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废轮胎热解回收炭黑的表面特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分析了色素炭黑、常压无载气热解炭黑、酸洗后回收炭黑的表面化学性质,得到了三种不同炭黑的表面元素组成及元素结合状况。发现色素炭黑表面基团主要有C-H、C-OH、C=O和COOH等,而热解炭黑、酸洗炭黑表面则含有较多酯基、链烃接枝。热解炭黑具有不同于色素炭黑的特殊表面特性,回收炭黑的表面极性比色素炭黑表面极性要低,该特性增加了回收炭黑的表面亲油性能。作为一种新型炭黑应用到橡胶、油墨等材料将具有更好的分散性。  相似文献   

2.
表面活性剂和多环芳烃的复合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简要论述了表面活性剂和多环芳烃在环境中的各自行为,包括表面活性剂的定义,分类和对难溶有机化合物的增溶作用机理,多环芳烃的产生途径和分布,表面活性剂和多环芳烃的危害及生物去除方式等,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表面活性剂对多环芳烃生物去除的影响作用机理,阐述了影响表面活性剂和多环芳烃复合生态效应的各种因素及最新研究进展。对该领域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研究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水体表面微层的富集行为,现场分析结果表明邻苯二甲酸酯在小型封闭湖泊表面微层中存在富集现象,富集倍数在1-11之间,湖水的理化性质及采样方式均影响富集倍数的大小。  相似文献   

4.
表面形貌和润滑条件对轿车用国产冷轧薄板的成形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就轿车用国产冷轧薄板的表面粗糙度、表面微观形貌及表面润滑条件等因素对钢板成形性的影响作了详细的探讨,并认为润滑有利于金属薄板在冲压成形过程中的流动,可使整个零件的应变分布趋于均匀,从而提高零件的冲压成形能力,降低冲压件的废品率。  相似文献   

5.
碳酸盐岩红土中氧化铁矿物表面化学特征及其吸附机理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应用XPS技术,首次较系统地研究了碳酸盐岩红土中氧化铁矿物表面化学特征及其吸附机理,氧公铁矿物表面的XPS分析表明,矿物表面和整体之间在化学成分,状态和结构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矿物表面的这种非均匀性特征是其表面化学反应的重要动力学起因。  相似文献   

6.
乐安江沉积物对重金属的吸附模式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应用表面络合理论及其研究方法对乐安江沉积物的表面特征及对重金属的吸附特性进行了研究,进行了乐安江沉积物样品的表面电位滴定实验及样品对重金属Cu、Cd的吸附实验。应用图法及FITEQL优化程序确定了表面络合模式中的相应参数,并对模式的预测能力进行了检验,研究了3种表面络合模式即恒定容量模式,扩散层模式和三层模式的拟合应用飞速,结果表明,3种表面络合均能较好地描述天然沉积物的吸附过程,但哪种模式从化学  相似文献   

7.
浊点萃取在环境化学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马岳  黄骏雄 《上海环境科学》2000,19(7):319-324,335
浊点萃取(CPE)是一种新兴的液-液、液-固萃取方法,通过对该方法的相分离行为,改变实验参数如表面活性剂疏水性,平衡温度及时间、离心时间、pH值、离子强度、萃取物与表面活性剂浓度、添加剂等研究现状,综述了这一方面的原理、操作及其优化,并以PAHs等17种有机污染物为例示,详细讨论了这一方法对环境样品的前处理技术,以及用于环境污染的进展,最后,探讨了该技术方法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矿物纤维粉尘的环境健康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者运用表面化学,电化学和细胞培养等生化方法,以及IR,XRF,UV等谱学和电子微束手段,通过对主要6类不同形态矿物粉尘的特征,表面官能团和活性位分析以及电化学,溶解,毒性研究等,提出了表面介体的概念并初步验证了它的存在,从表面官能团,表面综合性状探讨了矿物纤维材料的表面化学活性一生物活性-生物持久性-生物毒性-环境安全性;提出界/膜体系来研究矿物生产生物毒性的过程和所依存的条件;对矿物粉尘在Gamble溶液,血清与生物大分子,人体有机酸,氨基酸,维生素中以及动物体内行为的研究,进一步阐明了在氨基酸/蛋白质/功能膜以及含有外露蛋白质的其它有机体单元中粉尘的溶解,反应,络合与破坏,粉尘中的硅成分在体内的残留,溶解,运移方式,选择性吸附体液中的脂-醇类物质,红细胞及其残片,粉尘与体内物质交换及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过程,提供了降低粉尘毒性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9.
天然泥沙颗粒表面特性复杂,其与营养物质及重金属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研究天然水体水环境效应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本文以石英砂为例,在考虑天然泥沙表面形貌引起的电荷非均匀分布的基础上,建立了统计意义上的表面电荷分布-表面电位数学关系,并修正表面络合模型,对表面络合常数采用更合理的静电力校正,模拟营养物质及重金属在天然泥沙颗粒表面的吸附-解吸关系.同时,表面滴定实验及吸附实验数据被用来进行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泥沙颗粒的吸附特性受pH值、水相平衡浓度和背景离子强度等影响,考虑颗粒表面电荷非均匀分布的修正模型,更接近天然泥沙的吸附特性,相比传统表面络合模型,能够更好地模拟吸附结果.  相似文献   

10.
通过测定液体与废白土粉末之间的接触角及液体与蜡之间的液液界面张力,对水基表面活性剂乳液的溶剂及配方进行了优选,得到最佳的水基面活性剂乳液的组成为:质量分数0.2%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体积分数为2.5%的乙醇+体积分数为25%的混合烃(正己烷+苯,等体积)+体积分数为72.5%的水。实验证明,用该水基表面活性剂乳液处理废白土,蜡的回收率可达80%,同时不破坏白土的颗粒结构。  相似文献   

11.
A/O膜法处理表面活性剂废水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表面活性剂废水具有COD浓度高、可生化性低等特点,介绍了A/O膜法工艺在表面活性剂废水处理中的运用效果;结合的运行实践及作者的开车体会,提出了适应该废水处理的运行模式及工艺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12.
李靖  孟杰  董强 《黑龙江环境通报》2003,27(1):82-83,76
随着色谱技术应用领域的扩展,表面活性剂类色谱固定液越来受到重视。本文根据各种表面活性剂的生产工艺特点和性质确定了固定液用表面活性剂适宜的处理方法,即选择萃取、干燥和减压蒸馏等不同的处理方法。对处理后的4种表面活性剂进行红外光谱测试和研究,总结出了表面活性剂的红外光谱特征和结构特点,证明了所选的处理方法是可行的。同时为气相色谱分析时选择固定液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乙醇-丙酮-吡啶为溶剂,采用水热法制备了在可见光波段(≤450nm)具有良好光催化活性的纳米TiO2粉体,通过XRD、TEM、DTA、漫反射谱(DRS)与光电压谱等手段,研究了水热合成温度及250℃热处理对合成纳米TiO2粉体的材料特性,以及在可见光激发下纳米TiO2对甲基橙光催化降解的影响.结果显示,纳米TiO2晶型(锐钛矿)与粒径不随水热合成温度及热处理(250℃)条件的变化发生明显改变;各样品的表面吸附物状态以及可见光响应特性在未经热处理时随水热合成温度变化发生明显变化,而在经250℃热处理后则差异不明显;样品的表面吸附物状态、可见光响应以及可见光催化活性之间有显著关联,水热合成温度显著地影响了纳米TiO2粉体的表面吸附物状态及可见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4.
含表面活性剂的Mn^2+溶液脱除烟气中SO2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含微量Mn^2+和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的脱硫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了Mn^2+、表面活性剂+Mn^2+及SO2浓度对SO2脱除效率的影响,得出Mn^2+与表现活性剂联合脱硫效率比单一Mn^2+溶液的有较大幅度增加,高达96.2%等结论。  相似文献   

15.
通过测定液体与废白土粉末之间的接触角及液体与蜡之间的液液界面张力,对水基表面活性剂乳液的溶剂及配方进行了优选,得到最俊的水基表面活性剂乳液的组成为:质量分数0.2%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体积分数为2.5%的乙醇十体积分数为25%的混合烃(正己烷十苯,等体积)+体积分数为72.5%的水,实验证明,用该水基表面活性剂乳液处理废白土,蜡的回收率可达80%,同时不破坏白土的颗粒结构。  相似文献   

16.
应用表面络合理论及其研究方法对乐安江沉积物的表面特征及对重金属的吸附特性进行了研究.进行了乐安江沉积物样品的表面电位滴定实验及样品对重金属Cu、Cd的吸附实验.应用图解法及FITEQL优化程序确定了表面络合模式中的相应参数,并对模式的预测能力进行了检验.研究了3种表面络合模式即恒定容量模式,扩散层模式和三层模式的拟合应用情况.结果表明,3种表面络合模式均能较好地描述天然沉积物的吸附过程,但哪种模式从化学原理上看更正确尚不能证明.从模式计算的难易程度分析,扩散层模式有一定优势.模式应用中应特别强调的是模式参数间的相关性和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
表面活性剂(LAS&NIS)的环境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直链烷基苯磺酸盐(LAS)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NIS)是产量和消耗量都相当大的两类表面活性剂。文章从生物降解性、毒性及在环境和生物体内的累积性3个方面分析了它们的环境安全性,认为表面活性剂对环境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LAS对动植物有毒害,在环境中和生物体内有累积(尽管易降解),应引起重视;NIS中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PEO)的降解产物毒性高、降解速度慢,对环境有很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本文总结了活性炭气相吸附机制,并从表面氧化改性、表面还原改性及表面负载金属改性方面叙述了国内外在气相吸附用活性炭改性方面的研究进展。其中,氧化改性主要是利用强氧化剂在适当条件下对活性炭表面官能团进行氧化处理,增加表面含氧酸性基团含量,使其表面极性增加;表面还原该性是利用还原剂在适当条件下对活性炭表面官能团进行还原改性,提高含氧碱性基团含量,增强了表面非极性。对活性炭改性机理的深入细致研究将会是未来活性炭研究领域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9.
PHBV表面疏水改性用作吸油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多种表面改性剂对生物可降解材料PHBV进行了表面改性实验研究,测定了不同改性剂改性后PHBV的吸油率以及温度对其吸油效果的影响,并探讨了改性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改性剂对PHBV的改性效果有所差异,从疏水和吸油的共同效果来看,最佳疏水改性剂为添加量5%时的硅油,温度对未改性PHBV和改性PHBV的吸油率及吸油速度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20.
阳极氧化在铝合金表面粘接技术中的应用综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铝及其合金以优良的特性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建筑、交通、机械制造等领域,作为结构材料需要进行粘接的场合也越来越多。铝合金构件在粘接前需进行表面预处理以提高其表面的粘接性能。介绍了阳极氧化在改善铝合金表面粘接性能方面的应用,并对其特点、成膜机理、膜层结构及粘接性能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