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钢三厂转炉 车间行车驾驶员纪 林国平时刻苦学习 安全操作技术,在 危急时刻排除了险 情,避免了一场铁 水包倾翻的重大事 故。 去年五月十九 日深夜,转炉车间正在为夺钢而奋战。一号转炉刚放完一炉优质钢,行车驾驶员纪林国迅速把吊着满包铁水的二号行车开到转炉前。领行员挂上小勾链条,指挥行车大小勾同时起吊。当铁水包上升到二米左右,准备倒铁水时,纪林国突然听到行车发出一阵异常声音。根据他平时操作的经验,一个意识闪电般地出现在脑海:是行车主要部件出毛病了!他很快扫视了各主要部件,发现大勾控制失灵在自行下降。大勾下降,小勾拉紧,…  相似文献   

2.
铸造车间炉前工通常是使用3米多长的泥杆堵冲天炉前炉铁水口,这种操作法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常常由于精神紧张,堵不准跑火,铁水横溢,发生烫伤。 锦州柴油机厂熔炼车间工人在机修人员配合下,试制一种翻转式前炉堵眼器(见示意图)。这种设备制作简便,操作灵活,安全可靠,解除了工人紧张而又不安全的体力劳动。 翻转式前炉堵眼器的构造是:采用直径为40毫米、长1米的轴棍,中间固定一根弧形翻转臂。臂顶端焊有凸形燕尾泥盘座。将翻转轴用轴承座面定在前炉铁水口上端的炉臂上,使其上下翻转,左右固定。翻转轴与铁水口的垂直高度,正好是翻转臂与泥盘座…  相似文献   

3.
1 事故经过 2011年6月25日13时50分,炼钢厂铁水分装站天车司机欲将100t冶金起重机吊运的铁水包(铁水重57t,包重38t,共计95t)放置到混铁炉南侧的汽运铁水车上。当1OOt冶金起重机行走至汽运铁水车上方约7m处,操作主钩控制器四档下降,降至距离汽运铁水车架高度约3m左右时,在由下降四档回零位中,  相似文献   

4.
为了准确分析加工车间关键风险因素,考虑多风险因子交互影响的情境,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决策实验室分析法的加工车间关键风险因素定量分析方法。首先,从人员、设备、环境、物料和管理因素等5个维度辨识加工车间风险因素并建立风险因素集;基于此,采用三角模糊数对专家判断语义进行表征,然后运用DEMATEL法计算多因素耦合下的风险重要度,从而确定加工车间的关键风险因素。最后,以安徽省某机械加工车间为例,说明所提出方法的应用过程。结果表明,加强对安全制度和安全文化建设等关键风险因素的控制,有助于加工车间的风险控制,改善车间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5.
无知是安全生产的大敌,不信请看桂林市穿山公社农机厂发生的一起爆炸事故。 去年11月5日下午三点多钟,该厂铸造车间开炉出铁水。铁水温度不够,车间主任陈汉石决定把它倒在炉前坑中。大家都知道炉前坑积水深一尺左右,但不懂得炽热的铁水倒进水里会发生爆炸,结果几乎就在倒铁水的同时,“轰”的一声巨响,强大的爆炸冲击波摧毁了屋顶,死伤多人。 事故的原因很多,但无知是主要的。这个厂自1958年建厂以来,从未有过专职技术人员,也从未请人来厂上安全技术课或作技术指导,一直是盲目蛮干。 有人说:“没有知识照样能生产,也不见得就出事故。”这种说…  相似文献   

6.
1994年11月7日22时40分左右,某炼钢厂铁水工在指挥向混铁炉兑铁水时,因未确认行车龙门钩两侧是否挂进铁水罐的耳轴内,就指挥行车起吊。铁水工吹口哨指挥行车副钩上升,兑铁水约2分钟后,再次指挥副钩上升,副钩刚一动作,铁水罐向东倾斜,副钩钢丝绳断开,罐碰在混铁炉前缘的平台上,再翻坠地上,铁水(罐内约有30t铁水)  相似文献   

7.
日本岩乎县炼铁厂在一次将铁水注入铸模时,因铁水罐倾斜,铁水流入积存在低凹地面的雨水中而发生的爆炸事故,当场死亡3人,伤5人,并认定为水蒸气爆炸。1989年8月6日,长城特殊钢公司第四钢厂废钢车间,因过早向钢渣注水冷却而发生爆炸,也属于水蒸气爆炸事故。水并不属爆炸类物质,何以能引起爆炸事故?我们知道,当水由液相变为气相(水蒸气)时,在温度为100℃的情况下,其体积约可增大1700倍;如果生成的水蒸气温度上升至500℃,则体积可增大3500倍。由于体积急剧膨胀,压力迅速上升,便会发生爆  相似文献   

8.
淮阴市长江机器制造厂216车间是以冲压加工为主的车间,车间内噪声高达96~98分贝,严重影响工人的身体健康。1984年二季度以来,厂里成立了专门班子进行治理,采用了吸声悬挂体、吸声屏、隔振、减少高频气流卸件时产生紊流噪声的时间、改进冲床落地棒、降低操作岗位的直达声等装置或措施,使车间平均噪声降至87分贝。长江机器制造厂重视噪声治理@常机  相似文献   

9.
正"侯主任,一大早咋在这儿愣神呢?"按照惯例,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绝缘分厂安环科长张敬在车间进行安全履职巡视,在壳体机加工车间正巧碰上车间主任侯国良,见他正全神贯注地盯住立车工人加工,便主动打招呼走了过去。"张科长,你看加工百万伏产品大盆式绝缘子时,立车的四个卡爪伸出卡盘这么多,还要高速旋转,  相似文献   

10.
我国五小工业球墨铸铁的生产多采用冲入法进行球化处理。在球化处理过程中,会瞬时产生大量的氧化镁和稀土元素白色浓烟,使劳动条件恶化。我们在广东省兴宁县农机厂测定,球化处理时产生的烟尘主要成分为镁、铁、钡、铝、钴等金属氧化物。炉前操作点烟尘浓度为126.7~132.8毫克/米3,分散度很高,5微米以下的占91%。 为了解决烟尘危害,该厂起初曾在0.75吨铁水包上采用旁侧抽风罩,虽不会妨碍车间桥式吊车和吊前炉盖的悬臂式吊车的运行,但排烟效果不够理想。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和操作工人一起,研究了多种设计方案,例如来用高悬式伞形罩,在铁水包上…  相似文献   

11.
一九七五年,山东省临沂农药厂排除“四人帮”的干扰,在新建粉剂农药加工车间时,充分考虑防尘的要求,依靠群众,开展技术革新,先后试验成功并采用了气流输送冷却和沸腾混合两项新工艺和多项新技术、新装置,建成了一个连续化、机械化、密闭化的文明生产的粉剂农药加工车间。经国家有关部门对三十七处重点粉尘散发点检测,粉尘合格率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成为全国同行业中典型的清洁车间。  坚持“三同时” 设计开新花 临沂地区在一九六六年曾经建过一个粉剂农药加工厂,由于尘毒危害严重,生产环境过于恶劣,投产半年就被迫下马。此后,全地区所需粉…  相似文献   

12.
鞍钢弓长岭选矿厂加工车间,在加工φ140~240mm 的铜瓦之前,先用锡焊接,然后再到车床上加工。由于锡焊的强度不够,在加工铜瓦时经常开焊,有一次铜瓦飞出十几米远,险些伤人。后来,经研究,将锡焊改为铜焊,然后再在车床上加工铜瓦,不但保证了铜瓦的精度,而且因焊接强度增加,确保了安全。  相似文献   

13.
地矿部衡阳探矿机械厂加工车间是50年代建造的老车间,厂房低矮。盛夏酷暑,天气炎热,车间温度高达41℃以上。加之车间面积达7000m~2,面积大,机床密集,通风不良,不易散热,操作工人经常出现中暑症状,既不利于职工身体健康,又使生产受到影响。他们曾采用增加风扇并合理布置,屋顶淋水,改变作业班次和时间等措施,但都未能彻底解决。因此,该厂在“七五”技术改造规划中,下定决心,投资近20万元,利用现有人防工程,抽防空洞的冷风给车间降温,获得成功。现已交付使用两年之久,经运行及测试,效果良好。天气最热时,车间  相似文献   

14.
新余钢铁厂碳素分厂机加工车间,装有对碳素电极等制品进行切削加工的机床9台。过去,这些机床只装有简单的旋风除尘器,抽风管径小,除尘效率低,切削加工时车间黑雾弥漫,岗位粉尘浓度高达数百毫克每立方米。不但劳动条件恶劣,而且粉尘大量外排,严重污染了大气环境,同时也浪费了经济价值很高的碳粉。为了彻底解决这一问题,该厂于1986年派专人到同类单位考察除尘技术,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订了  相似文献   

15.
我厂是在文化大革命初期成立的一个集体所有制的街道小厂,从事铸造生产,现有职工二百多人,其中,百分之七十三是从家务劳动走上社会主义生产岗位的家庭妇女。 铸造生产,劳动强度大,高温作业,不安全因素较多,加以过去我厂生产条件差,运送铁水浇注,全部是手工操作,经常发生铁水烫伤事故。例如:一九六九年,工人王玉梅,浇注时被铁水烫伤,休假三个多月;一九七○年,下放干部吴正达,抬铁水时绊倒,被铁水严重烫伤,休假八、九个月。这些事故,给生产造成了损失,给工人带来了痛苦,严重地妨碍着生产。 “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一九七O年以来,在和平街…  相似文献   

16.
8月13日,衡阳探矿机械厂铸造车间浇注班正在紧张地浇注。天车工吊来装满铁水的浇包(半吨直筒形倾嘴浇包),由两个浇注工面对面操作,一人负责转动手轮倾斜浇包,另一人负责操纵手柄平衡浇包。不料浇包出了故障,转动困难。2人赶紧用力转动手轮、手柄,由于用力过猛,手轮突然转动起来,在惯性作用力下,浇包向一面急骤倾斜,火红的铁水从浇包中流到地上。此时,负责操纵手柄的人见势不妙,撒手就跑。浇包失去平衡,向相反方向倾斜,铁水又从相反方向流到烤芯班的一些工件上,情况万分危急!幸而负责转动手轮的那个浇注工临危不惧,用尽全身力量坚持扶住手轮,…  相似文献   

17.
立足实际,积极探索,突出重点,大胆创新,是车河选矿厂党建工作的一个亮点。 创新党建包括:一车间党支部开展的“党员讲师团“活动、维修加工车间党支部进行党员积分管理对标活动、三车间党支部开设的“党员网络学习课题”、  相似文献   

18.
<正>高炉是钢铁厂的核心设备,铁矿石、焦炭、造渣用熔剂等原料在炉内混合氧化燃烧还原得到铁。铁水是高温液态铁,遇水会发生爆炸并对操作人员造成灼烫伤害。本文对一起高温铁水造成的灼烫伤害事故进行分析,针对操作者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预防、减少此类伤害事故发生的建议,供读者借鉴。事故经过2014年5月3日7时10分,某钢铁厂高炉乙班职工赵某将2根氧气管放入铁水中进行熔化,但氧气管浮在铁水上未能熔化,该职工  相似文献   

19.
在高气温或同时存在高温度或热辐射的不良气象条件下进行的生产劳动 ,通称为高温作业。高温作业按其气象条件的特点可分为下列三个基本类型。高温强辐射作业 ,如 :冶金工业的炼焦、炼铁、炼钢、轧钢等车间 ;机械制造工业的铸造、锻造、热处理等车间 ;陶瓷、玻璃、搪瓷、砖瓦等工业的炉窑车间 ;火力发电厂和轮船上的锅炉等。这类生产场所具有的各种不同的热源 ,如 :冶炼炉、加热炉、窑炉、锅炉、被加热的物体 (铁水、钢水、钢锭 )等 ,能通过传导、对流、辐射散热 ,使周围物体和空气温度升高 ;周围物体被加热后 ,又可成为二次热辐射源 ,且由于…  相似文献   

20.
科学,对安全生产有重要意义;安全生产,本身也体现出科学水平。要保证安全生产,必须讲究科学。这是马鞍山钢铁公司第二炼钢厂职工们的切身体会。 炼钢不讲科学成了“事故大王” 1979年以前,第二炼钢厂氧气顶吹转炉炼钢带有很大盲目性,不合乎科学要求。由于车间厂房矮,喷枪只能吊吹,常引起喷溅事故。转炉设备缺陷多,没有上料系统,也没有电子秤和仪表,大量铁水钢水数量全凭手量(用圆钢插入包中丈量),测量铁水钢水温度则凭眼看,炼钢时钢水中加入的合金量也只能凭心估。大家称之为“瞎子炼钢”。 那时炼钢工人进厂后都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炉前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