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工业时代,气态污染物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种污染物,许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向大气中排放废气。对于这些气态污染物,如果处理不当,除了对于空气会造成污染,同时,还会危害人体健康。正确地处理气态污染物,首先需要对其进行自动监测。针对气态污染源的在线自动监测,本文作了一些浅析。  相似文献   

2.
一、苏联环境质量及自然资源状况和发展趋势 4.主要污染源及其污染物排放量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排放大量含有害物质的废气;需用大量的水并排放大量含有害物质的废水;固体废弃物。在苏联,虽然已采取了一定措施,使污染物的排放量有所降低,但污染物的总排放量仍很大。图16是从1980年到1988年历年由工业企业及汽车运输业排放至大气内污染物的总量。据苏联国家委员会统计,1988年一年内由工业企业固定污染源排放至大气内的污染物约为6200万吨,汽车运输业约为3600万吨,总排放量近一亿吨。表10是苏联各部的工企业固定污染源污染大气的情况。固体物质、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和碳氢化合物等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约占工业企业总排放量的98%。(见图17)。对大气成分的分析表明,上述物质使大多数  相似文献   

3.
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程序的规定第一条为规范清洁生产审核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和《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环保总局令第16号令)的规定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所称重点企业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第28条第二、第三款规定应当实施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包括:(一)污染物超标排放或者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规定限额的污染严重企业(以下简称“第一类重点企业”)。(二)生产中使用或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有毒有害物质是指被列入《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危险化学品名录》…  相似文献   

4.
机动车排放颗粒物采集系统参数的研究和测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机动车排放颗粒物是重要的空气污染物.笔者主要阐述了机动车排放颗粒物采集系统开发和研制过程中部分实验参数的研究和确定,同时给出了初步测试的结果,这些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表征了机动车排入颗粒物的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5.
陆长清 《环境保护》1992,(5):13-13,11
一、限期治理的对象《环境保护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对造成环境严重污染的企业事业单位,限期治理."这一条款为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规定了限期治理的对象,但不够具体和明确.即对造成环境严重污染的企业事业单位没有衡量的尺度,也就是说怎样才算是造成环境严重污染的企业事业单位?何谓"严重污染"?笔者认为:符合以下几条中之一者可作为判别标准.1.所造成的危害严重.如冶金、电镀行业所排放含有毒物质的废水,医院所排放的含有致病菌的污水等;2.是区域内的污染大户.主要是指污染物排放超标而排放量又大的排污单位,如污染负荷占该区域80%以上的企事业单位;3.能使区域环境容量超出的影响最大的排污单位.所排放的污染物足以能影响当地环境容量,超出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使区域环境质量下降的排污单位.如某火力发电厂燃煤所产生的大气污染物能使当  相似文献   

6.
目前在中国已形成了以总量控制为核心的排放水污染物许可证制度。过去,对水污染物排放都采用浓度控制,即执行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但随着改革开放十年来,经济高速增长,特别是在城市的某些区域,由于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经济技术密集,在吸引大量投资的同时,也使这些区域成为污染密集型地区。如果在控制污染时,没有区域排放污染物总量的思想,将污染物排放总量与区域环境质量联系起来统盘考虑,即使“三同时”的执行率达到百分之百,废水全部达标排放,也将使区域环境受到不可逆转的毁坏。为了有效地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这一矛盾,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这条道路,总量控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内燃机车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是铁路隧道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其污染特性受到排放源强、隧道内风速、扩散系数、初始浓度、边界浓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文章根据大气扩散方程建立了描述铁路隧道内空气污染物浓度分布的数学模式,提出了用有限体积法求解铁路隧道内空气质量方程的方法,并对影响隧道内空气污染物浓度分布的因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结果显示内燃机车污染物排放源强和隧道内风速是影响铁路隧道内空气污染物浓度分布的关键因素,初始浓度和边界浓度的影响也较为显著,扩散系数的影响很小,在有风的情况下可以忽略。将模式应用于青藏铁路羊八井一号隧道内NOX污染规律的数值分析,模拟表明隧道内NOX浓度最大值出现在机车车头所在的位置,最大浓度为15.02 mg/m3。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污染识别与溯源是开展地下水环境保护的重要基础.由于地下水系统的隐蔽性、复杂性以及污染物的多样性和多源性,使得地下水污染识别与溯源研究面临挑战.如何快速判断地下水是否受到污染以及准确识别污染来源是地下水污染识别与溯源研究的关键.通过调研国内外相关研究,梳理地下水污染识别与溯源指示因子,探讨了这些指示因子的研究现状及适用条件,发现稳定同位素是污染溯源中最常用的工具,卤化物作为常规水化学指标的代表,适用于污水影响等部分特定场景,新污染物、人为来源稀土元素等的检出是地下水受到人为污染的直接证据.由于地下水污染来源的复杂性,多指示因子与多技术手段联合使用对于准确识别污染过程与来源尤为重要,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12):I0012-I0013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消耗量大幅攀升。北方地区冬季采暖期能源消耗排放猛增,中等以上城市人口集中排放量大的主城区连续三天的空气污染物积累就可能达到重度污染的程度.在一些地区,尤其是大城市,工业生产、机动车尾气、建筑施工、冬季取暖烧煤等排放的有害物质难以扩散.导致空气质量显著下降.造成我国大面积的雾霾天气。  相似文献   

10.
西湖景区土壤典型重金属污染物的来源及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19,自引:11,他引:8  
西湖景区由于其特殊的社会价值和地理位置,其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备受关注.本研究通过对景区网格布点采样,采用数学统计学和Arcgis手段进行西湖风景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物的来源及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景区土壤重金属Cu、Zn、Pb有明显人为累积,为景区的主要重金属污染物,浓度范围分别是4.6~197、11.1~885、11.7~346 mg·kg-1.Cu、Pb、Zn含量最高25%的区域都在景区东北部西湖周围绿地面积比例较小、交通道路密度大、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区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之间这3种重金属污染物含量的多重比较及空间聚类与离散分析的结果表明,交通排放是这3种重金属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本研究的结果为城市交通排放重金属污染土壤生态风险评价及城市环境管理提供了基础数据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泉州工业废水中的有害物质的单位含量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影响泉州工业废水污染性的主要污染因子,并测算出了泉州工业废水中有害污染物含量的十年综合评价值,最后为解决泉州工业废水污染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结合激光雷达分析2014年春季南京地区一次大气污染过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包青  贺军亮  查勇  程峰  李倩楠 《环境科学》2015,36(4):1187-1194
利用环境监测数据、气象数据以及数值模拟结果,结合激光雷达数据反演的气溶胶消光系数,分析了2014年5月26日至6月1日南京地区一次典型的大气污染过程.本次污染过程受到外源性沙尘和烟尘输入以及本地污染排放叠加影响.气象因素对污染物的生消起到了重要作用,低压、逆温等因素阻碍污染物扩散,最终强降雨的出现使本次污染过程终结.整个污染过程中大气边界层高度偏低且变化不大,大气形势稳定,污染物扩散困难.激光雷达可以有效探测气溶胶的垂直分层结构,能直观准确地反映出污染物的分布聚集情况以及时空变化,对大气污染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自2013年以来,珠三角地区SO2、NOx及颗粒物等污染物浓度逐渐下降,但臭氧污染日渐凸显.作为二次污染物,臭氧污染演变受到排放与气象条件共同影响.而评估本地前体物人为排放变化、外部传输和气象变化对臭氧污染演变的影响,并识别臭氧污染长期演变趋势的重要驱动因素,是开展区域臭氧污染防控的关键基础.因此,本文采用WRF-SMOKE-CMAQ模拟平台,以2006—2017年广东省和中国大气污染物排放趋势清单为输入清单,以2014年的气象数据为基准年气象场,通过设置不同案例,结合观测数据,定量评估本地、外部排放变化和气象变化对珠三角秋季O3污染长期演变趋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06—2017年期间,整个珠三角9—10月臭氧日最大8 h(MDA8)浓度上升主要由 人为排放变化主导,平均每年贡献0.7 μg·m-3,而气象条件总体上抑制了2006—2017年期间珠三角秋季臭氧MDA8浓度的增长,使得秋季臭氧MDA8浓度上升速率下降为0.2 μg·m-3·a-1;人为排放变化对珠三角秋季臭氧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珠三角中心地区的佛山和广州南部、珠三角 下风向区域的珠海和江门北部及肇庆东部,整体主要由本地人为排放主导,但在2006—2012年主要受外部人为排放变化影响,平均每年贡献0.9 μg·m-3,而在2013年后主要受本地人为排放变化影响,平均每年贡献0.6 μg·m-3;其中,本地人为排放影响主要集中在珠三角中心地区, 外部人为排放影响主要集中在珠三角上风向和下风向区域.  相似文献   

14.
1.前言当前环境酸化已认为是当今世界上最严重环境问题之一。很明显在欧洲及北美东部等高度工业化地区,化学气候与地表水和陆地生态系统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为向大气层排放大量的硫、氮氧化物是环境酸化的主要原因。因为,这些化合物以及它们形成的二次空气污染物,在空气中平均滞留时间只不过几天,带来的最明显影响也只波及主要扩  相似文献   

15.
石油化工企业的工厂在生产和储运过程中散发污染环境的有害物质(包括有害气体、粉尘和烟尘)和噪声。如在加热、燃烧和蒸馏过程,排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粉尘、烟气蒸汽冷凝物、易燃易爆的烃类物质等;一些如空气分离机、压缩机、泵、热解炉及火炬等又都是严重的噪声发源地。要减少石油化工企业对环境的污染,主要应从改进工艺,综合治理等方面积  相似文献   

16.
通过使用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和SIM/SCAN同时扫描的方式对比分析了机动车使用的汽油和柴油的主要成分及主要有机污染物的组成种类及比例。研究结果表明,机动车燃油中检测出多种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这些污染物中多为中国优先控制的空气有害物质;汽油中含有较多的苯系物类和多环芳烃类有机污染物,柴油中主要含有烷烃类和多环芳烃类有机污染物。  相似文献   

17.
李军 《环境导报》2003,(9):9-10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空气质量以及生活工作环境日益关注。每天人们需要大量的新鲜空气,没有空气,任何生物也无法生存。2000年以来,北方几次严重的沙尘暴,已经影响到人们正常的工作、学习,这也使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空气质量以及大气污染的问题。1大气污染的危害空气中有污染物质不一定构成大气污染,但大气当中的有害物质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对人体、动物、植物以及其他材料产生危害,甚至影响气候。大气污染直接的后果是使人们的健康受到伤害。大气污染物侵入人体有三条途径:表面接触、食入含有污染物质的食物和吸入被污染的空气。其中,吸入…  相似文献   

18.
为总结出霾天气发生时的相关影响因子、特征共性,选取长三角地区8个主要城市,2016~2019年秋冬季发生的7次典型霾天气过程,对比分析了3次霾天气过程中AQI、PM2.5浓度、气象要素、天气形势、边界层特征的变化以及污染物来源.结果表明:不利的气象条件及高低空配置的静稳天气型导致霾天气的形成.3次过程AQI指数峰值分别为247、306及272,与PM2.5浓度变化趋于一致.PM2.5浓度和能见度呈明显负相关关系,且污染过程发生时能见度普遍偏低,2、3次过程能见度谷值均低于50m.高相对湿度、稳定的气温及静风与霾过程的形成有着紧密的联系.总体上混合层高度与AQI呈现负相关关系,混合层高度较低抑制垂直对流,从而使污染物在低空区域性积聚,3次污染过程混合层高度最低值均小于100m.逆温层的出现利于霾污染过程中污染物的累积,近地层的贴地逆温将污染物集聚在地表,第1次过程贴地逆温强度高达8.2℃;脱地逆温导致污染物在边界层内堆积并抑制其扩散,均易导致高浓度污染发生,第2次过程脱地逆温为主,强度高达4.8℃.气溶胶类型多为沙尘、大陆型污染物、污染型沙尘及烟粒.污染发生通常受局地排放、区域输送及长距离输送的共同影响,气团携带的因人为产生的细粒子也是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环境导报》2003,(12):8-9
室内空气污染是指由于室内各种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有害物质存在及扩散对人类身心健康造成危害的现象。它具有污染物种类多、局部污染物浓度高且变化较大、持续时间长、污染面广等特征。从总体上说,空气污染的种类包括烟草型污染、室内装修污染、厨房污染、使用空调产生的污染、饲养宠物产生的生物性污染、使用杀虫剂和清洁剂等化学品产生的污染等,而影响最为严重的就是室内装修造成的污染。什么是室内空气污染黑板报链接防治室内空气室内空气污染是指由于室内各种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有害物质存在及扩散对人类身心健康造成危害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大气SO2污染与排放的空间分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污染物排放是导致环境质量恶化的根本原因,但污染物排放与环境质量的变化在空间上却存在不完全协同、匹配的现象(即空间分离).为分析中国省域尺度环境质量与污染物排放的空间分离现象,构建了空间分离指数和重心模型,并以SO2排放量和空气中SO2浓度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0年,全国SO2排放量由1965.8×104 t增加至2182.9×104 t,空气中SO2浓度由0.046 mg·m-3下降至0.035mg·m-3;SO2排放量最多的10个省份占全国排放量的比重为57.4%,地区间排放强度差异较大;SO2污染的空间格局未发生明显变化,华北、西北、西南及山东、湖南是我国SO2污染相对严重区域;中国SO2排放与污染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空间分离,空间分离指数为27.3 ~ 36.0,SO2排放重心和污染重心的距离在19.3 ~144.0 km之间;10年来,SO2排放重心向西北方向移动,污染重心却向东南方向移动,这也是环境质量与污染排放空间分离现象的一个表现;SO2排放与污染间的空间分离现象在逐年减弱,10年来,空间分离指数年均降低2.7%,排放重心和污染重心的距离年均减小9.9 km.研究结果对正确理解污染减排与环境质量改善的关系,确立区域污染减排和环境质量目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