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美国犹他州Brigham Young大学报道,地衣同藻类植物和真菌共生,从空气中吸取大部分营养,因此对有些污染物反应异常敏感,如疏氧化物、氮氧化物、重金属和化石燃料的其他燃烧产物。这种植物因在污染物中暴露水平的差异可引起颜色改变,生长缓慢以至死亡。受暴露的地衣明显呈现出细胞  相似文献   

2.
以地衣,苔藓探测空气质量:香港与上海空气质量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香港与上海,均为闻名世界的闹市。根据地衣和苔藓对大气污染物反应较敏感这一特征,多次对香港地区作了考察与研究。分析其存在的地衣、苔藓的种类,并与上海地区出现的种类加以对照,由此,比较了两个城市的大气质量。一、地衣植物的种类比较地衣植物可分为枝状、叶状和壳状三大类。枝状、叶状地衣种类愈多,反映出空气质量愈好。其中,壳状地衣对空气质量的灵敏性略差。在香港地区发现了枝状和叶状地衣。大帽山郊野公园东侧,离地面约1.5~2.5m树上,采到了广生松萝 Usnea baileyi(Stirt.)Zahlbr.和另一种松萝 Usnea sp.;在课露的岩面上,有梅衣 Parmelia tinctorum Despr,黄腹雪花衣 Ana-pty chia hypochaea Vain.和分枝石蕊 chadonis  相似文献   

3.
微生物传感器测定河豚毒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地衣芽孢杆菌、假单胞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为识别元件,采用夹层法固定化微生物膜与氧电极组成毒性微生物传感器,实验了3种不同菌株生物传感器对河豚毒素的响应能力,得出对河豚毒素敏感的微生物菌株为地衣芽孢杆菌.实验得出地衣芽孢杆菌传感器最佳工作条件为pH=7.76,温度35℃,底物GGA质量浓度为21.5 mg/L.在此条件下传感器对河豚毒素响应的标准曲线y=0.0025x+0.0122,线性范围为10~100 μg/mL,相关系数0.9776.  相似文献   

4.
南极法尔兹半岛植被土壤CH4通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密闭箱法首次测定了南极法尔兹半岛苔藓、地衣植被土壤CH4排放通量,并估算了该半岛植被土壤在夏季2个月内CH4的排放总量.结果表明在晴好天气条件下,苔藓土壤CH4排放通量可能呈现双峰型变化特征;而在雨、雪等复杂多变的天气条件下,CH4通量变化无规则,存在较大的时空变化,且与温度的响应关系不明显;苔藓土壤CH4通量夏季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是温度,同时还受降水的影响.苔藓土壤吸收CH4总量为0.6653×102kg;地衣土壤吸收CH4总量为0.7603×102kg.由此可见,该半岛苔藓、地衣植被土壤起着大气CH4汇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应用密闭箱法首次测定了南极法尔兹半岛苔藓、地衣植被土壤CH4 排放通量 ,并估算了该半岛植被土壤在夏季 2个月内CH4 的排放总量 .结果表明 :在晴好天气条件下 ,苔藓土壤CH4 排放通量可能呈现双峰型变化特征 ;而在雨、雪等复杂多变的天气条件下 ,CH4 通量变化无规则 ,存在较大的时空变化 ,且与温度的响应关系不明显 ;苔藓土壤CH4 通量夏季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是温度 ,同时还受降水的影响 .苔藓土壤吸收CH4 总量为 0 6 6 5 3× 10 2 kg ;地衣土壤吸收CH4 总量为 0 76 0 3×10 2 kg .由此可见 ,该半岛苔藓、地衣植被土壤起着大气CH4 汇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地衣芽孢杆菌对HgCl2及河豚毒素(TTX)毒性的响应,本文以地衣芽孢杆菌作为响应菌株,采用夹层膜法制作固定化微生物膜,以氧电极为换能器制成微生物传感器,通过试验研究了地衣芽孢杆菌微生物传感器对HgCl2及河豚毒素毒性的响应情况,并研究了其毒性响应的最佳试验条件.结果表明:地衣芽孢杆菌微生物传感器对HgCl2及TTX的毒性均有响应,对HgCl2毒性的线性响应范围为0.2~1.6 mg/L,线性回归方程为y=0.233 7x+0.013 1,线性相关系数为0.972 1,对TTX毒性的线性响应范围为1.8~140 μg/L,线性回归方程为y=0.002 2x+0.034,线性相关系数为0.955 0;地衣芽孢杆菌可以作为HgCl2及TTX毒性传感器的敏感菌株.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大气清洁度指数法、地衣微核检测法等地衣监测大气污染的几种常用方法,并针对地衣对各种污染物的监测研究进行讨论.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目前我国地衣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环境变化与眼睛保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建华 《环境》2000,(2):17-17
一双健康的眼睛对人的生活和工作是不可缺少的。研究表明,天气、季节的变化对人眼的生理功能和某些眼疾都有影响并存在对应关系。例如,人的视觉功能对低气压和缺氧就十分敏感。当人从平原到高原,色觉、中央视觉、周围视觉、暗适应及眼内压都会有所改变,视觉运动反应会迅速减慢,视野变窄,并且随着海拔的增高,其程度明显加重。  相似文献   

9.
丁卯 《环境科学》1988,(1):96-96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Clifford Wetmore提出,地衣可能是空气污染物(尤其SO_2)的可靠监测计,地衣是由存在共生关系的藻类细胞和真菌细胞组成的植物,Wetmore在苏必利尔湖中的罗亚尔岛国家公园进行了一次为期三个月的地衣考察,仅花费13000美元。若使用精密监测仪器进行,费用将会高达200,000美元,虽然罗亚尔岛是一个相当原始的地区,但Wetmore发现了SO_2对地衣的伤害,他把  相似文献   

10.
应用密闭箱法首次测定了南极菲尔德斯半岛苔藓、地衣植被土壤N2 O的排放通量 ,并估算了该半岛植被区土壤在夏季 2个月内N2 O的排放总量 .结果表明 :在晴天和雨天 ,苔藓土壤N2 O的排放通量与温度有较好的响应关系 ,呈现单峰型变化趋势 ;但在雪天 ,与温度的变化不一致 ;苔藓、地衣这 2种不同的植被土壤N2 O排放通量日变化基本一致 ;温度是影响苔藓土壤N2 O的排放通量季节变化的主要因子 ,同时还受降水的影响 ,干湿交替有利于N2 O的排放 ;苔藓土壤N2 O的排放总量为 3 .71 52kg ;地衣土壤N2 O的排放总量为 2 .53 4 4kg .由此可见 ,南极菲尔德斯半岛苔藓、地衣植被土壤N2 O排放量虽然很小 ,但仍起着大气N2 O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生物土壤结皮的入渗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揭示黄土丘陵区BSCs(生物土壤结皮)的入渗特征,以甘肃省定西市安家沟小流域为例,选择荒草地、沙棘灌丛和油松林3种典型土地利用类型进行采样,采用环刀模拟法研究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苔藓结皮和地衣结皮对水分入渗的影响. 结果表明:①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2种BSCs均明显减少初渗速率和达到稳渗所需时间,初渗速率降幅最小值、最大值分别出现在油松林、荒草地下地衣结皮;荒草地、沙棘灌丛苔藓结皮稳渗速率相对裸土分别增加2.4%、10.0%,而二者地衣结皮明显降低稳渗速率,降幅分别为45.2%和55.0%,油松林下苔藓结皮和地衣结皮稳渗速率均增幅为18.2%. ②苔藓结皮在3种土地利用类型下均促进土壤水分入渗,其入渗量调控率在荒草地、沙棘灌丛和油松林下分别是1.0%、10.0%和0.7%;而地衣结皮在荒草地和沙棘灌丛下明显阻碍水分入渗,其入渗量调控率的绝对值分别为43.9%和50.0%,在油松林下的入渗量调控率则为16.5%. ③Horton模型对生物土壤结皮入渗过程拟合效果最好,较适于描述本区具有生物结皮覆盖的土壤入渗特征.   相似文献   

12.
对未来50年的气候预测表明,北极与亚北极地区的气候变化是最明显的,在本研究中,我们分别观测了亚北极高山地区肥沃的草地和瘠的石南灌丛群落在不同的气温和养分水平因子作用下的反应,我们主要研究了不同处理方式对地衣和维管束植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和盖度的反应,我们认为,不同的藓,地衣和维管束植物及群落其反应不同,从而使得下层和上层的主要植物种类种盖度和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苔藓的减退,相比之下,在所有的处理中两个群落中的地衣盖度都增加了,因此,气候变化可以使下层植物从以苔藓占优势转为以地衣占优势。  相似文献   

13.
湖库富营养化敏感分级水动力概率参数研究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鉴于按多年平均流量估计滞留时间进行富营养化敏感程度分类较为粗糙,在月平均尺度上,考虑径流量的概率分布,提出了滞留率、缓流率、倒灌保证率等新的水动力概率参数反映水体动力特征,使水体富营养化敏感程度的识别及分级建立在考虑年内变化及多年变化的基础之上,使之在敏感分级上有更高的分辨率.并以三峡水库为实例,进行了不同支流的水体水动力概率参数的计算.结果显示,不同支流水体间的敏感水动力概率参数有明显差别,依据水动力条件等因素对水体富营养化控制实施差别化管理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南极菲尔德斯半岛植被土壤N2O排放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密闭箱法首次测定了南极菲尔德斯半岛苔藓、地衣植被土壤N2O的排放通量,并估算了该半岛植被区土壤在夏季2个月内N2O的排放总量.结果表明:在晴天和雨天,苔藓土壤N2O的排放通量与温度有较好的响应关系,呈现单峰型变化趋势;但在雪天,与温度的变化不一致;苔藓、地衣这2种不同的植被土壤N2O排放通量日变化基本一致;温度是影响苔藓土壤N2O的排放通量季节变化的主要因子,同时还受降水的影响,干湿交替有利于N2O的排放;苔藓土壤N2O的排放总量为3.7152kg;地衣土壤N2O的排放总量为2.5344kg.由此可见,南极菲尔德斯半岛苔藓、地衣植被土壤N2O排放量虽然很小,但仍起着大气N2O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周瑶  张鑫  徐静 《自然资源学报》2013,28(5):765-775
使用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了青海省东部农业区7个气象代表站的逐日参考作物蒸散量(ET0),运用多窗谱方法(MTM)对青海省东部代表站的ET0的变化周期进行了分析,同时,分析了影响ET0的主要气象要素的变化趋势,运用基于偏导数的敏感系数法分析了生长季ET0对气温、日照时数、相对湿度、风速的敏感性,结果表明,青海省东部农业区的7个站点有比较一致的19.23~22.22 a的周期;整个东部农业区的气温(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平均温度)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日照时数、风速、相对湿度则随纬度的变化而趋势不同,北纬36°以南的两个站日照时数、风速均有增加的趋势,相对湿度则减小,以北的5个站则呈相反的变化;ET0对日照时数最为敏感,其次是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敏感系数在整个生长季随气象因子的变化而变化,日照时数敏感系数呈波动状,最大值出现在4月,最小值出现在9月,气温敏感系数呈现单峰型变化,最大值出现在7月,风速敏感系数则呈单谷型变化,最小值出现在7月。  相似文献   

16.
1992—2012年,受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影响,三峡库区土地利用/覆被发生剧烈变化,论文选取工程建设重要时点1992、2002、2006和2012年的土地利用覆被图,探讨景观格局指数在30~1 000 m粒度范围内的粒度效应及其对土地利用变化过程的响应。结果表明:1)所选取的27个景观指数中,有14个对空间粒度变化高度敏感、3个中度敏感、7个低敏感、3个不敏感;不同类型景观(除裸地外)粒度效应规律相似。2)景观格局指数随粒度变粗呈5种变化规律:单调下降、单调上升、阶梯状上升、无明显变化、先增大后迅速下降。形状指数粒度效应对土地利用变化过程的响应明显,聚集度指数、面积-边缘指数、多样性指数随土地利用变化的特征不受粒度粗细影响。因此,景观格局分析最适宜粒度范围为30~60 m。3)1992—2012年三峡库区整体景观异质性增大、优势度降低、呈小斑块密集格局;耕地面积急剧下降、破碎化加剧,林地面积稳步提升,连通性提高。  相似文献   

17.
引言已经知道了地衣在它们的菌体中积累大量的各种元素。可以想到:由于无根体系它们主要从空气中吸收营养,正由于这些性质,常常应用地衣作为空气污染的指示器。当应用生物监测器的时候,和因素一样,对吸收过程的了解是重要的,元素、环境酸度和湿度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因素能够影响吸收和积累。地衣吸收元素的机理不是很了解的,也不是共生的藻类和真菌的都准确地参加,涉及到元素积累很可能是颗粒捕捉、离子交换、电介质吸收和新陈代谢控制吸收,正如用完整地衣  相似文献   

18.
温榆河浮游动物多样性及水质改善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评价自2010年5月罗马东湖示范工程运行后温榆河水质变化情况,于2010年5月-2011年2月间,定期采集该流域大型浮游动物,并从浮游动物种类、敏感种数量以及Shannon-Weaver生物多样性指数(H')等3个方面对温榆河流域大型浮游动物多样性进行分析。2010年5月-10月,罗马东湖大型浮游动物种类增加,敏感种数量上升,Shannon-Weaver生物多样性指数(H')由0.650 1升至2.134 2,水质由重污型改善为β-中污型;2010年11月-2011年2月,H'降低,说明季节变化对生物多样性影响较大。下游苇沟桥由于接受示范工程水域敏感种,H'与罗马东湖具有相同变化趋势,但受到清河水体影响,实际水质较差。苇沟桥下游北关闸敏感种再次消失,H'降低。其他位点H'明显较低,并受季节变化影响。结果表明:温榆河水质改善示范工程对局部水域的水质改善效果明显。要实现河流健康目标,必须控制污染源,由点到面,逐步由局部生态修复过渡到流域生态系统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主要是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高职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有效性。选取具有人际关系敏感症状的18名高职生为被试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参加为期7周的团体心理辅导,对照组处于自然学习状态。在团体辅导前后采用SCL-90中人际关系敏感分量表、交往焦虑量表、人际信任量表和自我接纳量表对两组被试进行同时测量。结果表明,在团体辅导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各个量表上的得分达到了显著性差异(P<0.001),实验组在辅导前后各个量表上的得分达到了显著性差异(P<0.001),对照组在辅导前后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P>0.05)。因此,团体心理辅导对存在人际关系问题的高职生具有明显的干预效果,学生在人际关系敏感、交往焦虑、人际信任和自我接纳方面有明显的变化,该团体辅导方案有应用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基于微生物检测毒害物质的重要性和选材困难对其检测技术发展的制约,开展了有机毒害物急性毒性与藻红外辐射变化研究。试验使用便携式红外测温仪测试一定量藻液中分别加入不同种有机药剂前后的温度变化。结果表明,8种藻对10种有机毒害物毒性可产生红外辐射变化的快速响应,平均最大温差的平均值为0.15℃,平均响应时间为4.4min;羊角月牙藻最大响应温差为0.27℃,响应相对明显,为8种藻中的毒性响应敏感藻。不同浓度有机药剂分别与敏感藻进行试验,明确敏感藻可检测出的最低药剂浓度,结果表明:同类毒害物质的响应灵敏度与发光细菌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