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对近年来国内电力行业触电事故的统计和对典型触电事故案例进行分析,本文从管理制度、工作规程、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等方面提出了预防触电事故的典型措施,从而降低作业人员在电气工作过程中发生触电事故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一、触电事故的现状据统计,工伤事故中,触电事故的死亡人数,1961年达到过482人的高峰,而自1980年以来,每年死于触电的人数已降为100人以下,呈减少的趋势。这是由于行业负责人对防止触电事故开始有了认识,并采取了各种技术措施的结果。触电事故一旦发生,很容易造成死亡。以1983年为例,触电者需工休四天以上的触电事故,死亡率达19.5%,比交通事故的死亡率11.5%还要高。  相似文献   

3.
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哪些电气事故?电气事故有哪些规律?人为什么会触电?为什么有的人一触电即死亡,而有的人触电后侥幸得生?这些问题都是电气安全的基本问题。只有比较科学地进行分析,方能较好地研究防止各种电气事故的措施,并分别采用之。 一、电流的作用 电流的作用可分为热的作用、机械作用、化学作用。此外,电流可引起生物学的作用,特别是引起神经组织受到刺激或压抑。由于  相似文献   

4.
在电焊作业过程中,电焊工发生触电事故屡见不鲜,导致触电事故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电焊工的手及身体的某一部位,由于在更换焊条、电极时接触到焊钳、焊枪的带电部分,而脚和身体的其他部位对地或金属结构之间绝缘不好,特别是作业人员是在金属容器内,如罐车、球罐、锅炉内或在阴雨潮湿的场所和环境进行焊接作业时,常常会发生触电事故。  相似文献   

5.
现代生产离不开起重机械.任何工厂、建筑工地、矿区、港口、转运站等生产活动都使用各种各样的起重机械从事起重作业.然而,事故统计表明,在各行各业的起重作业中,由于发生起重机倾覆、触电、重物坠落、挤压碰撞等事故的频度较高,致使起重作业中发生的重大伤亡事故占相应行业事故总数的12%左右.因此,最大限度地减少起重作业事故,对实现安全生产目标有着重大的意义.笔者总结多年的工作经验,认为加强起重作业队伍管理和起重作业技术管理,能够大大地减少各种起重作业事故的发生.现将有关管理措施要点分述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如触电事故发生在开关附近,要立即拉掉开关或保险盒,断开电源使触电者不再过电。如果触电者离开关或闸刀较远,断电源有  相似文献   

7.
矿山常见的触电事故有: 一、违反电气设备运行、操作、检修等规程带电作业而造成触电事故; 二、人体接触因绝缘损坏的导线或设备带电的外壳造成的触电事故; 三、与电机车架空线接触而触电; 四、检修线路或电气设备时,错停、送电等误操作造成触电事故; 五、高压电缆触电事故。 预防矿山触电事故的措施有: 一、加强职工的电气安全技术教育,提高专职电气人员的安全操作  相似文献   

8.
从电焊机保护接地(或接零)的规则、电源线与焊钳的安全技术、控制电器的安全技术、电焊工作业中的安全保障措施等四个方面,探讨了电弧焊作业中如何防范触电事故的技术措施,实践证明,所述的安全要求和技术方法对于电弧焊作业的安全管理和安全生产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触电伤害是施工现场五大伤害之一,而焊接作业是最容易引发触电伤害的作业种类之一,作为防止作业人员发生触电伤害的保护零线,是作业人员的“生命线”。本文以发生在施工现场焊接作业过程中的一起保护接零线故障案例为分析对象,重点论述施工现场焊接作业时保护零线被烧断的原因以及预防措施,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和电工提供管理方法和思路,从而避免触电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劳动者在生产、建设、运输、服务、勘探或科学研究中 ,由于作业环境条件异常而超过人脚的耐受力 ,脚的防护装备缺乏或缺陷 ,以及其它突然发生的原因 ,往往容易造成触电、静电感应、爆炸、烧伤、冻伤、腐蚀、打击、坠落、绞辗和刺割等急、慢性危害或工作事故 ,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为此 ,国家制定劳动保护法规 ,采取各种劳动卫生和安全技术措施 ,来改善劳动条件 ,防止伤亡事故 ,预防职业病的发生。使用个人防护鞋 ,是所采取的措施之一。从一般情况来讲 ,在安全技术措施中 ,改善劳动条件 ,排除危害因素是根本性的措施。使用个人防护鞋 ,只是一…  相似文献   

11.
自1949~1987年,据不完全统计,我局共发生触电伤害事故75次,受伤80人次,其中死亡8人。这些触电伤亡事故按触电电压、发生的月份、受伤工种及伤亡程度等分类如表1~4所列。近年来,我局建立健全了各种用电规章制度,在职工中广泛开展了安全用电技术教育,并制定与实施了一些用电的技术措施,但触电伤亡事故与损坏设备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掌握触电事故的规律,制订措施,更好地做好安全用电工作。一、对触电事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在事故调查中,查明事实真相,弄清事故的经过及事故中人、物、环境、管理等状态以后,必须进行事故原因与事故责任分析,并提出防止事故再次发生的措施。因此,事故分析是事故管理技术中极其重要的内容之一。事故分析的方法很多,大体可归纳为三个类型:第一是综合分析。这是针对大量事故案例而采取的一种分析方法,它总结事故发生、发展的规律,提出具有普遍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韩强 《劳动保护》1998,(12):33-33
一、漏电保护器的适用范围漏电保护器的作用,是防止人体直接触及一相带电体接地触电事故或触及漏电设备的外壳而发生的触电事故。漏电保护器只能提供间接接触保护,对于同时接触被保护电路两线(即两相线和一相一零)引起的触电危险不能进行保护。漏电保护器按结构形式分...  相似文献   

14.
在起重机上,电气对人生的伤害主要是触电和短路引起的电火花灼伤,而触电事故的发生主要是因为起重机的电气设备和线路的损坏引起的,特别是在恶劣作业环境下工作的起重机,如高温、多尘、烟雾、蒸汽等条件下工作的起重机和在露天工作的起重机长期日晒雨淋.其电气设备和线路极易损坏。为了防止因电气设备和线路损坏使起重机金属结构带电而发生触电事故。  相似文献   

15.
由于我国作业场所触电事故频发且潜伏危险因素多、安全管理不足等问题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为改善这一问题,提出了事故树分析法(Fault Tree Analysis, FTA)-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可拓学综合分析与评价法。运用FTA分析造成触电事故的原因,确定危险因素的结构重要度顺序并将其作为AHP判断矩阵构造打分参考;运用AHP确定危险因素权重排序,按此顺序分别采取治理措施;基于AHP分析结果运用可拓学确定各危险因素安全等级与某矿山发生触电事故的安全等级,便于有针对性地找出导致触电事故发生的薄弱环节。结果表明,安全等级符合工程实际情况,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为事故的分析与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综合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所指的水环境触电事故是指在与水有关(如池塘、水塘、游泳池、河流、浴室、积水坑井等)的环境条件下发生的触电事故。由于这一类事故的发生和急救过程中,一般人对触电因素不易察觉,而且极易造成二次伤害事故,因此有必要对此类事故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在化工生产中,存在着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蚀、触电和高处坠落等不安全因素。同这些不安全因素相关的要害作业如动火、动全、设备检查、抽培盲板。高处作业、进塔入罐、吊装、用电等都要实行作业许可证制度。作业票证是确保安全生产、防止事故发生的重要保证手段,是落实“安全第~,预防为主”工作方针的具体体现,也是发生事故后分清责任的依据。因此,作业票证制必须严格建立而且要认真申请办理,注重办票质量,认真按措施执行。作业完毕,严格验证,妥善保管。笔者举一实例,用以说明作业票证的重要。1993年4月4日,无锡市…  相似文献   

18.
起重机在高压线下工作,最容易发生的事故是触电事故,而且后果相当严重。据有关资料统计,历年来流动式起重机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占起重事故死亡总人数的24%,仅次于桥式和门式起重机。近几年,锦州地区发生了多起流动式起重机触电伤害事故及人身未遂事故,而且有些事故是重复发生。因此,有必要分析事故原因,找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一、流动式超重机触电伤害事故原因流动式起重机作业中的触电伤害事故,受多种因素影响,从人、机、环境方面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每年的六、七、八、九、十这五个月 ,在电气安全管理中被称为“触电高发期”。据不完全统计 ,每年这些季节所发生的触电事故约占全年的70% ,太原市1999年仅6~9月份就有5个单位相继发生6起触电事故 ,造成6人死亡 ,经济损失高达50多万元 ,其他居民用电造成的伤亡和经济损失尚不在此统计之内。为什么触电事故多发生在这个“高发期”内?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夏季天气炎热 ,人体多汗、穿着较少 ,对地绝缘明显下降。特别是因高温而使得一些从事电气作业的工人不愿按规定穿着绝缘鞋、工作服等劳动防护用品 ,更增加了触…  相似文献   

20.
本文所指的水环境触电事故是指在与水有关(如池塘、水塘、游泳池、河流、浴室、积水坑井等)的环境条件下发生的触电事故.由于这一类事故的发生和急救过程中,一般人对触电因素不易察觉,而且极易造成二次伤害事故,因此有必要对此类事故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