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水生生物水质生态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沿线地表水体中的藻类、浮游动物、底栖动物 (水生昆虫 )进行了监测 ,从生物学的角度对其水质进行了评价 ,并对引水后水生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水质生物监测的原理、特点及其主要方法。并对水生生物在水质监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探讨,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试论藻类在水体污染监测中的运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论述了利用藻类进行水体污染监测在水生生物监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及各种 同的水体污染对藻类的种类,数量,结构等产生相应的影响,针对各种藻类对不同污染的反映特性,采用相应的监测方法,正确评价和预测水质污染及其变化趋势,这一方法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陈冰照 《福建环境》2003,20(4):39-41
根据“九五”期间以及2001年~2002年对东张水库的水质常规监测结果,对水质、水生生物及污染源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5.
水生生物是水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水质监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生物监测作为水质监测的一种常用方法,主要是通过水生生物在受污染的水环境下生物特性发生的信息来判断水体受污染及污染程度的一种技术手段。本文介绍了水生生物在水质监测中的相关应用及现实存在的问题,并就完善水生生物监测技术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象山港海域水质状况评价   总被引:23,自引:6,他引:23  
根据1994-1998年5a对象山港平、丰二期水质监督测资料,以DIN、DIP、COD和DO作为化学指标参数,分析了该港湾有机质污染和营养类型。并从各个监测时段,监测频次、监测站位、监测层次分析了水质变化趋势,同时对陆源排污和水生浮游植物进行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7.
微型生物在水质监测中的作用和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污染仍是中国水环境面临的突出问题.生物监测是常用水质监测的有效方法之一,它是利用水生生物在污染环境下所发生的信息来判断水体污染状况的一种手段.而微型生物群落是水生态系统中一个完整的生态单元,具有对胁迫反应敏感以及胁迫过后自身恢复迅速等特性,在水质监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水生微型生物主要包括藻类、原生动物、细菌、真菌、轮虫等.本文阐述它们在水生生态系统中具有的各自地位、作用和微型生物监测水质成为生物监测的重要手段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陈实 《环境科技》1996,9(4):13-17
通过对云龙湖水生生物的种类组成和密度的调查,运用多样性指数对湖水水质进行了生物学评价。  相似文献   

9.
从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角度,阐述了生物监测和评价研究的现状;目前利用水生生物进行水质评价和监测的一些主要研究方法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水质监测与评价系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水环境的监测与评价,可以掌握水质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水质评价是建立在水质监测基础之上的。首先结合我国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与标准,合理地选择监测项目与监测仪器,建立水质监测系统。然后在水质监测所获数据基础上,运用人工神经网络的理论和方法,通过BP网络不断的学习与训练,归纳出评价标准与评价结果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建立水质评价的BP神经网络模型系统。经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具有很强的学习、联想和容错功能。为水质监测与评价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沂水县韩旺大桥水质自动监测站的工作为例,阐述了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及水质自动监测过程中的质量保证措施和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2.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运行过程中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南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33(12):149-151
水环境自动监测现已是中国水环境监测的发展趋势,建设水质自动监测站前期准备工作与后来实践效果有很大的关系,建设水质自动监测站的站址选择、采水系统工程的施工,监测仪器的选配,安装,严格遵守仪器技术要求和认真执行操作程序对监测数据的准确性有很大的相关性。本文以常州市武进水质自动监测站的工作为例,根据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技术特点,提出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培训技术人员,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和自动监测系统运行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3.
深圳市水库水质SOM网络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SOM网络对深圳市12个主要饮用水源水库水质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水源水库按水质状况可划分为4种类型,从第1类到第4类,水污染程度依次加重;SOM网络能兼顾对单个水质指标监测数据和整体数据的分析,正确反映水质污染格局状况.提出了保护水库水质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环境监测技术的不断发展,水质自动监测以其高效、精确、连续监测等诸多优点,正逐步成为当今水环境监测的主流.然而中国水质自动监测技术起步较晚,且涉及的领域较多,很多关于水质自动站数据质控的相关标准不能及时出台,而且各个地方的河流分布、水文情况及水质自动站建设情况都不尽相同,这就需要对原有的手工监测标准进行比较和分析,同时结合对水质自动站运维管理的经验,找出适合目前水质自动站运行管理的质控手段.  相似文献   

15.
环境水质监测不只是一项简单的实验室分析,而是从采样、分析、数据审核的全过程。本文阐述了水质监测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技术,以保证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映秀湾水电站河流水质情况,通过研究河流水质浊度及泥沙的海量数据,使用自动在线监测技术,对水质监测系统进行设计.采用自动化与信息化为一体的设计方式,分别对水质自动监测子系统与水质监测分析信息化子系统设计,实现水质浊度数据采集、传输、存储、监视、分析及决策功能,通过对数据实时监视、动态报警和发展趋势分析,为汛期水电站水轮机组及用水设施运行提供信息支撑,提升发电站机组发电运行效率,为泥沙含量较多的水电站提供实时在线监测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赤水河近5a水质变化情况,对超标因子进行了原因探讨,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赤水河水环境态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赤水河近5a水质变化情况,对超标因子进行了原因探讨,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9.
界河(黑龙江)水质质量监测及水质变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中俄界河黑龙江与乌苏里江,全面开展了枯、平、丰水期的河流水环境现状调查,覆盖黑龙江、乌苏里江干流及主要的一级支流。基于现状水质调查结果以及已有的历史长序列水质监测资料,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水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水环境现状进行评价。研究表明:黑龙江干流全年以Ⅳ类水质为主,乌苏里江干流全年以Ⅲ、Ⅳ类水质为主。部分水域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浓度偏高;支流松花江水质污染严重,以有机污染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