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含高氟废水处理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介绍了利用络合原理复配的高效除氟剂—改性聚铁 ,结合传统的钙盐沉降法工艺处理高氟废水的测验。在实验条件下 ,氟与改性聚铁 ,氯化钙形成多元络合物复合盐 ,然后用聚丙烯酰胺絮凝。废水中氟浓度下降至 1 0 /mg· L- 1 以下 ,排放废水含氟量达到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2.
聚合硫酸铁(简称聚铁),具有凝聚能力高、絮凝效果好以及适用PH范围广,絮凝物沉降速度快,去除污水中重金属效果好,腐蚀性小等特点,是一种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新型、高效铁系无机高分子混凝剂。鉴于云南某冶炼厂烟气制酸系统废水中砷、氟含量高的情况,我们采用聚铁,对高砷、氟酸性废水进行了净化处理的初步探索性试验,以寻找聚铁净化酸性废水中砷、氟的一些基本规律。 1 试验方法与条件试验用聚铁购自昆明市场,其特性如下:产品符合京Q/HG16—79—87标准,  相似文献   

3.
采用化学沉淀法对模拟含铜废水进行处理,分别考察了反应pH值、温度、沉淀时间、絮凝剂(PAM)用量以及PAM作用下沉淀时间等因素对模拟含铜废水处理的影响,并在最佳条件下对实际含铜废水进行了处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化学沉淀法处理200 mg/L的模拟含铜废水时,1‰聚丙烯酰胺(PAM)的最佳加入比例为30 mg/L,在25℃下,合适的pH值为7.12左右,沉淀时间13 min。在此条件下对来自葫芦岛锌厂的酸性平均含铜为167 mg/L的实际废水继续处理,处理后废水中铜离子浓度平均值为0.87 mg/L,可以实现实际废水中铜离子的有效去除。  相似文献   

4.
X791.03200603050羧甲基壳聚糖处理印染废水实验研究/刘运学(沈阳建筑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沈阳建筑大学.-2006,22(1).-122~124,148环图TU-31研究羧甲基壳聚糖(CM-CHO)处理水溶性染料废水脱色的工艺条件,为实际印染废水的脱色处理提供参考数据。采用羧甲基壳聚糖对活性红染料溶液和毛巾厂的印染废水进行混凝处理,通过研究pH值、投加量、沉降时间和搅拌强度对脱色效果的影响,确定适宜的操作条件;同时对比了羧甲基壳聚糖对实际废水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pH、投加量和沉降时间对脱色效果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5.
采用腐殖酸改性阳离子吸附剂(XF-I)配合聚丙烯酰胺(APAM)对高浓度染料废水的混凝效果进行了研究,并通过zeta电位、PAM分子量对混凝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XF-I主要通过电中和吸附大幅度降低了溶解性COD,PAM主要通过架桥和网捕作用达到高效混凝效果。当废水初始pH为11,XF-I和APAM的投加量分别为10g/L和50mg/L时,废水中溶解性COD去除率达到52.4%;脱色率达到94.7%。腐殖酸改性吸附剂的应用为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提供一种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磁絮凝分离法处理含油废水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磁絮凝分离法处理含油废水,确定适宜的磁粉和絮凝剂、助凝剂的加入量,以及加料顺序和搅拌条件对反应的影响,并进行了普通絮凝和磁絮凝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当废水含油量为100~200mg/L时,反应最佳工艺参数:磁粉加入量为280mg/L,PFC和PAM加入量分别为25、0.5mg/L,磁粉和PFC同时先于PAM投加,且投加时搅拌速度以250r/min为宜。  相似文献   

7.
化学絮凝剂预处理马铃薯淀粉废水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马铃薯淀粉废水产生的季节性使得常规生物处理应用起来存在很大困难,采用絮凝剂对废水进行预处理可减轻后续处理负担。文章使用常规化学絮凝剂AlCl3、Fe2(SO4)3、PAM以及有机和无机之间的相互复配对马铃薯淀粉废水进行絮凝预处理,研究了投药量、废水pH值、助凝剂CaCl2投加量以及沉降时间等因素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各絮凝剂处理废水的较佳絮凝条件,并在较佳条件下处理废水,通过综合比较处理效率、处理成本、絮凝条件难易程度等方面,确定了马铃薯淀粉废水的较佳絮凝剂为AlCl3+PAM,其具有废水处理效果好(COD去除率为41.08%,浊度去除率为95.06%,色度去除率为90.63%)、投药量少(2mLAlCl3+0.3mLPAM)、助凝剂投加量少(1mLCaCl)2、较佳pH在废水初始pH范围内、处理成本低(11.05元/t废水)、产生污泥量少(649g/t废水)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聚合物在沉淀法处理氨氮废水中的助凝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采用化学沉淀法处理氨氮废水时,添加聚合物能提高了悬浮物的效率,从而节约了沉淀剂的使用量降低了处理成本.研究考查在沉淀剂中添加聚丙烯酰胺(PAM)、聚合氯化铝(PAc)对氨氮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值为9.3,主要离子的物质量之比为1:1:1、聚丙烯酰胺添加量为20mg/L或聚合氯化铝添加量为200mg/L的条件下,处理初始浓度为1000mg/L的氨氮废水,均可使氨氮去除率可达到99%以上,PAM和PAC的助凝作用综合比较,添加20mg/L可以使氨氮率较未加入时提高5.38%.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pH值、氯化钙投加量、搅拌时间及沉淀时间等因素对酸性高浓度含氟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提出了采用氢氧化钙清液加氯化钙作为新型沉淀剂处理酸性高浓度含氟废水的工艺参数:pH值在8.5-9.5,按照nCa/F=0.7加入5%CaCl2溶液,搅拌45min、沉降90min;采用此工艺参数处理氟离子浓度为2600mg/L、pH值为2.97的废水,能把废水氟离子的浓度降至20mg/L以下,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采用本工艺取代传统工艺的好处是:沉渣中氟化钙纯度高,有利于废水中氟的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10.
破乳是乳化液废水治理的前提.本文针对某铝业公司热轧车间产生的乳化液废水,采用混凝-气浮工艺对废浮化液进行了破乳试验,研究了硫酸亚铁+PAM对废乳化液的混凝-上浮影响.结果表明:硫酸亚铁加入量和pH值对破乳的影响较大,PAM加入量对破乳的影响相对较小;并从技术可行和运行成本两方面考虑,确定了最佳破乳条件,即硫酸亚铁加入量为0.4%、PAM加入量为0.004%、溶液的pH值控制在8的条件下,油去除率可达96%,COD去除率可达95%.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中对癸氧喹酯废水(pH=3)采用铁碳-芬顿PAM助凝法进行初步处理,并根据小试来确定理论和实际的最佳操作条件(包括药剂投加顺序和投加量、pH值等)。结果表明:(a)癸氧喹酯废水利用铁碳-芬顿PAM助凝法,让废水按铁碳微电解、调酸碱值、芬顿、调酸碱值、絮凝剂助凝的步骤使CODcr得到了一定的降低。(b)理论最佳条件为每L废水加800g填料(质量比1:1)、150mL H2O2、20g FeSO4、5%絮凝剂PAM。(c)实际最佳条件为每L废水加800g填料(质量比1:1)、1%H2O2、2g FeSO4、5%絮凝剂PAM。  相似文献   

12.
混凝法处理生物质气化洗涤废水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生物质气化洗涤废水的水质特点,系统地研究了该废水混凝沉淀处理方法及其机理,考察了混凝剂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PFS)、三氯化铁、硫酸铝、硫酸亚铁,以及高分子絮凝剂聚丙烯酰胺(PAM)对该废水的处理效果。对投药量、pH值、温度、搅拌强度和时间,以及无机混凝剂与有机高分子絮凝剂配合使用的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AC对该废水的处理效果优于其他药剂,其最佳使用条件是:投加量150-200mg/L,pH值8-8.5,水温30-40℃,PAH可增强混凝的处理效果,其使用量为3-5mg/L。混凝沉淀处理可有效去除该废水的悬浮物、浊度,以及部分色度和COD。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双氰胺甲醛型脱色絮凝剂的脱色性能,以尿素、三聚氰胺为交联剂,以双氰胺、甲醛为原料制备了改性脱色絮凝剂,并用其处理模拟染料废水.研究了不同染料的初始浓度、p H值、投加量、无机盐以及与聚合氯化铝(PAC)复配使用等条件对脱色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证明改性的脱色剂具有较好的脱色性能.相同投加量条件下,未改性脱色剂的最大脱色率为89.7%,而改性脱色剂的脱色率能达到94.6%.红外光谱图表明染料分子和脱色剂发生了相互作用.单因素试验研究表明单独使用改性脱色剂时,最佳投加量为120 mg·L~(-1),单独使用PAC时,最佳投加量为60 mg·L~(-1).正交试验法确定了最优适用条件为:改性脱色剂加入量70 mg·L~(-1),聚铝加入量为50 mg·L~(-1),改性脱色剂和PAC的复配使污水处理成本下降约20%.脱色剂的改性和改性脱色剂与PAC的复配显著提高了脱色剂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14.
改性PAC的制备及其对染料废水脱色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用改性絮凝剂对酸性黑210#进行脱色,研究了在改性PAC(引入SO42-)中加入了PAM,改进其絮凝性能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改性过程中,改性PAC和PAM的最佳比是240:1,适宜的改性时间和改性温度分别是2 h和50℃.改性产品与市售聚合氯化铝相比,可在较少的投加量时达到较高的脱色率.  相似文献   

15.
钢铁废水混凝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某钢铁公司废水处理研究试验,采用不同混凝剂和阴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PAM)助凝剂,对不同时间段的废水进行混凝试验,确定最佳加药量和最佳混凝剂。试验表明,硫酸铝对油、全铁和COD等的去除率相对较高,且具有不需投加助凝剂PAM、适用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PFS)、聚合氯化铝铁(PAFC)对餐厨废水生化处理出水中COD、TP的去除效果,并确定了絮凝沉淀最佳工艺条件:最优絮凝剂为PFS,最佳投加量为450 mg/L,絮凝反应时间为30 min,PAM投加量为0.6 mg/L,PAM投加时间为距离PFS投加后至少l 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COD、TP平均去除率可分别达36%、83%,此时絮体体积比为13%.  相似文献   

17.
试油废水具有粘度高、COD高、色度深、气味恶臭等特点,高粘度虽不是污染指标,但却影响试油废水的絮凝处理效果。高粘度废水的流动性较差,投加的PAC、PAM等常规絮凝处理剂在废水中很难扩散,传质作用缓慢,造成絮凝沉淀时间长,絮体虚浮、污泥体积比大。针对粘度>5 mPa.s的废水,以膨润土为凝聚剂可促进高粘度废水的絮凝处理,提高污染物去除率,加快絮体沉降。实验表明:絮凝处理配方为膨润土加量600 mg/L~800 mg/L、PAC加量200~300 mg/L、PAM加量5 mg/L时;混凝处理后SS去除率达95%以上,石油类去除率85%以上,污泥体积减少50%以上,沉降时间缩短88%;且使絮凝处理适应的pH范围扩大。  相似文献   

18.
混凝法处理锰矿选矿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PFS)、聚丙烯酰胺(PAM)和六水合氯化铁(FC)4种常用混凝剂,采用正交试验,以去浊率与去锰率作为综合评价指标,探讨了不同混凝剂处理锰矿选矿废水的效果及最佳混凝条件。结果表明:在以上混凝剂中,FC的混凝效果较差;PAM对锰矿选矿废水的处理效果最优,最佳的混凝条件为:处理500 ml的废水,投加1.5 ml的PAM,pH为7.0,搅拌后沉降20 min,废水经处理后去浊率与去锰率分别为96%、92%,其中废水的pH及投药量对混凝效果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9.
通过絮凝-沉淀法对采油废水进行深度处理,类比聚合氯化铝(PAC)、聚合氯化铝铁(PAFC)、聚合硫酸铝(PAS)、聚合硫酸铝铁(PAFS)、复合高分子絮凝剂(KD-11C)和生物絮凝剂6种絮凝剂对采油废水中含油量和悬浮固体(SS)含量的去除效果,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絮凝剂投加量、助凝剂投加量、温度、pH值和沉淀时间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各因素影响程度的次序及最佳絮凝处理条件。结果表明:复合高分子絮凝剂絮凝效果最好;影响絮凝效果各因素的次序为温度pH值絮凝剂投加量助凝剂投加量沉淀时间;最佳絮凝处理条件是絮凝剂KD-11C投加量为50mg/L、助凝剂PAM投加量为3mg/L、温度为60℃、pH值为7.5、沉淀时间为30min。  相似文献   

20.
以北京市生活废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液态聚合氯化铝铁及与聚丙烯酰胺(PAM)协同作用下除磷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液态聚合氯化铝铁与PAM复合作用时对除磷效果有一定的提高,明确了PAM的最佳投加量、最佳搅拌强度、最佳搅拌时间和pH,并得出了影响混凝效果因素的主次顺序为:pH值搅拌时间搅拌强度投加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