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黄土中微玻璃陨石和微玻璃球的发现与意义(摘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正> 1 引言玻璃陨石是地外物体撞击地球时形成的玻璃物质。微玻璃陨石是指在地层或沉积物中找到的微细玻璃陨石,其粒径常小于1mm。无论就数量还是就重量而言,微玻璃陨石都远远大于狭义的玻璃陨石(粒径>1mm),它更能反映玻璃陨石群和地外物体撞击事件的原貌。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涡桨飞机客舱玻璃抗螺旋桨甩冰分析方法。方法 根据某型涡桨飞机螺旋桨结冰特性计算分析得到的冰块质量以及冰块轨迹,筛选出严重载荷工况。建立客舱玻璃有限元模型,采用有限元软件PAM-CRASH进行数值计算,获得结构破坏形态和动态响应。开展客舱玻璃甩冰冲击研发试验,将试验后结构损伤与数值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种确定冰块质量和冰块速度方法,可适用于结构防甩冰设计的不同阶段;根据结冰特性计算分析得到的冰块质量10.27 g、垂向速度141.1 m/s更为准确合理。不同冰型撞击各个结构部位,会对结构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同一长方体冰型下,入射截面积越小,玻璃损伤越严重;撞击玻璃不同部位时,角部比中心点更为严重。结论 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可以验证所给出的客舱玻璃分析模型及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可供螺旋桨甩冰区域的客舱玻璃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3.
傅修才 《环境》2009,(8):52-54
因为缺乏了解,宋先生最近被隔音玻璃好好折腾了一回。为了隔绝小区外的交通噪音,他在一家商店订购了隔音玻璃,当时也没具体询问效果,就随意买了销售量很好的中空隔音玻璃。但是一装上后,他才发现交通噪音仍旧存在,向销售商投诉后,他才恍然大悟,中空隔音玻璃原来并不是专用于隔绝交通噪音的,“都是无知误导了自己,以后要好好学学隔音玻璃的知识了!”  相似文献   

4.
广西玻璃陨石分布于桂南、桂西一带,用裂变径迹法测得其绝对年龄为0.65~0.69Ma,化学成分与印度支那玻璃陨石相近。广西玻璃陨石的分市属于澳亚撤布区,这使澳亚撤布区玻璃陨石溅落范围的北界向北推移了300多公里。另外,分考古工作者感兴趣的是,在百色盆地发现了与玻璃陨石同产于同一层位的旧石器,用玻璃陨石的年龄作为佐证,为解决20多年来一直困惑着考古学界的百色盆地旧石器时代和古人类活动年代问题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 迄今为止,地球上已确定和待确定的陨石坑近300多个。根据野外地质调查发现,很多坑的周围都有陨石物质;坑缘下面的岩层顺序倒转;复杂的陨石坑中心部位岩体上升离开正常位置。坑内及毗邻地段分布着击变岩,击变玻璃和角砾岩中某些矿物具有平面单元、层纹双晶、纽结等变形特征。只要具备这样的地质构造条件,我们就可能排除冰川、火山活动、蒸气爆发、渗坑及卡斯特等比较类似的构造形态,证明这  相似文献   

6.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技术大学学生戴维·佩恩对再生玻璃(供回炉的碎玻璃)进行了研究。据称,这项研究将给环境和玻璃制造业带来巨大好处。佩恩是从澳大利亚的一所开设应用科学(包装技术)硕士课程的大学毕业的第一位毕业生。佩恩说:“对玻璃制造业来说,再循环利用已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各公司日益感到玻璃的紧缺。我发现,在玻璃瓶制造过程中,当再生玻璃的刮用数量增加时,由于玻璃化学成分分布不均匀而引起的缺陷也随之增加.也就是说,当玻璃瓶制成时,会出现微小的裂缝。”’佩恩在试验中通过改变3巧ml啤酒瓶所用玻璃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7.
本文为城市生活垃圾基础研究工作之一。作者进行了城市生活垃圾中玻璃回收利用的社会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北京市生活垃圾中的玻璃制品回收率仅为10%~12%,而废弃玻璃只要经过适当处理,就能当作原料再利用,生产出高性能的高硼耐热玻璃制品,玻璃纤维,玻璃棉砖,玻璃马赛克和玻璃肥料等,并能节省成本1/4,如若回收后用于生产成本性能不太高的低档绿色玻璃,则回收利用途径更广泛,并具有较高的三重效益。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载钛多孔玻璃在紫外光作用下对苯酚废水进行光催化降解的试验。结果表明,载钛多孔玻璃对苯酚废水有较好的光催化降解能力。同时探讨了载钛多孔玻璃光催化含酚废水的可能性及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9.
玻璃陨石——这些小小的玻璃物质长期以来吸引着人们极大的注意力。早在十世纪,中国文献中就有了关于玻璃陨石或“雷公墨”的记载。关于莫尔道熔融石和澳大利亚玻璃陨石,在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初就已有人作了记载和描述。 斯潘塞(Spencer,1933)对玻璃陨石和冲击玻璃作了广泛的研究后得出结论:玻璃陨石虽然与巨大陨石体的降落有关,但它并不是陨石质的,它是由地球岩石熔化形成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人们对废玻璃的利用有了新的认识和突破,从中也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一)回炉重熔,降低成本废玻璃的回收利用不但具有经济意义,而且它能加速玻璃的熔化过程,减少玻璃熔化时的热量消耗,提高玻璃熔窑的生产率,从而降低玻璃的生产成本。东德玻璃制造部门在1983年共回收了35万吨废碎玻璃。在制造各种玻璃瓶罐时,废碎玻璃的用量可达25~30%。试验得出,每公斤碎玻璃熔化成1350℃的玻璃体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K/T边界剖面的矿物共生组合分析,结合实验确定的矿物沉淀条件,认为K/T天体撞击作用发生之后,海洋PH伍变大,大气中CO2含量相应会降低。利用计算机模拟了撞击卢生的熔融玻璃在降温和PH仅增六条件下与海水的反应。模拟结果表明,降温和PH值增大都会使大气中CO2含量下降,即使考虑天体撞击石灰岩产生的CO2,降温和PH伍升高仍会使大气中CO2含量下降。这一结果与同位素研究得出的结论一致。  相似文献   

12.
垃圾焚烧炉飞灰的低温玻璃固化初步研究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4  
在研究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炉飞灰的毒性特征和高温灼烧特性的基础上,试验了几种常用玻璃熔制助溶剂、烟气净化产物中的成分对飞灰的溶融温度和熔融减量的影响,以实现低温玻璃固化。实验发现受热温度越高、时间越长,飞灰减量越大;B2O3、硼砂、CaF2对飞灰助溶效果明显,而废玻璃、CaO、CaCl2能使悄灰溶融后形成的玻璃态物质地均匀、少孔。按一定比例同时加入硼砂、CaF2、废玻璃、CaO、CaCl2于飞灰中,混合物的熔融温度降到1000℃以下,大大低于飞灰自身的熔融温度(1200℃)。对该熔融物在空气中淬火形成的玻璃态物质按标准方法浸沥,选择测量了浸出液中铅、汞、镉、砷的浓度,初步发现低温玻璃态物质对重金属铅和镉具有较好的固化效果,而对汞有砷的固化效果尚不确定。  相似文献   

13.
载钛多孔玻璃光催化苯酚废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俭 《环境工程》1994,12(6):16-17
本文介绍了载钛多孔玻璃在紫外光作用下对苯酚废水进行光催化降解的试验,结果表明,载钛多地苯酚废水有较好的光催化降解能力,同时探讨了载钛多孔玻璃光催化含酚废水的可能性及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14.
粉煤灰制泡沫玻璃江西省萍乡煤碳学校谢建中粉煤灰是燃煤电厂的排出物,然而却是制泡沫玻璃的优质材料。粉煤灰是多种矿物高分散度单体颗粒的集合体,它颗粒小,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活性高,吸附能力强。在粉煤灰中掺入一定比例的轻质粘土并混合后,再添加一定量的气化...  相似文献   

15.
过去,泡沫玻璃系统保温材料都是在玻璃粉中加入各种发泡剂烧制而成。然而,却不知在这种材料的组成中混合利用炼铁时排出的大量炉渣,此外,泡沫玻璃保温材料的着色研究几乎没有进行,一般只不过和瓦一样,仅在其表面涂釉着色而已。因而这种方法生产的材料,在加工时可露出未着色部,不但装饰效果差,成本也高。本技术的发明者,为了克服以前制造方法的缺点,综合利用废料,经多次试验,研究成功了用废玻璃及废渣制造保温材料技术。本技术有以下优点:第一是以废玻璃、废炉渣为主要原料,并且对气泡进行稳定化处理,使气泡均匀。第二是在75…  相似文献   

16.
金属尾矿建筑微晶玻璃组成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军  邢军 《环境工程》1998,16(4):59-62
从晶格常数、晶核剂、低共熔点等方面讨论了玻璃主成分确定、晶核剂选择等问题。用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等测试方法,研究其核化和晶化特性。研究表明:金属尾矿制取建筑微晶玻璃不但可行,而且CaO—MgO—Al2O3—SiO2系统玻璃在较低温度下即开始晶化,且均以透辉石为主晶相,尾矿掺量可达65%以上。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我国废玻璃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介绍了一些开发利用废玻璃方面的成功经验,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8.
尾矿玻璃陶瓷的研制是二次资源综合利用的新途径,本文综述了金属尾矿玻璃陶瓷的生产原理,探讨了工业化生产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19.
玻璃栈道     
《环境》2020,(1)
不久前,全国多个景区陆续关停了玻璃栈道体验项目,在网上引发讨论。  相似文献   

20.
海南岛玻璃陨石具有高的SiO2及低的CaO和MgO含量,主量元素的含量以及老石化学的特征与澳大利亚、印支、菲律宾和爪哇的玻璃陨石相近,暗示它们可能具有相似的成因。海南岛玻璃陨石稀土元素分配模式为轻稀土富集型,并具有明显的负Eu异常。它们的Th/Sc比值为1.03~1.17,Th/Sm比值为1.67~2.18、Th/U比值为4.95~87,Rb/Ba比值为0.316~0.364。REE元素与微量元素的特征与北美页岩和东海大陆架沉积物极为相似,揭示了它们可能的源岩为较新的沉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