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生物经济新浪潮中云南省生物产业的重点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誉为"第四次浪潮"的生物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拟将成为本世纪20年代以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主体,新的经济浪潮将给云南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一种全新的机会.根据云南省生物资源的特征以及原有的产业基础,把现代生物医药产业、生物农业和生物能源产业遴选为云南未来一段时间内应该优先重点发展的领域,并对这些产业的发展前景、基础条件和发展重点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利用生物预处理工艺提高城市供水水质,大力发展城市分质供水,实现城市直饮水,是我国新世纪城市化进程及环保产业发展的趋势。本文论述了生物预处理的意义、工艺、效果、影响及其在城市供水中的意义。介绍了分质供水在国内外的发展,探讨了生物预处理与分质供水在城市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李萍  赵文太 《青海环境》2004,14(4):180-182
文章从中国环保产业如何利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向市场化转轨和全球发展循环经济的新态势出发,对推动环保产业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通过剖析绿色产业的概念及科学内涵,系统地阐述了国内外绿色产业体系构建的特点及进展,详细描述了威海市以绿色能源、节能减排、农村环保、循环经济和生态农业为主导的绿色产业体系,总结了威海市利用区位优势及地理条件,将发展绿色产业与环保模范城市、生态市创建等活动相结合,把绿色产业体系建设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采取加大关键技术研究推广力度,加速绿色产业工业园创建等一系列举措推进绿色产业发展,为利用绿色产业发展机遇振兴地区经济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5.
漫话环境产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产业是一个产业上的新概念,是相对传统的三个产业分类来说的。环境产业既有属于第一产业的生态农业、采掘业的环境优化,又有属于第二产业的公害防治装置的生产与制造,还有属于第三产业的环境咨询业、金融服务业。因而,环境产业涉及到各行各业。对环境产业的研究,应该把握环境产业的发展规律,了解发展现状,特别是在国际化的趋势之下,优化环境成为世界人民共同的目标。环境产品的发展方向将会有何特点?环境产业的经济效益又有多高?环境产业的发展与国家的政策要求紧密相连,与居民的生活利益紧密地相关。以汽车发展为例,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环保产业范围的不确定性、分布性、广泛性、依赖性、公益性,及产业市场的风险性,提出了发展我国环保产业的基本思路和原则。  相似文献   

7.
王梅 《环境教育》2012,(1):69-71
通过对循环经济现状、可行性及制约因素分析,提出仪征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目标、重点及建议对策,从而助推该市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抓手,也是进一步推动仪征市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建设汽车名城、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的有力举措。仪征是一座现代化工业城市,处在宁镇扬三大城市之间,具有较好的区位和交通条件,也拥有良好的产业形态,构建出了特色鲜明的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产业具备一定的优势和基础。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福建省环保产业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对福建省环保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提出了加快福建省环保产业市场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9.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所有生命形式的总合,它们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研究,越来越引起全世界的重视。 1989年6月国际科联(ICSU)、环境问题委员会(SCOPE)与美国在华盛顿联合召开了《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功能研讨会》(Workshop on Ecosystom Function of Biologioal Diversity)。1992年7月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生物多样  相似文献   

10.
以2018—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范围内44个市(区)产业为研究对象,从产业发展趋势及客观规律出发,基于经济与电量数据的高相关性,探索性地建立产业转移电力粘性系数,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城市各产业集聚程度、成长性、规模及转移粘性进行测算分析。结果表明:(1)成渝地区四川区域工业、金融业与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三大行业集中度更高、产业规模更大、吸附能力更强,产业聚集效应显著;重庆区域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行业集中度更高、发展更成熟、吸附能力更强,行业发展更具优势。(2)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发展呈现明显的双核城市极化效应,成都、重庆两大核心城市中心城区各产业转移电力粘性系数均高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其余城市。(3)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各产业在城市间的发展呈现明显的集聚过度、适度、离散的梯度特征,为产业有序转移和承接提供了方向指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