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石油工业环境保护协会(IPIECA)于1988年设立了全球气候变化工作组,以协调各成员了解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努力、促进对教育与研究的支持和充当开展国际活动的联络点.该工作组已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包括研讨会和工作会议.1993年的气候变化社会经济评价里斯本专家工作会议,是工业界专家和参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1995年第二份评价报告编制的、专家之间交流的最新IPIECA论坛本文介绍了这次工作会议。  相似文献   

2.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IPCC)是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世界气象组织(WMO)共同支持下于1988年11月成立的。第3工作组,即响应战略工作组(RSWG),设立的目的是要制订用以响应全球气候变暖所提出的挑战的战略。响应战略工作组下设的能源与产业小组(EIS)为推进用以控制,即防止或减少温室气体(GHG_s)如CO_2、CFC_s、NO_2、CH等积累的战略的制订,于1989年1~2月召开会议。本文主要根据各有关会议的讨论记录,扼要总结了能源与产业小组的活动。  相似文献   

3.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它是什么及其如何工作到1990年。许多.国际会议已经为一到《公约》生效时,已有60多个国家予政府间谈判委员会也已提出了指在补;项有的束力的、针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全球以批准·这些国家变成《公约》的缔约国并充这些机$)的革作的产多摘银潮骤...  相似文献   

4.
对全球气候变化原因及发展趋势之浅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各种可能原因,对温室气体、植被破坏、水汽变化等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作了概括总结,阐述了全球气候变化发展趋势及气候变化预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以来《Science》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郑新奇  姚慧  王筱明 《生态环境》2005,14(3):422-428
近年来气候变化引起人们关注。世界许多学者对气候变化开展了广泛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为了了解国际上气候变化研究的进展及前沿,作者查阅了《science》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气候变化的相关文章400余篇。这些文章的内容涉及地球科学、医学、物理学、微生物学等许多领域。该文主要从地球科学角度归纳总结了全球气候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气候变化与碳循环、全球气候变化与土地利用方式、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等方面的研究,并进行了典型研究成果的透视分析。最后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由于特定的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中国对全球气候变化是脆弱的,阐述了中国最近的气候变化趋势,为了应付气候变化和减少温室空气排放量的增长,已经制定了一套旨在协调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战略措施,对于能源效率和能源结构问题的分析予以重视,讨论了初步政策设想。  相似文献   

7.
印度气候变化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ach.  RK 《产业与环境》1995,17(1):23-23
印度气候变化展望R.K.Pachauri,塔塔能源研究所所长,IndiaHabitatCentre,LodiRoad,NewDelhi-110003,India自从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威胁的论战进入重要全球问题领域而涉及全世界的科学界与政治界以来,塔塔...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在马来西亚吉隆坡由国际石油工业环境保护协会(IPIECA)组织的和在哥斯达黎回圣约瑟由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石油和天然气公司协会(ARPEL)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于2002年组织的两个高级区域研讨会的主要发现,这些研讨会的目的是提高对区域发展和气候变化问题的理解,并且识别有效的近期和长期行动的机会,特别是通过清洁发展机制(CDM),对于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私营部门投资仍然存在经济上、方法上和体制上的障碍,围绕清洁发展机制规则的不确定性,已经从设想的关心发展到更为实际的对能力的关心,即组织机构能否以一种及时和成本有效的方式审查和批准项目应用。  相似文献   

9.
《产业与环境》2005,27(4):52-52
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次缔约方会议(COPIO)(见联合国环境署焦点)上,环境署金融举措气候变化工作组(CCWG)召开了一次附加会议推出了第4期CEO简报.这份文件分析了碳解决方案的融资,特别强调了《京都议定书》的清洁发展机制(CDM),尤其是从金融部门角度出发与CDM项目有关的风险和机遇.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在马来西亚吉隆坡由国际石油工业环境保护协会(IPIECA)组织的和在哥斯达黎加圣约瑟由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石油和天然气公司协会(ARPEL)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于2002年组织的两个高级区域研讨会的主要发现.这些研讨会的目的是提高对区域发展和气候变化问题的理解,并且识别有效的近期和长期行动的机会,特别是通过清洁发展机制(CDM),对于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私营部门投资仍然存在经济上、方法上和体制上的障碍.围绕清洁发展机制规则的不确定性,已经从设想的关心发展到更为实际的对能力的关心,即组织机构能否以一种及时和成本有效的方式审查和批准项目应用.  相似文献   

11.
保险业正在迅速认识温室效应人为增强对其未来市场安全造成的威胁.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近年来由风暴和与旱灾有关的大火灾造成的损失的可疑升级.联想到最坏情况分析对全球变暖未来的恐惧,伦敦、苏黎世、慕尼黑、东京和纽约的工业界高级人物已经谈到了保险业全面崩溃的可能性.这样一种突发事变会对很多经济活动领域产生不良后果.在迄今为止的气候变化论战中很少探讨或评价这些后果.同时,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中,灾害保险业务的撤消已经在威胁着发展.  相似文献   

12.
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自然湿地氮循环过程中排放的氮氧化物气体正在全球范围内不断累积,全球气候也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因此,氮氧化物排放和全球气候变化关系成为了近年来国际上重点关心的环境问题。为了厘清两者关系,该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研究,(1)对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有关氮排放和气候变化的关键词进行检索,结果表明:近年来关于自然湿地氮排放和气候变化关系的文献数量逐年增多,说明氮排放和气候变化关系已经引起相关学者的重视。(2)自然湿地氮排放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有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直接影响是通过湿地氮循环过程中排放的温室气体(以N_2O为主)产生的,N_2O的大量排放加速了气候变暖的趋势;间接影响是通过发生氮排放的氮循环与碳循环耦合关系影响产生的,自然湿地系统中不断增加的活性氮使得两大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和甲烷的吸收和排放发生了变化,从而对气候变化产生了影响。(3)气候变化主要包括温度、降雨、辐射、光照和风速等气候因子的变化,这些变化对湿地的主要氮循环过程——硝化和反硝化过程产生影响,使得氮排放的程度和速率发生变化。文章最后对湿地氮排放和气候变化关系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为更好地理解自然湿地氮排放和气候变化关系提供了一定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世界新闻     
气候变化会议通过行动计划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4次大会于1998年11月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这次有170个政府的代表出席的、为期2周的会议,最终通过了一项旨在削减全球气候变化风险的2年"行动计划".这项行动计划包括敲定应于2000年后某个时候生效的<京都议定书>中一些悬而未决的细节的截止日期.它也促进向发展中国家转让环境无害技术,并且回应了那些受全球变暖影响和受气候变化对策的经济负担影响的国家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西北干旱区是对全球变化响应最敏感地区之一,由于气候变化问题导致的水文、水资源问题越来越突出.研究分析全球变暖背景下的西北干旱区水资源问题,对应对和适应未来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西北干旱地区气候变化特征分析,探讨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提出关于西北干旱区水文模型的建立与改进的建议,以期为后期关于制定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提供地理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今天在这里召开甲烷排放问题学术讨论会。在座的同志都是这方面的专家,做了很多工作。大家都知道,温室气体以二氧化碳为主,甲烷也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全球气候变化和甲烷排放有一定关系。我国甲烷排放量,尤其是由煤矿和稻田产生的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但人均排放量则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们开展甲烷排放的研究并不算很早,过去除了从安全角度对煤矿甲烷问题做过工作外,别的领域的工作就比较少了。现在从全球气候变化来看,研究甲烷是很现实的。国外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我们并不算落后,研究工作逐渐跟上来了。通过这次会议,我们要把甲烷排放的研究工作做上去,将我国甲烷排放的问题搞清楚。  相似文献   

16.
1988年,世界气象组织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共同成立一个政府间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IPCC)来评价气候变化(全球变暖)的潜在影响。世界气象组织也协调了特别适用于旅游业社会经济规划与运行的、与气候有关的方法的大气研究与开发。在国家层次上,已经出现几项关于气候变化潜在影响的研究与评价。国家气象服务部门通过提供一般信息和专门天气预报,有助于缓解气候变化的潜在有害影响。本文第二部分评论了加拿大大气环境服务局(AES)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世界新闻     
《生态毒理学报》1999,21(3):55-56
气候变化会议通过行动计划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4次大会于1998年11月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这次有170个政府的代表出席的、为期2周的会议,最终通过了一项旨在削减全球气候变化风险的2年"行动计划".这项行动计划包括敲定应于2000年后某个时候生效的<京都议定书>中一些悬而未决的细节的截止日期.它也促进向发展中国家转让环境无害技术,并且回应了那些受全球变暖影响和受气候变化对策的经济负担影响的国家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0,(6):F0002-F0002
经过近2周的紧张磋商,原定12月10日闭幕的坎昆气候变化大会11日凌晨终于画上句号。会议通过了2项应对气候变化决议,推动气候谈判进程继续向前,向国际社会发出了积极信号。  相似文献   

19.
近20年天津地区植被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德义  傅宁  范锦龙 《生态环境》2008,17(2):798-801
植被与气候变化的相互关系在全球或区域尺度上得到了证明.研究特定地区植被动态变化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找出影响植被变化的  相似文献   

20.
世界新闻     
气候变化会议通过行动计划《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4次大会于1998年11月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这次有170个政府的代表出席的、为期2周的会议,最终通过了一项旨在削减全球气候变化风险的2年“行动计划”.这项行动计划包括敲定应于2000年后某个时候生效的《京都议定书》中一些悬而未决的细节的截止日期.它也促进向发展中国家转让环境无害技术,并且回应了那些受全球变暖影响和受气候变化对策的经济负担影响的国家的需要.《京都议定书》使发达国家承诺温室气体排放量削减的有法律约束力目标.它们同意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