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站位布设是海域环境监测工作的一个重要技术部分,是获取有代表性监测数据,为环境管理服务的重要环节。为了最高效地布设采样点,结合辽东湾的实例,利用Q型类聚法优化了研究区域的监测点位,由原来的29个水质采样点优化到22个代表站位,优化后的站位所表征的环境质量,与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等效,并比原常规监测站位更具有代表性。在提高采样效率的同时节约了监测成本。因此,研究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站位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深圳近岸海域监测站位的再优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深圳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现状调查资料,对监测站位进行聚类分级和再优化探讨。研究表明,不同评价模式的聚类分级结果非常一致,优化后的站位所表征的环境质量,与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等效,并比原常规监测站位具有代表性,可作为今后的常规监测站位。  相似文献   

3.
基于SPSS的盐城自然保护区近海海域水质污染状况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盐城自然保护区近海海域的监测数据,选取五大类代表指标,9个监测断面,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污染因子及主成分进行分析,研究主要污染因子的组合,并对相应污染源进行分析;通过聚类分析对近海海域的监测点及各监测点的污染数据进行分类,优化近海海域监测站点的分布,分析结果表明盐城自然保护区近海海域整体属于面源污染类型,但整个海域由北到南污染情况略有不同,海域北部偏重于化学污染类型,南部偏重于面源污染类型,分析的结论为该区域的环境监测及污染治理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和依据.  相似文献   

4.
辽东湾北部至辽西沿岸海域营养盐分布及水质评价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根据1995-1999年5a对辽东湾北部至辽西沿岸海域的监测资料,分析和评价了该海域营养盐的分布特性及时空变化,评价了营养盐对该海域的污染程度和水质的富营养状况,结果表明该海域营养盐普遍偏高,在5a当中各站位无机氮平均值有56%超一类海水,无机磷有73%超一类海水,辽东湾北部海域高于辽西沿岸海域,最高值位于辽河口和双台子河口的三道沟、裤裆、二界沟3个站位,无机氮高于其他站位3-5倍,这3个站位水质严重污染,处于富营养化状态,随时可诱发赤潮。  相似文献   

5.
根据2011年和2012年春夏秋三季长时间、大范围的对北戴河及相邻海域沉积物重金属(Cu、Pb、Cd、Zn)的调查结果,通过单因子污染指数、综合生态危害指数、潜在生态危害指数等评价方法,分析北戴河及相邻海域沉积物重金属的含量分布趋势及潜在生态危害。研究结果表明,整个近岸海域沉积物重金属的含量有从抚宁近岸向两侧逐渐升高的趋势。海港区近岸海域重金属污染相对较严重,之后依次是山海关近岸海域、北戴河近岸海域、昌黎近岸海域和抚宁近岸海域。所有监测站位的重金属要素含量均未超出一类海洋沉积物标准,属于轻微生态危害。  相似文献   

6.
利用2003~2013年秦皇岛海域海水质量监测区、海水增养殖区、赤潮监控区以及近岸海域生态监控区内的多站位实测数据,根据正态分布原理分析了氮、磷营养盐和营养盐结构的长时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过去11 a间,秦皇岛海域表层海水的无机氮(DIN)浓度与水质超标率呈现上升趋势,活性磷酸盐(DIP)浓度则表现为规律性显著的波动变化特征,超标率整体减少;NO3-N占DIN的比例先减后增,NH4-N则与其相反,氧化性环境先减弱后增强;磷为该海域浮游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7.
文章概述典型藻类生长与环境影响因素的关系,分析了草沙水源地特殊的地域水质特征,筛选并优化水库藻类监测因子,包括理化因子、生物因子和气象因子,形成三大综合临测指标:藻类生长环境指标、藻类增殖状况指标和饮用水安全指标,结合监测技术及监测方案设计等要素,初步构建青草沙水源地水库藻类监测预警指标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8.
利用聚类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雷州半岛夏季近海海域57个监测站位的海水环境状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相关的水质保证建议。结果表明:通过R型聚类方法可将17个监测指标缩减为6个主要成分指标,利用Q型聚类分析将雷州半岛57个监测站位大致划分为3类。模糊综合评价法同样将雷州半岛监测站位划分为3类。分别为一类海水,二类海水和四类海水。聚类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具有一定相似性又有一定的互补性,更能科学、客观地反映环境的实际状况,对海域的规划和科学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志勇 《交通环保》1998,19(3):15-17
分析了1996年12月秦皇岛港海域浮游植物,调查9个站位的网采样品,得出该海域浮游藻类的种类组成、密度分布及种群结构,并对重要相关水质因子进行初步研究,同时根据海水生物学参考标准,判断调查海域浮游藻类的营养级别。  相似文献   

10.
3S技术在海域使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确把握海域使用状况是依法实施海域使用管理的基础,3S技术因具有快速、准确、实时、大范围对地观测能力及强大的空间信息加工、处理和分析能力,而成为海域使用状况动态监测的首要技术手段.本文以辽宁省海域使用状况动态监测过程为例,详细介绍了3S技术在海域使用信息的判别、提取、勘测、分析和处理等环节中的作用和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1.
珠江口广州海域叶绿素a分布特征及环境调控因素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于2009年5、8、10和12月对珠江口广州海域叶绿素a和环境相关因子进行了取样调查,分析了广州海域叶绿素a的时空变化特点及其分布的环境调控因素。结果表明,广州海域水体中叶绿素a变化范围为1.43~86.9μg/L,平均含量为20.7μg/L,最高值出现在夏季的N1站位,为86.9μg/L,最低值出现在春季的N8站位,为1.43μg/L。各站位叶绿素a年平均浓度从上游到下游表现出明显的递减趋势,以N1站位浓度最高(38.54μg/L),N7站位浓度最低(7.44μg/L),相差5.2倍。调查海域叶绿素a的季节变化明显,呈单峰型,总体上表现为夏季﹥秋季﹥冬季﹥春季。根据叶绿素a浓度对广州海域富营养化状态进行评价,15.6%的监测站位处于低度富营养化,50.0%处于中度富营养化,28.1%处于高度富营养化,6.3%处于过度富营养化,总的来讲,以中、高度富营养化状态为主体。叶绿素a浓度与NO3--N浓度、温度呈现出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分别为:r=0.374,p<0.05;r=0.502,p<0.01),与盐度、溶解氧呈现出一定的负相关关系(分别为:r=-0.433,p<0.05;r=0.455,p<0.01)。与国内其他近岸海域(河口)相比,珠江口广州海域叶绿素a浓度处于较高水平,仅低于深圳湾。  相似文献   

12.
模糊贴近度在海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海水水质评价的模糊贴近度法,并对大连湾海域16个监测站位的9种污染因子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同模糊综合评判法相比,本法是一种平均型的综合评价方法,而模糊综合评判法是一种强调极值型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3.
根据2010—2013年对浙江舟山2个污水处理厂排污口邻近海域14个站位的表层海水铜、铅、锌、镉、砷、总铬、总汞、p H值、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石油类、化学耗氧量、悬浮物和粪大肠菌群等14项污染因子的调查,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营养指数法对监测海域海水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舟山污水处理厂排污口邻近海域表层海水质量总体良好,基本符合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主要污染因子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悬浮物,其他水质指标则较低;2个污水处理厂排污口邻近海域海水均呈高富营养化状态,并受到一定程度的铅污染。  相似文献   

14.
x55双取现盯拼2广东大亚湾藻类水华的动力学分析n.藻类水华与营养元素的关系研究/徐宁…(暨南大学水生态科学研究所)//环境科学学报/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2(X)1,21(4)一闷田一粼抖环图X一9 1卯8年1月一12月在广东大亚湾澳头海域布设6个监测站位,每3天采样1次,连续监测浮游植物种群结构及其时空演替。4月一6月上旬同步监测水温、盐度、光照、声值、Do、叶绿素。、C()D、浊度和营养元素等环境因子,其余月份每月测定一次。监测结果表明,大亚湾澳头海域1998年全年先后发生日本星杆藻(Asteri朋eUa japomca)水华、细弱海链藻(Thala面osha …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莆田市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监测点位进行优化调整为例,对监测点位进行了细致的优化研究,加密了莆田市近岸海域的监测点位,调整后的近岸海域的监测点位能客观、全面和准确地反映莆田市近岸海域的环境质量状况,以便更好地对近岸海域情况进行有效监测,为莆田市近岸海域环境管理提供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16.
杨红  戴桂香  赵瀛  丁骏  陈健 《海洋环境科学》2012,(6):893-896,905
以长江口外海域为研究区域,基于2008年秋季该海域2个峰面断面的海洋环境调查走航数据,以海水水质指标、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及叶绿素a浓度为评价指标,运用BP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评价该海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结合该海区的地形及水动力情况分析,结果表明:2008年秋季长江口外海域生态状况总体处于亚健康状态;31°N断面受长江冲淡水影响,生态状况近海劣于远海,但20号站位逆趋势好转,据监测,夏季其附近海域为赤潮高发区;30°N断面近岸受浙江沿岸上升流影响,生态状况好于31°N,但5号站位逆趋势恶化;5号和20号站位反映了上升流与长江口冲淡水的交汇区域的生态状况。BP人工神经网络用于生态环境评价,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通用性。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乌鲁木齐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功能区和产业结构布局的不断优化、调整,乌鲁木齐市在城市环境、城市建成区规模和人口数量、分布等方面都有了很大变化,原有的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已不能继续满足城市环境空气监测的技术要求。本文对乌鲁木齐市现有环境空气监测网络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空气质量监测网络优化新方案,并给出构建区域性空气质量监测网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应用现场比对实验的方法研究近岸海域自动监测浮标的维护周期,发现自动监测浮标数据稳定性受到季节及不同海区环境条件的影响,冬秋及春夏季维护周期可确定为20 d和15 d,确定维护周期的方法和结果可为近岸海域自动监测浮标的维护管理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9.
随着遥感技术的日益发展,其在水环境监测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利用遥感监测近岸海域环境,是遥感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际上海洋调查的重要方法。本文从浮游植物和大型底栖动物,结合无机氮磷营养盐及叶绿素浓度,重点介绍了遥感监测技术在近岸海域水体生物监测应用的研究现状,并对目前遥感监测模型进行了探讨。加强与其他专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遥感监测的研究工作也会得到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2020年辽东湾斑海豹繁殖地海冰和海水的调查数据,分析了该海域水质状况,探讨了其污染物来源,并将两种介质的污染物浓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海冰融化水中石油类浓度明显高于同站位表层海水,重金属浓度则略高于同站位海水,Pb和Zn是影响海冰重金属污染指数的主要负面因子;石油类和重金属具有较高的相关性,重金属各因子之间也具有很好的相关性,表明它们具有相似的来源及迁移规律,污染物可能主要来源于北部河口区和近岸港口区;海冰融化水中污染物浓度在北部河口和中部海域出现多个不规则的高值区,且与同站位海水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