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京津地区气挟优势细菌及其某些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大气是缺乏微生物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水分且受紫外光辐射较强的特殊环境,它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它也没有自己固有的微生物区系。大气微生物的成分受当地土壤和水体微生物及气象因子等自然原因和人类社会活动的因素影响甚大,因此随机性很强。气挟细菌是构成大气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健康和生产活动密切相关。为了解京津地区六采样点大气气挟细菌的特征及其对环境质量的影响,我们于一九八二年五月至一九八四年元月分别于春、  相似文献   

2.
陈秉良  陈宏 《福建环境》1994,11(5):21-22
对福州市夜市饮食摊进行微生物的调查测定结果表明,饮食摊上空气挟细菌浓度超过10000cFu/m~3,分离的182株细菌,归属11个属,主要是具有色素的革兰氏阳性球菌;气挟细菌中具有溶血性作用者占4.3%~36%之间。由此可见,街道旁露天饮食摊上空气挟微生物污染严重。  相似文献   

3.
空气微生物来源于土壤、植物、水和人类,包括细菌、病毒、酵母、真菌和原生动物。众所周知,空气微生物可以进入呼吸道影响人体健康,导致呼吸系统及相关疾病。因此,微生物在环境空气中的含量及分布状况等是人们最关注的问题。本文综述了空气微生物的种类、来源、危害、监测方法和国内外研究进展,展望了空气微生物的研究前景,并建议将空气微生物作为大气污染常规分析指标。  相似文献   

4.
空气微生物是城市生态系统重要的生物组成部分,空气中广泛分布的细茵、真茵孢子、放线茵和病毒等生物粒子不仅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功能,还与城市空气污染,城市环境质量和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从生态系统角度出发,着重论述了城市微生物气溶胶的粒谱范围、空气微生物浓度的时空变化和空气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塔克拉玛干沙尘暴源区空气微生物群落的代谢特征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采用BIOLOG生态微平板(BIOLOG EcoPlateTM)技术,对采集自塔克拉玛干沙漠南北缘5个地区的空气样品进行研究,目的是了解空气微生物群落碳代谢功能的特点与差异.结果表明,5个地区空气样品的平均吸光度(AWCD)在培养10 d没有达到饱和且差异显著,AWCD值最高的为莎车县,和田县最低,分别为0.24和0.1;碳源利用水平表明这5个地区空气微生物对聚合物类碳源利用率最高,其次是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类、羧酸类碳源,而酚类和胺类最低;主成分分析(PCA)发现有20种碳源与PC1显著相关,12种与PC2显著相关,并且这5个地区也被分为两类,和田和皮山聚为一类,乌恰、莎车和轮台聚为一类;典范对应分析(CCA)和相关分析表明一些非生物因素对空气微生物群落碳代谢强度和单一碳源的利用能力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如风速、海拔、湿度等;进一步的研究也表明非生物因素对空气微生物群落利用的能力影响显著,其中β-甲基D-葡萄糖苷、D-半乳糖醛酸和腐胺的光密度值与纬度显著正相关(P<0.05),2-羟苯甲酸和α-D-乳糖与风速显著正相关(P<0.05),D-葡萄胺酸与气压显著正相关(P<0.05)且与海拔为显著负相关(P<0.05).综上可知,塔克拉玛干沙尘暴源区周边地区空气微生物群落碳代谢能力较低,呈现区域性特征,非生物因素显著影响空气微生物群落碳代谢强度及微生物群落对31种单一碳源的利用.  相似文献   

6.
空中细菌三种采祥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空气微生物与人类健康和国计民生有密切关系。因而,作为空气微生物的采样技术在医疗卫生、空气洁净和环境保护中起着重要作用。空气微生物的采样技术的研究已有100多年历史,在此期间,陆续研制出原理不同,结构型式不一的多种空气微生物采样器,文献已有报导。我们在北京、天津  相似文献   

7.
重庆空气微生物污染与环境质量状况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重庆城区及近邻区县空气微生物的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已受到空气微生物的污染,城区,细菌明显高于区县,霉菌低于区县,空气微生物含量与空气污染物(SO2,NOx,TSP和降尘)含量呈正相关,在生态环境自然度高,人类活动少的地方,空气微生物含量低,种类少。  相似文献   

8.
典型高校公共场所室内空气微生物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共场所室内空气中有害微生物引起的健康风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研究针对典型高校公共场所室内空气,考察了不同类型场所空气中总异养菌的浓度水平及其与颗粒物浓度、活动人数、温度、湿度等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某高校体育场馆空气中总异养菌浓度显著高于教室、宿舍等场所,为13~154 CFU·m-3.针对多个体育场馆的分析结果表明,活动人数对室内空气中微生物浓度影响最大,与总异养菌浓度呈线性正相关,回归分析得到的R2达0.92.室内空气中PM_(2.5)、PM10及温度、湿度均与空气微生物浓度无显著相关关系.针对空气中抗生素抗性菌的研究表明,室内空气中具有氨苄青霉素、四环素和青霉素抗性的总异养菌比例为20%~50%,其中,可吸入异养菌中氨苄青霉素抗性菌比例可达40%.  相似文献   

9.
京津地区大气微生物本底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谢淑敏 《环境科学》1986,(5):57-62,44
大气微生物包括细菌、霉菌、放线菌、病毒等。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它们是空气污染物,有些细菌和霉菌能使人、动物、植物致病,很多细菌和霉菌使工农业原料和产品腐败霉烂。因此,大气微生物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环境问题。 大气微生物是气挟微生物,随着气流的流动而飘移,其来源复杂,在研究其问题和规律性时就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对大气微生物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十七世纪,但在本世纪以来,特别是近几十年,很多国家如美国、法国、英国、印度、瑞典、日本和我国等都开展了研究。1978年在慕尼黑召开了第一届国际大  相似文献   

10.
选择人口集中的校园为研究区,通过时空布点采样,研究区域空气微生物的浓度和分布特点。对新老校区的监测结果表明:新老校区室内空气微生物指示的空气质量均以清洁为主,新老校区室外空气质量以污染为主,与往年学校本部的监测结果相比,室外空气质量有逐渐恶化的趋势;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人流量越大,空气微生物浓度越大;在环境单一的新校区,校区空气微生物随海拔升高而下降,在绿树成林人流量较大的老校区,并不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这正是微生物监测更能反映人类生存环境的复杂性和独特性的一面。  相似文献   

11.
北京某垃圾填埋场空气微生物污染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北京某垃圾填埋场不同功能区的空气微生物为研究对象,研究空气微生物在垃圾场的分布及污染状况.结果表明,受人员活动、车辆运输和植被覆盖的影响,垃圾填埋场不同区域的空气微生物浓度差异显著,尤以垃圾运输和填埋区域最高,并造成空气微生物污染.粒度分析表明,填埋区域能够进入肺部的空气微生物粒子所占比例偏高.由于受到渗滤液的影响,氧化沟测点耐高渗透压霉菌比例偏高,其他各点均是空气细菌占优.细菌中以革兰氏阳性菌(G+)最多,占90 7%~94.4%,而霉菌中的优势菌应为青霉菌.  相似文献   

12.
<正> 生态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与自身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之间相互因果关系的科学。生态经济学把人类作为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生命成份,研究人类的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反过来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所起的作用。林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部门,它经营的对象是森林。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它不但占有陆地总面积的约30%,而且还具有成层结构和立体空间的特点,它的成份最复杂,生物量亦最大,在地球的能量转换和貯存,在物质流动和维持生物圈的动态平衡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因  相似文献   

13.
通过定性和半定量的方法,阐明了广州市土质崩塌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分析了土质崩塌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土质崩塌的时间分布与年内降雨分布具有高度一致性,土质崩塌的空间分布受地貌类型和人类活动控制显著,主要呈现面状和线状分布特征;土质崩塌的发育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降雨及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显著,其中降雨和人类活动对土质崩塌的发育起着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 气挟细菌多存在于凝集核直径为2—6微米的飘尘颗粒物中,主要来自地面扬尘,其次来自湖、海及动物与人群的活动。如污水场、动物场、发酵行业及农业活动等。70%的气挟菌可由人及动物肠胃中分出,鸡笼附近的空气含肠道菌数量可达48个/m~3,链球菌则分别来自植物源及粪源。本文所提及的气挟菌系指非传染性病菌类,但此类菌如达到一定浓度且维持一定时间则对机体可能有潜在危害。某些机体内的常在菌,伴同漂尘,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变成有害的条件致病菌,对此不应忽视。  相似文献   

15.
菌种培养条件对微生物絮凝剂合成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微生物絮凝剂具有安全无毒、絮凝效果好、易降解、无二次污染,成本低等优点,它是微生物二次代谢的产物.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培养条件优化,絮凝菌的筛选及在工业水处理上的应用等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影响微生物合成絮凝剂的因素较多,主要包括微生物的基因型、细胞的生理状态以及环境因素.文章从培养基的成分、初始pH、温度等方面综述了培养条件对微生物絮凝剂合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空气微生物不同高度分布情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靖  潘立勇  韩炜 《环境科技》2009,22(6):50-53
空气微生物是城市生态系统重要的生物组成部分,空气中广泛分布的细菌、真菌孢子、放线菌和病毒等生物粒子不仅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功能,还与城市空气污染,城市环境质量和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从生态系统角度出发,着重论述了城市微生物气溶胶的粒谱范围、空气微生物浓度和组成在不同高度变化的相关规律。  相似文献   

17.
西安市秋冬季市区与山区微生物气溶胶组成特征及来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探究城市市区与山区微生物气溶胶组成特征及来源,在西安市市区(城区和郊区)及南郊山区设立3个采样点,采集细颗粒物、土壤及叶片样本.通过高通量测序法,解析不同采样点真菌与细菌群落结构,考察其时空变化特征;使用Source Track源解析技术对空气中微生物进行来源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采样点真菌、细菌菌属差异较大,说明地理位置对空气中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影响显著;冬季市区检测出较多的潜在真菌致病菌和细菌致病菌,且具有较高的相对丰度和多样性.通过源解析技术发现,在局部源叶片和土壤中,叶片表面微生物是空气中微生物的主要潜在源,且秋季叶片对空气中微生物的贡献率高于冬季.本研究不仅为空气中生物气溶胶的溯源研究提供了一定基础,也为深入了解大气中微生物污染特性和为我国空气环境质量评价与疾病预防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一、环境科学的任务环境科学主要是研究人类生存的环境及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十分密切,而各环境因素之间又是互相联系的,所以环境科学是研究人类生态系统的科学。在人类生存的空间内有各种生物和非生物因素,也就是环境因素。植物、动物、微生物等是生物  相似文献   

19.
在系统分析、整理研究区20多年来地下水水位和水质资料的基础上,研究了人类强烈活动影响下的地下水水位、水质的时空演化规律;分析了石家庄市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地下水环境演化规律;认为日益增强的人类活动是影响城市地下水资源短缺和水质恶化的重要因素,并提出缓解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 大气是包围地球表面的空气。它和水、土壤、食物一样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因素。平静时,成年人每天呼吸大约12立方米的空气。它直接参与人体的物质,能量代谢和体温调节。一个人如果几天不喝水不吃饭,还能维持生命,要是断绝新鲜空气,只要五分钟,就会室息死亡。这充分说明空气对维护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