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王克全 《山东环境》2000,(7):178-178
当今社会工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企业的生产规模也越来越大,工业的快速发展既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又推动了人类社会文明进程。工业迅猛发展过程中,造成了自然资源和能源的过渡开采及大量消耗,同时产生了大量有毒有害的废弃物,对周围的水、大气等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同时也造成自然资源大量浪费,  相似文献   

2.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依靠着大自然所给予的丰富资源不断改善生活。然而,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又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变化了的环境,又对人类的生活和生存,产生了不良影响。温室效应就是当前的世界三大环境问题之一。其主要原因,是大量矿物燃料燃烧排放的大量CO_2和其他温室气体所致。在地球上,地区不同,自然环境各异,人类的活动也不同,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差别很大。而集中排放的温室气体,在排放到大气中之前,必然对其局部地区的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因而,对  相似文献   

3.
循环经济与包装废物回收利用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长期以来,受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即由“资源产品废物”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模式)的制约,人们以越来越高的强度把地球上的资源开发出来,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环境中去,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导致了许多自然资源的短缺与枯竭(如我国的煤都-辽宁省抚顺市),并酿成了灾难性环境污染后果(如日本足尾铜山开采的环境破坏、我国小秦岭金矿乱采乱挖导致的重大环境、资源破坏等问题)。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  相似文献   

4.
循环经济理念的产生,是人类对自身发展过程深刻反思的结果,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扬弃。20世纪60年代,人们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思想的影响下,受到宇宙飞船生存系统的启发,产生了循环经济的概念。与其走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污染然后大量投入治理的老路,不如采用新的反馈方法,更加有效地利用资源,循环往复地使用资源,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取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5.
当今世界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各种过量的排放物毒化和污染了自然环境,使生态环境失衡,导致死水、毒气、酸雨的产生,许多生物物种濒危或灭绝;二是人类对自然物资的过度消耗,致使水土流失、森林减少、土地沙化、资源枯竭,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究其根源主要有三:1)人类为了生活和发展,必须进行生产,而生产过程既要消耗自然界的物资,又要排放各种废物,从而破坏了生态平衡,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污染问题.在发达国家突出表现是工业的发展向自然环境排放的大量废气、废水、废渣等带来的污染问题;在发展中国家突出表现是高消耗低产出,贫困带来的滥垦乱伐等不合理的过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森林锐减、物种  相似文献   

6.
<正> 环境保护法,在世界各国的法律体系中都是一个新兴的法律部门。它是本世纪六十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生产力急剧发展,人口迅速膨胀,资源被大量开发、耗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和对生态平衡的破坏越来越大,环境问题日益尖锐的情况下,为适应国家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而迅速发展起来的。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是关系到世界各国人民的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于一九七二年六月在斯德哥尔摩召开,讨论并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规定:“地球的各种自然资源,包括空气、水、土地、动植物系以及其他各种自然生态系中有代表性的种族,应通过精心的规划及最适  相似文献   

7.
资源环境价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和环境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必要的条件,传统价值观念认为: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具有满足人们生存和发展要求的性质,即具有使用价值,这已被人们普遍接受,但人们历来对于资源环境有无价值的问题却有着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是“无价值无价格”;另一种认为是“无价值有价格”;还有一种认为“有价值有价格”。一般持“无价值”论的理由,一是认为:地球资源无限丰富,人们依靠消耗和使用自然资源来满足人们的生存和生活的需要,促进社会的发展,不需要人们付出劳动,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就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自然资源和自然 环境测定价值;二是认为环境资源不是商品,所以没有价值。但这一观念面对人类受到的资源短缺、生态恶化、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的冲击,日益受到人们的质疑,在这一历史条件下,我们提出了资源环境价值论,即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既具有使用价值,也具有价值,这对于转变观念,纠正错误认识,缓解人类与环境的矛盾和冲突,建立高层次的生态平衡,树立全新的符合时代要求的生态环境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环境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人类与环境共存共荣,环境不仅提供人类赖以生存的各种自然资源,并对人类经济活动中产生的废物和废能量进行消纳和同化,还给予人类舒适性环境的精神享受。然而由于人类传统的生产、消费方式而对资源过度索取与大量地排放废物,使得环境的自净能力与再生速度无法及时跟上步伐。当今全球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加剧,环境恶化阻碍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威胁着人类自身生存。人们日益认识到不能以牺牲环境来获取当前利益,只有保护环境、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使整个人类继续生存和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9.
正一、塑料废弃物污染对陆地海洋和大气的破坏污染实例随着现代工业化步伐的加快,人类的生活节奏也日渐加快。为了更加便捷地实现衣食住行等日常活动,人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大量使用了便携式塑料制品和化纤制品,表面上看来是令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更加便捷了,实际上却产生了大量的碳排放及无法在短期内降解的塑料废弃物,对地球陆地及海洋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和污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地球——人类的共同家园被破坏污染了,人类作为依附于地球环境而生存的物种,个人生活还能有什么"便捷"可言?地球上的其他动植物也因人类的破坏污染行为而遭殃,如气候变化导致某些物种灭绝,  相似文献   

10.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基础,也是人类一切生活与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但是随着近些年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对于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对于人类的生产与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甚至会影响未来人类的生存。因此,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对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措施提出几点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今天你被信息化污染了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祖敬 《沿海环境》2001,(11):18-20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的时代,作为信息化社会标志的计算机也愈来愈广泛地为人类所掌握和利用。计算机的便捷和高效适应着高技术社会的快节奏,提高着社会的生产力,使人们创造着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与此同时,计算机的飞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又导致了资源的过度消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阻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甚至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同时,在经济时代,信息是无形财富,是战略资源,但大量无用信息是灾难。“信息污染综合症”正悄然侵袭并快速蔓延、也在威胁着我们的健康......计算机:污染我们的环境工业文明对资源的疯狂掠夺…  相似文献   

12.
环境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场所.是人类自下而上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与经济的发展,人口的激增,己经造成了环境的严重污染和自然生态资源的破坏。面临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正发生着急剧的变化。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它公害,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的共识。  相似文献   

13.
工业污染综合治理的必要性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社会工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 ,企业的生产规模也越来越大 ,工业的快速发展既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 ,又推动了人类社会文明进程。工业迅猛发展过程中 ,造成了自然资源和能源的过渡开采及大量消耗 ,同时产生了大量有毒有害的废弃物 ,对周围的水、大气等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 ,同时也造成自然资源大量浪费 ,据统计我国大约有70 %河流湖泊的水受到不同程度污染而不能使用 ,给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了巨大压力。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逐渐认识到工业污染的严重后果。我国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是可持…  相似文献   

14.
三百多年前,西方从传统农业文明转向了工业文明,形成了在传统工业文明主导下的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传统工业文明带来了科技与经济的飞速发展,使人类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但与其俱生而来的缺陷也逐步暴露;它采取控制和掠夺的方式,以惊人的速度消耗全球自然资源,排放大量自然界无法吸纳的废弃物,打破了全球生态系统的自然循环和自我平衡,使人与自然的关系恶化,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九五”期间资源科学技术重大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1概述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基石。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自然资源大规模、高强度的开发利用,带来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据世界资源研究所估计,现代人均每年消耗的所有自然资源为45~85t,在经济发达国家产生100美元的收入需要300kg自然资源。由于人类过度地消耗资源,引起了全球的资源短缺。世界很多重要矿产探明储量的增长速度明显下降,土地沙化、退化,生产能力持续降低。森林赤字、草地被破坏,物种灭绝时有发生。有人估计平均每天要损失100个物种。人类活动加剧,淡水资源、能源供应不足。目前世界上大约有60个国家缺乏淡水供应,已成为地区性问题。未来资源宝库---海洋资源面临浩劫,60%的鱼类资源已处于  相似文献   

16.
生物多样性指地球上丰富多样、千差万别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种类及它们所构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是一个涉及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的概述语。生物多样性可分为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基础——基本食物、药物和工业原料的主要来源。当今世界面临的资源、环境和人口等重大问题的产生和解决与生物多样性有着直接密切的联系。人类活动已使大量生物物种在还没有被人们发现其利用价值之前就已经消失,这是人类长久生存和发展的莫大损失。 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经常不顾后果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从而破坏了生态平衡、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污染问题。在过去的4亿年当中,平均每27年才有一个高等植物物种消亡,而联合  相似文献   

17.
环境问题主要源于人类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和破坏.这种行为形成了人与自然的矛盾.现在看来,要富国强民,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改变对待自然的态度,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往我国遵循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导致了今天的"结构性污染",我国长期以来沿袭的以大量消耗资源、能源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靠资金高投入、资源高消耗、污染高排放实现的.  相似文献   

18.
济南炼油厂工业污染治理投资效益分析济南炼油厂林广田人类与环境构成的体系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多元结构的平衡体系。环境与经济的发展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环境为人类的生存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而人类的生活和经济的发展又对自然生态和环境质量造成破坏。因此,...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以来 ,人类创造出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社会文明 ,但同时也由此带来了诸多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 :环境被污染 ,资源被破坏 ,生态不断恶化。环境问题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普遍关注的头等大事。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 ,以大量消耗资源和粗放经营为特征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导致了我国环境恶化严重的现状。并且 ,由于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行动起步较晚 ,环境恶化的趋势至今并未得到有效的扭转。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巨大障碍。对于文化素质较高的城市居民而言 ,环保意识已深入城市居民…  相似文献   

20.
战争污染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阐述了战争扼杀人类文明的同时还摧残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与资源。列举了战争通过破坏人类生存的环境作为战争的手段,探讨了战争污染与环境的保护,提醒人类要爱好和平,爱护地球,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