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放射性核素作为一类被广泛关注的危险物质,红树林典型生态系统中放射性核素研究极少。本研究利用高纯锗γ谱仪探索广西防城港核电站周边10处不同地点的红树林表层及沉积物柱样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红树林区表层沉积物中238U、226Ra、228Ra、40K活度范围分别为6.2~70.7 Bq/kg、7.3~55.3 Bq/kg、10.0~94.1 Bq/kg、26.5~479 Bq/kg,对应均值为(27.8±19.8) Bq/kg、(21.2±13.9) Bq/kg、(35.8±24.8) Bq/kg、(177±131) Bq/kg;不同深度的沉积物柱样中238U、226Ra、228Ra、40K活度与表层沉积物的结果接近,4种核素在垂向上的含量均无显著增加或者减少的变化趋势。广西防城港核电周边红树林沉积物中放射性水平低于广西、全国、全球的土壤和我国大部分海域的放射性水平,仅高于南海珊瑚礁区极低的放射性水平。此外,红树林沉积物中226Ra/238U活度比值与我国其他海区沉积物的结果一致,范围在0.5~1.0,但是显著高于珊瑚礁区的226Ra/238U活度比值(226Ra/238U<0.1),说明地质成因的红树林沉积物(和其它海区沉积物)与生物成因的珊瑚礁沉积物存在显著不同的物质来源机制。总之,本研究结果表明广西红树林系统中天然放射性核素不存在富集现象。  相似文献   

2.
用HPGe-γ谱分析方法测定了阳江核电海域表层沉积物中238U、226Ra、210Pb、228Th、228Ra、40K、137Cs、134Cs、110mAg、58Co和60Co共11种核素的比活度,238U、226Ra、210Pb、228Th、228Ra、40K、137Cs等7种核素的放射性比活度范围分别为75.2~102.0、32.6~38.6、86.9~148、54.3~71.3、40.9~70.6、580~660和 < 0.16~3.82 Bq/kg干重,平均值分别为82.4±5.2、35.5±2.0、121.7±14、60.2±3.1、57.1±3.1、621±29和2.21±0.31 Bq/kg干重,134Cs、110mAg、58Co和60Co等4种核素的比活度均低于检测限。沉积物中226Ra/238U、210Pb/226Ra和228Th/228Ra比值的范围分别为0.35~0.48,2.63~4.17和0.96~1.36,平均值分别为0.43、3.43和1.06。结果显示,该海域表层沉积物中210Pb相对于226Ra过剩,226Ra相对于238U亏损,而228Th与228Ra基本平衡;沉积物中γ放射性核素含量水平与粒度分布、离岸距离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连云港田湾海域沉积物中放射性核素含量的测定结果,分析了表层沉积物中放射性核素含量的平面分布和柱状沉积物中放射性核素含量及垂向分布特征,并讨论了核素之间的内在关联和田湾近岸区的沉积速率。结果显示:(1)田湾海域表层沉积物类型基本为粉砂质黏土和黏土质粉砂,其中值粒径约为0.006 mm,平均黏土含量约为45%,属典型淤泥质海岸沉积物特征;(2)表层沉积物中某一放射性核素(210Pb、238U、228Ra、40K、226Ra、228Th、137Cs)比活度变化较大,但总体上处于相同水平;(3)210Pb、226Ra、238U和228Th垂向比活度范围分别为32.6~48.8 Bq/kg、17.6~33.3 Bq/kg、15.1~40.8 Bq/kg和40.31~86.9 Bq/kg,各核素含量随深度增加的变化规律有所不同;(4)柱状样中垂向上210Pb/226Ra活度比值为1.2~2.6,均值为1.5,210Pb明显过剩,且其过剩量与埋深有较明显的关系;(5)田湾附近50多年来的平均沉积速率为2.3 cm/a,60 cm以浅的沉积速率约为3.0 cm/a,60 cm以深的沉积速率约为1.0 cm/a;60 cm以浅的沉积速率较快,可能与近年来周边工程较多(田湾跨海大桥、取排水口、港区扩建等)有关。  相似文献   

4.
针对浙江省总装机容量30万千瓦以上燃煤发电厂,采用低本底HPGeγ谱仪分析了原煤、煤渣和煤灰中天然放射性核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原煤238U、226Ra、232Th、40K的比活度均值分别为48.7、39.7、50.5和68.2 Bq/kg,煤渣238U、226Ra、232Th、40K的比活度均值分别为96.0、87.0、114和182 Bq/kg;煤灰238U、226Ra、232Th、40K的比活度均值分别为133、111、143和209 Bq/kg;天然放射性核素在煤渣和煤灰中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富集现象,煤渣和煤灰的富集因子均值分别为3.4~4.8、4.8~5.9。对煤渣和煤灰用作建材原料的可行性进行了评价,当建材原料100%为煤渣或煤灰时,约有18.4%的样品超过GB 6566—2010限值。为此,建议对用作建材原料的煤渣和煤灰进行放射性检测,严格控制高比活度的煤渣和煤灰在建材原料中的比例。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γ能谱法对陆丰核电周边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的放射性核素进行分析测定。研究表明, 陆丰核电周边海域表层沉积物样品中的铀系核素衰变不平衡:210Pb相对于226Ra过剩;226Ra相对于238U缺损。钍系核素228Th和228Ra则接近衰变平衡。与我国部分海域沉积物放射性含量相比,陆丰核电周边海域表层沉积物样品中核素238U、228Th的放射性比活度值位于中等水平,其余核素(40K、226Ra、210Pb、228Ra 、 137Cs)的比活度值均接近于南海东北部表层沉积物核素比活度值。总体而言,研究海域表层沉积物样品放射性水平与历史数据无明显差异,处于本底范围。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柱状沉积物中有机质和营养盐对天然放射性核素垂直分布存在的影响,本文以中国西南部的淡水湖泊滇池的柱状沉积物为例,阐述了天然放射性核素在滇池沉积物中的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说明了滇池沉积有机质和营养盐对天然放射性核素的影响。分别应用多通道能谱仪(GX6020)和Vario EL III Elementar分析仪对样品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总有机碳(TOC)和总氮TN进行测定,应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磷TP的含量。同时,还对有机质、营养盐和天然放射性核素进行了皮尔森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沉积物中210Pbex指示的年代区间为1955~2017年;沉积物中40K、232Th、238U、226Ra和210Pbex比活度依次为:185±13.2~798±61.0 Bq/kg、46.2±0.19~101±0.47 Bq/kg、54.5±3.99~136±10.4 Bq/kg、28.5±0.20~66.5±0.50 Bq...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1984年6月到1987年6月福建省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与研究的结果。全省布网格点143个,共采土样248个,用光度分析法和放化分析法。结果表明:~(238)U平均浓度是55.5Bq/kg,~(232)Th是97.1Bq/kg,~(226)Ra是62Bq/kg,~(40)K 627Bq/kg。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受土壤类型,成土母质和地形、地貌的影响,总含量高于国内外发表的正常地区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南海现代珊瑚骨骼中放射性核素特征指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地表实验室高纯锗γ谱仪、中国锦屏极深地下实验室高纯锗γ谱仪、低本底β计数器系统测定我国南海1500km空间跨度上10个不同站位、5种不同种类和形状的现代珊瑚骨骼中6种最主要的天然放射性核素(238U、226Ra、228Ra、40K)和人工放射性核素(137Cs和90Sr)的含量,获得现代珊瑚骨骼中放射性核素平均活度排序为238U(29.94Bq/kg) > 40K(11.72Bq/kg) > 228Ra(6.37Bq/kg) > 226Ra(3.16Bq/kg) > 90Sr(1.21Bq/kg) > 137Cs(<0.06Bq/kg).除了岸礁的珊瑚骨骼中228Ra活度高于环礁的珊瑚骨骼中228Ra活度的现象外,不同种类、不同离岸距离的珊瑚骨骼之间的同种放射性核素活度没有显著差异.本研究进一步对比珊瑚骨骼、珊瑚礁区沉积物、非珊瑚礁区的海洋沉积物、全球土壤的放射性核素活度含量,阐明珊瑚礁区是地表罕见的极低放射性水平区域,并指出现代珊瑚骨骼具有极低的226Ra/238U活度比值(~0.1)和极高的90Sr/137Cs活度比值(1000)的指纹特征.  相似文献   

9.
研究分析了深圳妈湾电厂周边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226Ra、232Th、40K的含量分布。妈湾电厂周边土壤天然放射性核素226Ra、232Th、40K的含量分别为72~358 Bq/kg(平均204 Bq/kg)、118~432 Bq/kg(平均265 Bq/kg)和101~2 168 Bq/kg(平均1 269 Bq/kg)。燃煤电厂的长期运行使周边环境的天然辐射水平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其影响程度在电厂4 km范围内显现明显。放射性核素在土壤A层(0~15 cm)的比活度普遍低于B层(15~30 cm),可能源于土壤的渗透作用以及植物对其的吸收。妈湾电厂周边土壤天然放射性核素的含量显著高于国内其他燃煤电厂,这主要是因为深圳位于我国天然放射性的高本底地区。妈湾电厂周边土壤等效镭浓度范围为346~878Bq/kg,多数超出等效镭浓度的最大允许值370 Bq/kg。  相似文献   

10.
镭同位素是研究海洋水体运动及混合过程理想的示踪物质。本文基于2017年3月春季南海北部陆坡海域调查,分析了水体中226Ra和228Ra的活度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表层海水中226Ra和228Ra活度范围分别为6.4~10.7 dpm/100 L和4.6~26.0 dpm/100 L。表层海水中228Ra/226Ra放射性活度比、温度以及盐度变化表明调查区域表层水主要由南海海水和黑潮分支海水两种水团组成,结合双端元混合模型估算采样区域二者所占比重范围分别为0.13~1.05和?0.05~0.87。226Ra和228Ra在垂向上活度范围分别为5.9~29.7 dpm/100 L和2.6~6.5 dpm/100 L,通过镭同位素的垂向分布结合稳态假设和226Ra和228Ra的双箱模型估算了南海北部陆坡1500 m层以下海水的滞留时间范围为14~61 a。  相似文献   

11.
广州市北部土壤天然放射性水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高纯锗g能谱分析仪测量了广州市北部土壤中放射性核素238U,226Ra,232Th和40K的含量,分别为167.5(43.0~605.0)Bq/kg, 171.7(47.8~603.6)Bq/kg,183.2(45.4~447.1)Bq/kg和871.7(70.5~1967.2)Bq/kg,与全国和广东省的平均值相比明显偏高.测量了采样点1m高空气γ辐射吸收剂量率,并与利用Beck公式的计算值进行了对比,计算值普遍高于实际测量值.还计算了等效镭浓度、外照射指数和年有效剂量率,平均值分别为502.0Bq/kg,1.4,284.7μSv/a,表明广州市的γ辐射外照射水平远高于全国和广东省平均值.  相似文献   

12.
放射性核素土壤-植物吸收与钍、镭富集植物的发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志强  陈迪云  宋刚  岳玉美 《环境科学》2011,32(4):1159-1163
对采集珠江三角洲从化、台山等地的11种植物以及对应的土壤样品,采用HPGe-γ能谱分析了其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238U、226Ra、232Th和40K的比活度.结果表明,土壤样品中238U、226Ra、232Th和40K的平均含量为151.8、 146.3、 226.6和665.5 Bq/kg,高于我国和世界的平均值.植物样品中的238U含量较低,大多数样品低于检出限,而226Ra、 232Th和40K的平均含量相对较高.铁芒萁(Dicranopteris dichotoma)样品中226Ra、232Th含量最高,平均值分别为285.9 Bq/kg、 968.5 Bq/kg,对应的生物富集系数 (bioconcentration factor)的平均值为2.20、 4.23,而其它10种植物226Ra、232Th的生物富集系数均在10-1~10-2的范围.铁芒萁226Ra和232Th 的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translocation factor)都大于1,可以认为是226Ra和232Th的超富集植物.  相似文献   

13.
岩溶山区表土中7Be、137Cs、226Ra和228Ra地球化学相分配的实验研究表明,4种核素绝大部分(85%以上)存在于FeMn氧化物、有机质及残渣相中.它们在表土的迁移过程中具微粒迁移性,能较好地随土粒般运,可作为土粒侵蚀或沉积的示踪剂.但其微粒示踪类型又各具特征:7Be的化学形态与其季节性微粒迁移示踪一致;137Cs的化学形态适用于示踪土粒累计性迁移和沉积计年;226Ra和228Ra存在于粘土矿物结晶骨架中,在表土中主要以残渣相存在,由矿物化学风化作用而转入可溶解、可交换及碳酸盐结合相的比例很小,二者比活度的形态变化分异具有很好的侵蚀堆积示踪价值.  相似文献   

14.
沉淀物和生物中U,Th和226Ra的联合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放射化学法对U,Th,~(226)Ra等核素进行联合测定,国外已有不少报道,只是所用的分离方法和所测的介质不同而已。我国学者也做过一些这方面的工作。本工作建立了用三正辛胺-二甲苯萃取分离法对沉积物和生物样中U,Th和~(226)Ra的联合测定方法。 二、主要仪器与试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