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正>笔者认为,领导下基层安全检查十分必要。看报告、听汇报的形式,与领导亲临现场相比,其效果还是会有不小的差距,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图为某企业员工在现场做作业前准备。(图片由陕西龙门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笔者认为,领导下基层安全检查十分必要。领导把精力放在组织、协调、部署、决策等方面固然没错,但是这些安全管理行为,都离不开对基层真实情况的掌握,否则就是无源  相似文献   

2.
<正>笔者认为,领导干部下基层开展安全检查是促进基层工作的有力手段,但在实施过程中要避免走形式,做到3个"不掺假"。图为某企业锅炉设备检修维护工作现场。(图片由大唐国际北京高井热电厂提供)笔者认为,领导干部下基层开展安全检查是促进基层工作的有力手段,对于落实安全责任、营造安全氛围、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实施过程中要避免走形式,做到3个"不掺假"。  相似文献   

3.
<正>笔者认为,企业领导下基层安全检查,不仅不会影响正常工作,还会影响和带动基层员工,上下同欲,全员一心,共同推动安全生产发展,筑牢安全生产防线。图为某企业领导针对重点时段开展的节假日前专项安全检查。(图片由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提供)笔者认为,企业领导下基层安全检查,不仅不会影响正常工作,还会影响和带动基层员工,上下同欲,全员一心,共同推动安全生产发展,筑牢安全生产防线。积极作用体现在以下3方面:第一,是重视安全工作的态度表现。企业领导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  相似文献   

4.
<正>笔者认为,对于现阶段大多数企业来说,在具体实践中不如就从一个方面突破,即从严执法。图为某企业安全检查现场。(图片由陕西龙门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提供)对于如何看待基层安全管理"严"与"柔"这个问题,很多人都会想到"严柔并济"这个成语。诚然,这是一个非常理想的处理方式,但是"严"与"柔"的尺度与比例,却非常不容易把握。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使基层安全管理人员处于一种两难的境地。因此,笔者认为,对于现阶段大多数企业来说,在具体实践中不如就从一个方面突破,即从严执法。  相似文献   

5.
笔者认为,领导"挂帅",要分清主次,不必什么工作都亲自"挂帅",而应有针对性地选择重点工作"挂帅",同时更重要的是,针对这些重点工作必须在行动上做出"表率"。图为某煤矿矿长带队到井下开展安全检查。  相似文献   

6.
<正>对于该不该设立违章作业"曝光台"这个问题,笔者持肯定态度。但违章作业"曝光台"的设立,应当讲究曝光的适度与方法。图为某企业安全检查现场。(图片由江西赣能抱子石水电厂提供)对于该不该设立违章作业"曝光台"这个问题,笔者持肯定态度。一方面,对于违章行为及时、适当地曝光,伤一伤违章者的"面子",可以对其起到思想警醒,行为约束的作用;另一方面,有些违章带有普遍性,通过违章作业"曝光台",以某一违章者的典型违章为"案例",可以起  相似文献   

7.
正安全检查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笔者认为,企业安全检查要真正起到发现问题、整改隐患,提高安全工作水平的作用,就要做到"一个坚决、四个避免"。"一个坚决""一个坚决",即企业要坚决落实"有感领导"的各项要求。首先,领导干部要亲自带队开展检查。这样既能体现出安全检查的权威性和重要性,又能体现出领导对安全工作的重视,还能够从检查中直观地感受到基层现场的安全管理状况及主要工作的推动和落实情况,为进  相似文献   

8.
<正>笔者认为,应遵循"张弛有度"的原则,从摆正心态、加强日常行为规范管理、及时归纳总结3个方面入手展开工作。图为某企业结合实际开展的安全月活动启动仪式。(图片由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提供)笔者认为,企业应遵循"张弛有度"的原则,从摆正心态、加强日常行为规范管理、及时归纳总结3个方面入手展开工作,使企业领导下基层安全检查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起到实实在在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如何看待领导下基层安全检查目前,随着安全生产工作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一些企业的领导会前往基层开展安全检查。对此,有些人认为,术业有专攻,领导前往基层开展安全检查,不仅难以查到实质的安全隐患,还会对正常工作产生影响,因此,应把精力放在组织、协调、部署、决策等方面。还有些  相似文献   

10.
安全检查是企业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发现安全隐患,堵塞安全漏洞,强化安全管理,搞好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之一。近日,笔者到部分工矿企业调查时发现,一些企业组织或个人,把安全检查当“秀”来做,不仅没有起到安全检查应有的作用,反而影响了安全生产。此作“秀”之风应急停、当刹之。安全检查“走马观花”,形式主义不保安全。调研中笔者发现,部分企业领导人下基层进行安全检查,指导工作,大多采用“走马观花”式,检查还未开始,就通知被检查单位,企业做了“准备”,将隐患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隐藏;检查时,把重点…  相似文献   

11.
正笔者认为,企业安全检查的频率应遵循"因类制宜,定频助安"的原则,从明确安全检查的类型和内容、"因类定频""交流定频""奖罚定频"4方面入手展开工作。图为某企业安全检查现场。(图片由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提供)笔者认为,企业安全检查的频率应遵循"因类制宜,定频助安"的原则,从明确安全检查的类型和内容、"因类定频""交流定频""奖罚定频"4方面入手展开工作,推  相似文献   

12.
正笔者认为,企业想要做好安全管理的统筹,就必须要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找准"主旋律"。图为某企业安全检查现场。(图片由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提供)  相似文献   

13.
<正>笔者认为,要避免这种现象出现应当在"真"上下功夫。图为某企业安全管理人员下现场了解"真"实情况。(图片由武钢金山店铁矿提供)企业根据安全生产工作的需要,通常会开展一些"突击性"工作。这些"突击性"工作往往会受到领导的重视,效果也比较立竿见影。但有些企业却难以将取得的效果保持下去,使这些"突击性"工作成为了"一阵风"。笔者认为,要避免这种现象出现应当在"真"上下功夫。第一,"真"诚倾听职工的意见和心声。通过"突击性"工作发现问题后,企业管理层应当真诚听取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企业安全检查是消灭事故隐患,预防事故发生的重要一环,企业安全检查活动,都是由若干个环节构成的相对独立、完整的系统,如果在检查过程中忽视了这些具体的环节,必将导致系统的残缺,继而削弱安全检查活动的功效。根据多年从事安监工作的经验,笔者认为,我们的企业安全检查主要有"十忌"。  相似文献   

15.
<正>只"看病"不"开方"现象,既反映了一些地方或部门服务意识的缺失,也凸显了其安监的能力和水平。因此,需要负有安全监管监察职能的部门,要练就既能"看病"又会"开方"的本领,这不仅是提升安全监察质量的重要前提,更是搞好企业服务的重要保障。安全检查是及时发现问题、整改隐患并确保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但一些地方或部门安全检查只盯着深挖细纠安全隐患,在整改隐患上却不给任何思路和措施。笔者认为,这种只"看病"不"开方"的安全检查不可取。  相似文献   

16.
<正>现场安全管理作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很多企业都非常重视,也开展了大量工作,但在实践中往往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甚至出现事故。笔者认为,关键在于"预防"工作没做好。"预防为主"既是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之一,也是现代安全管理思想的重要体现。对于企业来说,只有  相似文献   

17.
正笔者认为,对于上级安全检查应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上级单位应为基层单位的安全生产情况"把好脉",另一方面,基层单位要以此为依据,积极配合,改进工作,才能使上级安全检查发挥作用,促进基层单位、乃至整个企业安全生产水平的提升。第一,上级安全检查不论哪种类型(专项检查、季度检查或定期检查、节假日检查等),其重点都  相似文献   

18.
<正>在企业基层实践中,很多人认为,现场安全检查时,检查者对一些"小违章""小隐患"的纠正是小题大做,甚至认为是检查者"闲得没事"。对此,笔者认为,安全是一种秩序,需要有人来维护。如果对"小问题"放任不管,就很可能会导致秩序混乱,使其演化成"大问题"。比如,道路中的车辆与行人,一两个行人  相似文献   

19.
<正>笔者认为,企业大可不必"风声鹤唳"般地言必称安全,而是应把握好"度"。图为某企业安全宣教活动现场。(图片由川煤集团广能公司绿水洞煤矿提供)对于安全生产工作,虽然很多人认为抓得越"紧",员工的安全意识就会越"牢固"。但笔者认为,企业大可不必"风声鹤唳"般地言必称安全,而是应把握好"度"。首先,依据笔者多年煤矿安全管理经验来说,如果安全管理抓得  相似文献   

20.
正笔者认为,在企业安全管理中,企业主要负责人的"时间投入"必不可少,从某种程度上讲,"时间投入"甚至比"资金投入"更加重要,更能体现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首先,以安全工作"投入时间"为表率,方能上行下效,上下一心。"安全大于天""安全第一"等安全宣传横幅上常见的标语对于企业负责人来说并不陌生,但想要让这些"标语"真正落到实处,让企业安全管理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