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应用适用于板料轴对称成形过程的应力平衡方程对薄壁圆筒工件抛物面型缩口成形中的应力进行了分析 ,得出了薄壁圆筒工件抛物面型缩口成形时的经向应力与各种参数之间的关系及缩口力的计算公式 ,从而为工艺设计人员制定此类缩口工艺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2.
利用类似旋压成形的方法来解决缩口系数趋近于零的空心薄壁管料的缩口。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原球头成形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产品质量问题———二次缩口后外球壳表面出现筋条 ,并导致球头不圆 ,提出了改进生产工艺及模具结构等措施 ,以保证球头的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4.
根据高压气瓶的特殊形状及尺寸 ,通过塑性工艺分析及许多次工艺试验 ,文中提出了一种多次缩口顶镦工艺方法 ,从而解决了实际生产的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5.
瓦斯爆炸是我国煤矿开采的长期安全问题,为研究不同形状障碍物对侧向泄爆口泄爆效果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利用Fluent软件分析小尺寸管道中各测点的超压和火焰传播速度变化曲线以及火焰传播温度和速度矢量在各个时间段的云图,研究不同形状障碍物和侧向泄爆口耦合作用下管道内瓦斯爆炸后超压变化和火焰传播特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矩形障碍物和梯形障碍物的管道中,侧向泄爆口的存在会影响湍流火焰,使障碍物后方旋转的火焰由于内外压差被侧向泄爆口排出;而对于圆形障碍物,由于其弧形表面和侧向泄爆口的存在,使通过障碍物下方的火焰沿着障碍物壁面流向侧向泄爆口,对火焰传播速度的影响较小;火焰通过管道左端泄爆口的时间表现为无障碍物>圆形障碍物>梯形障碍物>矩形障碍物。  相似文献   

6.
缩口工艺中凹模的主参数——入模角a,在有关冷冲压技术资料中,一般推荐为30°~40°。在实践应用中,入模角a在这一范围内选用,缩口力P较大。尤其是缩口前后外径比大,工件较长时,管料在缩口时易产生长度弯曲,直径镦粗、歪头等废品。入模角a的正确选用,往往成了缩口工艺成败的关  相似文献   

7.
珠江口地区总悬浮颗粒中金属元素沉降通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2002年5月至2004年10月在珠江口大万山海洋环境监测站地面气象观测场上设立一个监测站,共采样了120多个大气气溶胶样品,用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元素Cu、Pb、Cd的浓度,讨论了这几种元素入海通量的月变化和年平均值。结果表明,三种元素在珠江口地区沉降通量的变化规律是Pb>Cu>Cd。三元素在5月、8月、10月内的沉降通量占全年的比例均少于20%,而且比例的变化规律是10月>5月>8月。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述了雷州半岛胀缩土地裂缝的特征及分布发育规律;分析了胀缩土地裂缝的成因。认为雷州半岛胀缩土地裂缝的形成发育是胀缩土以及气候、植被、地形地貌、水文地质作用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胀缩土含大量的亲水矿物和失水产生向心收缩的特性从而成为地裂缝成生发展的内因。而特定的气候、植被、地形地貌、水文地质作用等外部环境条件则是导致胀缩土失水和发展形成地裂缝的重要外因。桉树是一种吸水-蒸腾能力极强的树种,树根的干燥作用是导致了林区土体干燥-收缩和形成收缩应力场及在林地边缘产生地下暗裂缝的关键因子,而极端的干旱气候环境和久旱后第一场大暴雨则是暗裂牵动式胀缩土地裂缝发育形成不可或缺的因素。胀缩土地裂缝灾害应重在预防,有关的策略包括防水保湿、科学植树、建筑设计和地基处理、科学选址。  相似文献   

9.
匡毅 《黑龙江环境通报》2000,24(4):41-42,86
本文叙述了二口恶口英的危害性,垃圾焚烧过程中二口恶口英类物的形成条件,控制其产生及其防治技术,并提出了我国现阶段应采取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0.
文中介绍了一种用于厚壁管双向扩口镦粗成形的工艺及模具。它由两道工序完成 ,即先将管坯两端同时扩口 ,再将两端台阶同时镦粗成形。模具结构采用了带外锥的分瓣式凹模及带内锥的浮动凹模套 ,解决了工件上、下两台阶同时扩口或镦粗成形及卸料问题 ,并提高了零件的尺寸精度和同轴度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垃圾模拟填埋过程中PBDEs(多溴联苯醚)的污染释放规律,选取填埋场中典型的含PBDEs废物为研究对象,以填埋场渗滤液为浸提剂进行浸出试验,模拟垃圾填埋场处置场景下不同时间、温度和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浓度对不同废物(PP-R管材、PE-RT管材、PVC管材、PP塑料板凳、HDPE洗护用品瓶、PP洗衣机、PS电视机和阻燃ABS)中PBDEs释放的影响;采用液液萃取法提取浸出液中的PBDEs,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21种PBDEs同系物进行定性、定量检测.结果表明:①在浸出120 d内,每种废物中PBDEs的浸出量随时间的延长均逐渐增加,二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中BDE209的浸出量远高于其他同系物,最高可达浸出总量的95.2%.②不同废物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存在差异,其中PP-R、PE-RT管材中PBDEs浸出量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加.③由于不同废物对表面活性剂的最适浓度存在差异,致使其浸出规律也存在差异,一定浓度范围内的表面活性剂可能对PBDEs的释放有促进作用,其中以PS电视机中PBDEs的浸出量为最高,为136 553 pg/mL;以PVC管材中PBDEs的浸出量为最低,仅为1 590 pg/mL.研究显示,含PBDEs的生活垃圾在渗滤液作用下的污染释放较为严重,应加强管控.   相似文献   

12.
赵锐  杜森  李敏  刘妍  张路子平 《环境工程》2023,41(3):111-118+128
为缓解垃圾渗滤液输运对管道的结垢影响,设计了渗滤液浸置管材的结垢实验,以实验数据驱动计算流体动力学建模,模拟了渗滤液在直管和90°弯管中的结垢变化趋势,探究了不同管型中垢物的沉积变化特征,分析了温度、流速、管壁粗糙度、垢物粒径等因素对垢物沉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渗滤液输运管道垢物中无机垢和有机垢的占比分别为75.6%和24.4%,垢物晶体成分主要是CaCO3,伴有少量NaCl;垢物沉积量与温度呈正相关,与流速、污垢粒径呈负相关,壁面粗糙度对沉积量影响相对较小;直管和90°弯管2种管型内垢物在多个影响因素作用下的平均沉积率分别为1.26%和7.45%,90°弯管内垢物沉积量显著大于直管。该研究结果可为渗滤液输运管路系统设计与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总结了常见池火特性参数如燃烧速率、火焰形态、火焰脉动、热辐射通量的半经验公式,计算得出燃烧速率、火焰拖曳直径、火焰脉动随储罐直径变化规律,火焰倾角随风速变化规律,热辐射通量随距离的变化规律,确定了多个公式的适用范围,指出了多个特性参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供水管壁的磷释放对管网水质生物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供水系统金属管壁磷释放及其对管网水质生物稳定性的影响,采用新旧有水泥涂衬球墨铸铁管,考察了管壁和水泥涂衬中磷的含量,管网水中可同化有机碳(AOC)、异养菌平板计数(HPC)及生物可利用磷(MAP)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铸铁管金属管壁和水泥涂衬中均有磷元素及其他微生物生长所需微量元素存在.旧管和新管均可向悬浮水中释放磷元素并可被微生物吸收利用,旧管释放水平高于新管;同时旧管释放产生的AOC和旧管水中的HPC也明显高于新管;新管对水中pH值有明显影响,但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5.
白马发电厂灰水系统管道防垢和污水治理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叙述了该灰水系统的特点,分析了输灰管和回水管结垢的原因,介绍了各种防垢方法,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提出了将灰水系统管道防垢处理与污水治理紧密结合的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16.
针对截流合流制排水管网规划指标体系的构建问题,分别从排水管网的规模、结构、服务质量、经济效益等方面,构建了反映排水管网规划特征、涵盖15个指标的评价体系框架,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定义和量化方法. 评价指标定量计算所需要的基础数据,易于在排水管网规划阶段获取,使评价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在排水管网规划评价指标体系中引入了新的评价指标——排水管网分形维数,用以描述管网的空间分布特征,并采用计盒法计算了排水管网分形维数,经验证,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较接近.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无砾石管式地下渗滤系统存在的易堵塞,大气复氧率低和通量低等问题,采取了优选植物、改进渗滤管结构和布水方式等措施。在前期小试的基础上,研究了大管径和小管径在处理生活污水时的效果。结果表明,采用大管径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系统的复氧效率,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优于小管径,其COD、TP、NH4+-N和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87.07%、84.97%、45.6%和52.67%。对氨氮和总氮的去除机理的分析表明,由硝化/反硝化实现生物脱氮是地下渗滤系统去除总氮的主要途径,氨氮的去除率大小反映了硝化反应的强度,改善水力负荷和土壤环境以促进硝化作用是使该系统提高氨氮和总氮去除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给水管网中,管垢是各种污染物的源和汇,但目前污染物在管垢中的累积释放特征尚缺乏系统研究.本文以实际的城市供水管网的球墨铸铁管和灰口铸铁管为对象,一方面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晶体衍射结构分析(XRD)等手段对其管垢进行表征,另一方面运用管段滞流反应器研究了三氯甲烷、铅、锰和锌等污染物滞流状态下在管垢上累积和释放特征.结果表明:同为铸铁管,使用一定年限后,管垢成分有所差异,灰口管管垢量较大,具有明显的锈蚀和管瘤出现,成分以二氧化硅、金属复合氧化物为主,而球墨管管垢量较小,以二氧化硅为主;随着初始浓度的提高,管垢对污染物的累积量逐步提高,对于三氯甲烷,其吸附量和释放量都非常低,而对于Pb、Mn和Zn 3种金属,管垢的吸附量远大于释放量,说明在实验条件下它们易累积不易释放,但水质条件的改变有可能引起大规模释放.研究结果对饮用水管网生物化学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管网的饮用水安全保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