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境科学》2013,(2):788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对生态、环境、健康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国家层面上VOCs已经被列为重点控制的污染物,对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减排与控制有着迫切的需求,有关挥发性有机污染的研究已经引起政府、地方、企业和科研人员密切的关注.为了支持国家挥发性有机污染减排与控制,更好地促进与提高有关我国挥发性有机污染的科学研究,《环境科学》2011年  相似文献   

2.
《环境科学》2012,33(11):4051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对生态、环境、健康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国家层面上VOCs已经被列为重点控制的污染物,对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减排与控制有着迫切的需求,有关挥发性有机污染的研究已经引起政府、地方、企业和科研人员密切的关注.为了支持国家挥发性有机污染减排与控制,更好地促进与提高有关我国挥发性有机污染的科学研究,《环境科学》2011年  相似文献   

3.
《环境科学》2013,(6):2478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对生态、环境、健康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国家层面上VOCs已经被列为重点控制的污染物,对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减排与控制有着迫切的需求,有关挥发性有机污染的研究已经引起政府、地方、企业和科研人员密切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环境科学》2013,(1):394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对生态、环境、健康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国家层面上VOCs已经被列为重点控制的污染物,对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减排与控制有着迫切的需求,有关挥发性有机污染的研究已经引起政府、地方、企业和科研人员密切的关注.为了支持国家挥发性有机污染减排与控制,更好地促进与提高有关我国挥发性有机污染的科学研究,《环境科学》2011年出版"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检测分析、减排控制、环境政策研究"专辑(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郝郑平研究员为专辑的特邀主编).专辑出版后,引起了极大地反响和关注.  相似文献   

5.
《环境科学》2013,(7):2551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对生态、环境、健康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国家层面上VOCs已经被列为重点控制的污染物,对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减排与控制有着迫切的需求,有关挥发性有机污染的研究已经引起政府、地方、企业和科研人员密切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环境科学》2012,33(12)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对生态、环境、健康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国家层面上VOCs已经被列为重点控制的污染物,对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减排与控制有着迫切的需求,有关挥发性有机污染的研究已经引起政府、地方、企业和科研人员密切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江梅  张国宁  任春  邹兰  魏玉霞 《环境科学》2013,34(12):4747-4750
研究分析了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排放标准制订中4个关键技术问题:污染因子选择、控制指标确定、限值的确定以及技术管理措施.结果表明,应根据毒性和光化学反应性选择污染因子;确定控制指标应既考虑有组织控制指标,又考虑无组织的控制指标;确定排放限值应明确是基于控制技术还是基于健康风险;同时制定技术管理措施以通过源头和过程控制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排放.  相似文献   

8.
章采用GC,GC/MS对珠江三角洲某市饮用水源水和河涌水中半挥发性、非挥发性微量有机物进行调查分析,共检测出226种有机污染物,其中有14种美国环保局优先控制污染物,6种中国水环境中优先控制污染物,B水厂污染最严重,A水厂水质最好。结果还表明该市饮用水源水及河涌水已经受到了生活污水、石油烃、洗涤剂、塑料增塑剂、有机农药和工厂排放的污水等的污染。  相似文献   

9.
在对我国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状况、控制管理和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挥发性有机污染的危害,提出了未来我国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减排控制可能的战略与路线。挥发性有机物是导致大气环境恶化的关键,我国挥发性有机污染控制面临严峻的挑战,重点行业VOCs污染的减排控制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正PM_(2.5)与臭氧是我国现阶段大气污染最突出的问题,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导致大气环境恶化的关键,我国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支持我国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减排与控制,更好地促进与提高我国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的科学研究,《环境科学》在2011、2013年出版了"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监测分析、减排控制、环境政策研究"专辑的基础上,策划编辑出版了本专辑,征稿邀请发出后得到挥发性有机污染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技术人  相似文献   

11.
室内空气污染物的种类及控制措施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室内空气污染物包括悬浮固体污染物和气体污染物。其中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呼吸系统有极大危害,引起肺炎、肺癌等疾病,主要来源于燃料的燃烧、吸烟以及由室外进入室内的颗粒物。气体污染物主要包括有机气体污染物(挥发性有机物、甲烷等)和无机气体污染物(SO2、NOx、CO等),它们可引起病态建筑综合症、化学物质过敏症(MCS)等相关病症。本文分析了室内空气污染的影响因素,并据此提出了控制室内空气污染以及提高室内空气质量的方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12.
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江梅  张国宁  邹兰  魏玉霞  张明慧 《环境科学》2013,34(12):4751-4755
以大气灰霾为代表的区域复合污染问题,导致挥发性有机物(VOCs)成为重点控制的污染物之一.通过对国家和地方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排放标准现状分析,依据排放特征以及我国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清单,建立和完善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13.
定型机废气是纺织染整行业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排放的主要来源,对纺织染整定型机废气排放污染特征进行了分析,结合现状调查情况对定型机废气治理技术进行了介绍。为全面整治纺织染整定型机废气污染,提出了纺织染整行业定型机废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核算方法,探讨了定型机在废气收集、治理和监测、监管、监控等方面的污染治理和控制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目前我国的大气污染形势十分严重,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大、呈现出区域性、复合型污染特征.快速的经济增长所带来的污染远远超出了环境承载力,来自政府、社会和公众的压力和诉求与日俱增.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是导致大气环境恶化的关键,我国的挥发性有机污染减排与控制面临着严峻地挑战.人们对我国挥发性有机污染的现状、存在问题、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还不深入,缺乏相关战略思路与技术路线,目前的科学研究尚不能有效支撑现阶段及未来减排.  相似文献   

15.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倍受关注的全球性环境问题   总被引:91,自引:0,他引:91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长期残留性,生物蓄物性,半挥发性和高毒性,是目前国际上备受关注的新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本文介绍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定义,性质,危害,总结了国外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研究重点,分析了我国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状况和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6.
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可以通过渗透、淋溶、挥发等方式入侵到地下水,场地环境中包括地下水介质.采用污染场地风险评估程序四步法,通过对某有机污染场地地下水采样分析调查,分析地下水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浓度和分布情况,得出以下结论.该场地的浅层地下水和深度离散地下水样本中理论生存期多于癌风险均高于项目的目标水平.其中,前者风险的来源主要是PCE、TCE和VC,而后者风险值主要贡献于TCE.若该场地要将地下水作为饮用水源,则需对地下水中化合物采取进一步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调查分析了居室或公共场所在装饰装修后,室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以下简称TVOC)在不同时间内的污染水平和可能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讨论社会各界所关注的装饰装修后室内空气质量问题,提出对室内空气污染TVOC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8.
室内环境中的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建筑装饰材科、家具、家用电器等生活用品与生活消费品以及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各种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其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TVOC)严重地影响人体健康。本在分析了TVOC的来源及其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污染控制对策。在污染控制策略上,应首先从源头加以控制,同时保证室内环境有很好的通风能力,通过选用环保建筑装饰材科、“烘烤”加速污染物散发和通风换气、进行空气净化等措施来降低污染物浓度,以提高室内空气品质。  相似文献   

19.
为了更好地对延河污染进行控制,增加延河水资源的利用率,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延河5个监测断面的水质指标进行评价,最后确定延河水质的主要污染物、污染物类型及主要污染断面。结果表明,延河水主要污染物为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以及氨氮,延河水质三氮类、有机类污染为中度污染,重金属类和细菌类污染为轻度污染,总体延河水质属有机类污染,延河主要污染断面为石窑村断面。  相似文献   

20.
严刚  薛文博  雷宇  宁淼  武卫玲  刘伟 《环境保护》2020,48(15):15-19
近几年,我国臭氧(O_3)污染呈加重趋势,以O_3为首要污染物的中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占比呈上升趋势,O_3已成为影响我国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其中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污染物超标天数中以O_3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占比已经超过以细颗粒物(PM_(2.5))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影响O_3污染的因素十分复杂,O_3生成与其前体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氮氧化物(NO_x)排放总量及其比例密切相关,呈非线性化学响应关系,且对气象因素异常敏感。因此,控制O_3污染应更加强调精准性与科学性,建议"十四五"期间以VOCs、NO_x减排为抓手,强化O_3与PM_(2.5)的协同控制,以大工程带动大减排,完善激励与约束并举的经济政策,显著提升监测监管能力,推动O_3污染问题逐步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