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们把湿地称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湿地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对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素有北国江城和化工城之称的吉林市近年来随着经济和化工产业的飞速发展,污水大量产生,不仅污染了松花江河道,还威胁着下游哈尔滨市和齐齐哈尔市居民的生活和生产安全。因此,治理污水,建设生态自然河道,保护地下水源,是当务之急。本文围绕在吉林市松花江下游段开发人工湿地生态环境问题进行讨论,旨在提出建设性设想,探讨可行性措施。本文认为:人工湿地生态环境的建成,将使水质得到很大程度的净化;同时保护湿地生态环境,开发旅游产品,推进旅游市场;增添城市水景观,提高城市品位;还可以使人们走出都市,回归大自然。  相似文献   

2.
江苏盐城湿地是国际重要的湿地之一,蕴含非常丰富的生物资源、土地资源和旅游资源.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自然和人为因素使部分湿地生态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正受到破坏和威胁.在此分析了盐城湿地的自然资源及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盐城湿地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3.
洞庭湖平原农村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中国乡村游"的展开,以及人们对湿地认识的不断提高,为农村中广大湿地进行旅游开发提供了新机遇.在简要阐述农村生态旅游的内涵与国内发展概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村湿地生态旅游的内涵与意义.并以洞庭湖平原为实证研究,通过对庭湖平原农村湿地生态旅游发展条件的分析,从开发思路和活动设计两方面探讨了洞庭湖平原农村湿地生态旅游的开发构想,进而提出了妥善处理农业生产与农村湿地生态旅游的关系、鼓励社区参与、加强湿地旅游软硬件建设、科学规划、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湿地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强,湿地环境污染日趋严重.重视湿地科学的研究,管理保护好湖北湿地及其生态环境,实现湖北湿地可持续发展,是湖北省21世纪环境保护工作所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该文在介绍湖北省湿地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系的基础上,探讨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分析了实现湖北省湿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障碍因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在对纳帕海湿地概况及退化动因进行解析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纳帕海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定量评价了1981~2001年纳帕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显示:1981年,纳帕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为15.64亿元,2001年降低至1.33亿元。20a来,纳帕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下降了91.5%。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为废物处理功能29%,其次为气候调节27.3%,第三为水源涵养24.7%,原材料下降幅度最小0.1%。鉴于此,为了保护纳帕海湿地资源,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应加强认识,适度控制旅游规模;严格执法,不断完善湿地保护体制机制;科学管理,引导湿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哈尔滨市人口的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松北区湿地正受到严重的破坏。本文对松北湿地功能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分析人类对城市自然湿地的影响程度,探讨城市自然湿地可持续保护利用的理论和技术方法,以达到城市自然湿地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的目的。通过对城市自然湿地的调查研究,找出它对于人类具备的不同于非城市自然湿地的特殊功能和价值。  相似文献   

7.
深圳市湿地类型有近海及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和人工湿地共4大类,总面积12 188.57 hm2,占深圳市国土面积的6.12%。本研究提出深圳市湿地保护和利用模式。湿地保护模式分重点保护湿地和一般保护湿地两个层次,重点加强湿地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与管理。湿地利用模式划分为防护型湿地、资源利用型湿地、水质净化型湿地和湿地公园。水质净化人工湿地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生态水质净化技术,可应用于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处理、河水水质净化、面源污染控制与水源保护等领域。湿地公园是对城市湿地面积缩减的弥补和平衡,具有综合生态服务功能,对城市湿地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江苏湿地资源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用层次分析法从资源禀赋、城镇依托、交通可达性、人口经济基础四方面构建湿地资源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旨在定量评价江苏湿地资源的旅游开发适宜性。结果是江苏126个湿地资源分布区的旅游开发适宜性总分值在36.64~72.98之间。依据各湿地分项分值进行聚类分析,将江苏湿地资源分为4种旅游开发类型,即高适宜性湿地资源、较高现实适宜性湿地资源、较高潜在适宜性湿地资源、低适宜性湿地资源。在此基础上,提出积极开发高适宜性湿地、适度开发较高现实适宜性湿地、与经济发展同步开发较高潜在适宜性湿地、暂时限制开发低适宜性湿地的建议,并提出坚持湿地资源旅游开发公益性的思想。同时对湿地资源旅游开发中一些未有定论的话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杨阳  张亦 《环境工程》2014,32(7):43-48
湿地科学是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的研究热点,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湿地资源,从植物、动物、微生物、景观多样性和水文循环等方面系统总结了中国湿地的生态功能、研究现状与不足,在分析中国湿地退化原因、退化评价指标体系、恢复技术方法等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初步展望了未来湿地科学研究的热点和方向,推进了湿地科学向多学科定量化综合发展,为中国湿地科学全面、深入、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针对可持续发展角度下中国湿地环境管理法律问题,介绍了中国湿地生态系统具备的高经济性与脆弱性,讨论了生物多样性与系统复杂性的特点和要求,给出了从持续发展的角度下审视湿地管理和使用的问题.这样就可以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待中国湿地环境管理问题,是基于中国湿地保护和利用法律的缺失现状之上的.因此,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来研究中国湿地环境管理的法律问题,就可以为中国湿地立法提供建议,来规范中国相关部门的管理,共同努力保障中国湿地的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