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伊犁河谷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景观生态学是宏观生态研究的一个新的领域.景观动态变化研究,是目前景观生态学中的一个研究热点.基于伊犁河谷2000年、2005年夏季有效时相Landsat TM/ETM 遥感影像资料,综合运用遥感与GIS技术,通过采用分维数,多样性指数,破碎度指数和边界密度等指数,分析了伊犁河谷景观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①草地、水域和林地面积大幅度减少,耕地和城乡居民工矿交通用地猛增,城市化进程加快;②伊犁河谷斑块数目增多,景观边缘密度增加,景观破碎度增大,伊犁河谷景观异质性和景观形状的复杂性程度略微提升;③景观基质依然为草地,草地破碎度稍增,草地的多样性和异质性下降;④耕地的斑块数减少而斑块面积增大,破碎化程度降低,耕地的稳定性加强.  相似文献   

2.
从类型水平、景观水平两个维度选取8个景观指数定量分析了江苏省丰县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特征,探讨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耕地作为丰县景观基底,其景观结合度水平较高;耕地和园地景观的聚集度高、破碎度低、连接度高,而其他农用地和林地则相反;距离交通线路越近,斑块密度、景观多样性、均匀度等景观指数越大;经济较发达镇的斑块密度较大,景观分散度和分离度指数较高,聚集度指数较低;距县城越远,景观类型分布越集中且较单一.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生态移民安置区土地利用的景观格局特征,以及研究区不同土地利用的变化,以宁夏回族自治区红寺堡区为研究区,选取1995年、2005年和2015年三期遥感影像数据,运用RS和GIS技术分析了该区域的土地利用的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定量分析了几种常用景观格局指数随尺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红寺堡区土地景观要素占绝对主导地位的是草地,其次为耕地;各类土地景观变化较为复杂,总体而言,红寺堡区土地景观正朝着破碎度、异质性程度增加的趋势发展。  相似文献   

4.
当前,城市旅游景观美学质量已经日益成为影响城市旅游竞争的一个重要因素。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例,同时采用美景度评估法对景观美景度进行评价,采用GIS、RS方法对景观空间格局进行分析,利用SPSS对美景度评价结果及其与格局指数的关系进行统计。结果表明:1评价者对开朗与闭合不同视域的景观,自然、人文与复合类不同类型的景观的审美无偏好;对闭合类景观、自然类景观审美趋于一致。2景观美景度与斑块数量、斑块密度之间呈负相关关系。3景观美景度与水域、草地所占景观面积之比为正相关关系,与交通所占景观面积之比为负相关关系。基于以上分析,建议对城市旅游景观规划应采取以下措施:适当降低斑块密度,增加水体、草地等自然类景观。  相似文献   

5.
以1987年和2000年TM影像为数据源,在ENVI 4.4平台下提取淮北市(相山建成区)1987-2000年土地利用/覆盖动态变化信息,利用FRAGSTATS 3.3软件提取研究区的斑块指数、多样性指数、优势度、破碎度、分维度及形状指数等景观格局指标,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根据1999年和2010年两期影像数据,在遥感软件EDARS IMAGINE9.1的支持下对图像进行技术处理,通过计算机自动分类方法提取土地利用信息,将石羊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分为耕地、草地、林地、建筑用地、水域及未利用地,同时利用数学模型和景观生态学理论,分析了石羊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特征和格局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999-2010年间耕地和未利用地的面积变化最大,变化量占到总流域面积的比例分别为3.94%和2.42%;水域、林地、耕地的土地利用动态度明显,依次为3.06%,1.82%和1.12%;11年间草地、耕地和水域的流转较为剧烈,变化速率较快;11年间石羊河流域的土地利用偏离度为持续缓慢下降的趋势,下降幅度达到0.04,土地利用活动对自然景观的干预趋于缓和;景观优势度增大,景观多样性和景观均匀度有所减少,人类活动对景观格局影响明显;人口、经济因素和政策因素在短时间尺度上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对泸定县1994年TM影像和2002年ETM+影像进行了数字图像处理和解译,得到两个时期的土地利用景观类型图,通过计算相关景观格局指数,定量研究了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纵向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994-2002年间,研究区以林地的变动为主要特征,8年间林地面积增加7590.395hm^2,而草地、耕地和其它土地面积减少,主要是转化为林地,其主要推动力是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景观破碎化程度增加,多样性和异质性提高,说明整个景观中斑块的分布趋于均匀化。  相似文献   

8.
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借助GIS技术,选取景观指数对豫西黄河流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林地和以旱地为主的农业景观是豫西黄河流域的主体景观类型;各景观类型间斑块密度值差距较大,斑块形状指数差异较明显,总体上较简单;研究区域景观异质性和多样性较高,各景观类型所占比例差异较大,农田和林地占有较大优势。该区域景观破碎化程度较小,特别是西部地区地形起伏较大,人类干扰活动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9.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是全球环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热点问题。文章选取了青海省玛多县2005年、2009年和2013年Landsat卫星影像数据,利用GIS技术和景观格局分析软件相结合的方法,对玛多县近九年来该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景观结构与格局进行分析,并结合Markov模型,预测玛多县未来十几年间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演变特征。结果表明,草地是玛多县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2005~2013年,玛多县草地和人工用地面积增加,人工用地动态度最大;土地利用/覆盖类型总变化面积为12 983.87km2。2005~2009年玛多县景观异质性不断减小,空间连接性增加,景观团聚程度高,各类型斑块分布较集中;2009~2013年玛多县景观异质性增强,景观破碎化程度高、团聚程度低;景观趋于多样化和丰富化。  相似文献   

10.
长白山区生态用地破碎化演变及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土地资源破碎化现象逐步加深,严重威胁着区域生态安全、土地利用格局和人类生存环境。通过构建景观破碎度评价模型,研究了我国东北典型山区长白山区1995—2015年的生态用地破碎化程度及其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长白山区20年间生态用地破碎化程度降低,破碎化区域缩小,生态景观格局趋于安全。②各用地类型之间转换频繁,林地主要向草地转化。③20年来生态用地面积逐年缩小,内部类型变化幅度大于生态用地本身。④除了人类活动,城市扩张、耕地复垦等土地利用政策也是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外在因素。  相似文献   

11.
在GIS技术和卫星遥感资料的支持下,利用景观格局分析软件FRAGSFATS3.3分析了揭阳市惠来县1994-2001年的土地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并分别在类型水平上和景观水平上选择了部分景观指数。计算结果表明,破碎度趋向加深,景观结构和斑块形状复杂性增加(尤以林地和其它用地严重);景观稳定性增加,优势度减少;景观多样性有所提高,受人类干扰程度加深,说明惠来县城市化速度快,处于城市发展的初期;各景观要素又有不同的景观动态特征。  相似文献   

12.
不同生态区域油气田开发对土地覆盖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RS-GIS技术,分析了四川合兴场气田周围1988年和2000年TM影像和新疆艾桑油气田周围1992年和2000年TM影像土地变化情况。分析结果表明:生态发达的四川合兴场气田周围在油田田开发前后主要为耕地,而建设用地在1988年占区域面积的12.6%,到2000年增加到17.8%。位于生态脆弱区的艾桑油气田,兴建前后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均为戈壁荒漠、盐碱地,建设用地面积则明显增加,从1992年占总面积的0.02%增加到2000年的0.24%。由此可见,大面积分布式的油气田开发改变了油气田周围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景观格局分析指数表明,四川合兴场周围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均呈增加趋势,而艾桑油气田周围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均呈现下降趋势。四川合兴场气田周围空间景观呈多样化发展,而新疆艾桑油气田周围空间景观多样性下降,荒漠土地呈扩大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生态景观理论为基础,地理信息与遥感技术为支撑,对岷江流域三江交汇区三期遥感数据,1990年TM、2002年TM、2014年ETM+数据进行图像分类、景观指数提取、空间分析,同时采用面积转移矩阵统计各景观面积的转移情况,分析景观格局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1990—2014年三江交汇区景观类型面积排序为:农田林地草地水域居民地裸地。优势景观为耕地,所占比例由72.83%下降到63.32%,面积减少了3480hm2。草地所占比例呈现波动变化,总体增加了2.81%。林地比例由15.98%上升到18.79%,增加了700hm2。居民地所占比例升高了4.1%;(2)1990年研究区内草地景观易受到外部干扰,其分布形状复杂。林地景观整体聚合度较高同时具有较低的异质性,分布通透性好、规模连续。农田分布较为分散且斑块较小。2002年农田斑块分布复杂化,同时具有聚集度高的特点。2014年研究区内农田优势地位下降。此时农田分布比较破碎并且呈现集中的态势。草地分布规模性较好、分布较为完整,但是内部存在一定的破碎性;(3)三江交汇区景观类型相互转化的主要原因:一是,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实施,海拔超过500m的丘陵山地区域,建立生态保护区。二是,成绵乐铁路和高速路网的完善,使得三江交汇区的土地类型向建设用地转化加快,主要集中在乐山市中区和周围城镇。  相似文献   

14.
水西景区景观格局及土地利用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景观格局与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密切相关.运用景观多样性、优势度、均匀度和破碎度等景观生态学指标,对水西景区景观格局及其用地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水西用地类型多样性较高,以林地占优势,林地破碎度低,森林景观较完整,但空闲地和建筑用地受人类活动干扰大,破碎度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水西的景观格局.  相似文献   

15.
白泽龙  程艳 《新疆环境保护》2013,35(2):29-34,44
基于RS和GIS的技术方法,运用景观格局指数对赛里木湖流域近25a来的景观格局变化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986-2010年,赛里木湖流域疏林地、灌木林地和中覆盖度草地面积增加,有林地、高覆盖度草地面积减小。整体上,景观斑块总数增加,景观破碎化指数、景观类型形状指数和景观多样性指数升高,均匀度指数有所减少。由此可以看出,该区域内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干扰所导致的景观斑块类型逐渐变得复杂,景观遭到破坏,土地利用向着多样化和非均匀化的方向发展,景观斑块分布变得很不均匀。  相似文献   

16.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是认知区域人地关系状况的有效途径之一。基于1985年、2000年、2015年3个时相的遥感数据,利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及空间分析方法定量刻画长春市土地利用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演变,并探讨两者间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①长春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显著,其中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加,耕地面积减少;土地转移变化中耕地与建设用地、耕地与林地间的转移分别居于主要地位和次要地位。②长春市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中未利用地动态变化最显著,耕地变化较缓慢。③长春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下降趋势,林地、耕地与水域三种类型构成了长春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主体;生态服务价值空间聚集趋势日益显著,冷热点格局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景观斑块的分离度、多样性、均匀性等指数,总结了大学校园土地利用与景观类型的关系,对优化校园景观格局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以湛江海洋大学主校区1996年和2005的遥感影像为信息源.在大尺度下利用GIS技术计算和分析主校区各类景观和总体景观的演变情况。结果表明.湛江海洋大学主校区整体景观的孔隙度、多样性、均匀度增加,而破碎度、优势度减小。  相似文献   

18.
成都市热力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但尚铭  但玻  蒋薇 《四川环境》2011,30(2):53-56
城市热力景观空间格局是城市附属物和城市活动性在热场方面的综合表现。使用2008年11月23日的Landsat5/TM数据,将第6波段反演为亮温,并按温度值的高低把热力景观分为7个类型;借鉴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以破碎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为评价指标,对成都市三环路内约200km2热力景观空间格局的研究结果表明:5个行政区的热力景观格局指数存在显著差别,如锦江区的破碎度指数最大,为0.924,成华区的最小,为0.559,指数大小与城市热力景观类型的分布特点密切相关。这些结果对于分析和研究城市整体格局、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等具有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9.
基于CA-Markov模型的新疆克州土地利用动态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3S"技术及IDRISI软件中的CA-Markov模型,以2005年为起始时刻,对新疆克州2015年土地利用格局进行模拟预测.研究认为:研究区土地利用覆盖结构呈现"两大、四小"的特点,即:草地及未利用土地面积大,而耕地、林地、水域及城乡居民工矿建设用地面积较小;与2005年相比,模拟的2015年研究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不大,仍然是以草地和未利用地面积为主,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也不大,其中,耕地、林地和城乡建设用地面积将略有增加,而草地、水域面积将有所减少,未利用地面积也有一定的增加,总体上,研究区内生态环境将可能进一步呈恶化趋势.  相似文献   

20.
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是科学评价土地整理效果的依据.以广东省湛江市丰收农场土地整理项目为例,从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选取10个评价指标,采取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项目整理前后的各种效益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项目的实施为项目区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