其危害的严重性,同时提出了防治和最终消除白色污染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白色污染”给自然界带来了“视觉污染”和“潜在的危害” ,如焚烧它们会释放有毒气体 ,发电机组吸入它们影响运转等。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塑料制品需求量日益增加 ,造成“白色污染物”的排放量猛增。为此一些专家把“白色污染”列为继水污染、大气污染后的第三大社会公害污染 ,已经到了非彻底治理不可的程度。但如何治理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 ,分析了我国塑料制品的发展情况和“白色污染”的现状 ,认为“白色污染”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相关的经济补偿政策和管理不力。废旧塑料回收再利用是解决“白色污染”的最重要途径 ,可以使之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同时就如何开展回收利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以期能够有效缓解或根治“白色污染”。  相似文献   

12.
行动起来,为解决交通行业的“白色污染”而奋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实 《交通环保》2001,22(1):1-3
1996年,中央号召向“白色污染”宣战,1999年国家经贸委下达的6号令,禁止生产“白色污染”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几年来,交通部积极行动,按照中央部署,从立法、执法监督根治“白色污染”和检验准备方面已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重要阶段性进展。我们今天召开交通行业治理“白色污染”法规标准宣贯工作会,就是要向交通行业和社会表明交通部贯彻中央精神的决心,宣传国家、交通部治理“白色污染”一系列的法规、 标准内容,布置交通行业治理工作任务。可以说,这既是一个宣传会议,也是一个向“白色污染”继续战斗的动员大会。下面就前段我国和交通部向“白色污染”宣战的战况和 对下阶段的工作要求讲几点认识和意见。  相似文献   

13.
高技术再资源化是根治“白色污染”的主要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白色污染”日益严重的现状,对现有的“白色污染”防治对策和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指出简单的技术已不适用,可降解的发展尚需时日,而废塑料再资源化技术才是根治“白色污染”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4.
<正>塑料为人类生活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塑料废弃物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俗称"白色污染"。中国作为世界塑料生产和使用大国,为应对白色污染,积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一、中国白色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梳理目前,在国家层面上,中国尚未针对白色污染制定专门性立法,现有相关立法主要分布在法  相似文献   

15.
本介绍了“白色污染”的来源及其危害,并对“白色污染”的防治在政策上、经济上、技术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概述了我国"白色污染”的现状及其危害.针对目前"白色污染”的严峻态势,作者提出了对其根治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白色污染”及其消除途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丁峻峰 《环境保护科学》2000,26(6):19-21,25
在介绍“白色污染”的由来和发展现状的同时 ,重点就消除现有塑料“白色污染”的几种途径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张华  肖雪峰 《环境科技》2000,13(4):45-46
概述了我国“白色污染”的现状及其危害。针对目前“白色污染”的严峻态势,作者提出了对其根治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罗桂山 《环境》2004,(12):47
“白色污染”指的是大量的废旧包装用塑料膜、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统称塑料包装物)以及使用后的地膜统称为“白色污染”。做好“白色污染”的防治工作,可达到两个目的:一是缓解能源危机问题,二是保护环境问题。怎样才能做好“白色污染”的防治工作呢?  相似文献   

20.
随着工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塑料发泡制品和城市生活垃圾与日俱增,白色污染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严重问题。自从EPS发泡塑料制品问世,白色污染就逐年加重,EPS发泡塑料制品尤其是一次性餐具的使用量急剧上升,使白色污染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痼疾。白色污染主要有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