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高频高压AC/DC电源(交直流叠加电源)产生流光放电等离子体进行烟气一体化脱硫脱硝,解决了窄脉冲电源寿命短和价格昂贵的问题,克服了其不能工业化应用的弊端;采用湿式反应系统,解决了能耗偏高和副产物粘壁问题;生成物为硫铵、硝铵化肥的半湿法流程是第一次实现1200m^3烟气放电脱硫脱硝的完整工业化流程。  相似文献   

2.
基于管内气液两相流动理论,建立了低含液管道两相流动数学模型,对管路内气相流场、液滴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运用边界层网格与增强壁面函数相结合的方法,能够很好地模拟近壁处流场;水平管内液滴群主要集中在中下部区域;弯头内离心力促使液滴群向外侧运动;受上游弯头的影响,竖直管内存在一对涡核,沿流动方向,竖直管右侧液滴群浓度逐渐下降,液滴群分布范围变大,有向左侧运动的行为。  相似文献   

3.
应用内压弯管新方法弯制弯曲半径R=36mm,规格为φ24×1.5薄壁铜管,检测结果证明这一方法能有效的控制椭圆度,且壁厚减薄量仅为壁厚的12%。  相似文献   

4.
低辐射高频塑料热合机,采用分布参数元件谐揩腔作为高频振荡回路,设计选用最佳尺寸、阻抗匹配、滤波、机壁屏蔽、单点接地等技术,达到抑制和削弱高次谐波和杂波辐射的作用。使远场和近场分别达到国际GB4824.1—4824.2—84和国家卫生标准。基本上解决了1.5kW功率以下热合机扰尼问  相似文献   

5.
<正> Salin和Horlick(1979)曾叙述过一种能直接引入固体、粉末和液体样进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进行多元素同时分析的装置。这种装置叫作直接插入样品装置(DSID)。它用的炬管与普通炬管本质上没有区别,所不同的是中心气溶胶管被可移动的石英棒所代替。样品放在底部钻孔以便插入石英棒的普通直流电弧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挥发性组分对气溶胶特性的影响,设计加工了一种热扩散管(Thermal Denuder,以下简称TD),由解析管和吸附管组成,调节温度范围为50~350℃;与文献中已有设计相比,本设计改进了测量TD管内部温度的位置,使得测温、控温更加准确;采用两段加热的方式使得温度分布更为稳定,延长有效停留时间.TD管性能测试表明:TD管内温度分布较均匀,可有效去除挥发性组分;当颗粒物的粒径大于60 nm时,颗粒物在不同温度的TD管内的传输效率变化很小,可近似看作是一个常数.  相似文献   

7.
<正> 对于溶液中微量元素的测定,感耦等离子体是光学发射光谱的一种极好的光源。但目前为止,直接应用粉末试样进行分析的还较少。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粉末引入方法,即粉末样品可通过置于其上的两个电极间高能火花的反复作用,从中筛选(elutriation)出细粒引入等离子体。因为火花放电,使细粉末微粒得到筛选,粗颗粒进一步破碎而导致试样蒸发。  相似文献   

8.
采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感光材料硝酸银中铋、铁、铜、铅等杂质元素的含量,样品经氯化铵溶液沉淀分离基体银后,利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滤液中多种杂质元素含量,并通过优化高频发生器等仪器工作参数及沉淀剂用量和沉淀时间等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具有简单快捷、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线性范围广、结果准确等优势.铋、铁、铜、铅元素的检出限分别为0.0003、0.0005、0.0003、0.001 0 ug/mL,加标回收率在96.20% ∽ 103.50%之间,适用于感光材料硝酸银中杂质元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复合模分倒装和顺装两种形式。它具有精度较高、生产效率高和结构紧凑等优点,但有受凸凹模最小壁厚的限制。根据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冷冲模设计》介绍,对于黑色金属等硬性材料,凸凹模最小壁厚为被冲材料厚度的1.5倍,但最小应不小于0.7毫米。对于有色金属软性材料,凸凹模最小壁厚相当被冲材料厚度,但最小应不小于0.5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一种以多壁碳纳米管固相萃取(SPE)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联用技术为基础的测定高盐地下水中Pb、Cu、Cd和Cr的方法。考察了溶液pH值、洗脱溶液浓度及体积、样品流速、样品体积和基体效应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溶液pH=9,1 mol/L硝酸为洗脱剂,样品流速为2 mL/min时,多壁碳纳米管对Pb、Cu、Cd和Cr有较好的萃取效率;样品体积为50 mL,洗脱体积为2 mL时,富集倍数为25倍;钾、钠、钙、镁等基体对Pb、Cu、Cd和Cr的萃取影响不大。方法采用海水标准物质CASS-5和GBW(E)080040进行了验证,结果令人满意。在最佳条件下,Pb、Cu、Cd和Cr的检出限分别为3、10、7和15 ng/L,1μg/L Pb、Cu、Cd和Cr混合溶液7次平行实验的相对标准偏差均3%。  相似文献   

11.
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之一,为治理温室气体CO2,采用高频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对CO2还原分解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放电电压、放电频率、冷却方式和CO2浓度等对CO2分解特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放电电压和放电频率的增大,CO2的转化率增大;通过采用循环水冷或风冷的方式可以降低反应体系的温度...  相似文献   

12.
低温等离子体对复合CVOCs的降解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难生物降解的氯苯和二氯乙烷为目标污染物,以低温等离子体作为VOCs处理技术,考察了不同频率电源条件下工艺参数对混合气体降解过程的影响,并对降解产物进行了分析,为后期与生物技术耦合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高低频电源条件下等离子体中的能量效率均随着SIE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在低频电源的等离子体中,SIE=7 167 J·L~(-1)时,能量效率最大;而在高频电源的等离子体中,SIE=6 111 J·L~(-1),能量效率达到最大.在两种频率电源的等离子体中,各组分的去除率都随着SIE的升高先增大后逐渐减小;去除率随着停留时间的延长而增大,但去除负荷却会出现降低,当停留时为5s时,高频和低频电源的等离子体中气体的去除负荷都达到最大,本实验选取5 s的停留时间进行后续的产物分析.经产物分析发现,CO_2的生成量和选择性随着SIE的升高而增大;臭氧浓度随SIE的升高而增大,高频电源的等离子体中O3生成量较大;TOC浓度随SIE的增大先增大后迅速减小,能量效率最大时产物水溶性最佳.  相似文献   

13.
高频电晕放电等离子体法处理甲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高频电晕等离子体法进行去除甲醛气体的试验研究.主要考察了甲醛气体处理效果与电源频率和停留时间的关系,并进行了无填料、填加亚硝酸钠填料和钛酸钡填料对甲醛气体处理效果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高频电晕放电等离子体法可有效地实现对甲醛气体的去除.电源频率越高,停留时间越长,甲醛的去除效果越好;在相同条件下有填料填加对甲醛气体的去除效果优于无填料填加的去除效果;钛酸钡填料优于亚硝酸钠填料的去除效果;在电源频率为55 kHz、流量0.3 m3·h-1、进口浓度12 mg·m-3钛酸钡填料存在的条件下对甲醛的去除效率接近100%.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关于身管寿命研究的国内外发展现状、趋势和差距,论述了身管寿命的定义与评定标准。基于一般身管寿命预测方法,从发射装药、身管材料、身管发射负载、身管内膛表面强化等方面,分析了身管寿命的影响因素,确定了热作用、化学作用、机械作用、膛压作用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包括身管内膛镀铬技术在内的身管寿命提升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关键技术,以及初步技术措施,并详细论述了身管内膛镀铬技术方案与技术途径,提出了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身管寿命提升技术发展目标,指出了身管寿命提升技术的发展趋势等,为今后身管寿命提升技术研究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纺织机械制造行业中,一种大型的90°不锈钢弯头用得很普遍,尤其在染色机中用得更多.这种弯头有几个特点:1、壁薄(材料厚度在5毫米以下)2、弯头半径与管径之比值很小,有些甚至≤1,3、体积庞大,弯头管径在700毫米以上.如图  相似文献   

16.
技术求援     
《金属成形工艺》编辑部负责同志:你们好!我所一在研产品、零件毛坯如右图所示,是采用低合金钢管机加而成。钢管的规格为Φ133×12(外径×壁厚)。用厚壁管的目的是利用其Φ109的内径,长只有45。其余430长用镗孔刀切削到Φ117。按目前的成形方法,材料的利用率较低,约4.  相似文献   

17.
臭氧发生器     
我所制成的小型臭氧发生器是选用薄壁硬质玻璃管,每小时产臭氧1克至10克,经过一年多的实际使用,证明发生器性能稳定、可靠,未发生过介电体电击穿现象,经久耐用,操作简便,电耗较低,生产每公斤臭氧只耗15至18度电。在此基础上,经进一步改进,我们又设计制作了SCF-1型小型臭氧发生器(见封三广告),每台发生器共有五根臭氧发生管,其玻璃管外径25毫米,壁厚约1毫米,管长620毫米,内同心放置薄  相似文献   

18.
<正> 热水解从硅酸盐岩石中分离氟,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已建立多年,近来又用于氯的分离。下面叙述的热水解方法是采用一个雾化器(取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来代替过去使用的水蒸汽发生器或安置在管内的水蒸发皿,从而将水输送到燃烧管。从雾化器来的细粒气溶胶水雾在燃烧管内立刻转化为水蒸气。雾化效率可以达到使用一份溶剂(五氧化二钒)可同  相似文献   

19.
采用HNO3-H2O2-HF体系微波消解分解样品,碰撞池-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测定环境土壤中的V、Cr、Mn、Fe,采用103Rh为内标,有效地克服了基体效应和仪器波动所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V、Cr、Mn、Fe元素方法检出限为0.11~0.65μg/L,方法的回收率91.6%~118.8%,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3%,对国家标准物质进行分析验证,结果与标准值相符合。对3个土壤样品分别用本方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进行测定,方差分析显示2种方法的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0.
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之一.采用放电等离子体法转化CO2,不仅可消纳温室气体,缓解全球变暖的巨大影响,还可制备化工原料CO和O2.充分利用了C1(含1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分子)资源,对高频同轴式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分解纯CO2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采用不锈钢光滑内电极,放电间隙为2.0mm,注入功率为180W,气体流量为170mL/min的条件下,CO2转化率可达18.2%,CO和O2产率分别为10.1%和4.7%;增大注入功率,减小气体流量、选择合适的放电间隙和内电极形式,均有利于提高CO2转化率,获得更多的CO和O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