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春节期间,职工医院收治了多位在上班时因饮酒而致残的员工,其中有的是小车司机,在节前随单位领导去有关部门拜年,席间因架不住对方招待人员的热情款待喝了不少酒,结果在回途中因神情恍惚驾车撞向高速路旁的护栏导致车毁人伤;有的是车工,晚饭饮酒后加班,结果在操作铣床时迷迷糊糊间因误操作被铣断了手指;有的是操作工,因酒后反应迟钝开错阀门而被高温高压蒸汽烫伤…….  相似文献   

2.
王可 《环境》2009,(1):66-67
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过年了,亲友相聚、阖家团圆,更是免不了要喝喝酒、碰碰杯。虽说是酒能助兴、活跃气氛,可有些人在饮酒时却存有很大误区,往往一顿喝下来,是既伤气氛更伤身体,得不偿失。所以在春节这个喜庆的日子里,如何喝好,您还真得多加小心,下面几种情况可千万要注意:  相似文献   

3.
衣食住行     
饮酒是一种美好的人生享受,但过量的饮酒却会损害人的健康。乙醇在化学实验室里被归为有毒物质。科学实验表明:过量饮用乙醇,会使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如果胎儿受到酒精毒害,痴呆、畸形发生率就会大大增加。要是不小心喝了劣质酒,那危害就更大了。劣质酒中含有杂醇、氰化物、亚硝酸、黄曲霉素和铅等有害成份。其中最可怕的是甲醇(杂醇的一种),7~8毫升的甲醇就能使人双目失明,30毫升以上就能致死。因此,喜欢饮酒的朋友在选购酒品的时候,最好到正规商家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酒品,不买劣质酒,更不能喝工业酒精…  相似文献   

4.
提起酒后驾车的危害,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眼药后开车一般不为人所重视,有时还被领导、同事“赞誉”为带病坚持工作,其实这里边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有几起车辆事故的肇事者经酒精检测发现并无饮酒情况,但经尿检却呈阳性.最后查实这些司机有的眼用过镇静药剂,有的长期服用降压、降糖药。类似的“药”后驾车事故在全国正呈上升趋势,甚至高过酒后驾车的事发率。  相似文献   

5.
我一不抽烟,二不喝茶,惟一的嗜好就是喜欢饮点老白干,而且每次饮个半斤八两也未曾醉倒过.妻总是再三叮嘱我要严格控制,平日里饮酒过量易伤身体,班前、班中饮酒更会造成"引火自焚"的后果.尽管如此,我还是因为一次班中饮酒而咽下苦果.  相似文献   

6.
李春晓 《环境》2004,(5):24-25
钟爱大自然是澳大利亚人的共同性格. 澳洲公园之多、内涵的丰富令人赞叹.除了内陆沙漠地带外,每个城市都被绿荫笼罩,公园就在家门口,公园就在学校旁,公园在山巅,公园在海上……它们风格独具,主题各异,有的是植物园、有的是动物园、有的是"飞禽世界"、有的是"水族馆",还有雕塑大观、珊瑚海岸……各式各样的公园已经完全融入澳洲人的生活中.  相似文献   

7.
1 食用酒中铅含量的分析 1.1 酒样的消化:取酒样10ml加硝酸10ml,微火加热消化,因酒本身易燃,加热温度不宜过高,温度过高会出现样品爆沸甚至燃烧,消化时必须严格控制温度,使之保持微沸即可。蒸至近干,加5ml硝  相似文献   

8.
植物解酒     
人类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酒在人类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人每当喜庆之际,莫不饮酒,有所谓“无酒不成席”之说。酒除含有酒精和水外,还含有其他多种成分。有些酒含有大量氨基酸、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有些配制酒则更具有某些药物的特殊作用。因此酒具有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适量饮用能祛风湿,舒筋活血,使人解除疲劳。精神兴奋,情绪畅快,确对人体有益,尤其对心脏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特别是饮果酒、黄酒、啤酒等低度酒,都具有令人愉快的特殊色香味,适量饮用,还可以增进食欲,促进消化。有选择地适量饮用…  相似文献   

9.
目前事故多发,一讲原因却又大多是"由于工人违章作业"如何如何.我们曾对一个企业半年发生的四起所谓"工人违章作业"引起的大事故进行了逐一调查,发现其中三起是老板或管理人员违章指挥造成的.例如有的是老板本人就在现场指挥,为了赶工期,不采取安全措施而导致工人重伤;有的是老板明知该工人既没有专业知识,也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就安排他焊补压力容器,结果在运行中爆炸;还有的是为了省钱,明知隐患严重却又不愿整改,结果发生事故.  相似文献   

10.
一到春季 ,不少人会出现打呵欠、无精打采、昏沉欲睡等现象 ,这种现象通常被称作“春困”。“春困”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人体生理机能暂时不适应环境所造成的。众所周知 ,在漫长的冬天 ,人的皮肤血管受到寒冷的刺激 ,血流量减少 ,同时大脑和内脏血流量增加 ;而进入春天后 ,随着气温的升高 ,人的皮肤血流会增加 ,流入大脑的血流却相应减少 ,因而一时无法适应 ,便出现了“春困”现象。“春困”是安全生产的一个隐患 ,不仅影响工作和学习 ,还可能引起各种事故。如汽车司机出现“春困” ,在驾驶车辆时 ,就会因昏昏欲睡和头脑不清造成判断失误而发生…  相似文献   

11.
对八级空气撞击采样器在环境空气污染物监测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并与颗粒物自动监测仪器进行了相应得对比。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八级空气撞击采样器得出的结果与颗粒物自动监测仪器的监测结果相关性均较好;在使用八级空气撞击采样器时应使用预分离器以尽可能避免因发生微粒反弹和被重新带走而对监测结果造成的误差;八级空气撞击采样器采样滤膜可根据需要在实验室进行颗粒物组成成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以得出不同枉径范围颗粒物的组成成分。  相似文献   

12.
李白是"诗仙",也自称是"酒中仙",他一生钟爱喝酒,也写下了不计其数的与酒有关的诗歌,《将进酒》即其代表作。本文试图从李白的经历,中国文人历来饮酒的雅习,将进酒的源头及演变,李白《将进酒》的写作背景这几方面,解读、品味这首不朽的诗篇。  相似文献   

13.
<正>回望25年的人生历程,不是浪漫,不是扮雅,执著地喜欢独坐窗下,伴一盏孤灯,守一杯淡茶,翻一卷闲文,缕缕的茶香与幽幽的书香,驰骋的思绪与宁静的想象……从记事时起,姥姥经常给我讲一些童话、神话故事。过去的记忆至今历历在目,常为了书中的主人公而笑、而哭、而忧、而伤,也因担心主人公的命运,常常缠着姥姥通宵达旦地讲故事。童年的我,物质上是匮乏的,但精神上是丰足的。因姥姥的启蒙,我有了一种强烈的求知欲,为今后阅读习惯的养成奠定了基础。上小学时,可阅读的书籍是很少的,姥姥不知从哪儿搜集  相似文献   

14.
环境样品中的污染物质,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1)污染物的种类复杂,大都是多组份的混合物;(2)各种成份的相对含量差别很大,有的是常量,有的属微量,有的为痕量甚至超痕量.鉴于上述特点,用色谱——质谱联机分析测定环境样品时,通常在测定前对样品中被测成份进行浓缩提纯处理,以使微量存在的物质浓集并与杂质分离.下面就环境样品的分析测定分别阐述.  相似文献   

15.
事故统计事故案例12月1日14时10分,山东省青岛橡胶二厂硫化车间,3名双模硫化机保全工准备更换硫化机的内压管,其中1名工人在使中心机构下降时,因另1名工人提前坐在减速机上,而被退回的出胎机挤伤左胸致死。12月2日23时,安徽省淮南化工总厂硝接车间造粒岗位,1名技校实习生乘电梯时被挤在7、8楼之间的楼板处,发现时已死亡。事故直接原因是:电梯推拉门没有连锁,开门状态下电梯仍可运行。【2月5日5时40分.河北省沧州市化工厂乙炔站3号乙炔发生器加料斗发生爆炸,致厂房坍塌,半径IOO米以内门窗玻璃破裂,l人死亡,2人轻伤,估计损…  相似文献   

16.
<正>又到了年货采购的旺季,您是否在市场上看过、听过、购买过"金箔酒"呢?这种相比起传统酒类价钱高出很多的新品种,是否真的十分贵重呢?近年来,一种名为"金箔酒"的酒类在市场上悄然兴起,这些价钱动辄在成百上千的酒类,因其不菲的价格、"闪亮"的外表而显得十分"高大上"。那么金箔酒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品种?是否又像其价钱和外观一样珍贵高档呢?所谓金箔酒就是指允许金箔作  相似文献   

17.
<正>"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本"。农产品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首要条件和重要基础。近年来,中国部分地区因农产品产地环境污染导致农产品中有害重金属(如镉、砷、汞、铅等)超标,损害人体健康的事件屡有发生。农产品出口因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超标而被退回的事件每年也有几百起,造成的经济损失达数十亿  相似文献   

18.
一、外部效果外部效果,又称外部效应,有时也称作外部性、间接效果或溢出效果.外部效果是指一种经济力量对于另一种经济力量的非市场性的影响.它是经济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非市场性影响有好有坏,好的影响被称为外部经济,它将给厂商或消费者带来外部效益;坏的影响被称为外部不经济,它将迫使厂商或消费者支付外部费用.由于外部效果是非市场性的,所以,当厂商或消费者因外部经济而受益时,他们不必为此支付报酬,  相似文献   

19.
10月6日19时10分,湖北省东风集团黄石二橡胶厂粉碎车间,1名合同操作工独自上4楼下料仓。到晚8时30分班时工人到处找仍未发现。后到4楼,发现已在下料仓内窒息死亡。 10月8日8时许,黑龙江省哈尔滨化工二厂氧气瓶灌装时发生爆炸,死亡1人,重伤1人。初步认为,爆炸原因可能是因氢气瓶油漆标签脱落误装所致。 10月8日16时左右,黑龙江省黑化集团螺旋卸煤机司机交接班时,从紧急出口爬出,被天车挤伤,经抢救无效死亡。  相似文献   

20.
管理和人因的安全干预对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预防至关重要。在对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识别的基础上,制定了管理和人因的安全干预措施,进而对管理和人因的安全干预与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影响机理进行理论假设;基于理论假设,考虑项目级和班组级安全氛围、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从人因层面和管理层面对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展开相关的干预试验,建立了管理安全干预和人因安全干预对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影响的机理模型,并采用SPSS和Amos软件对模型进行了拟合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①管理安全干预和人因安全干预对项目级安全氛围的提升产生0.171和0.160的正向影响,但管理安全干预比人因安全干预的干预效果好;②管理安全干预实施后,项目级安全氛围的提升对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减少较为显著;③人因安全干预实施后,班组级安全氛围的提升对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减少较为显著。该研究成果可为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组合干预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