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4 毫秒
1.
对痕量金属缺乏引起污泥膨胀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生物动力学的角度,分析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中由于痕量金属缺乏引起污泥膨胀的机理,并用其权理解释和控制污泥膨胀现象。  相似文献   

2.
以某污水处理厂发生污泥膨胀事故造成出水水质超标为例,介绍了AB活性污泥法发生污泥膨胀现象的原因、控制方法及处理过程。  相似文献   

3.
活性污泥的膨胀及控制方法浅谈吕宝玉(中原油田炼化总公司)活性污泥法处理炼油废水中的污染物是很有效的,但同时易出现污泥膨胀。对处理污泥膨胀目前还没有成熟的方法,为此我公司作了大量的研究,总结了多年的实践经验,形成了一套比较有效的处理方法。根据污泥膨胀的...  相似文献   

4.
AB生物法处理污水的工艺特性、运行机理与应用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概述了AB生物法处理污水的工艺特性、运行机理、设计参数和应用效果。AB法以投资省,能耗低,效率高,处理效果好明显优于普通生物法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国外已广泛用于处理低浓度的城市污水。笔者认为,有必要深入开展AB法对中、高浓度废水处理且适合我国国情的设计参数和运行参数的研究,使这一新工艺在我国从实验室研究尽快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5.
对国内外活性污泥的填埋、资源化及污泥厌氧发酵等处理与处置方法现状作了简单的总结,同时对腐殖活性污泥法、解偶联剂污泥减量法、蚯蚓生物滤池等源头污泥减量法的基本原理、特点及研究效果进行阐述,解偶联剂和臭氧氧化法具有一定污泥减量效果,但对出水水质有影响,而腐殖活性污泥法和蚯蚓生物滤池法对出水水质影响不大,最后提出了筛选高效可降低污泥产量的菌株、新型填料研究和耦合技术为未来活性污泥源头减量化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活性污泥处理工艺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剩余污泥,针对这一不足,研究污泥减量技术并提出未来污泥减量化技术的发展方向显得尤为紧迫。活性污泥法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但该方法一直存在产生大量的剩余污泥弊端,其剩余污泥产生量达到污水处理量的0.3%~0.5%(按含水率97%计),产生量十分惊人,目前对剩余污泥处理的投资和运行费用巨大,可占整个污水厂投资及运行费用的25%~65%,已成为城市污水处理厂所面临的沉重负担。因此,如何使污泥处理达到减容化、无害化、稳定化、资源化及减量化,将是今后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急需关注的重要课题。污泥减量化是指通过利用物理、化学、生化的手段,使得整个污水处理系统向外排放的生物同体量达到最少。从根本上  相似文献   

7.
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新方法──污泥浓缩干化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新方法──污泥浓缩干化法彭自学(中原石油勘探局勘察设计研究院)采油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含油污水,污水处理过程中从构筑物及设备所排出的污泥占总污水处理量的2.5%~3%,其含水率为99%左右。污泥脱水是污泥处理的主要过程,使含水率为99%左...  相似文献   

8.
含油废水有机物组成复杂,常规工艺处理难度大。文章采用SnO2电极搭建电氧化(EO)系统处 理含油废水,通过响应曲面法(RSM)模拟分析EO过程中电流密度、次氯酸钠体积浓度及反应时间对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和能耗的影响,并确定最佳工艺条件。RSM模拟结果显示,COD去除率和能耗均与3个变量 遵循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犘 值≤0.0043),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为:电流密度20mA/cm2,次氯酸钠体积浓度2.67%,反应时间1h,此时COD去除率为80.8%,能耗为120.8kW·h/m3。在分析EO反应机制时发现,单独次氯酸钠反应、单独EO反应、次氯酸钠+EO组合反应时COD的去除率分别为18.4%,36.6%和87.5%, 显示次氯酸钠+EO组合是高效处理含油废水的优势工艺,当装置放大后,处理能耗将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9.
对活性污泥法处理丙烯腈废水的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污泥膨胀、污泥上浮、曝气区产生泡沫及"死泥"等问题进行分析,深入剖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探讨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控制对策。通过采取调控运行过程的水温、pH值、溶解氧等措施,可有效避免活性污泥法处理丙烯腈废水过程的污泥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10.
针对工业废水采用普通活性污泥法处理易出现的丝状菌型污泥膨胀,分析和总结出五种主要膨胀类型:低负荷型、低溶解氧型、营养缺乏型、高硫化物型、pH值不平衡型。对污泥负荷、溶解氧、污水种类、营养成分及pH值和温度的变化等因素对污泥膨胀中菌胶团和丝状菌生长的相互影响进行阐述,给出污泥膨胀理论,并对不同类型的污泥膨胀提出相应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