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分散式面源生活污水生态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散式面源生活污水是城市水体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概述了国内外对于分散式面源生活污水的处理方法,阐述了人工湿地、氧化塘和土地处理系统等3种生态处理方式,详细介绍了地下渗滤系统的应用与研究进展,指出人工湿地与氧化塘技术的应用受土地类型与土地面积的限制,且处理效果受季节更替影响大,而应用土地渗滤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堵塞以及系统脱氮能力不足。  相似文献   

2.
污水土地快速渗滤处理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地快速渗滤是经济、节能的污水处理新技术。我国环境保护在城市污水处理的技术政策是:“城市污水处理,应推行污水处理厂与氧化塘、土地处理系统相结合的政策”,“在有条件的地区,应积极推广各种类型的土地处理系统的工程技术”。就我国近期的财力和物力条件,大范围推广二级处理是有困难的。土地快速渗滤处理与二级处理相比,就投资、电耗,成本而言,分别是后者的25%~40%、10%~20%和15%~25%,即使包括占地费在内的总费用,在一定地价范围内,也优于二级处理。  相似文献   

3.
新型防粘闭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新型污水土地处理系统进行了研究 ,并详细分析了该系统具有较好处理效果且不发生堵塞的原因 ,总结了该系统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4.
简述了污水资源化的现状与常规技术及土地处理技术的特点 ,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土地处理技术在污水资源化中的应用条件、应用方向 ,指出土地处理技术是我国污水资源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机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CRI)是在传统的污水快速渗滤处理系统(RI)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污水土地处理技术.通过对CRI的模拟,揭示了非生物机制与生物机制对有机物、营养元素的降解机制.结果表明,CRI对污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是在非生物机制与生物机制协同作用下完成的.对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的降解以生物机制为主、非生物机制为辅;对磷的降解则以非生物机制为主、生物机制为辅.生物机制对有机物、氮的去除占70%以上,非生物机制对磷的去除占61.9%.系统中氮转化以硝化效果为主,反硝化效果较弱.  相似文献   

6.
针对浙江湖州某区生活污水的特点,分析了国内外生活污水处理的各种常规工艺,以采用先进的土壤毛管渗滤处理技术为主,结合能耗很低的微动力生化预处理和人工生态塘处理技术,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并详细介绍了土壤毛管渗滤处理系统的组成、各个处理单元的设计参数,分析总结了设计工艺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污水土地处理技术研究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地下渗滤系统、慢速渗滤系统为例 ,介绍了污水土地处理技术研究的最新进展 ,指出加速污水土地处理技术产业化的进程必将大大促进我国的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工作 ,并带来巨大的环境、经济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土地处理技术在污水资源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了污水资源化的现状与常规技术及土地处理技术的特点,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土地处理技术在污水资源化中的应用条件、应用方向,指出土地处理技术是我国污水资源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自然循环式污水处理系统及应用实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然循环污水处理系统(naturalcirculationsystem,NC)是日本研究开发的一种新型的污水人工渗滤处理系统,该技术将落叶、木屑、木炭和石头等自然材料作为填料,并通过各处理单元的有效组合,使该装置内的生物净化功能达到最佳效果。在江苏省宜兴市建立的示范工程显示:NC系统对污水中几个代表性水质指标有较好的去除,CODCr、BOD5、TP和NH+4N等指标基本去除率分别为4951%~9513%、50%~80%、3560%~7813%和7198%~9844%。  相似文献   

10.
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农村生活污水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处理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状况,介绍了三种典型的分散处理技术,并指出这三种技术的有机组合,将成为未来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处理技术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兼氧接触氧化与土地渗滤联合处理农村污水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兼氧接触氧化与土地渗滤联合处理工艺对农村混合污水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对污染物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在进水COD 397~564 mg/L条件下,兼氧接触氧化水力停留时间为24 h时COD去除率大于75%;经过土地渗滤系统处理,在0.02 m3/(m2·d)的水力负荷下,COD去除率大于60%,氨氮、总磷的去除率大于99%.  相似文献   

12.
新型防粘闭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新型污水土地处理系统进行了研究,并详细分析了该系统具有较好处理效果且不发生堵塞的原因,总结了该系统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3.
三级串联人工快渗系统处理养殖废水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constructed rapid infiltration,CRI)是在传统的污水快速渗透系统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生物处理方法。采用猪粪浸泡污水模拟实际猪场处理系统的厌氧出水,研究三级串联人工快渗系统对其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三级串联系统对废水COD、NH3N的去除率稳定在81%和94.5%,出水均满足了《畜禽养殖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的要求,同时三级串联系统还可以有效预防系统的堵塞。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将纳米凹凸棒土复合亲水性聚氨酯泡沫和海绵铁填料介入传统潜流湿地土地处理系统,以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通过室外中试试验,与传统的土地处理系统对比,考察了该复合填料对传统土地处理系统的强化作用。研究表明,在较高的表面负荷下,传统填料和复合填料最初出水总磷都能达到很好的除磷效果,分别达到了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和A标准。复合填料的出水总磷更低,更能有效缓解水体富营养化。  相似文献   

15.
地下渗滤系统在污染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地下渗滤系统是一种基于自然生态原理的污水净化技术,在我胃着良好的可行性和发展前景,本文总结介绍了地下渗滤系统的类型,概括分析了地下渗滤系统中的关键性问题-土壤的选择与配制,水力负荷的选取,氮磷去除问题和土壤堵塞问题。  相似文献   

16.
垃圾填埋场渗滤水的处理技术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综述了垃圾填埋场渗滤水的生物处理、物化处理、土地处理等技术。特别对渗滤水的生物处理进行了较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17.
污水土地处理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这就使得污水土地处理作为一项环境治理的实用技术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阐述了该处理技术的优缺点,论述了其消除污染物危害的机理,特别讨论了污水土地处埋系统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复合填料土壤渗滤系统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加强农村生活污水综合治理,本研究以农村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选择了以粉煤灰和腐熟牛粪作为填料配合土壤的2套不同装填方式的土壤渗滤系统,分别用于去除污水中的COD、总磷、总氮和氨氮。系统1对COD、总磷、总氮和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5.8%、98.1%、78.4%和93.7%,系统2的去除率分别为87.1%、96.0%、73.4%和95.5%。结果表明,两系统对污水中的污染物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通过方差分析比较两系统的去除效果发现,装填方式对COD去除效果影响不大,而对总磷、总氮和氨氮的去除效果差异显著。但从污水处理效果综合比较,以分层装填方式的系统1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优于全混合装填方式的系统2。  相似文献   

19.
自然循环污水处理系统(natural circulation system,NC)是日本研究开发的一种新型的污水人工渗滤处理系统,该技术将落叶、木屑、木炭和石头等自然材料作为填料,并通过各处理单元的有效组合,使该装置内的生物净化功能达到最佳效果。在江苏省宜兴市建立的示范工程显示:NC系统对污水中几个代表性水质指标有较好的去除,CODcr、BOD5、TP和NH4^ -N等指标基本去除率分别为49.51%-95.13%、50%-80%、35.60%-78.13%和71.98%-98.44%。  相似文献   

20.
采用了能增加土地毛管渗滤系统水力渗透性能的煤渣及提高土壤通气性能的草炭,与土壤合并作为地下渗滤系统的填料进行污水处理,并采用了不同的填料装填方式,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