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核技术是治理环境污染方兴未艾的高新技术之一,在环境保护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简要概述了核技术在环境保护中应用、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进行探讨与展望。  相似文献   

2.
通过总结在核技术医学应用项目开展过程中存在的辐射安全和环境保护的相关问题,分析其原因,论述核安全文化在核技术医学应用领域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测定环境污染,除用化学、物理方法外,生物方法已受到广泛重视且已得到应用。介绍利用紫露草(Tradescantia.paludosa)微核技术在我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此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及可靠性,不要复杂的仪器设备,且易于操作和推广,是一种较理想的生物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4.
微核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概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根据近年来我国利用微核技术监测环境污染的研究,对微核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生物学意义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并介绍了两种常用的植物微核技术-紫露草四分体微核技术和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对目前我国微核技术的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初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随着放射源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辐射安全问题深受关注.作为放射源安全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在此详细介绍了放射源在线监控技术在核技术利用安全管理方面系统构成及功能要求,并通过引用应用实例,验证了该技术能实现对放射源进行有效监控管理,促使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管理工作向多样化、信息化、科学化和实用化方向发展,进一步提高了辐射安全管理的水平和效率,降低了放射源丢失、盗窃事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韩瑞菊 《环境科技》1989,2(4):13-13,12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放射性同位素日益广泛地步入为人类服务的行列。诸如医学、科学、军事、教学以及工农业生产。徐州是一座广泛应用放射性同位素和核技术的城市,特别是近几年来,乡镇企业应用核技术控制生产的愈来愈多。初步调查全市使用、贮存放射性同位素的单位(含天然放射性核素)有53个,从业人员446人;所使用  相似文献   

7.
广东是核能和核技术应用大省,也是电磁技术应用和伴生矿开发利用大省,污染防治任务比较繁重,尤其是随着广东核电事业快速发展和核技术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宽,核与辐射的监管任务日益艰巨。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核技术和同位素的应用日益广泛。上海市工厂企业高度集中,人口密集。我国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预计1990年运行。该站距上海仅88公里。为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保护环境,及时了解上海市环境放射性水平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现代生物技术主要包括生物芯片技术、生物传感技术、流式细胞测定技术以及微核技术。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必然会推动我国环保事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0.
核辐射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能事业的兴起为人类提供了新的能源,核技术又为工业、农业、医学等领域开辟了新的前景。目前,美国、日本、西德等国家又用核辐射技术处理废水、污泥,用核技术进行环境监测分析,以及进行地下水污染研究等都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随着近年来核技术的迅速发展,电离辐射广泛地应用于工业生产的许多部门,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认真做好工业应用电离辐射的卫生防护,防止放射事故的发生,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两例典型工业用电离辐射而引起的放射事故,从中探讨企业内部放射卫生管理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城市放射性废物运行及管理吕存兴(云南省环境放射性监督管理所)1前言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放射性同位素及核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我省工农业生产、国防、科研、医疗卫生和食品辐照保鲜等领域。在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类放射性废物和退役的废...  相似文献   

13.
通过优化设计的蚕豆根尖微核技术监测了3种典型的人工纳米材料的遗传毒性,以期该方法可以作为人工纳米材料遗传毒性评估的实验教学方法,并能够推广使用。通过反复的实验,对传统的蚕豆根尖微核技术进行了优化设计,并用这种优化设计的蚕豆根尖微核技术对纳米铜、纳米氧化锌和纳米二氧化硅3种人工纳米材料的遗传毒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1)优化了传统的蚕豆根尖微核技术的关键步骤,如:震荡设置、染毒时根尖长度、解离、染色时间等;(2)3种纳米材料均能诱发较高的微核效应,且微核千分率比较:纳米铜>纳米氧化锌>纳米二氧化硅;(3)同种纳米材料不同浓度与阴性对照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同种浓度的3种不同纳米材料间的微核率有显著或者极显著差异(p<0.05或p<0.01),均有统计学意义;(4)采用优化的蚕豆根尖微核技术去评估人工纳米材料的遗传毒性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科学性。通过该文的研究,以期优化的蚕豆根尖微核技术能够得到更广的应用,并为今后纳米材料遗传毒性和安全性的评估提供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随着核技术的迅速发展,放射性同位素及其射线的应用已深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放射线在临床上的诊断治疗更为广泛。据统计:全世界生产的放射性同位素总量中,有80—90%用于医学,直线加速器有三分之二用于工业和医学。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在人体组织内的运转,并放出β、γ射线,用检测仪器加以探测,可  相似文献   

15.
环境物理学     
X 12 9800639环境科学中的核技术应用问题/袁光枉…(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环境科学进展/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1997,5(3)一50~55 环信X一4 论述核技术发展对环境科学的积极作用,并全面介绍主要包括辐射、示踪、核分析以及同位紊测量在内的核技术在该学科中应用的各个方面。通过此项技术的应用现状、前景以及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等,提出了有关的具体建议。参18X 12 9800640半导体光催化剂及其改性技术进展/张彭义…(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环境科学进展/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1997,5(s)一l一10 环信X一4 介绍了用于水处理的半导体光催…  相似文献   

16.
谢锋 《山东环境》1994,(1):13-13
放射性现象自地球一形成就存在。至今已有几十亿年,但人们发现放射性只有近百年的历史,放射性的应用也不过是近几十年的事。放射性的发现和广泛应用加速了人类社会文明进程,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但是,如果对放射性管理不好,使用不当,就会使人受到伤害,使环境受到影响。因此,在促进核能和核技术事业发展的同时,必须对核能和核技术应用这类伴有辐射的放射性项目实行环境影响报告审批制度。 按照国家环保局《放射环境管理办法》规定,放射  相似文献   

17.
正提到核核电能站,、很核多辐人射想。到然的而就,是现实中核技术的运用十分广泛,除军事用途外,在能源安全、工业检测与加工、农业与林牧渔业、医学与生命科学、环境保护与治理、食品保鲜与物品消毒等诸多领域都得到广泛应用。在能源方面的应用核能的应用最先是体现在国防方面。原子弹和氢弹,以及为核武器研究和制造提供技术和材料的各  相似文献   

18.
构建应用核技术工业企业辐射防护监测体系是保障辐射安全的基础工作之一。本文根据工业企业应用核技术的基本类型,使用的放射源主要为γ和β射线源,认为需重点进行外照射辐射防护监测。针对常见的辐射安全问题,特别是辐射防护监测的缺失,提出了国家应加强对市级辐射安全监管机构和辐射监测机构的建设和投入,设立第三方监测机构,加强专业人才培养等,构建辐射防护监测体系。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十五"期间我省电离辐射环境质量状况和电磁辐射环境质量状况;核技术应用单位放射环境质量概况、辐射环境监督管理以及辐射环境的基础能力建设状况。  相似文献   

20.
正核安全事故具有高度的社会敏感性和广泛的影响性,事后处理任务艰巨、难以恢复。我国是核技术利用大国,在核与辐射监管实践方面形成了"三司、六站、两中心""审批、监督、审评"三位一体的监管组织格局;法律体系建设方面,形成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