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针对控制阀的故障识别,提出了基于双相干频谱分析的方法进行性能评估,通过采集控制阀的实际开度值(OP)与实际输出值(PV)的历史运行数据,运用双相干频谱分析方法,分析OP值与PV值在频域上的差异,并形成了定量的评估指标,实现控制阀控制性能的定量评估。  相似文献   

2.
以某炼油企业的常压塔顶系统为例,阐述腐蚀回路在装置腐蚀适应性评估中的应用,腐蚀回路是将流程中具有相同工艺介质、相近的操作温度和压力(温度差13℃,压力差0. 4MPa)、相同或相近损伤机理的结构材料、相同的相变状态的设备和管线划分为同一条回路,通过对装置高腐蚀风险部位编制腐蚀回路,制定对应的防腐措施和监检测方案,对装置进行腐蚀适应性评估。  相似文献   

3.
利用传统评估模型对高层建筑节能保温材料的环保性能进行评估时,存在评估准确率低情况,提出一种新型的高层建筑节能保温材料环保性能评估模型。首先根据节能保温材料评估的现状确立建模原则,并在该原则的指导下构建评估模型。评估模型的构建主要分为5步:选取模型构建的评估指标并对其权重赋值,然后建立评语集同时根据每个指标得到权重值准确定位各层指标的评语尺度,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隶属度矩阵,实现环保性能模糊综合评判。  相似文献   

4.
依据IEC61508介绍了SIL评估的相关概念和在役装置的SIL评估过程,结合具体评估实例,阐述了回路安全仪表功能(SIF)的安全完整性等级(SIL)定级、SIL验证及平均失效前时间(MTTF)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脆弱性评估是企业防恐风险评估的关键环节。结合炼化企业装置设施特征,建立了以易损性、敏感性、承灾能力以及应急能力等4项一级指标、17项二级指标的防恐脆弱性评估指标体系,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进行了防恐脆弱性半定量化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提出了某炼化企业关键资产的安保策略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改扩建工程的实施,一系列新设备在输油泵站陆续投用.ZN-63C系列真空开关作为6kV输油电机断路器,由于其良好的性能,在输油站被广泛采用.其控制回路采用先进的DCAP3000分散式监控、综合保护自动化装置.但是ZN-63C真空开关合闸回路的断线故障却直接影响其正常的启泵.分析其故障原因,并研究相应的对策对确保输油电机的正常、平稳、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对燃煤机组脱硝超低排放进行改造前后的性能对比评估与研究,可为当前正在进行的超低排放改造提供指导与借鉴。以已实现脱硝超低排放的某600 MW燃煤机组SCR脱硝装置为例,评估了该机组脱硝装置超低排放改造前后的脱硝效率、入出口NO_x浓度分布、出口速度分布、氨逃逸、SO_2/SO_3转化率、系统阻力等运行参数,掌握了此台机组脱硝装置主要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机组SCR脱硝装置在进行超低排放改造后整体性能良好,较改造前各方面性能指标均有所改善,但仍存在流场不均、局部流速过高过低等问题,并相应提出了意见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神经网络评估的密封点泄漏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运用神经网络评估方法对石化生产装置泄漏风险进行量化评估的主要程序:输入变量的选择、风险指标的确定及总风险评估指标的确定等。以某炼油厂柴油加氢精制装置的应用为例,说明该方法可以指导企业根据最终确定的风险等级制定泄漏检测计划,对高风险部位增加检测的频次,既能有效监控密封点的密封效果,又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投入。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套完整的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效应评估与规划方法:首先,采用排放因子法分别计算减排措施(减排主体)对各类温室气体(全球污染物)和局地大气污染物减排量;其次,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规定的污染物当量值、税额,以及碳排放权交易价格、IPCC发布的温室气体全球增温潜势(GWP)值等参数为依据,将全球和局地两类污染物归并为综合大气污染物排放量(QIAP),或将2类污染物减排量归并为综合大气污染物协同减排量(ICER),二者皆以综合大气污染物当量(IAPeq)计量;最后,采用协同控制效应坐标系、协同控制交叉弹性、单位污染物减排成本等评估指标和方法开展协同控制效应评估,绘制并依据边际减排成本曲线进一步开展协同控制成本-效果优化规划.应用此方法体系开展的钢铁、交通、电力等行业协同控制评估,城市协同控制规划,以及城市协同控制绩效评估的结果表明,该方法体系具有科学性、简明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0.
等离子体废水处理装置类型多样,对不同装置处理废水的性能加以比较有利于促进反应装置的进一步开发与完善. 目前广泛采用的等离子体水处理装置的评价指标为G50(能量利用效率)和ETOC(去除TOC的能量利用效率),通过对二者的特点及其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现有指标在评价等离子体水处理装置能效方面存在对反应影响因素考虑不全面、反应目标物质不明确、评价参数选择不尽合理等缺陷;并且2种评价指标相关性差(R2<0.1),无法准确衡量装置效能. 在综合考虑污染物类型、处理时间等条件下,提出了以ET(标准能量利用效率)作为考查等离子体水处理装置能量利用效率的指标,明确了以TOC(建议以苯酚作为目标污染物)作为基本参数,以TOC降解50%时,单位输入能耗可降解TOC的量表征装置的处理性能,以便在同一标准下对不同的等离子体废水处理装置的性能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