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近年来国外氢能制取与纯化、氢能运输、供氢母站及加氢站等环节的安全事故进行统计,结合氢能本身特性分析得出各环节存在的主要安全风险,并参考和借鉴美国、日本等国车用氢能安全生产实践经验,提出氢能安全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2.
针对加氢站紫外火焰探测器覆盖率不足、布置位置与角度不合理等问题,采用空间法对其探测覆盖率进行定量分析与优化.空间法主要包括3个步骤:一是火灾易发目标区域辨识与风险层划分;二是火焰探测器布点与几何覆盖率求解;三是探测器布局优化与角度调整.结合国内典型加氢站氢气泄漏火灾易发目标区域数据库,对现有紫外火焰探测器空间覆盖率定量计算,对探测器布点位置与探测角度进行优化,各目标位置的火焰覆盖率均可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3.
通过介绍广州石化加氢站工艺流程、加氢母站操作关键点,探讨运行过程中已出现及潜在的隐患问题,包括行业相关标准不完善、加氢母站阀门的使用隐患、充装计量偏差及充装流速偏大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对策。  相似文献   

4.
贾宁  董欣  宁雄  刘毅 《中国环境科学》2016,36(6):1905-1912
快速的城镇化使城市间距不断减小,上下游城市间水质的相互影响愈发显著.本研究提出基于水质的城市安全距离概念,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水质模型的城市安全距离量化方法,并选择长江沿岸相邻的芜湖、马鞍山两市为案例,评估未来两市建成区扩张后城市间距的安全性,计算两市建成区的最小安全距离.结果显示,2020年芜湖与马鞍山4.6km的间距属于安全距离,能够保证下游城市马鞍山上游控制断面地表II类的水功能要求.但与2010年相比,控制断面水质变差,COD与氨氮浓度分别提高了29.2%与23.2%.为了保证控制断面的水功能要求,芜湖与马鞍山两市的最小安全距离为3.2km.  相似文献   

5.
安全评价和环境风险评价在我国化工行业健康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两者异同性的研究一直是该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重点。本文深入研究了化工行业的特点,并结合安全评价与环境风险评价相关概念的深入探讨,具体分析了安全评价和环境风险评价在我国化工行业中应用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了确定城市型炼化企业的个体风险和社会风险,对其进行定量风险计算和模拟。首先,建立了城市型炼化企业定量风险评估炼化装置筛选方法和泄漏节点划分标准;其次,开展保护措施可靠性与风险量化关联模型研究,开发了基于设备完整性与检测检验水平、泄漏监测与紧急切断、管理水平、点火源控制、外部人口密度、人员集中场所等风险耦合量化模型;最后,建立的涵盖各类安全影响参数的定量风险评估技术在城市型炼化企业进行了应用,合理确定城市型炼化企业的总体风险,为城市型炼化企业与周边区域的和谐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确定水污染事件中遗传性致癌物短期暴露安全浓度,是目前我国水环境管理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在假设遗传性致癌物暴露剂量与致癌风险呈线性相关的前提下,提出了水体中遗传性致癌物安全浓度计算流程,建立了采用遗传性致癌物终生暴露安全浓度计算短期暴露安全浓度的方法.在我国2000~2010年间发生的60起水污染事故中,特征污染物为砷的水污染事件为6起,占总污染事件比例为10%,这一结果表明砷为我国水污染事件中高发的特征污染物.根据水污染事件遗传性致癌物短期暴露安全浓度计算方法,得出砷短期暴露安全浓度为0.5 mg.L-1,表明该方法在水污染事件应急管理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为评估和降低超高层建筑装修过程中的火灾风险,对某超高层建筑进行了现场调研,得到了影响人员安全疏散的风险因素,并以该建筑为例,采用大涡模拟对装修过程疏散楼梯的防烟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和理论计算分析,研究了装修过程中火灾规模、前室两道门开启状态对防烟楼梯间控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为保证人员安全疏散,施工现场需要控制的临界火灾规模为4 MW,材料堆之间的间距至少为5.64m,材料堆放点应距离安全出口11.2m以上。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保障装修过程中发生火灾时人员安全疏散的措施与建议,可为超高层建筑装修过程中的消防安全管理与火灾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从氢能利用的主要途径出发,回顾了近些年氢能快速发展的现状,特别是发达国家促进氢能使用的主要政策措施。提出氢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可以为能源系统清洁低碳转型作出贡献,形成我国清洁能源新的产业竞争力。我国在氢能发展方面做出了一些尝试,上海市还出台了专门的发展规划,但与发达国家之间仍存在关键材料和核心零部件薄弱、氢气储存问题等差距。应该加强顶层设计,加大研发投入,鼓励各类资本投入到氢能产业,加快建设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创建氢能融入能源系统的试点示范,促进我国氢能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依据定量风险评价的国际标准和原则指导,对LNG工厂定量风险分析进行了研究,对工厂进行了危害辨识、泄漏情形模拟和分析、泄漏频率计算和分析、火灾爆炸后果模拟和分析、风险建模以及风险计算和评价。根据研究结果,从工艺安全管理、关注最大风险贡献者等方面提出了防控风险的措施及重点防控方向。  相似文献   

11.
森林与径流关系——一致性和复杂性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论文综述国外近一个世纪以来在配对集水区研究方面所取得的结论,从水的自然属性出发,从森林变化对径流(年径流量、洪峰与枯水径流)的影响,径流响应的干扰临界值及水文恢复各方面探讨森林变化与径流关系的一致性与复杂性。森林变化与径流关系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由较长时间尺度表达的年径流量上。绝大多数的配对集水区的试验研究表明,采伐森林就会增加年径流量,而在荒地上造林就会减少年径流量。而由较短时间尺度表达的洪峰径流与枯水流量则呈现较大的复杂性和难预估性。综述表明,对径流特别是洪峰与枯水径流的定义及分析方法的不同也是造成森林与径流关系复杂性的重要原因。森林与径流关系的复杂性要求人们在研究及应用其关系时就必须有系统观,必须考虑植被、径流与其它过程(土壤变化、气候变化等)的相互作用。论文还认为尽管配对集水区试验作为一种研究方法为研究者提供了许多可靠的结论,但由于许多研究者只把集水区看作是“黑箱”Q从而对认识森林与径流关系的复杂性有一定的局限性。未来的研究应把配对集水区的试验与其它对过程的研究技术(同位素、GIS等技术)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2.
13.
从雾和霾形成的原因以及与机动车尾气的关系等方面的论述,阐述了机动车尾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提出了对机动车尾气的预防、治理办法。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环境通报》2014,(4):106-110
阴阳观念与古代文学的关系密切。在文学创作方面,阴阳对举、"物生有两"、"惟两能化"的宇宙发生观,导致了古代文人重视骈丽的创作倾向,是古代骈文发生发展及古代文学语言形式普遍骈化的深层文化原因;在文学的变化方面,"物生有两"、"惟两能化"的自然变化观,导致了古人以天道自然变化以解释文学发展变化的现象,形成了以刘勰为代表的"质文代变,变不失常"文学发展观;在文艺的审美方面,阴阳交感、、刚柔相济、得中为吉的万物根本论,导致了古人普遍以"中和"为美的现象,使"中和"美论成为古代几千来的审美主潮。  相似文献   

15.
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的巨大作用。不仅表现在它对生产力3个要素的渗透性影响。而且表现在它促进生产力结构的优化和系统功能的发挥,但经济发展会带来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等负面影响。应在发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作用的同时,遏制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以促进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瑞典环境影响评价和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环境影响评价作为各国预防和控制环境污染的一项制度和技术,都与政府的环境管理机制有着直接的关系。中瑞两国的环评制度都体现了“环评为先,项目决策在后”原则。所不同的是,在瑞典,政策颁布前必须进行战略评价;环评审查按A、B、C类项目分别由不同机构负责;公众参与的方式也更为多样。  相似文献   

17.
以某联合站为例,根据油气集输联合站站场功能,将联合站划分为油气处理、储运及污水处理3个单元,对各单元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可能条件进行分析,并利用DNV公司的SAFETI软件对事故后果进行模拟计算,根据事故影响范围数据,提出相应的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环境通报》2014,(6):115-117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继续加大对民族教育的投资和扶持力度,深入改革现行单一的教育考核评价体系,执行特殊灵活的更为有利于少数民族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考核考试选拔机制,对于进一步实现教育公平,推进民族教育和谐健康发展,增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立体种植与水土保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与自然相协调的立体种植,迁用于护堤、护岸、渠道衬砌和城市绿化,具有良好的保持水土作用,将其与生态开发相结合,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真菌和细菌对染料的吸附脱色及再生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进行了真菌和细菌共培养对染料的吸附脱色和吸附脱色能力再生的研究。结果表明,青霉菌G-1首先对偶氮染料S-119、蒽醌染料艳紫KN-B(C.I.Reactive violet 22)水溶液中染料进行快速吸附去除,菌丝对同种染料的吸附速度随菌丝培养液中葡萄糖浓度的增加而加快,吸附染料的G-1菌丝在与细菌的共培养中完成对染料的脱色降解,脱色速度受培养液中葡萄和氮源浓度影响较大,从吸附速率和完全脱色时间综合评价,以葡萄糖浓度为5g/L、酒石酸铵为20mmol/L的培养基中培养的菌丝对染料的吸附脱色效果最好,吸附在菌丝上的艳紫KN-B脱色后菌丝吸附脱色能力得到再生,菌丝对100mg/L的艳紫KN-B染料水溶液可重复处理4次。青霉菌G-1对酸性染料废水处理3h,色度去除率为75.9%,吸附染料的菌丝在与细菌共培养中完成对染料的脱色,对试验所用染料废水,菌丝的处理能力获得1次再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