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油田作业员工安全心理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 要:油田员工所发生的不安全行为与其不安全心理特征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为解决这一问题,对辽河油田兴隆台工程技术处作业员工进行了安全心理测评,对安全心理测试结果及心理访谈记录进行了综合分析.结合安全心理学理论,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油田作业员工易出现隐患和不易出现隐患两个群体在个性、工作满意度、基层队伍气氛和安全意识4个方面进行了群体安全心理特征描述.为及时关注并纠正员工影响安全的不良心理因素,改善油田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王海真  叶青  谭玉林  皮燕 《安全》2014,(6):27-30
本文选取平煤集团十一矿的员工作为调研对象,开展了多项安全心理测评,对测试结果及心理访谈记录进行综合分析,从煤矿井下作业员工的个性、安全意识、班组气氛以及工作满意度等方面进行了群体安全心理特征描述。为减少煤矿安全管理中由于员工心理问题导致的隐患提供了依据,并对改善煤矿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油田作业安全事故的发生与人心理行为有很大关系,了解油田作业现场人员违章的心理原因并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对策,是油田安全管理研究的重要任务。通过对辽河油田兴隆台工程技术处油田作业现场64起真实有效事故进行回顾和原因分析,认为员工的不安全心理是油田作业现场造成事故最主要原因。总结出事故发生原因,分析其中人的员工不安全心理对事故发生的影响,提出对员工不安全心理的预防措施,提高作业工人安全心理水平来保障行为安全,才能有效防止大多数事故的发生。通过提出相对应的心理干预措施,把员工安全心理行为训练、员工安全心理团体辅导与讲座和个体心理咨询有机结合,落实安全心理行为管理措施,不断改进心理干预手段,尤其是心理干预采用综合手段,可以取得较好的干预效果,对油田作业现场事故的预防和生产安全有序的运行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为了不断创新安全管理模式,提升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辽河油田兴隆台采油厂安全心理管理中心组织了有关专家于2015年7—12月,开展了企业员工安全心理调研工作,深入作业一线,采取调查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了解一线员工的安全心理状况,并针对员工所存在的心理问题提出管理对策,且予以实施。  相似文献   

5.
《安全》2016,(2)
陕北黄土高原之上的安塞油田,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油田的特点,形成了"监管互动"工作法,油田运用此方法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隐患问题"重复率""出现率"降低;促使多项作业规范化;提升了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安全教育的“提问方式”在辽河油田勘探局有所创新和发展,即采用知识竞赛方式进行教育,对引导青年工人巩固应知应会的安全生产知识,端正安全第一的思想态度,起到良好作用。经充分准备后,于3月27日在油田某钻井公司五大队举行。会场正面悬挂“安全生产知识竞赛”会标。聘请油田技安处同志为顾问,大队党政领导临场坐阵,大队专职安全员为主考人,并设计时、记分各一人。大  相似文献   

7.
通过现场安全环保监督检查发现,很多问题屡查屡有、屡禁不止、反复出现,致使隐患问题呈现出越查越多、越改越多的现象,严重制约了企业安全环保管理水平的提升。本文以监督工作实践为例,结合油田安全生产及监督管理现状,提出安全环保隐患整改四查四看四不放过检查法,以促进企业安全环保隐患管控水平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8.
<正>1.安全结果不好,追溯过程活动存在缺陷应多从主观找差距,对过程活动进行分解剖析,找准引发安全结果不好的本质原因对症下药予以解决,并对相关原因进行排序,及时配置有效的资源动态进行改进。2.没有事故不代表安全,没有隐患才能稳固安全的根基没有事故并不能代表绝对的安全,也不能代表安全工作没有问题及缺陷;安全工作的重点应是动态辨识危险源,发动全员治理隐患,并对隐患治理的效果进行及时跟进评价,消除现场人的隐患、物的隐患、环境的隐患及  相似文献   

9.
王国巍 《安全》2015,36(6):52-53
本文通过对目前辽河油田公司基层站队安全管理的现状分析,查找存在的问题和根源,结合油田公司实际以及国家、集团公司相关标准和规范,从规章制度建设、软件资料建立、现场规范管理三个方面统一规范,实现标准化管理。  相似文献   

10.
张俊杰 《安全》2017,38(11)
集气站属于易燃易爆高危场所,集气站内施工作业属于高危险作业。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山西煤层气分公司作为国内较大的煤层气开采企业,在山西省沁水县建有多座集气站。目前,集气站内的非常规作业施工多由承包商来承担。由于受到承包商施工人员素质、业务技术水平、安全意识等因素影响,站内施工会存在着较大的风险隐患。因此,落实集气站属地安全管理措施,加强属地安全管理,增强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提高作业员工安全技能,保证施工安全尤为重要。本文从保障集气站内施工安全入手,分析站内施工作业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对策,控制施工风险,从而避免安全事故发生,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武宗豪  周建凯  姜伟 《安全》2021,42(7):56-61
为更合理地使用危险源与隐患2个安全术语,本文从学术和国内外标准2个角度分别对危险源和隐患的含义进行阐述,并对危险源和隐患之间的关系进行辨析.研究表明:危险源是能量、物质及行为的状态;隐患是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以及管理上的缺陷;关于危险源与隐患关系的4种观点在对危险源和隐患含义的解释上以及在对实践的指导上有着其各自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2.
何谓隐患,顾名思义藏匿的灾祸罢了.隐患是安全生产中的常用语,隐患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罪魁祸首.要搞好安全生产,首先要排除各种隐患.只有把各种隐患干净彻底地排除,才能避免各类事故的发生,从而使安全生产做到万无一失,警钟常鸣.隐患通常归纳为两种类型,即有型隐患和无型隐患.有型隐患易发现,摸得着,看得见.无型隐患也称思想隐患,它隐蔽性强,不易发现,埋伏在人们的思想意识中,有型隐患和无型隐患的存在,给搞好安全生产带来了威胁,增加了难度,稍有不慎,都可能造成各种事故的发生,其后果是难以想象.  相似文献   

13.
硫化氢是一种剧毒和较强腐蚀性的气体,近年来在辽河油田一些地区相继出现,特别是稠油热采区块出现了较高浓度的硫化氢。硫化氢的存在已经威胁到油田的安全生产,并成为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对辽河油气稠油热现场硫化氢的预防与治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李冬毅 《安全》2014,35(1):37-38
正辽河油田分公司坚持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积极探索HSE新方法、新工具在生产现场的应用,为油田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提供有力保障。1实行目视化管理的背景和目的辽河油田公司业务涵盖油气生产、集输、工程技术、工程建设等多个种类,管理各类油气水井两万口,油气厂站1000多座,油气处理联合站、轻烃站等重点要害部位50多个,油气集输管道10万公里。安全环保风险点源多、管控难度大。如何提高员工自主防范意识,使规章制度和操作规  相似文献   

15.
正化工企业属于高危行业,生产过程涉及易燃、易爆、有毒、高温、高压、腐蚀、触电、辐射等多种危险因素。安全生产是化工企业生产运营的基础,员工安全作业是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保障,而班组安全培训则是提高作业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的有效途径。企业主要负责人、各级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都应重视和参与安全培训工作。对于班组来说,安全培训与一般的操作技能培训有所不同,员工在接受操作技能培训后,能够经常用到、看到,并通过实践不断加深记忆、熟练技  相似文献   

16.
<正>在基层安全生产实践中,有些人将辨识"风险"和排查"隐患",视为"捕风捉影"或没事找事。其实,对正常安全生产工作中的未来结果或损失的不确定性进行分析、判断或评估危险因素和危险程度,是为了更好地规避风险,防止冒险;对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及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缺陷进行排查,并加以防范、整治,是可以防止"隐患"导致事故的发生。对于企业来说,隐患排查治理  相似文献   

17.
八闽动态     
《安全与健康》2023,(6):72-77
<正>福州市晋安区近日,晋安区召开全区工贸行业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动员部署会。会议要求,各相关单位要突出重点整治范围和事项,聚焦重点企业重点方面开展抽查检查;督促企业对标对表进行自查自改,建立企业隐患排查与整改清单、落实全员安全生产岗位责任、组织开展应急救援演练活动等,着力防范化解易造成群死群伤的安全风险隐患,确保企业安全有序生产。  相似文献   

18.
<正>夏季是油田企业生产的黄金时期,但同时也是生产安全事故的高发期,因此对于油田企业来说,做好夏季安全管理工作至关重要。笔者认为,油田企业应从如下4方面入手,做好夏季安全管理,确保夏季生产安全。第一,应从思想观念入手,让一线人员正确认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例如,油田企业管理者可通过定期组织开展以"安全生产大讨论"为主题的岗位隐患讨论,就近期的重点工作和干部、员工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鼓励员工们将  相似文献   

19.
谈及安全,人们就会想到隐患;谈到隐患,人们就会想起事故。生产经营过程中有了隐患,就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所以安全、隐患、事故紧密相联。围绕安全话题,人们会经常看到两个概念:安全隐患和事故隐患。这两个概念在不同的媒体上皆以不同的频率出现。  相似文献   

20.
赵翠  袁树杰  丁蕴蕾 《安全》2013,34(3):14-17
本文以自行编制的问卷对湖南某高校图书馆火灾进行事故后调查,结果分析显示,消防演习训练、消防器材的了解程度、对火灾隐患的认识程度及火灾下人的心理特征4个因素为影响疏散的主要因素,并探讨了如何协调4者之间的关系来提高疏散效率,降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