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九五”期间我国在耕地、森林、草地和湿地等方面生态环境现状,并深刻论述了生态环境中存在的问题,本着“采取生态建设和保护并举,一手抓恢复,一手抓保护,避免新的生态破坏,力求保持原有的生态系统及其功能”的原则,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
从生态系统理论探析生态环境的内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述环境和生态系统理论,界定生态环境为生态系统理论所理解和同构的环境。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恶化等概念作了具体说明,解释了环境、生态环境、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之间的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阐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内容和方法。最后简要论及生态产业和生态城市。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生态破坏成因分析与保护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龚震  李曼碧 《云南环境科学》2003,22(3):27-30,50
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大方面详细分析了云南省生态破坏的成因,并对保护和建设云南省生态环境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生态破坏也到了令人触目惊心的程度,为了有效恢复和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社会各界为之献计献策,其中讨论得较多的是如何构建我国生态补偿法律机制,文章就构建我国生态补偿法律机制须注意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效微薄之劳。  相似文献   

5.
中国典型生态区生态破坏经济损失分析和分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把当好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种生态环境到的破坏,通过定量或半定量的折算,以经济损失形式表现出来,综合评价某一地区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广东和海南等11个省(区)的生态破坏经济损失进行了计算和估值,对分析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建立了各省经济损失的相关模式和诊断模式,经济开发与生态破坏的相关模式和各经济评价参数,可作为其它生态环境,经济开发类似地区的推算模式,用诊断模式可对某地区的生态破坏经济损失进行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人类通过高消耗追求经济数量增长,忽视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许多年来,人们一直在努力探寻一种能使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本文重点研究运用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和方法来评价社会经济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关系,为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7.
分析金沙江右岸生态环境现状、发展趋势;资源开发利用和道路建设存在的生态破坏和环境影响问题;以及在三峡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中的重要性。提出如何进行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和建设,以及有效的生态保护对策和措施,以确保区域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采煤生态环境影响及其恢复的国内外经验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炭开采对矿区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是十分严重的,本文通过综述山西煤炭开采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状况以及国内外采矿环境管理和矿区生态恢复的成功经验,旨在为矿山环境管理及生态恢复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9.
《河北环境保护》2007,(9):39-39
一是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补偿。全面评价周边地区各类建设项目对保护区生态环境破坏或功能区划调整、范围调整带来的生态损失,研究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标准体系。二是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推动建立健全重要生态功能区的协调管理与投入机制,建立和完善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体系,究建立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标准体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如果生态安全不牢固,就意味着大片国土失去对国民经济的承载能力,这与国土的割让一样会给国家造成无法衡量的损失;生态环境的破坏,会造成工农业生产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下降,这与经济危机所带来的损失并无二致。在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朱钅容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就语气沉重地说:我国生态环境问题依然相当严重。“两会”期间,全国人大环资委主任委员曲格平说,我国生态环境问题逐步上升发展成为生态安全问题,已成为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他说,维护国家安全,确保国民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稳定进行,是每一个国家政府最基…  相似文献   

11.
高彤 《环境保护》2007,(4A):38-43
近年来,在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过程中,生态补偿作为一项经济政策和手段开始逐渐得到重视。根据在甘肃省庆阳市针对石油资源开发所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所做的调研,本文对矿产资源中应用生态补偿机制做了一些探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关注填海造陆的生态危害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填海造陆是一些沿海地区用以解决土地不足,发展经济的有效手段。但大面积填海造陆却给海岸带及其周围海域带来了地理地质条件的改变,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动植物的灭绝。本文叙述了填海造陆所造成的我国一些沿海地区环境的改变和生态的破坏及一些已经采取的措施;研究了我国相关的一些法律政策;提出了控制填海造陆,保护生态环境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芦山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生态破坏,导致了生态系统发生退化,尤其是地形条件极其复杂的山地生态系统退化更加严重。由于地震而引发的次生灾害对于山地生态系统的影响也非常显著。生态系统及其服务的可持续性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约束因素,震后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自然环境面临威胁。因此,修复生态系统,实施生态补偿是震后保护生态环境问题的迫切需要。文章分析了芦山地震对灾区生态环境及自然保护区的影响,提出了震后生态补偿的思路、重难点和对策建议,以供雅安灾后生态重建借鉴。  相似文献   

14.
我省生态环境与洪灾关系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生态环境角度分析了我省洪灾的成因,生态环境的防洪作用,生态环境破坏与洪灾的因果关系,防治洪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针对阴山北麓生态环境特点和主要环境问题,以固阳县忽鸡沟乡大六分子村为基点,应用恢复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以恢复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为目标,通过实施以林草建设为核心的一系列植被恢复与重建措施,使遭受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得到恢复并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为阴山北麓广大地区生态恢复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长江中上游流域生态重建措施要点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国斌 《环境保护》2001,(11):26-28
长江中上游地区由于人为因素及历史生态债务等原因,生态破坏极为严重,长江中上游的生态重建可以结合西部大开发进行,其措施要点是:做好生态环境规划;加强林业建设;开展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重建流域湿地生态系统,在高海拔,干旱河谷和不适宜造林的地方发展畜牧业,发展农村替代能源及其他非木质产业等。就林业的社会定位问题、林水关系,生态补偿、保护与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7.
对山区县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尤溪县是福建省典型的山区县,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随着经济的发展,当地的生态环境逐渐遭到破坏。如何使山区县自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本文以尤溪为例进行研究分析,提出加强领导、扩大宣传、改革财政体制、加大资金投入、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西藏公路建设过程中的生态保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戴明新 《交通环保》2004,25(3):6-8,35
针对西藏独特的高原生态环境特征,分析了公路建设的生态影响,提出了不同生态系统类型的生态恢复和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9.
分析金沙江右岸生态环境现状、发展趋势;资源开发利用和道路建设存在的生态破坏和环境影响问题;以及在三峡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中的重要性.提出如何进行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和建设,以及有效的生态保护对策和措施,以确保区域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生态破坏问题逐渐显现,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了非常严重的破坏。保护好生态环境,是保证经济稳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由于城市人口密集,生态系统脆弱,受到破坏后很难恢复,而且城市系统的生态恢复工作只能建立在现有的城市规模和城市特征的基础之上,很难有较大的改变。因此,研究和探讨城市生态功能区的规划,对于城市环境和经济建设环境的改善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