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金定强  舒喜  申智勇  庄柯  唐会金 《环境工程》2015,33(3):65-68,72
为了满足最新的GB 13223—2011《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烟尘排放要求(一般地区30 mg/m3,重点地区20 mg/m3),需要对现有电除尘器进行改造。湿式静电除尘器可以降低粉尘、液滴和重金属的排放浓度,并同时解决湿法脱硫系统的浆液夹带而产生的石膏雨问题,是目前实现烟尘达标排放的最佳选择方案之一。因此国电集团决定在益阳电厂300MW大型机组的电除尘器烟尘减排技术改造中采用自主研发的湿式静电除尘技术(即柔性电极深度净化技术),该项目作为示范项目,受到集团公司和环保业界的高度关注。调试结果表明:该技术具有适应性强、不受煤种、烟尘特性影响,除尘和去除液滴效率高等优点,具有很广泛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廖志琼 《环境》2012,(Z1):52-53
目前,我国燃煤电厂的除尘技术具有各自的特点和局限性,随着新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出台,为了达到新的火电厂排放标准,对除尘器的要求也尤为重要。因此,选择好除尘器成为当今火电厂大气污染物达标排放重要措施,电袋复合式除尘器凭借其性能、结构、经济优势和高效除尘效率,成为燃煤火电厂理想的高效的除尘设备。  相似文献   

3.
湿式静电除尘技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燃煤烟气细颗粒物排放的高效控制是控制雾霾天气的重要手段之一,为此国家颁布了世界上最严格的标准之一:《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要求火电厂粉尘排放浓度低于30 mg/m3,重点地区低于20 mg/m3。干式静电除尘器由于反电晕和二次扬尘等问题,对亚微米级颗粒物脱除效率较低,难以完全满足新标准的要求。湿式静电除尘技术(WESP)通过水膜清灰方式代替振打清灰,可有效控制湿法脱硫塔后细颗粒物的排放,实现燃煤烟气细颗粒物的深度脱除。该文详细阐述了湿式静电除尘器在粉尘脱除效率、材料润湿、抗腐蚀特性及多种污染物协同脱除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湿式静电除尘技术在燃煤电厂中的应用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湿式静电除尘技术的发展做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4.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的实施对火电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提出了更严格的控制,对污染防治技术提出了更高的挑战。针对烟尘排放与控制,在分析我国火电厂除尘技术发展、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燃煤及不同除尘技术的特性,提出适应新标准的火电厂除尘技术发展方向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经济增长带来的能源消耗使得火电厂排放了越来越多的二氧化硫,国家对环保的重视出台了更为严格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为了更好的控制大气污染、改善大气质量,对云南省火电厂二氧化硫排放进行了调查和研究,概述了云南省火电厂脱硫装置运行情况和二氧化硫排放现状,分析了达到GB 13223—2011规定排放限值需满足的脱硫效率,并简要总结了云南省火电厂脱硫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最后对不满足要求的脱硫系统提出了改造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赵玉祥 《环境科技》2006,19(Z1):113-115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03已于2004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对火电锅炉的烟尘排放规定进行了调整.文章旨在通过分析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达不到设计值的原因的基础上,探讨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希望对实现烟尘达标排放这一工作能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细颗粒物是燃煤电厂污染物控制的难点.三河电厂通过技术集成进行“近零排放”技术攻关,包括采用低低温静电除尘器以提高细颗粒物的除尘效率、利用脱硫除尘一体化技术提高脱硫系统的协同除尘性能、通过湿式静电除尘器实现细颗粒物的深度控制.结果表明:三河电厂通过技术攻关和集成应用后,4台燃煤机组先后实现ρ(烟尘)、ρ(SO2)和 ρ(NOx)分别低于GB 13223—2011《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天然气燃气轮机组各自排放限值(5、35和50 mg/m3).其中,1~3号机组排放ρ(烟尘)分别为5、3、2 mg/m3,截至2016年3月15日,4号机组ρ(烟尘)连续265 d在1 mg/m3以下.采用低低温静电除尘技术后,4号机组除尘效率由99.86%升至99.89%,同时可凝结颗粒物前驱物SO3的脱除效率从25.88%升至46.12%;3号机组采用脱硫除尘一体化技术后,100%负荷下协同除尘效率从34.29%升至87.66%以上,全负荷运行下吸收塔出口ρ(烟尘)稳定在3 mg/m3左右;1号、2号、4号机组在100%负荷下湿式静电除尘器除尘效率分别为77.87%、88.82%、83.60%,2号湿式静电除尘器对PM2.5、PM10和SO3的脱除效率分别为98.37%、97.31%和42.23%.   相似文献   

8.
电袋复合式除尘技术综合了电除尘和布袋除尘的收尘优点,通过除尘负荷的合理分配,实现了电除尘和布袋除尘的有机结合;采用基于表面过滤原理的新型滤料,可克服常规滤料清灰后除尘效率降低及滤袋易破损等缺点。电袋复合式除尘器在徐州坝山环保热电有限公司的应用实践表明,电袋复合式除尘器可保持高效稳定除尘同时节能,粉尘排放浓度达到了30 ...  相似文献   

9.
针对神华集团典型“近零排放”燃煤机组,考察了大气污染物(烟尘、SO2、NOx、汞及其化合物)的排放特征,提出了更加契合绿色发展生态环保要求的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即烟尘、SO2、NOx和汞及其化合物排放限值分别为1、10、20和0.003 mg/m3(简称“‘1123’排放限值”).评估了新建“近零排放”燃煤机组的长期运行排放状态,并研究了“近零排放”机组汞污染协同减排效果.结果表明,2017年1—10月新建机组烟尘、SO2、NOx排放质量浓度平均值分别在0.69~0.77、6.04~6.63、16.56~16.79 mg/m3之间,排放绩效可低至0.0023、0.022、0.057 g/(kW·h),污染减排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1123”排放限值下烟尘、SO2和NOx的达标率分别超过92.06%、85.43%和77.46%,“近零排放”原则性技术路线可实现更好、更优的生态环保排放指标.燃煤机组通过“近零排放”技术改造,可提高烟气中Hg0的氧化效率和汞化合物的捕获效率,环保设施组合协同脱汞效率提升至75.3%~90.9%(平均值为82.8%±8.1%),汞排放水平降至0.51~1.45 μg/m3〔平均质量浓度为(0.94±0.47)μg/m3〕,基本达到国际先进煤电机组的协同控制水平.研究显示,清洁煤电大气污染物新排放限值总体上比GB 13223—2011《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小1个数量级,可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制订先进的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新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刘静  李晋生  刘昕  于腾 《环境工程》2014,32(9):83-87
以某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为例,介绍了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系统和氮氧化物的生产机理,并结合电厂实际运行情况,重点分析低氮燃烧器在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处理效果,表明其废气能够达到GB 13223—2011《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标准限值,可以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1.
基于实测的燃煤电厂汞排放特性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研究某典型300 MW燃煤电厂汞排放特性,对入炉煤、炉渣、石灰石、脱硫工艺水、石膏、脱硫废水、灰中的汞进行了取样测试。并采用EPA30B和安大略法实测了不同位置烟气中汞的形态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该机组汞排放浓度满足GB 13223—2011《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烟气中的汞排放比重相当大,达到89.52%,排向大气环境的汞量约为38.72μg/(k W·h)。该典型300 MW机组尾部烟气净化系统为SCR+ESP+WFGD组合,对烟气中的汞脱除效率仅为29.71%,在未加入脱汞措施的情况下汞脱除率并不高。  相似文献   

12.
程轲  王艳  薛志钢  田宏  易鹏 《环境科学研究》2015,28(9):1369-1374
为评估GB 13223─2011《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对燃煤电厂大气Hg(汞)减排的影响,采用“自下而上”排放因子法,对燃煤电厂大气Hg排放量进行了估算,通过设计不同发展情景,对排放标准实施条件下我国燃煤电厂大气Hg减排量(不含港澳台地区数据,下同)进行了预测. 结果表明:不同能耗情景下,预计2015年燃煤电厂的煤炭消费量为18.5×108~20.3×108 t,2020年煤炭消费量可达19.7×108~22.5×108 t;GB 13223─2011实施后,大气污染控制设施包括ESP(静电除尘器)、FF(袋式除尘器)、WFGD(湿法脱硫)和SCR(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的应用比例亟需提高,控制设施面临提效改造,主要控制技术组合SCR+ESP+WFGD在2015年和2020年的应用比例将达到40%、75%;改造后技术组合FF+WFGD、ESP+WFGD、SCR+ESP+WFGD可分别实现90%、85%、80%的脱Hg效率. 由此可为我国燃煤电厂大气Hg排放带来巨大的协同减排潜力,与2010年约119 t的排放水平相比,2015年和2020年在低能耗情景下,我国燃煤电厂大气Hg减排幅度可分别高达38%和39%. 为进一步提高燃煤电厂大气的Hg减排量,建议逐步推广应用活性炭喷射(ACI)等技术.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某燃煤电厂300MW机组原始资料为研究对象,参考了新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中对除尘方面的最新要求,以Visual Basic 6.0语言为开发工具,分别从仿真软件的需求分析、内容、层次结构等方面描述了软件开发的缘由和总体的开发思路,探讨了该仿真软件的界面功能设计和界面的美化等,并通过设计结论,分析了袋式除尘器仿真设计软件的各种优点。该软件具有知识库管理功能、工艺仿真功能等。  相似文献   

14.
对江苏某变压器企业实际采取的粉尘废气、有机废气治理方法进行可行性分析,重点探讨了蓄热式热氧化(Regenerative Thermal Oxidizer,RTO)技术治理挥发性有机废气实际运行效果.结果表明二甲苯、酚类、非甲烷总烃等污染物均能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的二级排放标准.项目总投资367万元,运行费用3 225元/天,其中RTO系统总投资共计282万元,燃料费用280元/天,对该企业不构成经济负担.该设备的使用,环境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5.
我国挥发性有机液体储库VOCs排放标准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地方政府、VOL(挥发性有机液体)储库和治理企业进行VOCs(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时面临排放标准选择困惑的现状,根据地方行业性标准>国家行业性标准>地方综合标准>国家综合标准的标准选择顺序,对我国部分地区(北京市、上海市、厦门市、重庆市)现行的相关排放标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对于汽油储库,全国均执行GB 20950—2007《储油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北京市除外);②对于原油及成品油(汽油除外)储库,各地区优先执行本地区《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其次是本地区《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最后是国家的GB 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北京市、上海市、厦门市和重庆市《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NMHC(非甲烷总烃)最高允许排放质量浓度分别是GB 16297—1996标准限值的42%、58%、83%和100%;③工业企业VOCs排放标准或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NHMC最高允许排放质量浓度约为GB 20950—2007标准限值的3‰,因此准确选择排放标准显得尤为重要.研究显示,生态环境部应尽快修订GB 20950—2007,将适用范围扩大为原油及成品油或VOL储库,并适度加严标准限值,推动行业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6.
预处理-IC-氧化沟-气浮工艺处理再生纸废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春涛  张鹏娟  代吉华 《环境工程》2012,30(2):44-46,50
介绍了预处理-IC-氧化沟-气浮工艺在再生纸废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工程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处理效果好、性能稳定、维护管理方便,出水pH为7.39~7.52,COD为57.6~58.7 mg/L,BOD5为12.5~15.8 mg/L,SS为18~19 mg/L,出水水质达GB3544—2008《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表1标准;通过制浆回收和废水再生循环利用,降低了运行成本;对同类型造纸废水的治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我国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修订历程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江梅  李晓倩  纪亮  邹兰  魏玉霞  赵国华  车飞  李刚  张国宁 《环境科学》2014,35(12):4759-4766
国家近期修订发布了GB 4915-2013《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这是自1985年首次发布标准以来的第三次修订.本文回顾了我国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制修订历程,重点分析了环境保护形势和环境管理思路的变化对标准内容和表现形式的影响,提出了标准制订原则,以及对标准制订中关键问题的把握,它们共同构成了我国排放标准的制定规则,对于完善我国排放标准制订理论和方法,提高环境管理和污染控制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一矿棚户区改造推进,一矿露天储煤场煤尘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大。为降低其污染,工程采用防风抑尘网、喷水洒水抑尘、地面硬化构成露天储煤场防风抑尘集成技术,并对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运行期监测结果表明该集成技术抑尘率达88.5%,露天储煤场周界外颗粒物无组织排放浓度均低于《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0426-2006)中相应标准限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