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加强对全国放射性废物、放射性废源的管理,国家环境保护局组织了对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城市放射性废物库的检查。1997年9月11~15日,国家环保局检查组一行六人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进行检查,听取了新疆辐射环境监理站的汇报,视察了实验室,并着重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城市放射性废物库和吐鲁番一哈密油田中子源库进行了认真检查。检查组最后进行了总结,认为“新疆辐射环境监理站能够认真落实国家环保局第三次全国辐射环境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实现辐射环境L条龙’管理。管理制度严格,档案制度严格,工作态度积极,较好地完成了放射性废物(…  相似文献   

2.
建材用工业废渣及其产品的放射性和放射性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鄂 《干旱环境监测》1994,8(3):180-183
建材用工业废渣及其产品的放射性和放射性检测刘鄂(新疆辐射环境监理站830011)《家庭》杂志1993年7期刊登了一篇题为《一家三口死于肺癌》的文章,认为其“罪魁祸首是煤渣砖”,相继一些报刊转载了类似文章。一时间弄得十分紧张,造成一些施工中的楼房停工,...  相似文献   

3.
新疆辐射环境监理站的计量认证正式评审已经通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国家环保局与国家技术监督局联合下发了:“环境保护系统各级环境监测站具有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职能,也应该进行计量认证”的通知。事实也说明,计量认证工作给环保部门带来了多...  相似文献   

4.
保障辐射环境安全的放射源在线监控管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集固定源及移动源等自动监控仪器和移动GPRS监控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展示、统计及应用的综合业务平台,通过环保系统内部的业务协同,有效地获取放射源动态业务信息,可以提高核与辐射环境监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和对辐射污染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为核与辐射环境管理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口岸对进口废旧金属的放射性检测的急需,建立一整套包括检测指标及限值、检测仪造型和检测方法、规程等内容,适于对口岸废旧金属的现场快速、准确、方便和操作性强的放射性检测方法,实现放射性检测的科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1995年3月经新疆商检局申报,国家商检局批准立项,由新疆商检局牵头,新疆环保局所属的新疆辐射环境监理站协作,共同开展并完成了“进口废旧金后放射性物质检测方法的研究’课题的研究。1996年10月11~13日,由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主持,由国家环保局、卫生部工业卫生实验所、新疆环保局、新疆军区军事医…  相似文献   

6.
为了满足国家有关高风险移动源监管工作要求,研制了具备全球定位系统(GPS)、无线射频识别、辐射剂量监控功能的监控终端硬件,并开发设计了高风险移动源实时监控系统软件平台。对该系统平台软件和监控终端的功能及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针对监控终端结构设计、续航时间较短、耐用性较差、野外信号弱等问题提出后续改进建议。该监控系统可以有效实现高风险移动放射源的动态监控,进一步提升江苏省高风险移动放射源的监管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7.
对鄂尔多斯市涉源企业的含密封源仪表使用场所进行监测,掌握各企业的辐射防护水平,并对辐射环境进行了评价。依据《含密封源仪表的放射卫生防护要求(GBZ 125-2009)》标准,使用AT1123型X,γ辐射剂量仪对含密封源仪表5cm、100cm及环境进行γ剂量率监测,并对工作人员个人剂量计算或监测。监测的31家企业,284台含密封放射源仪表表面5cmγ剂量率范围是0.071~75μSv/h,100cmγ剂量率范围是0.058~4.400μSv/h,仪表安装环境γ剂量率范围是0.060~0.280μSv/h,厂区环境剂量γ剂量率范围是0.076~0.164μSv/h;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值0.008~0.640mSv。监测结果表明,鄂尔多斯市含密封源仪表防护状况良好,符合国家家标准,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值均在国家规定范围内,应加强企业辐制度建设和辐射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8.
浅析影响锅炉烟尘浓度测试准确性的因素及改进办法吴伯庆,袁新杰,陈忠梅(哈密矿务局环境监测站839003)(新疆昌吉州环境监理站831100)(新疆昌吉州环境监测站831100)环境保护是我国三大基本国策之一,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一项伟大的事业。全球性的环...  相似文献   

9.
放射源远程自动监控管理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苏州的若干家放射源使用单位为例,从点位源的剂量监测、视频监控、红外报警、数据传输等方面出发,围绕提高放射源自动监控这一主题,展开了放射源远程自动监控体系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为掌握我国自主研发的医用重离子加速器辐射水平,通过模拟计算给出瞬时辐射、气态流出物感生放射性源强,结合加速器大厅及治疗室辐射屏蔽设计,计算贯穿辐射及空气浸没外照射途径对工作人员和公众辐射所致剂量。根据医用重离子加速器运行后实际工况进行辐射环境监测,对所致工作人员和公众辐射剂量进行计算,工作人员最大年辐射剂量约为3.94×10-2 mSv,公众人员最大年辐射剂量约为8.53×10-7 mSv,模拟计算与实测结果相互印证,模型可用于辐射屏蔽设计的数据支撑。对加速器运行以来工作人员个人年累积剂量资料进行复核,工作人员及公众辐射剂量均满足剂量限值要求。  相似文献   

11.
根据《全国环境监测报告制度》的规定及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安排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 996—2 0 0 0年环境质量报告书正式开始编制。自治区环保局对此次编写工作极为重视 ,指定井清河副局长为编写总负责 ,由自治区环保局监管处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工作。为加强全疆环境质量报告书的编写工作 ,2 0 0 1年 2月 1日井清河副局长主持召开了有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 996— 2 0 0 0年环境质量报告书的编写工作会议 ,参加会议的自治区环保局有关处、室 ,新疆环境监测中心站及新疆辐射环境监理站的领导和有关人员经研究、协商 ,一致通过了新疆环境监测中…  相似文献   

12.
2012年5月新疆2011年度环境统计数据顺利通过国家审核,5月3日在北京召开的2011年度全国环境统计数据会审情况通报会上,国家环保部总量司对6个省份的环境统计工作提出了通报表扬,新疆位列其中之一。2012年我站根据国家环保部对环境统计工作的统一部署,结合新疆实际,开展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四川省城市放射性废物库的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库区辐射环境安全和库内放射源实体安全,对2016—2021年四川省城市放射性废物库的库区环境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库区的γ辐射剂量率满足《核技术利用放射性废物贮存库选址、设计与建造技术要求》(试行)的要求,库区表面污染水平满足《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 18871—2002)的规定,库区气溶胶历年监测数据一致性较好。此外,库区完善的安防措施为库区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四川省城市放射性废物库的运行未对库区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库区辐射环境质量良好。废物库的运行状态良好,库区辐射安全可控,其安全运行对保障全省核技术利用产业的发展和辐射环境的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南京地区乡镇企业环保“三同时”调查艾莉(南京市环境监理站210018)1问题的提出随着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作为南京城区辐射地的四郊、五县,其乡镇工业发展的势头也很迅猛。乡镇工业的崛起,无疑为整个南京经济的发展助了一臂之力。特别值得大书一笔的是...  相似文献   

15.
随着核技术应用领域的逐步扩展、放射源数量的增多及辐射事故突发频率的提高,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发布并实施,该法明确了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放射源实行统一监督管理的职能。此项职能移交,逐步解决了放射源多家管理存在的问题和隐患,理顺了放射源监管体系,使我国放射源监管水平有望趋于国际化。  相似文献   

16.
对绵阳市的环境放射源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弄清了放射源的品种、数量。摸索出放射性核素及X射线装置在地域、行业和剂量方面的分布规律,揭示出环境放射性管理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做好新形势下的环境监测、监理工作陈巨新(南京市环境监理站210018)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这已被广大群众和各级领导所接受,并取得很大的成绩。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有效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措施还跟不上,有的地区环境污染仍在加重。这就给环境...  相似文献   

18.
试论环境法制建设与环境监理艾莉(南京市环境监理站210018)环境监理是我国环境保护走上法制化建设的必然产物。结合中国国情和环保工作的实际状况,同时借鉴工商,税务等部门执法队伍建设的做法,以征收排污费为主,专门从事现场监督检查的环境监理站应运而生并迅...  相似文献   

19.
模拟环境中位置未知放射源的搜寻过程、使用仪表和搜寻人员受照剂量估算,对丢失、被盗等在役与退役放射源搜寻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采用先进的物联网、云计算和模型仿真等技术,陈述了基于自动监测监控技术的环境安全防控系统的设计和应用。该系统利用物联网、GIS等先进技术,将重点源企业、河流断面、放射源等纳入到统一的环境监控网络中,全方位构建区域内环境安全防控大格局。根据城市环境应急现状,建立三级环境安全防控体系,实现对环境安全事故的有效预防、控制和处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