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1 毫秒
1.
黄、渤海区沉积物中磷的分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冯强  刘素美  张经 《海洋环境科学》2001,20(2):24-27,41
对1998年9月和1999年5月的渤海航次、1998年5月南黄海航次、1999年8月北黄海航次所采集的表层和柱状沉积物样品中总磷和无机磷的含量及分布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黄、渤海沉积物无机磷占总磷的70%-80%,以无机磷为主,有机磷次之。受海流及陆地河流注入的影响,渤海海区沉积物中无机磷的总磷含量的最大值出现在黄河口附近,而黄海海区沉积物中无机磷和总磷含量的最大值出现在南黄海的西南部;整个黄、渤海海区无机磷和总磷含量的最小值则出现在山东半岛的成山头附近与朝鲜半岛西海岸之间的海区。由于海流作用及生物扰动,所采集的柱状样品中磷的含量产生了一定的波动,但总体趋势还是表层沉积物中磷的含量略高,向下销有减小。  相似文献   

2.
东、黄海沉积物中生物硅的分布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1998年5月、2000年10月及2001年5月东、黄海海区3个航次采集的沉积物样品中生物硅(BSi)含量的分析,讨论了东海西北部、南黄海沉积物中BSi的分布、埋藏及其与水体初级生产力、硅藻丰度的关系.测定表明,调查海区表层沉积物中BSi的含量介于0.21%~0.70%,海区BSi的分布与水体初级生产力的变化一致.在长江口海区,BSi的积累与河口区水体中的叶绿素a、初级生产力有着密切的关系,近20年来长江口海区沉积物中BSi含量的变化记录了长江径流以及长江输送N、P、Si营养盐通量的年际变化.  相似文献   

3.
南海东北部海区污染调查从1979年8月开始,历时四年。调查范围从北纬19°至23°,东径115°至120°之间的海域(见图1)。沉积物中石油的污染状况为整个综合调查中的一个项目。每年出海一次,共四个航次,在该海区设测站35个,采集表层沉积物分析测定,并对本海区底质石油含量分布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海近岸海域沉积物环境质量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于1998年8~10月,对中国海域沉积物污染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全国海区沉积物质量总体良好,个别近岸海区受到一定程度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其中大连湾、锦州湾、辽河口、珠江口、北海近岸污染较重。  相似文献   

5.
渤海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分布与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第2次全国海洋污染基线调查数据,研究渤海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PAHs)的空间分布特征和输入来源.结果表明,按渤海海区划分,PAHs含量由高至低依次为秦皇岛沿岸、辽东湾、莱州湾、辽东半岛近岸、外海海区和渤海湾近岸.对照有关的沉积物质量标志水平,秦皇岛沿岸和辽东湾(尤其是锦州湾)表层沉积物中PAHs具有较高生态风险.就PAHs组成而言,锦州湾近岸沉积物中低环比例较高,其它海区4~5环占优.荧蒽/芘和芘/苯并(a)芘两个比值参数显示锦州湾近岸沉积物的PAHs主要源于石油工业,秦皇岛近岸和莱州湾部分站点主要来自燃油产物,而其它海区的大部分站点则属于燃煤型来源.燃烧生成的PAHs易吸附于细微颗粒物上,其迁移和沉降可能是外海海区PAHs含量高于渤海湾近岸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6.
利用2015年-2017年海洋环境监测数据,对辽东湾近岸海域沉积物石油类含量时空分布状况进行阐述,对其污染状况进行分析,对其污染来源进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2015年-2017年辽东湾近岸海域沉积物石油类含量范围为1.5×10?6~2790.0×10?6,中位值为62.7×10?6。2015年-2017年辽东湾海洋功能区内沉积物石油类含量的总中位值大小顺序(前三位)为港口航运区>保留区>农渔业区。2015年-2017年辽东湾海洋功能区内沉积物石油类站位总超标率大小顺序(前四位)为工业与城镇用海区>保留区>农渔业区>港口航运区。石油类主要产生于港口航运区、工业与城镇用海区沿岸、保留区沿岸、农渔业区等生产活动较为频繁的区域。  相似文献   

7.
厦门马銮湾养殖海区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通过两个航次对厦门马銮湾养殖区及厦门西海域非养殖区的表层海水及沉积物中的多环芳烃的含量,组成进行调查。结果发现:马銮湾养殖区表层海水中多环芳烃的含量已达到生态毒理评价标准,马銮湾养殖海区的表层海水中多环芳烃的含量及组成存在明显的时间差异;马銮湾养殖海区沉积物中的多环芳烃含量明显高于非养殖区,并且在养殖海区的沉积物中检测到苯并(b)荧蒽,吲哚芘和苯并(ghi)Bei等没有最低安全值的高分子量多环芳烃的存在,直接威胁养殖水体的安全。此外,还对马銮湾养殖海区中多环芳烃污染的来源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东海赤潮高发区沉积物中脂肪酸分布及物源指示意义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选取东海赤潮高发区4个站位柱状沉积物,通过GC-MS分析获得脂肪酸的特征信息,结合元素分析和统计学方法探讨了调查海区有机碳来源和藻类组成结构的变化在海洋沉积中的记录。结果表明:调查海区沉积物中脂肪酸呈双峰型分布且偶碳优势明显,呈海陆混合输入特征;硅藻指数指示的硅藻历史变化体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赤潮的增加趋势;在物源指示方面,调查海区自生生物源如细菌、海洋微藻等是沉积物中脂肪酸的主要来源,贡献率大于75%;长江口泥质区中藻源脂肪酸的贡献约占62%,大于闽浙沿岸泥质区,但在高沉积速率的内陆架区域,脂肪酸未能很好反映陆源有机质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由福建与台湾双方联合进行同步监测的台湾海峡海区污染物监测计划课题日前开始实施。第一期采样已完成,正在测定之中。该课题自1995年起,历时2年。 该课题是开展台湾海峡马尾(闽江口)与马祖、厦门与金门海区环境质量的同步监测,共布设20个沉积物采样站位,重点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曹妃甸近岸海区表层沉积物粒度和粘土矿物组成和分布特征,利用激光粒度仪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的方法对曹妃甸近岸海区15个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曹妃甸近岸海区沉积物以粉砂为主(45.2%),其次是砂(30.2%)和粘土(24.6%);研究区内四种粘土矿物含量依次为伊利石(55.8%)蒙皂石(24.9%)绿泥石(9.9%)高岭石(6.7%)。研究表明曹妃甸近岸表层沉积物含量和分布特征受物源、水动力等自然因素和围填海工程等人为因素共同影响;其中,围填海工程的长期实施对研究区表层沉积物中较细颗粒(粉砂和粘土)的分布影响较为明显;伊利石、高岭石和绿泥石分布特征与围填海导致的水动力改变密切相关。研究结果对曹妃甸近岸海区的沉积特征及沉积物物源、了解围填海工程对海洋沉积环境的影响有着一定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渤海表层沉积物中DDTs、PCBs及酞酸酯的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利用第2次全国海洋污染基线调查数据,研究渤海表层沉积物中DDTs、PCBs和酞酸酯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DDTs和PCBs的高值样点主要分布于秦皇岛近岸、辽东湾近岸和渤海湾近岸海区;酞酸酯的最高值和次高值样点分别出现在莱州湾近岸和辽东湾近岸,而秦皇岛近岸海区的平均水平高于其它海区.目前,渤海表层沉积物中PCBs和酞酸酯的含量相对较低,对周边底栖生物尚未构成威胁.另一方面,DDTs组成的比值关系显示秦皇岛近岸、渤海湾近岸和辽东湾近岸海区近期出现DDTs的输入,并且DDTs含量已超出相应的生态效应低值区间的标志水平,具有一定的生态风险.在渤海海区大多数样点,DDTs的主要代谢产物为厌氧条件下的DDD.  相似文献   

12.
长江口柱状沉积物中生源要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口4个岩芯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生源要素的分布各不相同.有机氮和总氮在8号站位的含量远高于其他3个站位,而不同形态C、P的含量在不同站位间的差别不大.沉积物中生源要素的分布主要受生源要素的来源、水动力条件以及沉积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沉积物粒度对柱状沉积物中生源要素分布的影响并不显著.有机生源要素的分解速率常数远大于中国近海其它海区,其中在水动力活跃的海区分解速率常数最大.沉积速率是控制生源要素埋藏通量的主要因素,在沉积速率较大的站位其埋藏通量相应较大,埋藏通量与沉积物中生源要素的含量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3.
黄海近岸表层沉积物中PAHs的分布特征与潜在风险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利用第二次全国海洋污染基线调查数据,考察了我国黄海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PAHs)的分布状况、组成比例,并开展了初步的来源分析和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研究结果表明,PAHs的含量范围从未检出至8294 ng·g-1,高值站点主要位于辽东半岛的大连湾附近海区,以及山东半岛北部的威海沿岸.在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的近岸海区,表层沉积物中的PAHs以中、高环(4~5环)组分占据明显优势;而在江苏近岸海区,低环组分(2~3环)的比例明显上升.低环与中高环组分的相对丰度以及成对同分异构体的比值结果显示,各海区表层沉积物中PAHs的主要来源是各类燃烧释放过程,如燃煤、生物质、天然气和交通尾气等,石油产品输入的影响居次要地位.依据效应低值区间ERL的警戒水平,计算ERL商的平均值,从而初步得到各海区潜在的PAHs生态风险水平.结果表明,大连湾PAHs污染较为严重,各PAHs组分的浓度均高于ERL警戒水平,而苯并(a)芘甚至超出效应中值区间的境界水平ERM,显示大连湾近岸海区具有较高的PAHs生态风险,而其它海区的潜在生态风险则较低.  相似文献   

14.
采用MILESTONE DMA-80固液相自动测汞仪对广西北部湾潮间带13个站位表层沉积物中汞含量进行检测,并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法对研究区域沉积物Hg污染水平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判定。研究表明,研究区域各站位潮间带表层沉积物汞含量介于24.60~125.87 ng/g之间,平均值为60.58 ng/g,就不同站位所属海区而言,平均汞浓度质量分数由高到低表现为:钦州海区北海海区防城港海区,广西北部湾潮间带沉积物中汞污染风险系数低,个别站位接近中等风险程度临界值。广西北部湾滨海潮间带各站位中表层沉积物汞元素潜在生态风险较小,各站位沉积物中汞浓度均低于国家海洋沉积物Ⅰ类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5.
碳酸盐沉积物的形成很容易受海区的水温、深度和地形等影响。碳酸盐沉积物中所包含的有机物,与泥质沉积物中的有机物相比,很少受到粘土矿物和其它有机化合物的影响,是在碳酸盐的特定环境下经受成岩变化的。也就是如秋山(1972)所指出的那样,这两种沉积物是以有机物的成岩变化来区别的。  相似文献   

16.
沉积物机械组成对海洋沉积环境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辽东北黄海浅海、湖滩、海湾及辽河口海区 1983年辽宁海岸带调查和1987年海湾调查资料为基础,按各区域分别研究了底质重金属Cu、Zn、Pb、Cd及硫化物的标准化比值与沉积物机械组成的关系,求得非线性关系函数式,并比较了各区域污染物标准化比值大于1.0时沉积物中值粒经的分布范围。通过石城岛滩涂沉积物机械组成的变化引起底栖生物群落变化等,说明沉积物机械组成对沉积环境质量及生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大鹏湾中表层沉积物的有害要素及其环境质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依据20多个航次的调查资料,简要描述和分析了大鹏湾表层沉积物中8项有害要素多年的平均分布变化及其环境质量变化.结果表明:绝大多数表层沉积物中的有害要素含量在本湾的西部和北部沿岸区域明显偏高,这说明香港和深圳某些渠道的排放对沿岸区域造成了污染.9a调查期间,香港海区表层沉积物中Pb、Cu、Cr、A8和Hg含量的年际变化趋...  相似文献   

18.
长江口沉积物对磷酸盐的吸附与释放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对长江口沉积物进行了释放及吸附P的研究,结果表明长江口海区沉积物对P的释放极少,沉积物吸附大量P后的再释放是缓慢的。经测定,沉积物吸附/释放平衡点的一般为0.038~0.085μg/mL,此值一般高于底层水P浓度,因此推测,长江口地区沉积物有向上覆水释放P的倾向。  相似文献   

19.
讨论了芝罘湾沉积物酸提取相中Pb、Cu、Cr、Fe、Mn、Li、K的分特征,及其在环境中的赋存形式,并与其它海区资料相比,得出该湾沉积物已受到重金属污染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刘文新  凌晰  陈江麟  范永胜  陶澍 《环境科学》2008,29(7):1761-1767
依据第二次全国海洋污染基线调查数据,考察黄海近岸表层沉积物中PAEs、DDTs和PCBs污染物的地理分布、组成特征,并基于相应的沉积物质量警戒水平,进行初步的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黄海近岸海区PAEs的高值站点集中在大连湾(1389.8 ng/g)和旅顺(1928.0 ng/g)周边海域,已超出相应的警戒水平,各海区主要组分为二丁基和2-乙基己基酞酸酯.黄海近岸海区只有大连湾出口海域沉积物中PCBs浓度(24.2 ng/g)稍高于ERL警戒水平(22.7ng/g);而超过ERL警戒水平(1.58ng/g)的DDTs较高浓度站点则主要位于大连湾(6.3~7.6 ng/g)、烟台-威海近岸(4.5~10.3 ng/g)、胶州湾(5.5~21.2 ng/g)和海州湾(27.4~62.9 ng/g)近海区域,其中海州湾一站点沉积物浓度甚至超过ERM警戒水平(46.1 ng/g).DDTs组成分析显示,p,p′-DDT的代谢产物主要是p,p′-DDD;在大连湾、威海、胶州湾和海州湾近岸海区以及山东半岛东部外海仍存在有DDT的输入,其来源可能是工业三氯杀螨醇和/或工业DDT产品.这些海区表层沉积物存在一定的生态风险,尤其是海州湾的个别站点,潜在生态风险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