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危化品安全监管是当前安全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践证明,提升防控水平,必须依靠科技信息化手段。南通市结合本市实际,建立了危化品监管信息系统,对危化品进行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监管,取得了一定成效。2015年"8·12"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造成165人遇难、8人失踪、798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68.66亿元;2019年"3·21"江苏省盐城市天嘉宜爆炸事故,造成78人死亡、76人重伤、640人住院治疗,直接经济损失19.86亿元。  相似文献   

2.
张余 《劳动保护》2020,(6):58-60
正造成78人死亡、76人重伤,640人住院治疗,直接经济损失19.86亿元的江苏响水天嘉宜化工"3·21"特别重大爆炸事故从发生起至今已一年有余,该事故是在河北盛华化工"11·28"重大爆燃事故后发生的又一起危化品爆炸事故,而事故造成死亡人数的众多近年少有,仅次于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接连发生的危化品事故足以引起各界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正>围绕危化品的固有危险特性,围绕安全生产"三要素",通过严格执法检查,逐步提升危化品和陆上油气输送管道的安全保障系数。自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后,公众对化工类事故仍存恐慌情绪,对事故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这使得"化工厂""爆炸"等关键词被推上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提升危化品和陆上油气输送管道安全水平,强化执法检查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为此,本刊记者采访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监管三司司长孙  相似文献   

4.
<正>天津港"8·12"瑞海公司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引起了全社会对危化品仓储安全的广泛关注。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南京大学环境、健康和安全中心副主任王仕,分析了"8·12"事故中暴露出的监管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8·12"天津滨海新区危化品爆炸事故,给危化品储存安全敲响了一个震耳的警钟。翻看历史,与1993年深圳清水河"8·5"爆炸有着惊人的相似,在事故发生以后,原劳动部组织专家组从8月8日起对事故进行了调查。2015年8月12日23时34分6秒,一声巨响,天津市滨海新区天津港第五街与跃进路交叉口,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的一处集装箱码头发生爆炸。截至2015年8月24日记者发稿时,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  相似文献   

6.
罗时 《劳动保护》2014,(7):52-53
<正>2014年5月26日新华网《晋济高速"3·1"特大燃爆事故21人涉嫌职务犯罪被立案侦查》报道指出,2014年3月1日,晋济高速公路山西晋城段岩后隧道发生特别重大道路交通危化品燃爆事故,造成40人死亡、12人受伤,42辆车被烧毁,直接经济损失达8 197万元。事故发  相似文献   

7.
<正>2017年8月30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和国务院国资委联合召开了中央企业危化品事故警示会,传达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关于河北沧州中海油中捷石化"8·10"火灾事故和辽宁中石油大连石化"8·17"火灾事故的指示批示要求,听取了有关单位关于两起事故情况和遏制事故多发势头工作措施汇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王浩水出席会议并讲话。王浩水在讲话中指出,近期发生的这两起事故暴露出当前中央企业危化品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安全生产工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8月12日23时30分左右,天津滨海新区塘沽开发区爆发一声巨响,30 s后,二次爆炸发生,事故造成165人死亡,8人失联。此次爆炸不仅炸醒了"沉睡"的天津港,也炸开了"混杂"的危化品物流业。死亡165人,失联8人,失联人员已确认无生存可能,依法申请启动宣告死亡的法律程序。这是截至2015年9月11日,天津港"8·12"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造成严重伤亡,其中消防员伤亡惨重,由此在全社会引起关于应急救援的深刻反思:在抢险之前,危化品事故应急响应机制是否健全?在启动应急方案时,是否对事故等级和相应措施有准确预判?在救援过程中,组织救援的指挥人员和施救人员是否具备处置危化品火灾的专业技能和风险判断意识?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危险品的需求迅猛增长,然而危化品运输行业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接二连三的危化品运输事故让人触目惊心,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尤其是2014年"3·1"晋济高速爆炸事故的惨痛教训,暴露出危化品运输管理的漏洞和问题。为了促进这一领域安全工作的发展,从源  相似文献   

11.
正舆情今年,河北沧州中海油中捷石化"8·10"火灾事故和辽宁中石油大连石化"8·17"火灾事故受到舆论关注;8月30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和国务院国资委联合召开了中央企业危化品事故警示会,石化领域相关新闻成为近期受关注的热门话题。2012—2017年,各地石化企业安全事故频发,事故导致重大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因此石化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易形成热议焦点,产生舆论波动。  相似文献   

12.
陶玉红 《安全》2010,31(4):21-23
1近年来我国危化品行业安全生产事故统一计情况 从国家安监总局的统计数据可知,2005年全国危化品企业因安全生产事故死亡61人,伤23人;2006年死亡9人,伤155人,2007年死亡17人,伤3人;2008年死亡50人,伤9人。例如在2008年与2009年发生的两起危化品生产事故也令人触目惊心:  相似文献   

13.
<正>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截至9月8日15时,共发现遇难者人数162人,已确认身份162人,其中公安消防人员23人,天津港消防人员73人,民警11人,其他人员55人。该事故发生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近期一些地方接二连三发生的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再次暴露出安全生产领域存在突出问题,面临形势严峻。血的教训极其深刻,必须牢牢记取。"8·12"事故原因尚在调查,但安全生产领域所暴露的问题并非完全无从探究。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刘铁民说,"事故频发的原因,首先在于对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4.
<正>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处理余波未了,各地都正在吸取教训进行安全生产检查,没想到又接二连三发生山东淄博润兴化工厂"8·22"爆炸事故,造成1死9伤;山东东营滨源化学公司"8·31"着火爆炸事故,造成13人遇难。这究竟是怎么进行安全检查的?其中的教训应引起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15.
正2013年11月,"11·22"青岛输油管道泄漏爆炸事故,造成62人死亡;2014年8月,"8·2"昆山中荣工厂爆炸事故,造成146人死亡;2015年8月,"8·12"天津港火灾爆炸事故,造成165人死亡。这些冰冷的数字背后暴露出安全生产领域还存在"认不清、想不到"的问题。针对近年来发生的重特大事故,国家层面多次指出,对易发生重特大事故的行业领域,要将安全风险逐一建档入账,采取风险分级  相似文献   

16.
为提升危化品事故应急救援能力,保障消防救援队员救援时安全,基于2015年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教训,从应急管理生命周期的角度构建危化品应急管理体系,研究危化品事故应急救援能力提升方法。结果表明:事故发生及特大伤亡与预防和应急准备工作不足有密切关系。构建基于应急管理生命周期的危化品企业、有关监管部门、技术服务机构、消防队联动应急管理体系是提升危化品应急救援能力的重要方法。危化品企业、有关监管部门、技术服务机构、消防队应做好危化品事故预防与应急准备工作,通过充足的预防和准备工作促使有效应急响应。事故发生后,危化品企业做好早期处置利于消防队采取针对性应急救援方案。对于复杂性危化品事故,及时成立抢险救援指挥部,科学应急响应,可保障消防救援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正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瑞海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于某和董某利用"人脉"关系,层层突破各层监管,非法违法运营"炸药包"2年多,最终酿成了惨剧。2016年2月5日,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以下简称"8·12"事故)调查报告发布,经国务院事故调查组认定,这起事故共造成165人遇难、8人失踪、798人受伤,已核定直接经济损失68.66亿元,是一起特别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事故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调查发现了怎样的问题?中央电视台记  相似文献   

18.
<正>天津港"8·12"事故发生后,浙江省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吸取"8·12"事故教训,紧密结合浙江安全生产工作实际,对各行业开展了安全隐患大排查。近期,全国多个地区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特别是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造成了众多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浙江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浙江省委、省政  相似文献   

19.
<正>2015年,我国发生了多起涉及危化品的生产安全事故,多家企业因此停产停业,多个家庭因此破碎。作为安全生产的最后一道防线,应急处置是避免事态扩大,把人员、财产损失控制在最低范围的有效手段。然而,我国不少危化品生产和应用企业在生产安全及事故应急处置上存在着问题。现实困境"不少企业存在侥幸心理,在未发生事故时,总认为事故就不会  相似文献   

20.
2014年"1·14"台州大东鞋业有限公司重大火灾事故,同年"3·1"晋济高速山西晋城段岩后隧道特别重大道路交通危化品燃爆事故,"12·31"上海外滩拥挤踩踏事故,都体现出相关政府管理部门、企业在应急管理上存在一定问题。为吸取教训,提高公共突发事件防范处理能力,本刊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王宏伟副教授,请其就公共安全、企业安全生产的应急管理做深刻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