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一五”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体系包括经济社会、环境质量、环境建设、环境管理四大类指标。指标体系引导模范城市和创模城市争当“三个模范”,即:贯彻落实国务院《决定》、推动污染减排的模范;严格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政策、规章和技术规范的模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模范。  相似文献   

2.
《环境工作通讯》2008,(11):I0021-I003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各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室): 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以下简称“创模”)开展10年来,调动了许多地方政府努力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积极性,对推进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新形势下,我部将以更高的标准开展“创模”活动,继续培育城市环境保护典型,充分发挥环保模范城市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3.
对于一个城市来说,“环保模范”的称号只能说是城市环保工作的新起点,而不是终点。本文从几座环保模范城市的模范效应,以及正确处理“创模”与“保牌”关系的调查中,提出以环保模范城市的荣誉为新的起点;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出发点;以发展环保产业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深化环保模范城市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4.
黄慧诚  黄向文 《环境》2005,(7):58-59
6月29日,肇庆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顺利通过广东省检查组的检查。至此,肇庆市八年“创模”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纲要》确定“到2010年珠江三角洲所有城市建成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计划,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5.
《环境》2008,(7)
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是对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城市建设与管理的科学评价,是提高城市品位的有效途径。是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和改善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条件。2005年12月。河源市政府正式向国家环保总局上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方案.提交了“创模”申请。近年来,河源市积极开展“创模”工作,各级政府和责任单位高度重视,各司其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落实:  相似文献   

6.
《环境工作通讯》2009,(7):61-61
多年来,广东省珠海市的空气质量一直保持在全国前列,地表水环境不断改善,饮用水源水质保持良好,凭借优美的环境,珠海成为了全国第一批“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并成为中国内地第一个荣获联合国颁发的“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的城市。  相似文献   

7.
对于一个城市来说,“环保模拟”的称号只能说是城市环保工作的新起点,而不是终点,本文从几座环保模范城市模范效应,以及正确处理“创模”与“保牌”关系的调查中,提出以环保模范城市的荣誉为新的起点;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出发点;以展环保产业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深化环保模范城市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8.
曾澄楠 《环境》2010,(3):71-71
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营造良好人居环境,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两型”社会的实践活动;是坚持以人为本,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9.
张立勇 《陕西环境》2003,10(4):32-33
1997年,国家环保总局在全国隆重推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活动。几年来,“环保模范城市”作为含金量最高的荣誉称号,其创建活动得到了全国许多城市的积极响应。迄今为止,已有32座城市获得了这一殊荣。优美的城市环境和良好的城市形象成为环保模范城市亮丽的“招商广告”,其“环境效应”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创模”这一可持续发展的成功实践,在不断缔造着生产发达、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新文明轨迹。“创模”工作以改善环境质量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在促进城市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塑造良好城市形象、扩大…  相似文献   

10.
作为老重庆的底片、新重庆的会客厅,渝中区以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为载体,坚持把创模工作作为优化城市环境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工作。在创建成为市级环保模范城区后,明确了12456工作思路,全力攻坚创模难点、重点,创模工作深入有序推进,城市环境质量稳步提升。由于历史等多方面原因,渝中区居  相似文献   

11.
关于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调研报告王扬祖1996年国家环境保护局命名张家港市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后,在全国各城市中引起很大反响,一些城市的领导不断向国家环保局汇报本市的情况,纷纷要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以下简称“创建”),并请求国...  相似文献   

12.
吴锦添 《环境》1999,(2):8-9
珠海建市以来,在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城市环境保护工作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环境质量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1997年荣获首批“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荣誉称号,1998年被联合国授予“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实施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珠海模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公认。领导决策重视环保珠海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综合决  相似文献   

13.
建设生态省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逐步使生态步入良性循环,努力建设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生态示范区、生态省。”按照中央的要求,从我省实际出发,省委、省政府决定启动建设生态省。这项工作的启动,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促进人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观念的转变,增强生态保护意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建设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可以说,建设生态省,是立足省情,把握形势,紧紧抓住本世纪头二十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定不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各级各部门必须深刻认识建设生态省的重要战略意义,作为重大战略任务,坚持不懈地加以推进。抓好生态省建设必须要有明确目标,总的要求就是努力建设“六大体系”:到2020年,在全省初步形成遵循循环经济理念的生态经济...  相似文献   

14.
创模活动被称为“自觉性的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中国城市的具体实践,是城市政府实践三个代表思想,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总抓手。模范城市工作没有尽头,只有逗号,没有句号。 创建模范城市绝不只是获得一个命名、领取一块匾牌,其核心是坚持可持续发展思想,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观。从这个意义上讲,现行的模范城市考核指标和要求显然有不断充实完善和  相似文献   

15.
南京市“十五”计划提出,要使南京市在综合实力、基础实施、社会文明和生态环境等方面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实现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目标。这个目标的提出贯彻和体现了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南京市在21世纪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环境保护新跨越的机遇。南京市在“九五”环保工作的基础上,将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简称“创模”)为旗帜,全面推进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引导环境综合整治和工业污染防治向纵深发展,改善人居环境质量,为建设生态城市奠定基础,实现环境保护新的跨越。 以水环境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6.
1 引言上海的环境保护在2003年这不平凡的一年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绩。2003年3月,上海召开了第二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大会,明确了上海环境保护“争做国内大城市还历史旧帐模范和生态建设模范”的目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我市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根据市政府与省政府签订的2001—2005年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和《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及实施细则(试行)》,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高城市资源利用率,增强全民环境意识为目的;以全面推进“蓝天、碧水、宁静、绿色”四大环境保护工程,解决城市环境空气、地面水、噪声、固体废物污染等主要环境问题为重点;以完善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强化环境管理,全面推进城市…  相似文献   

18.
《环境保护》2006,(4A):46-48
“十五”时期,成都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为抓手,狠抓环境保护建设,城乡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城市综合功能得到快速提升,迈开了可持续发展的坚实步伐。“十一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成都市将进一步巩固与深化创模成果,加快实施以“城乡环保一体化833+1工程”为核心内容的环保模范城市群战略,全面推进城乡环保一体化,切实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9.
《环境工作通讯》2009,(9):F0002-F0002,1
湛江是中国大陆最南端的热带城市,是全国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城市。先后获得“广东省卫生城市”、“广东省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绿化达标城市”  相似文献   

20.
李蕾 《环境保护》2007,(3A):48-54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下发的《“十一五”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及其实施细则》和《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与管理工作规定》于2007年1月1日开始实施。新的指标体系包括经济社会、环境质量、环境建设、环境管理”等4大类指标的30项必考指标和2项参考指标。指标更加具体、切合实际;管理更加细致、规范明晰;效果更加明显、顺应民心,充分体现了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在促进环境优化经济增长、建设和谐社会中的模范带头作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