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天 《安全与健康》2008,(10):49-49
红灯停,绿灯行,行人要走人行道,过马路走斑马线。这些耳熟能详的句子,是我们从小所受到的交通安全的教育。那时的人车各行其道,相安无事,行人走在人行道上可以悠闲自得.有绝对的安全感。  相似文献   

2.
红灯停,绿灯行,行人要走人行道,过马路走斑马线。这些耳熟能详的句子,是我们从小所受到的交通安全的教育。那时的人车各行其道,相安无事,行人走在人行道上可以悠闲自得.有绝对的安全感。  相似文献   

3.
红灯停,绿灯行,行人要走人行道,过马路走斑马线。这些耳熟能详的句子,是我们从小所受到的交通安全的教育。那时的人车各行其道,相安无事,行人走在人行道上可以悠闲自得,有绝对的安全感。不知从何时起人行道开始发挥多功能的作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重庆市交巡警推出的"智能斑马线"系统正式通入运行,这种斑马线可感应50米外驶来的车辆并通过语音提醒路人,并在斑马线两侧形成舞台追光效果保护行人,警示车辆,对不让行行人的车辆自动启动违章拍照功能。记者在重庆渝中区中山四路求精中学附近看到了这条"智能斑马线"。据观察,从行人站上斑马线等候区开始,斑马线两侧的地灯就会亮起提醒车辆注意礼让行人。行人通过时,地灯开  相似文献   

5.
《福建日报》报道,从5月下旬开始,福州将在市区开展"斑马线文明礼让"活动,大力推广斑马线文明礼让手势,倡导机动车驾驶人礼让行人,让斑马线成为行人安全通道线和文明城市标志线。这一活动包括设置"斑马线文明礼让手势"牌、开展文明行车教育  相似文献   

6.
杭州飙车案的发生并非偶然。 走在上下班高峰期的街头,常常看到在没有设置红绿灯的斑马线上.行人、机动车、非机动车挤成一团,谁也不肯有一丁点的礼让。即使在非高峰期,有的车辆途经斑马线。遇到过街行人非但不减速,反而一踩油门“嗖”地抢先而过:有的车辆甚至加速逼进,把行人逼回人行道。  相似文献   

7.
恶习1:横穿公路城市道路上车来车往流量大,不允许有行人横穿,但每年都有人死于横穿主干道。我们应该这样做:不横穿主干道,走过街天桥、斑马线导线通过主干道。恶习2:走人行横道不看红绿灯行人通过马路时,只看有没有汽  相似文献   

8.
斑马线是行人的过街通道,是受法律保护的安全线和生命线。曾几何时,在这条保护行人生命的安全通道上,人车争抢的对抗愈演愈烈。作为弱者的行人,在强悍的汽车面前  相似文献   

9.
数字     
<正>8283起3月1日起,浙江严管严惩8类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现已处罚各类行为近11万起。在此次行动中,争议最大的便是处罚非机动车行人闯红灯、行人过马路不走人行横道两类情况。浙江省此次规定,行人只要被交警现场查获到有闯红灯和过马路不走斑马线行为便会被处罚5至20元,并且为此投入大量的警力,范围之大、处罚之严在全国来说尚属  相似文献   

10.
北京日前正式出台礼让斑马线制度。今后,只要行人与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无论行人是否存在违章行为,肇事车辆都必须承担责任。行人属于弱势群体,礼让斑马线制度是为了保护行人的权益。 规定指出,肇事人及所在单位或者是肇事人需预付医疗费,对于拒绝预付或者暂时无法预付的,公安机关可以暂时扣留交通事故车辆;肇事人有单位的,其单位还将  相似文献   

11.
央视上有一个关于行人过街调查,很有趣。 红灯亮了,斑马线这头,两位协助拍摄的志愿者在那里等个绿灯,几位行人于是也跟着驻足。  相似文献   

12.
斑马线是行人的过街通道,是受法律保护的“安全线”和“生命线”。曾几何时,在这条保护行人生命的安全通道上,人车争抢的对抗愈演愈烈。作为弱者的行人,在强悍的汽车面前纷纷败北,以至留下一场场流血丧命的马路悲剧。  相似文献   

13.
读者之声     
编辑同志: 今年上半年,福州市公交车发生167起事故,有15人命丧车轮下。继而,8月8日公交车闯上护栏,造成车门脱落,一名乘客被甩出车外葬身轮下。8月11日,公交车竟然在斑马线上撞倒过路老人。“ 斑马线”就是“安全线”,在安全线上都不能给行人安全保障,请问这“斑马线”设而何用呢!?  相似文献   

14.
《安全与健康》2012,(20):25
2012年以来,深圳市对在没有信号灯的斑马线上不避让行人的机动车,已开出一万多张罚单:在一些学校门口,有的学生站在斑马线一边,而一辆接一辆的小汽车就是不礼让;在雨天,有的老人打着伞,还有的抱着孩子,站在斑马线一边,一些司机眼看着车轮溅起水花,也不停车……面对这些情况,在深圳市,这样的司机将面临500元的罚款。  相似文献   

15.
各行其道,本是中规中矩的交通用语,如今被引申到政治等方方面面,就有了贬义。从媒体报道看,近年来发生在城市斑马线上的交通事故陡然增加,原本为行人设置的安全区域渐成生命高危区,这不能不令人感到吾土吾民的思想观念和道德意识,甚至对生命的简单崇敬意识,都远远滞后于“汽车时代”。毫无疑问,斑马线就是行人的领地,再名贵的车和再高等的司机路过此处,须躬身揖礼。  相似文献   

16.
“人行横道”是保障行人横穿道路时的安全通道。但在城市中众多“斑马线”上看到的情景却不尽如此,发生在人行横道及周边地域的交通事故不胜枚举。人行横道是专门辟给行人穿行的专用通道,机动车到此如高度警觉,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极  相似文献   

17.
央视上有一个关于行人过街的调查,很有趣。红灯亮了,斑马线这头, 两位协助拍摄的志愿者在那里等候绿灯,几位行人于是也跟着驻足。又走来了两个小伙子,大摇大摆闯了红灯, 原先循规守矩的几位行人, 也跟着闯红灯。记者拦住一行人,问之何故跟人违规,行人不好意思地答道:“本来是跟着人家学好,见到有人不  相似文献   

18.
陈晓 《安全与健康》2006,(11):40-40
“人行横道”是保障行人横穿道路时的安全通道。但在城市中众多“斑马线”上看到的情景却不尽如此,发生在人行横道及周边地域的交通事故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19.
许多到国外考察过的同志,都对国外“车”让“人”印象颇深。回国后每见斑马线上车与人争道的景况,就难免发一番感慨。 对国外“车”让“人”的情形,我也见过不少。每见一回都悬一个问号在心头:“他们为什么会车让人?”有一次,终于找到了答案。那是在菲律宾的马尼拉街头,一行人晚饭后在华人朋友的陪同下,到街那边的广场散步。我先来到斑马线边上,站在那里等后面的人。一辆敞蓬车停下了,司机是个老头,示意要我先过。我指了指后面正在  相似文献   

20.
现实生活中,道路上的斑马线是一条横行在马路上的“横行线”,但笔者认为,斑马线尽管可以“横行”,却不允许“霸道”。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斑马线是现实生活中的一条拷问驾驶人文明素质的文明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