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1 毫秒
1.
以沈阳周边景区自驾车旅游者为研究对象,从自驾车旅游者的需求特征和社会人口学特征出发,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从影响自驾车旅游者的58个指标中提取了28个主成分,运用系统聚类的方法对28个主成分进行聚类分析,将自驾车旅游者分为家庭亲子型、青年探险型等九类,并对不同类型的自驾车旅游者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自驾车旅游者在年龄、收入等社会人口学特征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在出游的组织方式等方面却差异性明显。  相似文献   

2.
基于双龙风景区自驾车游客的实地问卷调查资料,得出双龙风景区自驾车游客的客源地构成;分析了自驾车游客的年龄、职业、收入等结构特征及其出游时间、旅游偏好、消费水平等行为特征;揭示了制约自驾车游客出游的主要因素;针对自驾车游客的旅游体验与评价,提出了促进自驾车旅游发展的建议,以期为相关旅游企业及旅游管理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城市居民旅游行为的家庭结构分异研究——以长沙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结构影响人们的旅游消费,了解家庭结构与旅游行为的关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以长沙市居民为例,从旅游消费指标和旅游偏好指标两方面比较分析了不同家庭结构群体的旅游行为特征,发现不同家庭结构群体在出游时段和交通方式偏好等方面的差异不大;在出游次数、现实旅游花费和年旅游意向花费方面差异明显;在旅游支出比重、出游空间、出游动机、旅游目的地偏好、信息渠道、出游方式等方面呈现同一性和差异性并存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我国自驾车旅游市场发展动力、特征及其效应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洪娟  汪德根  程久苗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5,21(5):478-480,F0003
自驾车旅游是我国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论述了旅游组织方式的发展规律、旅游者的心理需求、汽车业发展、交通设施发展以及灵活的价格机制是自驾车旅游发展的主要因素,从人口学特征、旅游动机、旅游方式、旅游消费和空间流动规律等方面阐述了自驾车旅游市场特征,分析了它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对自驾车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不同旅游动机所表现出的市场特征差异性,对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以及促进旅游市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市场抽样调查方法,分析苏州市入境旅游者5种旅游动机的旅游细分市场特征差异。结果表明,一是不同旅游动机的游客群体对苏州感知形象差异明显;二是不同旅游动机在旅游信息渠道、出游方式、停留时间和旅游消费等4个方面的旅游行为存在一定差异。最后根据差异性提出科学合理的旅游市场开发措施。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学生旅游感知及行为研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以中学生为例,从旅游兴趣、出游机会、旅游形式、旅游时间、旅游次数等20个项目对中学生群体的旅游感知和行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学生群体旅游需求较强,但不同的学龄段存在差异,与大学生和大众旅游者存在差异等,并对旅游企业开拓中学生旅游市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不同旅游动机所表现出的市场特征差异性,对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以及促进旅游市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市场抽样调查方法,分析苏州市入境旅游者5种旅游动机的旅游细分市场特征差异。结果表明,一是不同旅游动机的游客群体对苏州感知形象差异明显;二是不同旅游动机在旅游信息渠道、出游方式、停留时间和旅游消费等4个方面的旅游行为存在一定差异。最后根据差异性提出科学合理的旅游市场开发措施。  相似文献   

8.
通过市场抽样调查方法,分析了苏州市乡村旅游客源市场结构特征、乡村旅游者出游行为特征和乡村旅游者需求偏好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苏州市乡村旅游客源市场以近距离为主,苏州本市居民和上海构成一级客源市场,社会中上层群体、家庭、城市学生和城市离退休人员是苏州乡村旅游四类重点细分市场,苏州乡村旅游客源市场需求表现出由初级化向高级化发展的趋势,并提出相应的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9.
以S-O-R理论为框架,结合感知互动性理论与价值理论,构建旅游网站中旅游经历分享行为的研究模型。结果表明:①用户在使用旅游网站过程中的感知互动性正向影响其对该网站信息价值的感知程度、自我呈现的满足程度和社会认同的满足程度。②用户对旅游网站的感知互动性会通过社会认同的满足促进用户的分享行为。③用户对旅游网站的感知互动性会通过信息价值感知和社会认同满足促进用户的分享意愿,而用户的分享意愿正向影响其分享行为。  相似文献   

10.
何芝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26(10):954-957
自驾游与体育旅游都有休闲健身的价值取向,两者相互依存和推动,促成了自驾车体育旅游的发展。自驾车体育旅游出现了巨大的市场需求,而资源及产品、服务等方面的开发明显滞后,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与丰富的资源条件也不匹配。四川自驾车体育旅游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应实施规划和开发。通过产品创新、品牌构建,汽车旅游服务体系建立,促进自驾游与体育旅游的沟通与对接等措施,打造自驾车体育旅游精品,把四川建成国内外具有品牌影响力的自驾车体育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11.
利用SPSS社科统计软件对2005年西递、宏村调查数据进行交互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得出女性旅游者客源地结构特征、人口统计学特征、决策行为模式、出游动机等一般规律,最后比较分析了我国与美国高学历女性出游动机的异同,试图为国内外女性旅游市场开发和营销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旅游活动的常态化与大众化,旅游拥挤现象频繁出现。识别旅游拥挤的个体差异与空间场景差异,探究影响旅游拥挤的关键要素是有效管理旅游拥挤的重要前提。在2019年国庆"黄金周"期间对武夷山和曾厝土安进行实地调研,采用方差分析与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旅游拥挤在个人因素、空间场景因素的差异及其处于不同水平状态下对旅游拥挤的影响。结果发现:①旅游拥挤在年龄、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出游方式、昼夜和空间场所类型上呈现差异化。②年龄、收入水平、出游方式、时间因素等在不同水平状态下会显著影响旅游者拥挤感知。  相似文献   

13.
青年旅游者乡村旅游消费行为实证分析——以成都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内不少文献对乡村旅游消费者行为做了实证研究,但专门针对某一年龄群体的研究却不多。事实上,不同年龄的旅游消费者的心理特征有很大的差别,表现出不同的旅游消费行为。以成都城郊乡村旅游地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结合的方法,从出游意愿、时空行为、出游方式、消费行为和旅游偏好等方面对18—30岁的青年旅游者消费行为做了详细分析,试图发现青年旅游者的消费行为规律,提出开发青年旅游者乡村旅游市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30年来,我国家庭结构向规模微型化与结构扁平化发展。在此背景下,受独生子女政策影响的人口成为社会的主体人群,并在人口、教育方面呈现明显的发展趋势。其中,亲子旅游就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但其特征与趋势的相关研究尚需提升。基于1159份问卷调查,揭示亲子出游动机、出游频率、时段选择、消费水平、出游方式、人群结构、活动选择、出游决策影响因素等特征,分析未来亲子旅游的发展趋势,以期揭示在我国家庭结构变化背景下未来亲子旅游的消费趋势,为消费形势判断和具体的产品开发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5.
合肥市乡村旅游市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合肥市民为研究对象,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基础数据,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认为,合肥市乡村旅游市场存在着市民出游意愿强烈、出游动机凸显休闲度假、出游频率高、旅游消费能力强、乡村旅游节庆市场知名度高等特征,指出了合肥市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特色不明显、淡旺季明显、旅游产业综合效益差、旅游产品缺乏深度等问题,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居民旅游影响感知态度及其动力因子研究——以周庄为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旅游发展对旅游地居民生活产生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影响。首先分析了居民对旅游影响和旅游发展的感知态度,发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正面感知较强烈,对旅游发展也持理性支持的态度,其中居民对环境影响的正面感知最为强烈。结合居民态度随旅游发展而发生相应变化的相关理论与周庄现阶段旅游发展特征,对居民感知态度的动力因子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安全感影响游客制定出游决策。新疆作为我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其特殊的地缘政治环境、社会与自然环境使游客对旅游安全尤为关注。以北疆旅游线路"天—吐—喀—伊"线为例,以进疆游客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获取安全感知相关数据。结果表明:①进疆游客的旅游安全意识较高,极少部分游客不重视旅游安全。②影响游客安全感知的因素主要是治安状况、旅游活动安全管理、旅游服务设施安全、商品与信息情况、目的地基础保障。③游客对新疆旅游安全感知状况为:治安状况安全感知最好,目的地基础保障安全感知最差。④旅游安全感知在游客年龄上无显著差异,但性别、教育程度、职业、薪资、来疆次数在游客旅游安全感知上有显著差异,且薪资与进疆次数对游客的旅游安全感知显著相关。根据研究结果,建议在加强对外宣传和构建和谐安全的旅游环境两方面采取措施,以提高游客旅游安全感知。  相似文献   

18.
苏州市居民乡村旅游出游前对乡村旅游目的地感知信息来源以互联网居多,口碑效应影响明显;旅游动机以娱乐消遣,放松休闲居多.苏州居民对苏州乡村旅游的感知处在一般到满意这一区间,满意度不高.因此,完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以满足城市居民乡村旅游需求;加快乡村旅游市场培育,推动城乡旅游互动发展;合理规划乡村旅游产业布局,提高居民乡村旅游满意度,是实现城乡旅游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9.
利用百度、Google等搜索引擎得到关于太白山的游记100篇,采用文本分析方法分析了太白山游客的行为特征.结果表明,猎奇探险是太白山游客的旅游动机,游客出游时间大部分集中在每年的5月和10月,5人同行登山的最多,网络联系组团的比率很高,太白山游客偏好于徒步行,大多数游客选择厚畛子上山、汤峪下山这一条路线.  相似文献   

20.
对平遥古城居民旅游感知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是研究旅游影响性质及程度的重要途径。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平遥古城居民对旅游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影响的感知程度及其对旅游业的态度,比较了不同人口学特征及与旅游业关系密切程度不同的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对旅游业态度的差异,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古城居民旅游感知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