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改型天然沸石耐热、耐酸性能好,对NO_X具有较高的吸附容量。用它代替合成丝光沸石,吸附、回收硝酸、硝化等生产过程中排放的NO_X,既有效又经济。  相似文献   

2.
文中论述在尾气中使用稀硝酸吸收法,可使硝酸吸收塔中未被吸收的氮氧化物重新被吸收。稀硝酸的作用,从表观上看是氧化氮的氧化剂,亚硝酸的稳定剂,实质上它是起倦化剂的作用.由于吸收过程末端尾气的氧化度增高,氮氧化物易于被稀硝酸中水吸收生成硝酸,从而可降低尾气中氮氧化物含量。  相似文献   

3.
高俊炜  陈振乾 《化工环保》2016,36(6):661-665
采用巨正则蒙特卡罗方法模拟了CO_2在FAU分子筛上的吸附情况,比较了不同CO_2逸度下,CO_2在分子筛模型上的吸附位、吸附量的变化,拟合了其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在吸附饱和状态下,分子筛的孔结构越大,对CO_2的吸附量越大,对于比CO_2分子更小的微孔结构,吸附几乎不发生;在低逸度下,CO_2的吸附主要发生在小孔内,随着逸度的提高,CO_2的吸附量迅速上升;在高逸度下,吸附量的提高主要发生在大孔内;FAU分子筛吸附CO_2的过程符合Ⅰ型Langmuir吸附等温线,在高压下对CO_2的吸附能力远大于低压下的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4.
硝酸尾气治理概况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近三年来国内外硝酸尾气治理的概况和发展趋势,找出了国内外的主要差距,并根据我国国情,对硝酸尾气治理目标和技术政策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硝酸尾气治理概况及其发展趋势。对目前几种主要治理方法进行了技术经济比较,并对我国硝酸尾气中 NO_x的治理目标及技术政策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6.
以多级孔ZSM-5分子筛为吸附剂,吸附水中的亚甲基蓝(MB),考察了吸附条件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并探讨了吸附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在溶液pH为11、分子筛加入量为800 mg/L、吸附温度为303.15 K、吸附时间为60 min、初始MB质量浓度为20 mg/L的条件下,该分子筛对MB的吸附率达97%;溶液pH为5~12时,吸附率均达89%以上,说明该分子筛具有宽的pH适应范围;该分子筛对MB的吸附热力学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293.15~313.15 K的饱和吸附量达50.51~62.11 mg/g,吸附为吸热、自发过程;吸附动力学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7.
四川化工厂是一个以生产氮肥为主的综合性化工厂。年产合成氨50万吨,加工成尿素、碳铵、硫酸铵。此外还生产硫酸、浓硝酸和多种催化剂。过去,由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硫酸尾气、硝酸尾气、硫酸废水等未经处理而直接排放,从而造成严重的污染。  相似文献   

8.
卢衍波  王学海 《化工环保》2019,39(2):235-239
硝酸生产尾气脱硝是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要领域。中国石化开发了硝酸尾气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成套技术,主要包括FN-1型蜂窝状NH_3-SCR催化剂以及SCR反应器、气体分布器等关键设备和内构件。在中国石化南化公司270 kt/a硝酸装置上的工业化应用表明,SCR脱硝装置的入口NO_x质量浓度在200~400 mg/m~3,出口NO_x质量浓度低于20 mg/m~3,NO_x去除率大于95%,逃逸氨质量浓度低于1 mg/m~3,净化效果优于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
我国硝酸生产厂多属五十、六十年代建立,以常压法(或低压法),综合法生产,七十年代初建立了全中压法装置。我国现有硝酸装置多集中在工业密集、人口众多的城市地区,据统计排入大气的尾气中NO_x约为6.6万吨/年(以NO_2计),危害甚大。由于国内多数硝酸生产装置工艺技术落后,给尾气处理带来了较大困难,难以选择一种令人  相似文献   

10.
以粉煤灰为原料,采用碱熔融-水热法制备了3种沸石分子筛,运用XRD、XRF、SEM和BET等手段进行了表征,并将分子筛用于吸附溶液中的氨氮,考察了影响氨氮吸附效果的主要因素、氨氮等温吸附特征和吸附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分子筛B(Na20.8Al23Si36O117·7.69 H2O)对氨氮的吸附效果最佳,在初始氨氮质量浓度100 mg/L、分子筛B加入量2 g/L、初始溶液pH 7、吸附温度25℃、转速150 r/min的条件下,吸附60 min后,氨氮吸附量和去除率分别为40.61 mg/g和90%;4种阳离子对氨氮吸附效果的影响顺序依次为K+>Ca2+>Na+>Mg2+;分子筛B对氨氮的吸附为单分子层吸附,具有化学吸附的特征;分子筛B吸附氨氮的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初始溶液pH 7、吸附温度45℃、初始氨氮质量浓度40 mg/L,在该条件下,氨氮去除率为93%。  相似文献   

11.
任丙南  宁平  吴满昌 《化工环保》2004,24(Z1):259-261
黄磷尾气的主要成分是CO,其中含硫杂质主要以还原性气体--硫化氢的形式存在,采用催化氧化法净化黄磷尾气,利用吸附工艺净化硫化氢.通过常温吸附和变温吸附的比较来找出最佳的吸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粉煤灰制备单相态分子筛及对溶液中Cu~(2+)的吸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粉煤灰为原料,采用两步水热合成法制备分子筛。对所制备的分子筛的晶体类型和形貌进行表征,研究了所制备分子筛对溶液中Cu~(2+)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控制硅铝凝胶中的m(SiO_2):m(Al_2O_3)分别为1.7和2.9,可得到单相态NaA型分子筛和X型分子筛;硅铝凝胶在100℃的低温条件下晶化,有利于制备小粒径的NaA型分子筛;NaA型分子筛对Cu~(2+)的吸附容量大于X型分子筛;在25℃、溶液初始pH为3、Cu~(2+)质量浓度为50 mg/L、溶液体积为100 mL的条件下,NaA型分子筛最佳加入量为1.5 g,吸附30 min,Cu~(2+)去除率可达95.3%;NaA型分子筛对Cu~(2+)最大吸附容量为82.37 mg/g。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脉冲电旋风除尘器的工作原理及用其处理催化剂分子筛尾气的试验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分子筛尾气很适合脉冲电旋风除尘处理,除尘效果较好,在进气含尘质量浓度为1324.9mg/m^3时,除尘效率达89.4%左右,粉尘驱进速度达0.15~0.17m/s,比常规电除尘技术提高1倍左右。  相似文献   

14.
以发烟硅胶为硅源、钛酸四丁酯为钛源,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n(Si)∶n(Ti)的Ti-MCM-41分子筛,采用XRD、UV-Vis、BET及ICP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其对溶液中Cr(Ⅵ)的吸附性能及重复使用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Ti-MCM-41分子筛保持了MCM-41的介孔结构,但随着Ti含量的增加分子筛的比表面积、孔径和总孔体积均降低;在初始Cr(Ⅵ)质量浓度为100 mg/L、Ti-MCM-41分子筛(投料n(Si)∶n(Ti)为40)投加量为1 g/L、吸附时间为60 min、吸附温度为323 K、溶液pH为6的条件下,Cr(Ⅵ)吸附率可达96.3%;Ti-MCM-41分子筛对Cr(Ⅵ)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Ti-MCM-41分子筛的重复使用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5.
方向青  李雅  张瑛  陈红丽 《化工环保》2017,37(4):427-432
以发烟硅胶为硅源、钛酸四丁酯为钛源,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n(Si)∶n(Ti)的Ti-MCM-41分子筛,采用XRD、UV-Vis、BET及ICP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其对溶液中Cr(Ⅵ)的吸附性能及重复使用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Ti-MCM-41分子筛保持了MCM-41的介孔结构,但随着Ti含量的增加分子筛的比表面积、孔径和总孔体积均降低;在初始Cr(Ⅵ)质量浓度为100 mg/L、Ti-MCM-41分子筛(投料n(Si)∶n(Ti)为40)投加量为1 g/L、吸附时间为60 min、吸附温度为323 K、溶液pH为6的条件下,Cr(Ⅵ)吸附率可达96.3%;Ti-MCM-41分子筛对Cr(Ⅵ)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Ti-MCM-41分子筛的重复使用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6.
考察了自制ZSM-5分子筛对甲苯气体的吸附-脱附性能,并与市售MCM-22分子筛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吸附温度为25℃、进口甲苯质量浓度为840mg/m3、吸附气体流速为0.016m/s、床层高度为15cm的条件下,出口甲苯质量浓度达到0.8mg/m3时的穿透时间为82min,吸附效率为4.26mg/g;在脱附温度为80℃、脱附气体流速为0.016m/s的条件下,脱附35min时出口甲苯质量浓度达到最大,为1220mg/m3。自制ZSM-5分子筛的吸附-脱附性能优于市售MCM-22分子筛。  相似文献   

17.
黄磷尾气现场脱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磷尾气的主要成分是CO,其中含硫杂质主要以硫化氢的形式存在。测定了黄磷尾气中硫化氢、氧气的含量,分别采用吸收、吸附工艺及其组合工艺对黄磷尾气进行了现场脱硫试验,得出了最佳的黄磷尾气净化脱硫工艺,即吸收、活性炭变温吸附。出口气中H2s的质量浓度为1—5mg/m^3,净化效率达到99.7%。  相似文献   

18.
四川化工总厂坚持生产和环境保护工作一齐抓,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三者统一,成绩显著而跨进了全国化工环境保护先进企业的行列。该厂不断革新挖潜搞科研,在硝酸尾气处理和硫酸尾气综合利用等13个科研项目上,取得可喜成绩,获省、化工部和国家科研成果奖。在强化环境保护管理下,工厂面貌焕然一新。如今废水排放合格率达71.5%,废气排放合格率达98.95%,废渣处  相似文献   

19.
周轲 《化工环保》1989,9(6):331-335
新型的LFC-Cu无铬催化剂对NO_x的转化率为90%左右,可以代替铜铬催化剂用于处理硝酸尾气中NO_x。它价格低廉,无二次污染,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SCR法治理NOX催化剂的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凌浩 《化工环保》1989,9(5):270-275
硝酸生产尾气中NO_x的治理,始终是一个严重问题。在众多的治理方法中,七十年代开发的SCR法仍然受到国内外广泛重视。本文详细概述了近20年来国内外在SCR法治理NO_x催化剂研究上的进展情况,为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同志提供了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