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优化餐厨垃圾油水分离工艺条件,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了原液加水量、p H值、加热温度、搅拌强度和工业盐用量等条件对油水分离效果的影响,最佳参数通过L9(34)正交试验确定。结果表明:原液加水量、加热温度、pH值、搅拌时间、工业盐用量宜分别控制在40%、75~85℃、1.0~3.0、20 min和1.0%~2.0%;影响油水分离效果的因素显著性关系为p H值加水量加热温度工业盐用量;最佳油水分离条件为加水量40%、pH值3.0,工业盐用量2.0%、加热温度80℃、搅拌时间20 min,在此条件下的分离出的油量为234.93 g/L。  相似文献   

2.
为提升聚结分离器除油效果并减少污水处理过程中化学药剂的投放,结合聚结和气浮技术研发出紧凑、高效型聚结-气浮分离装置,通过室内试验,考察入口流量、板间距、溶气压力、气浮水回流比4个因素对聚结-气浮装置除油率的影响规律,并对其结构和工艺操作参数进行探索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聚结-气浮装置处理含油污水的油水分离效果明显好于聚结装置;聚结-气浮装置的除油率随入口流量、气浮水回流比的增加,均先增加后减小,并随溶气压力的增加而逐步提高,但当溶气压力为0.4MPa时继续加压,除油率变化不明显,且板间距越小,除油效果越好;综合除油效率和能耗,选用入口流量为0.3m3/h(折合板间流速为2.85m/h)、板间距为0.9cm、溶气压力为0.4MPa、气浮水回流比为20%时,聚结-气浮装置除油率可达92%,且对粒径大于18μm的油滴去除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以正己烷为萃取剂,SDS和Tween 80为表面活性剂,苯和硝基苯为污染物,通过批次实验研究了萃取时间、油水比、表面活性剂及污染物性质对二者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萃取时间为2h、油水比为0.1是萃取的最佳条件参数;正己烷对Tween 80和苯的分离效果较SDS好,且Tween 80浓度对分离效果影响不大;随着SDS浓度的升高,其与苯的分离效果先增大后减小,在1.375CMC时达到最佳分离效果;正己烷对苯与SDS的分离效果较硝基苯好,且分离效果随着污染物浓度的升高而增大;苯和硝基苯共存时,其与SDS的分离存在竞争作用.  相似文献   

4.
开昭56—81110 罔之上域寻 采用氟系溶剂进行油水分离的方法 用氟系溶剂作为含乳化油的含油废水的处理剂(破乳剂),在防止油污染的同时回收利用油分。 开声56—161805 日本工业株式会社 油水分离方法及油水分离装置 前处理槽是个开口容器,设有浮子的浮子阀浮游在被处理水的中间,由浮阀将浮游在被处理水面的浮油和水一起抽吸到分离槽中,在分离槽的前半部分有吸油器,该吸油器下部沉没在油水混合物的下半部,吸油器可自由旋转。  相似文献   

5.
稠油废水预处理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洪  李海波 《环境工程》2007,25(6):26-28
针对稠油废水乳化严重等特点,采用"沉降除油-旋流油水分离-气浮净化"预处理工艺,并选择处理效果明显的破乳剂进行破乳。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工艺合理,处理效果良好,运行稳定,出水水质达到设计要求,回收了80%以上的原油。  相似文献   

6.
葛卫学  王树胜 《环境工程》2012,(Z2):528-531
为获取不同物性参数对油水乳状液电破乳效率的联合作用规律,系统分析国内外电破乳油水分离的前沿成果,归纳含水率、温度、无机盐、酸碱等参数对电破乳的作用,并得到优化油水乳状液电破乳分离的物性参数:含水率过大易造成乳状液的电导率发生剧增,统筹考虑油水分离的电能耗,一般将含水率控制在25%为宜;避免升温分散液滴产生电分散,破乳剂达到浊点的影响,以及热负荷增加,油水乳状液的电破乳温度控制在70℃为佳;无机盐能显著降低油水乳状液的稳定性,但过高的含盐浓度,使得乳状液的电导率增加,能耗也有所上升;控制乳状液中固体微粒的粒径不小于几十微米,避免掺混与油湿润角小、具有亲油特性的固体微粒,易于电破乳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目前一般炼厂含油污水的重力油水分离能力:平流式隔油池只能除去直径大于150μ的油珠。二级斜板隔油池也只能除去直径大于50~60 μ的小油珠,对于更小的油珠就无能为力了。必须经过浮选才能达到进入生化处理的水质的要求,而浮选产生的浮渣造成二次处理的麻烦.据报导目前国外对聚缩油水分离器的研究,对单一性的  相似文献   

8.
成功地制备了一种新型的耐酸碱改性滤纸复合膜材料,将该复合膜用于油乳液废水进行分离,该复合膜对于油水乳液的分离效率可达95%以上,具有较好的分离油水乳液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餐饮业小型污水综合处理系统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餐饮污水进行综合处理工艺的技术方案 ,即将餐饮污水中有营养价值的固体物质经过粉碎、固液分离和烘干消毒等工序后打包统一收集 ;含油污水经过油水分离后 ,废油回收 ,废水排入下水道。介绍了粉碎机、固液分离装置和油水分离器等设备的原理。该处理系统具有投资少、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为了防止油船对水域的污染,苏联黑海中央结构设计局研制出一种CK BH—5型二级真空压力油水分离装置。其结构和分离过程如图所示。这种装置是由13和7两级净化室组成,第一级13是真空的,重力式的,内装有斜格板12起过滤作用;第二级是7,7内的压力供联合构件9用。由吸水泵14造成的真空使水流进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含油污水中难以处理的乳化油以及液-液旋流分离器目前存在的不足,根据只有物质分离剂(MSA)和能量分离剂(ESA)相结合才能使得分离进行得更完全的原理,设计开发出了一种新型通过螺旋管加气的液-液旋流分离设备。研究表明:经过改进的新型的分离设备,在气液比为8.5%时,对含油污水的处理效率达到90%以上。加入的螺旋管可对旋流器内的流场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使得分离效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2.
改性聚氨酯海绵的合成及其油水分离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膨胀石墨与氧化锌为原料,采用复合改性法改性聚氨酯海绵,在硅烷偶联剂的作用下,用月桂酸的醇溶液表面修饰后制备出改性聚氨酯海绵.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与接触角测定仪进行表征,对改性聚氨酯海绵的吸油、吸水及循环使用性能进行了测定,并试验获得了最佳的油水分离条件. 结果表明:改性聚氨酯海绵具有良好的疏水超亲油性,在膨胀石墨分散液与氧化锌胶体溶液体积比为1∶1时,对于质量浓度为20 g/L的机油水溶液,饱和单位吸油量最高可达17.7 g/g,对机油的选择性吸附系数为10.41,油水分离效果最佳;在选择吸附过程中,15 min以内油水分离效率就能达到78.41%;改性聚氨酯海绵每次循环利用后,单位吸油量的减幅均低于7.3%,循环使用性能良好. 研究显示,该种改性聚氨酯海绵对油水体系中的油类具有很好的选择性,吸附完成后,经过简单的挤压将油回收后即可循环利用,具有便捷、高效、循环、无二次污染的特性.   相似文献   

13.
通过模拟油田采出液,考察了油水比、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及天然固体颗粒物对油田采出液乳化程度的影响。试验表明:随着油水比下降,模拟水样含油量降低,油珠Zeta电位升高,平均粒径变大,水样乳化稳定性减弱;HPAM会吸附于油珠表面从而增强其负电性,降低油珠间的有效碰撞,使油珠的平均粒径较小,导致油水分离较困难;表面活性剂会直接降低水样的表面张力,增强油水亲和性,导致水样含油量增大,同时增强了油珠的负电性,不利于油珠的集结聚并;天然固体颗粒物本身有一定的电负性,降低了油珠的Zeta电位,增加油珠的静电排斥,妨碍油珠的聚并,同时使水样的含油量升高,最终导致乳状液稳定。  相似文献   

14.
破碎和材料富集分离是废弃线路板资源化的关键技术。采用冲击破碎和气流分选技术对废线路板的机械分离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使用锤式粉碎机破碎,线路板中主要金属在0.8mm以下基本解离,79.65%的金属集中分布在0.125~1.0mm粒级。气流分选得到品位较高的金属富集体,粒级0.125~1.0mm中的总金属回收率超过90%。  相似文献   

15.
对PE微孔管应用在水力旋流器领域的可能性及其工作原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并用PE微孔管将常规液-液水力旋流器的尾管段替换,在后者的结构基础上研制了一种改进结构的水力旋流器,并利用该旋流器对油水混合液进行了分离实验研究,测定和分析了相关效率,对于微孔管与旋流器的结合应用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文章采用涡电流分选方法对废旧线路板经破碎和风选后的精矿产品、尾矿产品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涡电流分选工艺对富集线路板中有价金属有着较好的优势。涡电流分选的精矿产率与该分选设备的工作场强、分选筒的转速和入料颗粒的大小有着密切的关系。合理调节涡电流分选设备的工作参数,能获得质量较好的金属富集体。  相似文献   

17.
电选法回收废印刷线路板中金属Cu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马俊伟  王真真  李金惠 《环境科学》2006,27(9):1895-1900
采用破碎机和高压电选机对废印刷线路板中金属Cu进行回收.结果表明,破碎产物粒度<0.9mm时金属的单体解离度较高,可以作为分选的原料.物料在电选过程中的动力学分析表明,影响电选效果的主要因素为电极电压、滚筒转速、电晕电极距及物料粒度.经正交实验优化影响参数后,-0.9+0.074mm粒级的破碎产物一次电选所得精料中Cu的富集情况较好,Cu品位由32.0%富集到63.6%,回收率为78.7%.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地面水中重金属元素Cu、Zn、Cd、Pb、Cr、Ni及Hg溶解态与悬浮态的分离技术;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定量测定上述元素,并比较了分离后两态重金属元素的浓度差异。实验结果,重金属元素大部分以悬浮态存在于水体中,溶解态的含量极微。采用最佳的过滤分离(滤膜和滤纸)和离心分离技术,能得到较好的分离效果,而澄清分离是不可取的,因其难以规范化。指出在地面水分析中,必须建立严谨和统一的地面水预处理技术,才能保证环境分析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相似文献   

19.
废弃电路板湿法破碎能耗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Design-Expert 7.1软件对废弃电路板湿法冲击式破碎机能耗试验进行了方案设计和结果分析;拟合出了能耗与试验影响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模型,给出了能耗的残差分布以及不同操作变量之间的等高线和三维响应关系;利用Design-Expert 7.1对电路板破碎能耗试验的条件进行了优化,获得了最佳的操作指标。  相似文献   

20.
废弃电路板湿法破碎与分选回收金属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有效破碎废弃印刷电路板,解决冲击破碎过程中气味和粉尘的二次污染问题,采用以水为介质的湿法冲击式破碎机对废弃电路板进行破碎实验研究。破碎后废弃电路板颗粒的粒度分布是以-1+0.5mm和-0.074mm粒度区间的双峰为特征的。根据电路板金属和非金属选择性分布的特性,建立了电路板破碎产物粒度分布的双峰分布函数,应用Origin7.0软件对破碎产物的双峰分布函数进行非线性拟合,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且残差E值较小。采用变径水介质分选床对破碎至-1mm粒级的废弃电路板物料进行了金属回收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水流量5.5m3/h,给料速率250g/min,倾斜度为35°条件下,可获得93.92%的综合效率和93.73%的回收率。论文提出了废弃电路板"湿法冲击破碎+分级+变径分选"回收金属的创新性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